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例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1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经验视察、测量、猜想等学习活动,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到处都存在小数; 2、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驾驭小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能读写小数; 3、在合作与沟通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实行的活动方式的组合。依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觉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学问,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育实力的目的。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依据学生对
2、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 1、从生活中了解小数,明确要用小数表示的必要性。 2、从已有的生活阅历中,理解、抽象小数的意义。 3、 通过视察、测量,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到处都存在小数 。 4、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广泛运用,体验数学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 教学学法: 1、学会通过视察、测量、归纳,可以发觉生活中到处都存在小数 。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育他们用已有学问解决新问题的实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沟通活动,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和合作沟通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创设“5.
3、1”假期情景 ,使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念相吻合 1、在假期里你买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钱? 2、老师买了一本书,同学们猜一猜要多少元?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归纳出不能用整元数表示的这种数,要用小数表示。引入课题。 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学问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习爱好,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学问聚集动力。 二、明确目标 探究新知 同学们都知道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那么同学们想了解小数的什么? 我预设学生的提问(预设) 1、小数是怎么来的。(怎么产生的) 2、什么叫小数?(小数的意义) 3、小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 依据学生提的问题,
4、师生分析问题 1、师生小结小数的意义 (1)象“0.1、0.3、0.9”这些小数叫1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1位小数。1位小数表示非常之几。) (2)象“0.01、0.04、0.18”这些小数叫2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2位小数。2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象“0.001、0.015、0.219”这些小数叫3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3位小数。3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学习小数的写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考考你”;(练一练)第1题 2、用米做单位测量同桌的高度; 3、菜市场买菜统计表。 四、小结 1、了解小数的历史。(小资料) 2、学了小数这
5、节课,能谈谈你知道了些什么吗? 五、作业布置 1、从生活中记录一些小数,明天同学之间相互沟通; 2、完成作业本 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2021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不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13页中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说一说”、“算一算”、“想一想”。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的问题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习爱好,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依次。 3、能正确计算有关(不含括号)的两步式题,驾驭脱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
6、:驾驭两步(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依次。 难点:按运算依次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打算 例1、例2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挂图,引导视察,问: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生汇报,谈话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视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2)引导解决问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探讨运算依次,强调书写格式。 练习:9911-9005859+15 2、教学例2. 出示例2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视察。(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
7、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2)引导解决问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应找回多少元”这个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引导探讨运算依次。 练习:52+124110-1179 3对比、发觉 引导对比所练习题,发觉有何相通之处? 从而引导归纳出(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是:先乘除、后加减。 4指导完成第3页“想一想”中的题。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第7页第3题:数学医院。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依次,找找错在哪? 正确计算。 2、解决问题。 练习一第7页第2题 四、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7页第1题。 2021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
8、案3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对常用的面积单位进行一个梳理,一方面进一步借助学生的低阶面积单位的表象累积形成平方千米的表象,另一方面,使学生熟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关系,能够进行简洁的换算。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初步学会依据实际须要,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丰富面积单位的量感。 2、借助问题情景,合作探究平方米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进一步丰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 (二)过程与方法 经验常用的面积单位的梳理过程,自主建构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初步提高整理归纳实力。 (三)情感与看法 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感知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1、丰富1平方千
9、米的量感,驾驭常用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2、理解常用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阶段 1、感受平方千米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学校大吗?我们泗泾镇大吗?那么松江区呢?这些区域用我们新学的面积单位km2 来表示,是多少呢?请看大屏幕:(出示) 我们漂亮的校内占地面积约0.03平方千米。 我们家园泗泾镇占地面积约24.2平方千米。 我们的松江区总面积约604平方千米。 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平方千米常用在什么样的区域?(对比,沟通) 小结:平方千米常用来表示面积大的区域。 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绽开,通过“区域大”但表示的“数字小”这一剧烈对比,丰富平方千米的量感
10、2、感知常用的小面积单位 我们还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谁能从大到小说出来呢?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让我们用手势来比划一下它们的大小吧!1km2能用手势来表示吗?(不能)为什么?(1km2太大) 板书 km2 1 m2=100dm2 1 dm2=100cm2 通过记忆性口答与形象的手势感知,双重复习所学面积单位,再现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 3、感知练习 同学们对面积单位的量感不错,就让我们打开课本P23页,完成第三题,比比看,谁填的有快又准 在下面( )中填入适当的面积单位(课本23页)。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9( ) 一张乒乓球台面约410( ) 一间教室的面积约63( ) 一张软盘的面积约1(
11、 ) 一个排球场占地约162( ) 上海野生动物园占地约2( ) 在前面面积单位的充分感知铺垫下,通过填写适当的单位,促使学生将熟识实物的某个面或某块区域与面积单位建立起联系,既诊断学生已学学问的驾驭状况,又激活他们已有单位面积的量感。 二、探究阶段 1、情景设疑:通过刚才的单位填写,同学们对面积单位的都很熟识了,接着让我们来解决前面学习中留下的问题:(出示)假如1 m2可以挤下17人,那么1 km2能不能挤得下整个上海的人?(上海总人口为16737700人)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须要知道什么?同桌沟通:须要知道1 km2等于多少m2 , 即km2与m2之间的进率,就可以求出1 km2可以挤
12、多少人,最终把问题解决。 2、合作探究:我们知道1 km2就是边长为1 km 的正方形的面积,(出示边长为1 km 的正方形图形)。 那么km2与m2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你们能从1 km2的定义来找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吗?请小组合作完成。 (1)组内尝试解决 ,师巡察指导。 (2)全班沟通解法:(板书) 1km 1km = 1 km2 1000m 1000m = 1000000 m2 1km2=1000000m2 (3)再次沟通:通过在1km2定义的关系式中把km转换成m,我们很简单就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在让我们同桌之间再把这个过程相互沟通一下。 3、问题解决:知道了1km2=1000000m
13、2,那么1 km2能不能挤得下整个上海的人呢?谁来说说看?指名沟通。这个结果让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完善面积单位进率:现在我们已经把所学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找到了,请同学们把P22的面积单位的关系填写完整。(媒体演示课本23页单位面积的累积过程) 1 km2=( )m2 1 m2=( )dm2 1 dm2=( )cm2 通过问题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去探究km2和m2的进率。为了使学生形成清楚的量感,启发学生从定义去推理,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处,从而让学生在合作的尝试计算中直观获得1 km2=1000000m2 。其实学生以前在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间的进率时已经经验了这样一
14、个推理过程,在这里学生运用以往的阅历解决今日所学的新问题,体现了学问的迁移。通过平方米和平方千米间关系的探究,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单位面积的含义和进率的由来,促进学生表象记忆的形成都有好处,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爱好,为以下单位换算供应了一个良好的情知背景。 三、运用阶段 1、分层练习:(说出思索过程) (1)25 m2=( )dm 23 km2=( )m2 (2)3400 dm2=( )m2 9000000 m2=( )km2 580cm2=( )dm2 (3)70000000 -7k=( ) k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积累了一些重量、长度、面积单位换算的阅历,并且会用小数表示单位之间的转
15、换。这里先支配两组“从高到低”与“从低到高”的单位转换练习,就想让学生通过尝试找到换算的一般方法: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时乘进率,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时除以进率。从而在思索方法上予以归纳提升,建构单位换算的基本策略。接着出示带有不同单位的计算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实力。同时借助学生思索过程的表达,便于检测学生对方法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演绎思维。 2、拓展练习(同桌探讨) 推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错的请改正。 (1)一个铅笔盒表面的宽度约5 c (2)教室的面积约30d (3) 一个粉笔盒的表面约0.75 c (4)上海市的总面积约6341000000k 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往往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简单
16、混淆,并且在选用面积单位时不擅长实际问题的须要。通过推断纠错练习,一方面强化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分,另一方面想从“数”与“量”两个维度探究修改的方法(修正数据或计量单位),既巩固了单位面积的大小观念,又渗透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改变的思想,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3、生活应用:(小组合作) 出示:为了扩大我国的绿化面积,人们要在长3km,宽2km的一块长方形的高原上植树,假如每平方米栽1棵树, 运来60万棵树苗够吗?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算出什么?须要留意什么?写出你们的解题过程。沟通探讨并板书解题过程。 通过问题解决,再现本节课的重点新知“平方千米与平方米的转化”,同时让学生通过层层问题的
17、分析,理清问题解决的思路,拓展思维,感受数学在生活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价值。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整理了“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板书)的面积单位,谁来谈谈这节课中你的收获? 2021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计算工具的相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相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肯定的了解。 2.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相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运用。 教学关键: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运用方法。 教具打算:算盘、计算器。 教学过程: 课前参加: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打算一下,把你所相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晰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一、计
18、算工具的历史 (一)课前参加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便利,人们独创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学生发言。 (二)老师依据学生介绍的状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独创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独创了更为便利的算盘,并始终沿用至今。很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起先,人们独创了多种类型的
19、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特别简洁,但是其中体现的很多原理和思想已经起先接近现代计算机。 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根据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人独创算盘 随着
20、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求解一些更困难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便利了。于是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独创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始终沿用至今,被很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 一般的算盘大都是木制的,算珠也是木制的。后来发展到用铜等金属制作算盘。高档的算盘用玉制作。算珠除了圆柱形的算珠,也有截面为菱形的算珠。的算盘有几米长,最小的只有几厘米。 算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 算盘上粒粒算珠的上下左右移动,可以使计算者直观的看到加减乘除的运算过程。算珠相互碰撞及算珠与横档的碰撞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形成一首奇妙的“计算进行曲”
21、。计算者从声音中体会到计算的开心。这些开心的感觉反映到俗语中,“三下五去二”、“管它三七二十一”,“劈里拍拉的算账”。 利用算盘进行计算时,不仅要用手指不断的拨动算珠,还要用眼睛看数,同时要不停的动脑筋。这是特别典型的手脑并用,对提高智力,开发右脑是一种好方法。有学者指出,学珠算练手指是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 由于用算盘计算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这个在中国已运用了二千多年的计算工具,现在在世界各地仍得到广泛应用。在受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的日本、韩国、东南亚,珠算技术的传授及普及教化始终受到重视。日本的小学生把读书、写字、准备盘列为三大基本功,日本的珠算教化在世界上处于地位。日本全国的算盘学校高达35
22、,000所。韩国的珠算教化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即使远在南美洲的巴西,也成立了珠算联盟,每年进行4次珠算考核和二次珠算大赛。北美洲的墨西哥有全国珠算支部,美国有珠算教化中心,有1,000多所学校接受珠算教化,算盘正成为美国的一种数学教学工具。 计算机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高校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目前,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大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大约有一间房间那么大,现在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还有掌上电脑。 计算机发展史: 1946年发生了人类历一件划时
23、代的大事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以运用电子管为特点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末和50年头初获得重大发展。 其次代电计算机于20世纪50年头中期间问世以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并增加浮点运算。 1964年IBM360系统问世它成为运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代表。 运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被称为智能计算机。 仿照人类大脑功能的神经计算机已经开发胜利它标记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进入第六代。 二、算盘和计算器的相识与运用 1.算盘。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很多的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很多地方还能见到。你相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1)算盘各部
24、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 (2)两种不同的算盘: 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 视察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 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渐渐演化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缘由是:原来是中国采纳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
25、进入日本后,采纳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 (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 2.计算器。 (1)计算器的运用特别的广泛,你相识计算器吗? 出示一个计算器,你能说说每个键的功能吗? 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 (2)让学生看课本自学,边看自己的计算器边看书,然后小组沟通。 (3)计算器的运用与算盘相比有什么优势? (4)全班看计算器,师生对口令。 三、总结 计算器的运用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通过运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假如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们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备这种功能的计算器,该如何运用,更希望同
26、学们能利用自己的聪慧才智独创出更好的计算工具。 四、作业: 1.接着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有爱好的同学,假如能依据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将其排列就更好了。) 2.了解计算器的其他功能。 2021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驾驭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练习读数,使学生理解万级的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分。 结合读数, 培育学生的类推和归纳概括实力。 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的学问水平探究理解新知。 培育学生视察、动手操作的实力和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通过详细的教学情境,培育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27、: 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读出下面的数 305300535002879 (1)我们学过哪些记数单位? (2)请你按数位依次表中的依次依次说出所学过的数位。 (3)万级包括哪几个数位? 二、探究沟通 解决问题 1、万级的数的读法。 我们已经学习过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而像我们昨天的城市人口数据的大数该怎么读呢? (1)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呈现2496,让学生读一读。 (2)再呈现24960000 让学生试读。 比较24960000与24960000在数位上的区分。 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 说说
28、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引导说出一共有多少万? 这个数有什么特点?(个级的四个数位上都是o,即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末尾的零都不读出来。)读法与以前学过的数的读法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万级的数先根据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 不同点:万级的数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小结万级的数的读法 小结:整万数的读法,先分级,把万级上的数根据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个级上的四个零都不要读出来。 练习读一读 50000180000235000040000000 2、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读法。 学习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板书6407000。 引导视察6407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自己试读,沟通读法。 小结读法:分级先读万级上的数接着读个级上的数。 老师随学生叙述板书,六百四十万七千 (1)学习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板书85000300。 学生自己分步骤试读。 师声生同读。 小结读法:每级中间有0的应当读零。 按正确的读法师生品读。(板书:八千五百万零三百。)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内化提高 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1)视察每个数的特点。同桌互读。 2、做练习一第2题。 3、老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