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最新.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1742157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1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最新.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2021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第1课时虽有嘉肴 1.理解重点文言词语,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 3.明白教与学相互促进的道理,相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一、导入新课 “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珍宝,是才智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四书”高校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经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知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化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

2、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日,就让我们走进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驾驭背景,疏通课文文意 1.背景介绍。 本文节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2.分类积累,疏通文意。 (1)正读音 嘉肴(jiyo)自强(qing)兑命(yu)学学半(xio) (2)说明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虽有嘉肴(即使) 弗食(不) 不知其旨也(味美) 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 虽有至道(的道理) 教学相长(增长,促进)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因此) 教然后知困(困惑) 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3)古今异义词 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弗食,不知其旨也(

3、古义:味美。今义:意义,用意,目的。) 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4)翻译下列句子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明确: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亲自品尝,就不会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明确: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知道有困惑。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明确:知道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有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明确文章主旨 1.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反面设喻类比,为引出下文观点做铺

4、垫。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终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3.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阅历,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应当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

5、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说得干脆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第2课时大道之行也 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志向的精神和才智,树立远大的志向,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一、导入新课 儒家学者早在2000多年前就曾对社会进行了奇妙的设想,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到孟子的

6、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再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勾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奇妙蓝图。今日我们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所勾画的志向社会。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 1.学生初读课文,相识字词。 选贤与能(j)讲信修睦(m)幼有所长(zhng)矜(gun) 男有分(fn)谋闭而不兴(xng)货恶其弃于地也(w) 2.听课文朗读录音,留意停顿和语气。 3.学生比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义。 4.老师点拨。 (1)通假字 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选举)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

7、无妻) (2)古今异义词 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敞的道路。) 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来。) 盗窃乱贼而不作 作(古义:兴起。今义: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 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作推断词,或与“非”相对。) (3)一词多义 闭:A.是故谋闭而不兴(闭塞) B.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关闭) 谓:A.是谓大同(动词,叫作) B.予谓菊(动词,认为) 目标导学二:研读课文,理解文章思想 1.依据文义,全文可以分为几层? 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根

8、本特征),是总说,以下几句是分述。其次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2.“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 明确:“大道”,政治上的志向,治理社会的准则,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大同”,指儒家的志向社会或人类社会的阶段。“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3.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做说明。 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当社会

9、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谐,防止争斗。 2021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 2.理解文中“伯乐”“千里马”与“食马者”的寓意,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3.朗读文章,注意朗读语气的把握,体会作者寄予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 一、导入新课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的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

10、,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谢伯乐了解并且爱护它啊。 今日我们将学习的马说,肯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相识。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检验预习,梳理文言字词 1.走近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提倡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 2.背景资料。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

11、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四十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旧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他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接受。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3.文体学问。 “说”是古代的一种争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白,寓意深刻,说理透彻。通常采纳以小见大的方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等。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 1.自读课

12、文,梳理字音。 邪(y)骈死(pin)食马者(s)槽枥(col)外见(xin) 2.听朗读音频。 3.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尤其留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1)故/虽出名马,袛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大意。 伯乐与千里马的辩证关系,对你有什么启发?文中的观点不难理解,老师应启发学生领悟:机会总是驾临给有打算的人;自然界的任何物质都是相互依存的,得到赏识和重用也一样,须要其他一些条件的满意。 5.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13、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确定作用; 其次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缘由;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目标导学三:合作探究,体会文章情感 1.托物寓意 本文采纳了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方什么人? 明确:千里马:人才。伯乐:能发觉、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2.主旨情感 (1)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 (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

14、现实?作者主见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明确: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使有才之人受到不公正待遇和遭受不幸的境况。重用人才,给人才供应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 3.韩愈曾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意思是指受到委屈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抗拒的呼声。文本借千里马不得伯乐,事实上是对人才流落不得赏识而鸣。因此,文中充溢了受到不公对待的委屈与生气。请细致品读下面五个“也”字句,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做出解说。 不以千里称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明确:表示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表示确定语气,确定食马者的无知;表示句中

15、停顿,提示读者留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峻危害;表示反诘语气,凝合着作者的愤慨之情;表示感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对食马者的辛辣嘲讽。 4.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特性表达 假如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觉,你该怎么做? 示例: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我要做到心态平和,信任是金子总会发光。 2021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 主题型群文教学 1.朗读诗歌,把握古体诗的特点,理解两首诗歌内容。 2.比读诗歌,运用求同法读懂诗歌,读懂诗人,读出自我。 一、对诗热身,导入新课: 唐代是古典诗歌的巅峰时期。唐诗中有四

16、季变换的美妙,有万物欢腾的朝气,有高山大川的壮美,还有野草小花的坚韧。我们今日学习的唐诗二首好像与这些诗歌都不同。 二、初读求同,读懂诗歌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两首诗歌,说说这两首诗歌在形式上有哪些共同之处。可以从字句、押韵、平仄、表达方式等角度来说。 预设: 这两首诗都很长,有许多句,不像格律诗一样是四句或者八句。 这两首诗押韵有改变,不固定。 这两首诗每句中的字数也不相同。有二言,三言,七言,九言。 这两首诗都没有对仗、平仄的限制。 这两首诗都是古体诗,叙事诗。 (屏显,共读) 与格律诗相比,古体诗句数没有限制,可多可少,可奇可偶;各句字数也没有严格限制;用韵敏捷,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

17、声韵,中途可以换韵;不讲究平仄、对仗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古体诗中的歌行体,卖炭翁是乐府体。 2.结合课下 注释,快速了解诗意。 这两首诗歌都是叙事诗,它们分别叙述了怎样的故事?这两个故事有哪些相同之处? 预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叙述了诗人所住的茅屋被肆虐的秋风吹破,茅草横飞,屋漏遇雨,长夜难眠的经验。 卖炭翁叙述了在终南山伐薪烧炭的老人,辛辛苦苦烧成的千余斤碳被宫里的太监掠夺而去的事。 过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叙之事是诗人的亲身经验,卖炭翁所叙之事是诗人的所见所闻。那么这两个故事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同之处?请大家再读诗歌。 预设: 这两个故事中人民生活都很凄惨。 两个故事中都有一个可怜的老人。

18、两个故事都揭露了现实的黑暗。 3.两首诗中都有一位老人形象,结合两诗中详细的词句,说一说哪位老人的遭受更悲苦?请你为老人代言,用朗诵表现出其生活的悲苦。 小组探讨、沟通。朗读,展示。 预设: 杜甫的遭受更悲苦。他生活贫困,住的是茅草屋,盖的被子很破旧。“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从“冷似铁”“踏里裂”等细微环节描写可以看出他生活穷苦。 杜甫的遭受更悲苦。他的茅草屋被风吹破,又遇上冷冷秋雨,长夜难眠,一家人生活无所依凭。“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内心独白透露出国家战乱,生活无依的悲苦。“长夜”不仅仅是指这一个晚上,还有以后那些悲苦的漫漫岁月。 杜甫的遭受更悲苦。他处于战乱当

19、中,流离失所,在挚友的资助下好不简单盖的茅屋又被吹破。“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屋子破漏,秋雨不停不歇下得越来越大,屋里肯定是又湿又冷。 卖炭翁更悲苦。“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由外貌描写可以看出卖炭老人伐薪烧炭生活又脏又累,烧炭时间长。“苍苍”与“黑”形成对比,写出卖炭翁年事已高,但为生存下去,还要辛苦劳作。 卖炭翁更悲苦。“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一冲突心理更凸显老人凄惨的生活境况。 卖炭翁更悲苦。“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他辛苦半年烧成的炭却被宫里的宦官变相掠夺了。 三、背景引入,读懂社会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说群童“为盗贼”,卖炭翁中是否也有“盗

20、贼”?造成两位老人如此悲苦的缘由是这些“盗贼”吗?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做了左拾遗,后因直言上谏被贬。他亲眼见到战乱和不合理的兵役带给人民极大的苦难,看到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759年,他抛弃官职,携带家小逃荒辗转到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一座草堂,过上短暂安定的生活。761年秋天,一场暴风雨攻击他的茅屋,生活又陷入漂泊无着的状态。 卖炭翁是为“苦宫市”而作。“苦宫市”,即人民以“宫市”为苦,“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宫市”是指皇宫里须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但是,中唐时期“不复行文书,置白望(选购的宦官)数十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

21、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率用值百钱物买人值数千物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预设:战乱、灾荒让百姓穷困潦倒,生活难以为继,而统治阶级的苛捐杂税、巧取豪夺更加重了人民的苦难。真正的盗贼是那些衣着光鲜的统治阶级及其爪牙。 四、对举再读,读懂诗人 1.交替朗读,比读品悟。 师(低沉悲伤):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生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师(悲凉凄苦):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生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师: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

22、沾湿何由彻! 生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经验风雨,经验苦难的杜甫,他想到的是_ (屏显) 女: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男: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女: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男: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女:一车炭,千余斤 男: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身为官位的白居易,他看到的是_ 2.细致视察课本上卖炭翁的插图,你觉得这个插图符不符合诗人的创作意图?假如让你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画一幅插图,你会怎样画? 预设: 诗人站在茅屋门口,屋外是漫天的雨丝。远处隐隐有更多破败的茅屋,还有百姓在战乱中

23、死伤倒地的图景。 诗人站在大雨中飘摇破败的茅屋里,眼前出现出一座座高大坚实的房屋。 3.上海余党绪老师曾评价杜甫的茅屋是“最神圣的茅屋”,可以做这幅画的题目。假如让你给卖炭翁的插图拟题目,你会拟一个怎样的题目? 预设: 最无耻的买卖 最卑鄙的掠夺 最职业的讽喻 最有力的控诉 (板书两个标题,过渡到下个环节) 4.阅读链接材料,杜甫和白居易的笔下相同的是什么?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杜甫昼梦 注释:什么时候才能消退战乱,让老百姓安心种田,普天下再没有虎狼之吏苛捐杂税,残酷地向老百姓搜刮钱财呢?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杜甫洗兵马 注释:怎能得到强壮有力之士挽下银河,把甲胄、兵器

24、全部清洗,永不再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暖和皆如我,天下无寒人。白居易新制布裘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白居易观刈麦 诵读。结合诗句简析,思索两位诗人关注的相同点。 小结:那一句句“安得”中,饱含着诗人对天下太平、人民安静的祈盼;那一腔惦念里,充溢着对民生的关注、对百姓的悲悯。不管是为官还是为民,不管是身受苦难,还是衣食无忧,他们饱览人民疾苦,体察人间冷暖,他们用文字呼喊、用文字为民请命;他们心里有大爱,眼中有民生,笔端流露出

25、的是有良知的学问分子的责任和担当。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未得天子知,甘受时人嗤。白居易寄贾生 结课:唐诗中不仅有四季美景,不仅有闲情雅趣,还有对现实生活的关照,对民生疾苦的呼吁。正如蒋勋所说: 文学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文学有另外一个职责是真正使人类的灾难、苦难、孤独和孤独被人听到。蒋勋 同学们,请把目光投 注到更广袤的社会生活当中,看一看更多的人群,我们的身边还有像农夫工、环卫工、病弱苍老等生活艰难、悲苦的群体。希望你们心中有悲悯,笔下有民生,书写有情怀的文字。 2021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4 教学目标 第1课时、北冥有鱼 1.积累文言词汇,分析文章层次,把握文章内容。 2.体会庄

26、子善用寓言说理的行文风格,把握文章主旨。 3.品析语言,感受庄子散文中想象雄奇奇丽的特色。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大鱼海棠这部电影吗?大鱼海棠故事灵感来源于庄子逍遥游,讲解并描述了一个掌管海棠花的少女与人类男孩的灵魂“鲲”的奇幻故事,该片荣获了很多大奖,其画面、音效都是我国动画电影中的佼佼者。今日我们就走进逍遥游,看看鲲究竟是何物!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庄子,学习庄子特点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我宁嬉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一语可见

27、其性格特点。 北冥有鱼出自庄子。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33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奇妙,善用寓言和比方,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庄子的主要主见是肯定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目标导学二:分类积累,理解重点句意 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及句子。 1.重点字词梳理 北冥(mng)鲲鹏(kn)抟(tun)徙(x) 齐谐(xi)正色邪(y) 2.通假字 北冥

28、有鱼(“冥”同“溟”,海) 3.词类活用 志怪者也(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4.文言句子翻译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明确:这种鹏鸟在海水运动时就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海。南海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水池。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明确: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终点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目标导学三:理清结构,体会文章情感 1.合作探究,文章层次分析。 明确: 第1层:描述鲲鹏形象形体硕大无比 改变奇妙莫测 奋飞气概壮丽 第2层:鹏鸟南飞有所待:以“野马”“尘埃”

29、作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2.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肯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3.既然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肯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相识有没有局限呢?请结合课文最终一段话进行分析。 明确:“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意思是说,天色湛蓝,莫非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的吗?说明人对事物的相识是有局限的。 目标导学四:品尝语言,体悟庄子散文艺术特色 1.大鹏是怎么来的?它的形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 明确:大鹏是由“鲲”改变

30、而来的。鲲鹏形体硕大无比,改变奇妙莫测,奋飞时气概壮丽。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丽。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改变之奇妙、飞腾时气概之壮丽,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美的画卷。 2.赏析句子。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明确: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妙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回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剧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

31、想象联想和想象。 3.结合庄子应帝王一篇,简洁说说庄子散文的特色。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心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明确: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奇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第2课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2.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 一、导入新课 播放导入视频。 同学们,我们刚播放的视频是一场关于

32、“鱼”欢乐与否的辩论。视频的结尾说,从逻辑上讲,庄子输了,因为他的对手是惠施。但这句话似乎还有言外之意,似乎不从逻辑上讲,庄子便赢了似的。为了一探原委,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一同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找寻答案。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庄子是我国古代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冲突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有神的主宰。 惠施,宋国商丘人,战国时期的

33、政治家、哲学家,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见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除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宋国国都商丘与老乡庄子成为挚友。 目标导学二:分类积累,理解重点句意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及句子。 (1)文言词语 一词多义: 固:A.固不知子矣(当然) B.子固非鱼也(原来) (2)文言句子翻译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明确:我不是您,当然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了;您原来不是鱼,您不知道鱼的乐趣,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目标导学三:

34、活动探究,体会文章情感 1.情景模拟,选一人扮演庄子,一人扮演惠子,依据课文内容组织辩论对话。 2.请同学说说这场争论谁是胜者。 明确:逻辑上看是惠子占了上风,因为人和鱼是不同类的,人怎么会知道鱼的心理呢? 3.这段辩论非常奇妙,请你说说它“奇妙”在何处。 明确:“濠梁之辩”的绝妙之处在于,除了两人的雄辩之外,还在于它具有无穷的韵味。辩论的双方都紧扣主题,但辩论者的思维迥然不同。惠施是从认知的规律上来说,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人不行能感受到鱼的喜怒哀乐。庄周则是从艺术规律上来说,人乐鱼亦乐。从认知规律上来说,庄周的人乐鱼亦乐的逻辑推理纯属诡辩,但这种诡辩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周完全是以艺术心态

35、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庄周是把自己的欢乐移栽到鱼的心情上,反过来更衬托出庄周的欢乐。 4.在这场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都有差异,他们的人生看法也各不相同,结合课文试作分析。 明确: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看法,重在学问的探讨。庄子智辩,重欣赏,对于外界的相识,带有观赏的看法,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假如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特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他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他鄙视功名富贵,追求欢乐自由。 2021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5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学习以“物”

36、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支配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实力目标:观赏文章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情感目标: 1.学会视察和观赏自然,懂得去发觉平凡生活的美妙; 2.了解丽江的历史故事,酷爱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支配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3.引导学生去发觉平凡安静生活的美。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课前让学生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假想自己是一滴水,会经过哪些地方,想象看到的风景。 2.朗读教学法。学习散文离不开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3.品读鉴赏法。细读文中

37、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赏析,并仿写。 课前打算: 学生:预习“读读写写”的字词,搜集有关丽江的民俗、故事,了解丽江的各个景点和地理位置,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写一段导游词。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跟着导游游丽江 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在名山大川巡游,昨天去看了壮丽雄浑的壶口瀑布,今日我们去安静新颖的世外桃源丽江。有请我们的导游先给我们作丽江介绍。 2名同学预先打算好了导游词。学生介绍丽江。 (二)整体感知跟着水滴游丽江 这一板块主要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之上扫除生字词的障碍,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梳理游踪,即一滴水流经了哪些地方?让学生圈点勾画表明地点的词。 学生梳理出路途图:玉龙雪山山顶丽江

38、坝黑龙潭玉河四方街中河浇花人的大壶兰花上壶中河金沙江。 老师总结游记文章可以以地点变换为线支配结构。 (三)品尝探究怎样的丽江,怎样的水滴 1.让学生联系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说说最喜爱哪处的风景,为什么? 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朗读写景的句子,在谈为什么喜爱的时候,老师适当引导赏析句子。 2.依据对课文的品读对语言的品尝,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这是_的丽江。 (漂亮、祥和、安静、美妙、人们安家立业、充溢文化氛围) 3.品读“水”的形象。 这是_的一滴水。 学生找文中描写水的句子,说说“水”的形象。参考:向往和憧憬美妙、执着追求、擅长发觉美妙、仰慕传统文化、对未知充溢新奇和热忱、主动欢乐

39、 4.探究主旨 这滴水为什么肯定要流过四方街? 结尾作者写道:“作为一滴水,我最终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如何理解这句话? 示例:因为丽江古城(四方街)的美妙,这滴水向往和憧憬美妙,它从玉龙雪山山顶奔流而下,就为了去往这美妙的地方。作者其实是借“一滴水”来讲解并描述自己的心愿,“最终”一词表现出作者对丽江的赞美和宠爱,对安静淳朴最接近自然的生活的歌颂。 (四)拓展延长假如你是一滴水 学生小组沟通:假如你变成一滴水,你想去往什么地方,会有怎样的经验?(启发学生想象,熬炼想象和联想实力) (五)体验反思一滴水的视角 请学生仿照此文写一篇以物为叙述角度的作文,以一株花、一只猫、一堵墙的角度来写作。 附:板书 这是_的丽江丽江游记 这是_的一滴水叙述角度(物) 假如我是一滴水(一株花、一堵墙) 2021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