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诗歌代表作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熹的诗歌代表作精品.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朱熹的诗歌代表作朱熹的诗歌代表作11春日朱熹宋代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妙的景致;事实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妙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异。2观书有感其一朱熹宋代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尝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奕奕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受的详细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会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朱熹的诗歌
2、代表作21观书有感其二朱熹宋代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蒙冲 一作:艨艟)一直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由行。本诗借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原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一直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由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用劲推船,也是白费劲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逍遥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
3、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突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2偶成 / 劝学诗朱熹宋代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行轻。青春的日子简单逝去,学问却很难胜利,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还没从漂亮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3读书要三到朱熹宋代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洪亮,不行误一字,不行少一字,不行多一字,不行倒一字,不行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细致,心
4、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行以读错一个字,不行以少读一个字,不行以多读一个字,不行以读颠倒一个字,不行以牵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遗忘。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说明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细致看,心和眼既然不用心致志,却只是随随意便地读,就肯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许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莫非会不到吗?
5、朱熹的诗歌代表作31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朱熹宋代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辞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叫隐括。此词,即隐括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一诗。初读一遍,不过觉得它逐句移植原诗,仅仅清畅淡远而已。反复涵咏体会,才发觉意境精神已洗心革面。2秋月朱熹宋代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作品题为“秋月”,而笔墨却始终集中在写秋月覆盖下的山间小溪上,这就
6、是构思的独到之处。碧绿的山头,碧蓝澄静的夜空,悠悠漂浮的云朵,飘逸潇洒的枫叶,这些都是围围着缓缓流淌的小溪而写的,但是却无一不浸染着光明、柔软的月光。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到处见月,可谓大家手笔。3司马光好学朱熹宋代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行不成诵。或在立刻,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司马光幼年时,担忧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实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探讨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用心刻苦地读书
7、,始终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特别大! ”朱熹的诗歌代表作41水口行舟二首朱熹宋代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照旧青山绿树多。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鴃两山相对鸣。宋代理学家的诗,往往纯粹说理,陈腐可厌,用语则俚俗不堪,常被后世攻讦。朱熹的诗,虽然也讲理,但常常能寄情于景,寓理于趣,清巧绵密,令人宠爱。这两首小诗,写乘舟在江中航行时的所见所思,第一首直书感
8、受,富有生活理趣;其次首着意渲染山水,寄予坦荡胸怀,都是宋人绝句的胜利之作。2偶题三首朱熹宋代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朱熹的偶题三首约作于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年间。朱熹的诗歌,往往从偶然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3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朱熹宋代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朱熹的诗歌代表作5
9、1次韵雪后书事二首朱熹宋代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照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满山残雪对虚堂,想似当年辋口庄。门掩不须垂铁锁,客来聊复共藜床。故人闻道歌围暖,妙语空传醉墨香。莫为姬姜厌憔悴,把酒论文话偏长。这首诗的题目为“次韵雪后书事”。这首诗是一首和诗。和诗是挚友之间用诗相互酬答的一种方式。这种挚友之间的相互酬答,既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身在异处通过书信的形式来进行的。依据诗中的“折寄遥怜”、“相思”、“独自回”等词可知,这首诗明显属于后者。这首诗是一首记事诗。诗歌所记何事?且看诗歌本身。2百丈山记朱熹宋代登百丈山
10、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澄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烛之,绚烂夺目,不行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行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朱熹的诗歌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