高二上册语文教案模板范例.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1769720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册语文教案模板范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二上册语文教案模板范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上册语文教案模板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册语文教案模板范例.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二上册语文教案模板高二上册语文教案模板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出作者观点。 2、结合练习,品尝佳句,培育学生的鉴赏实力。 3、通过品尝佳句独立见解的实力。 教学重点:培育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教学难点:借鉴的分析方法,培育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A、导入 下面两个句子中,哪个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说明理由。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的含露目。 明确:学生或许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只要自圆其说即可,老师应当给以相应的激励。 总结:师提出自己的

2、观点比较认同其次种描写。 理由:1、含露者,是说黛玉的两眼常似潮湿,就好象仙露明珠,就象文中后面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用意相同。 2、从林黛玉一生的悲剧来看,她的前生是一棵绛株草,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偿还眼泪的,可以说她就是水做的,而“泣”和“露”正是对她悲剧人生的精确表述。 3、“蹙”是皱眉的意思,皱眉应当是身体不适或者心里不痛快的时候的一种表情,也正合了后面的描写。而似喜非喜,林妹妹的喜从何呢? 对于红楼梦这部巨著来说,这20个字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只要我们细致斟酌就会发觉,这短短的几个字却可以把林妹妹的一生都概括在内了。假如说鲁迅作品的每一页都挤满了探讨者的脑袋,那么红楼梦中的每个字每

3、个标点符号都浸透着红学家的心血,可见咬文嚼字的重要,下面我们就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 B、介绍作者 1、找同学介绍作者。 2、补充总结: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在晚年80岁的时候还自学了俄语,并且一生翻译了许多的著作。在治学方面,朱先生走的是探讨和翻译的路子,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说明三此,给学生以启发。) 研习课文 一、让学生查阅工具书,说明咬文嚼字的意思。 总结: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说明: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悟精神实质)。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二、原来的意义是贬义的,朱先生在文

4、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胆的提出了新的观点,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 总结:(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需要有一字不愿放松的谨严。 (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重量,在事实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三、朱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15段中,作者都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郭老改字院(1)、郭沫若改字文字与感情有关 若虚改“李广射虎”(2)、王若虚改史记文字与情感有关 韩愈“推敲”(3)、韩愈改诗文字与意境有关 四、找朗读好的同学读第一段。 找出郭沫若改台词的例子: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

5、的风度” 1、“你是个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个没有骨气的文人”好在何处?(让同学们在下面大声的读这两句,体会不同) 总结: “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任何感情色调,“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推断,增加了语气。所以是什么发生了变更?情感才随之而变。引导:句式。 2、对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作者是怎样评价? 总结: (1)“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并不相宜。 (2)“是”在逻辑上是联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 3、朱先生想告知我怎样的道理? 明确: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亲密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

6、写作,必需要咬文嚼字,必需有一字不愿放松的精神。 五、找同学读第3段。 1、翻译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和改动以后的两段。 明确:原文见到草中有大石,误以为是虎就射它,射中了石头,箭头进入石中,走近一看,原来是石头。就又再射大石,最终也未能再射入石中了。 2、改动前后有什么改变? 明确:原文属于细微环节描写,比较生动;改动以后,优点是变得简洁,缺点是没有了细微环节描写,只是简洁的叙述,缺乏生动的感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其中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更是开“史家之绝唱”,比如学过的鸿门宴对樊哙的描写,怒发冲冠,特别形象,仿佛就在我们的面前。古人有“用墨如泼”和“惜墨

7、如金”两种用笔方法,所以什么时候惜,什么时候泼,大家在写作的时候肯定要自信斟酌。 六、找同学读第5段。(重点分析) 1、朱先生是怎样“推敲”的? 僧推月下门 自掩自推真自由,人言冷寂我独闲 僧敲月下门 随缘剥啄惊宿鸟,月下来僧扰梦清 假如这首诗的作者不是贾岛而是你,你觉得哪个字更好? 明确:学生可以说推,敲,也可以说其他的字,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写作过程中文字的斟酌,只要符合想要表达的情感就可,这种选择没有只有更适合。 小结:以上作者从句式、字数、字眼三个角度阐述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总的来说他是想告知我们什么呢?

8、总结:语言要和思想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在写作的时候肯定要留意。 思索题:下面两种意境,你比较喜爱哪一种? 轻风拂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轼 高二上册语文教案模板2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者反对_、提倡仁政的政治主见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化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探讨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珍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学问转化为实力的目的。 (二)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学问短文驾驭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学问。 二

9、、难点、重点分析 (一)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好像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分析: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眈眈的情态。盛气凌人的气概。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依据表达的须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概;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二)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10、这点? 分析: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起先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知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起先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三)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分析;贾谊所谓“仁义”,仍旧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

11、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知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四)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特别重要的城邑。 分析: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精确、通畅、美丽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精确:“蒙故业”的“故”,译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

12、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精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干脆“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五)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看法,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四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一层,“诸侯恐惊已困矣”是其次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三层,其余是第四层。 (2)分二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一层,其余是其次层。 (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

13、,分法如第一种看法前三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 分析: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接着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公、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记“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看法似不行取。其次种看法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详略,二

14、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便利,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三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看法前三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事实上是把第一层的三个小层与其次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六)在第2自然段第一大层中,三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一小层写秦攻各国,其次小层写各国攻秦,第三小层写双方斗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分析:还可以有一种理解,三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一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白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无敌,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白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缘由。其次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

15、“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三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七)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分析:“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并吞八荒”之举。 (八)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

16、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分析: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_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服务的。 (九)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分析:(1)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2)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3)从作者主见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高二上册语文教案模板3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看法的论述。 2.驾驭本文的论证方法:比方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看法的

17、论述。 教学难点 驾驭本文的论证方法:比方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步骤 一、#教案# 导语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有人说,我成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有人说,我上课真的是仔细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有人说,我仔细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果平平。我们也曾是雄心勃勃,也想卧薪尝胆,也想破釜沉舟,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今日,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化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解题 劝,劝勉,激励。学,学习。 三、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段: 1.我们已经粗略地翻译完了

18、这篇课文,大家思索: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答:学不行以已,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 2.从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看,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让我们很简单想到古代的老学究,穿着灰色长袍,正襟危坐,拖着长腔,讲着一堆枯燥、乏味、单调的大道理时的情形。这篇文章是这样吗? (二)让我们分析其次段(学生齐读,老师订正读音)。 1.大家思索:本段一共有几个比方句?(学生回答:五个)请读出并翻译前两个。(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却比蓼蓝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聚成的,却比水温度低得多)经过提取的过程,靛青不再是蓼蓝的颜色,经过凝聚的过程,冰的寒冷也不同于水,说明经过某

19、种人为或自然的改变过程,事物可以变更原有的性质。第一句已发展成固定的成语。(学生回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是说明事物可以有所提高。我们还记得孟子用了“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方说明什么吗?(答: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分。)那么就此看来,这两个比方是为了说明什么呢?(答:因为荀子提出的“性恶论”,说明人经过肯定的学习,本性就会发生改变,学问就会丰富,实力就会提高。) 2.那么通过学习变更了的本性是否又可以回复到过去的特性呢?作者又用了一个比方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个比方是什么?(答: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为然也。并翻译: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假如

20、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已经变更的本性,是很难复原到原来的特性的,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变更有着确定的不行逆转的作用。 3.略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学习可以变更人的本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改变。同样的道理推出:人只有经过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学问,培育品德,熬炼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4.请同学们概括本段所讲的内容。(答:学习的意义)学习可以提高自己,变更自己。 (三)朗读第三段。(老师正音) 1.第一句话的前半部分讲到了思和学,强调的是什么?(答:学习。)后半部分,用了哪个比方句?(答:吾尝跂而

21、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用这个比方来说明学习的作用可以开阔人的视野。) 2.找出四组比方句并翻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望见)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使.快;致,达到。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这些比方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浅显的,易懂的,好像信手拈来的,但它却是作者细心支配的,是为了说明肯定道理的。我们思索:“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

22、江河”这种效果的获得,是由于人的本身固有条件发生了改变吗?(答:不是。)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那究竟是什么缘由才有这种效果呢?(答:是擅长借助外物“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原因,凭借外界条件,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人工条件,都能帮助我们弥补不足。)自然导出本段最终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依据这个道理可以推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擅长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罢了。 请一位同学概括本段的内容:学习的作用是弥补不足。 高二上册语文教案模板4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词

23、语和句式。 三、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支配: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常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告君王施仁政。我们今日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见,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详细内容。 板书题目 二、诵读 1.老师范读正音 王好(ho)战弃甲曳(y)兵而走 谷不行胜(shng)食也数罟(cg)不入湾(w)池 养生丧(sng)死无憾鸡豚(tn)狗彘(zh)之畜(x) 然而不王(wng)者涂有饿莩(p

24、io) 2.学生齐读(留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人)。 说明: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见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诵读第一段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不遗余力了。他详细的做法有哪些

25、?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于国尽心结果 梁惠王移民,移粟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不专心民不加少 (孟子施仁政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导朗读: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不遗余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察邻国之政”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专心良苦。“何也?”尽心了,但民不加多。读时应突出其困惑、不解。 请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请学生串讲大意,老师订正。

26、3.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干脆阐明看法,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识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孟子不干脆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 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行,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从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常常运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方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分。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分,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需施仁政,行王道。 诵读二、三、

27、四段。 指导朗读: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读起来应镇定自若。“以战喻”后可稍长停顿,“则如何”用征询对方看法的口气,轻读。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串讲大意,老师订正。 四、提示应驾驭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于焉耳矣凶无如加好请填然鼓既接曳走或直无于 五、作业 1.背诵前两部分。 2.理解常用实词、虚词。 高二上册语文教案模板5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学问,驾驭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分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

28、培育虚心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导学流程: 一、了解感知 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非常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峻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抗拒流俗,倡言师道,志气珍贵,有很强

29、的现实意义。 1.注音: 愚()句读()谀()经传() 郯()苌()聃()蟠()巫() 2.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老师的职能是什么? 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么结论? 二、深化学习 1、找通假字,并说明。 (1)传道受业解惑 (2)或不焉,或师焉 2.一词多义 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 郯子之徒 吾从而师之 句读之不知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其: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十年春,齐师伐我 吾师道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于

30、: 耻学于师 其皆出于此乎? 于其身也 师不必贤于_ 不拘于时 道: 闻道有先后 策之不以其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得道者多助 会天大雨,道不通 3、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古: 今:今: 吾从而师之吾从而师之 古:古: 今:今: 小学而大遗今之众人 古:古: 今:今: 4、词类活用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吾从而师之: 3.吾师道也: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6.则耻师焉: 7.小学而大遗: 8.不耻相师 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特别句式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耻学于师。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师不必贤

31、于_。 5)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6)不拘于时 理解分析 第一段: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2段。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指责“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