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版教案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版教案精编.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版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版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实力: 学会本课10个一类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已有学问储备,激励多种方法查阅资料,感悟文章内容;多种方法识字。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动、植物的“生物钟”,充分感悟大自然的奥妙,激发学生酷爱,探究大自然的爱好。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0个一类正字。 2、了解动植物的生物钟。 教学难点: 1、“熟”“勤”“拜”“貌”“窝”的字型的驾驭。 2、理解文章的内容。 教具打算:课本以外动植物生物钟的简介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同学们,你们每天
2、几点睡觉,起床?通过询问学生类似的生活中的小问题,引出“生物钟”这一话题,并知道其含义。(生物生命活动的周期性规律。)我们也将其称为“自然界的时钟”读课题 思索:在课文中找出“生物钟”的定义。读一读。为下一步的了解文章内容做铺垫。 二、师范读全文,留意字音 本文一些字音难于驾驭,老师要领学生多读。 1、小组合作读文。 思索: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学习一类生字 留意指导几个特别字:熟 貌 窝 勤 拜 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读一自然段 1、知道“公鸡报晓”是生物钟的一种表现。 2、理解“自然界是一座奇异的活时钟”的含义。 二、读二自然段 思索: 1、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
3、 主要介绍了几种花开放和凋谢的时间? 3、 相识分号,并了解其用法。 4、 你还知道哪些花开放及凋谢的时间,仿照书中的写法为大家介绍一下。 5、 有感情读文。 思索:1、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 主要介绍了几种小动物的活动休息时间? 3、 抓住好词佳句为大家讲一讲这样用的妙处。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读课后一题中的词语。 二、 学习制作问题树 讲几点要求: 1、敢于针对文章提出问题。 2、把问题归类。 3、将问题写在问题树上。 4、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板书设计: 自然界的时钟 植物 各种花(十种) 动物 百鸟 鸡 老鼠 猫头鹰 >奇异的活时钟(生物钟) 昆虫 蜜蜂 夜
4、蛾 词语积累:视察 赴约 探望 机构 辛勤 美貌 皎洁 探望 熟知 争奇斗艳 绽放笑脸 争奇斗艳 含笑点头 东方欲晓 日落西山 蠢蠢欲动 公鸡报晓 #201319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版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写“咫”字,并通过造句理解近在咫尺的意思。 2、通过析词、朗读、续写,感受小男孩对弱小生命的关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感悟小男孩的美妙和善的品质。 教学打算:课件 词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整体感知 老师:上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相识了本课生字。我想考一考你们的记忆力。我们开火车认读词语。 生读 师:认得真不错,请同学们再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 生:小男孩救小鱼的事。 二、多元导悟 学习新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那小鱼究竟遇到哪些困难?小男孩是怎样救小鱼的呢?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动笔画出描写被困在浅水洼里小鱼的句子。 师:谁找到了? 生: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儿,或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儿都会干死的。 师:你们找到的也是这句话吗? 生:是 师:这句话里有一个四个字的成语,你发觉了吗?一起说。 生:近在咫尺 师:这里的“咫”,是我们这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生:我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记,尺表意,只表音。 师
6、:这个方法好。你们也能用这个方法记住吗? 生:能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写这个字。在写“咫”的时候,捺要长一些,托住上面的“尺”字,像老师这样写两个。 生:写 师:同学们浅水洼里的小鱼离哪近在咫尺呢? 生:离大海近在咫尺。 师:留意说话要完整 生:浅水洼里的小鱼离大海近在咫尺。 师:大海可是小鱼的家呀,所以还可以说 生:浅水洼里的小鱼离它的家近在咫尺。 师:家里有小鱼的爸爸和妈妈,所以还可以说 生:浅水洼里的小鱼离它的爸爸、妈妈近在咫尺。 师:小鱼回到大海,又有了生的希望,所以还可以说 生:浅水洼里的小鱼离生的希望近在咫尺。 师:现在我们把“近在咫尺”放入句子中再读一读,体会浅水洼里小鱼的心情
7、。 生读 :从词入手,由浅入深,按部就班。既让学生学会了理解词语的方法,又能够透过词语,体会情感,这样不仅读出了词语表面的意思,还读懂了词语背后的东西。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2、学习其次自然段 师:小鱼的命运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那小男孩是怎样救小鱼的呢?默读课文的其次自然段。画出小男孩救小鱼的句子。 师:谁找到了?读一读。 生:他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儿,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老师也写了一个句子,谁能来读一读? 生:他走得很慢,而且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儿,并且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你觉得谁写得好呢? 生:文章写
8、得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文章写得生动。 师:你能通过一个词语说一说怎么写生动了? 生1:从“很慢”这个词语能看出小男孩生怕落下每一条小鱼。可老师的句子感觉不到。 生2:我补充,从中能看出小男孩特别有爱心。 生3:从“不停地”能看出小男孩在抓紧时间抢救小鱼的生命。 生4:我补充:从中也能看出小男孩很累,但仍旧坚持,可以看出小男孩很有爱心。 生5:我从“用力”能看出小男孩生怕力气不够,没把小鱼扔回大海。 师:你们看,作者用这些词把事情写生动、详细了。以后我们在写文章时,也争取用到这样的词语。那我告知你这段话里还有一连串的动词呢,你能找到吗? 生:走、弯、捡、不停地 师:假如我不说“不停地”
9、干什么,你能做出什么动作? 生:做不出来 师:那“不停地”是动词吗? 生:不是 师:再读一读,看你能发觉吗? 生:还有扔 师:对了,你们看,作者用这一连串的动词,把文章写得特别详细,你也会用一连串的动词说一段话吗? (放幻灯片:小鱼游泳) 生: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泳,突然他跳出水面,吐出几个泡泡回家了。 师:有补充吗? 生:有一天,小鱼在水里的游来游去,突然他跃出水面,又钻了进去,吐出几个泡泡,摇着尾巴回家了。 师:真厉害,全部的动词都找到了。谁能像扩句那样把这句话表述的更生动一些呢。 生:有一天,小鱼在水里逍遥自在的游来游去,突然他跃出水面,又快速钻了进去,快乐地吐出几个泡泡,摇着尾巴回家了。
10、师:真好,不但表述完整,而且很生动。 朱熹曾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仿照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因此说仿写是一种学习方法,一种主体的再创建,它在客观上能够促使学生扩大阅读学问面,有效激励学生在不断地对比、借鉴中吸取养分,触发灵感,完成“积累消化仿照提高”的学问技能转化过程。它有利于学问积累、思想相识、语言表达以及审美取向的全面提高。 3、学习36自然段 师:小男孩的行为被一个男人望见了,他觉得小鱼太多,救不过来,又有些心疼小男孩,所以他忍不住走了过去。现在我就来扮演书中的那个男人,我走到哪儿,谁就扮演小男孩,我们互动一下。 师:孩子,这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怎么救得过来呢?
11、生:这我知道。 师: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救,谁在乎呢? 生1:这条小鱼在乎。 生2:这条小鱼在乎。 生齐说:这条小鱼在乎。 师:这条小鱼在乎什么? 生1:在乎自己的生命。 生2:在乎别人把他救出去。 师:莫非仅仅是一条小鱼在乎吗? 生:全部小鱼都在乎。 师:就像书中说的那样:“这条小鱼儿在乎!” “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师: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生读 师:同学们,仅仅是小鱼在乎吗? 生1:小男孩也在乎 生2:男人其实也在乎。 师:你在乎吗? 生2:在乎 师:你们都在乎吗? 全班学生:在乎 三、激情演绎 情感升华 师:是啊,动物和人一样都有生命,世间的一草一木都有生
12、命。(看图片放音乐)一粒种子从地面钻出展示了生命的坚毅;蝴蝶破茧而出呈现了生命的漂亮;狮子妈妈收养小羚羊超越了爱的界限;汽车为了不损害天鹅一家堵车长达一小时之久体现了对生命的关爱。其实每个生命只有一次,就像二月的鲜花漂亮而短暂,所以我们应当学会关注生命,酷爱生命。(板书:关注生命 酷爱生命) 四、发挥想象 读写结合 师:现在小鱼又回到了漂亮的大海,生活的怎么样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放很多小鱼游泳的画面) 师:小鱼又回到漂亮的大海,我们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好吗? 生写 师:谁能把你编的故事读给大家听。 生:小鱼儿得救了,它们被送回了漂亮的大海。它们的内心充溢了感谢,它们在想:感谢你!小男孩,你救
13、了我们的命,我们肯定会报答你的。鱼儿们把自己的经验告知了自己的伙伴,鱼儿们听过后,都下决心要报答这位和善的小男孩。 有一天,小男孩在海边金色的沙滩上玩耍,一阵海浪翻过,小男孩被卷入大海,鱼儿一看,号召成群结队的鱼儿们都用完力气把男孩从海里抬了过来,男孩缓过来之后说:“感谢你们!”小鱼儿们摇摇头,摆摆尾,似乎在说:“不客气,这是我们应当做的。” 从今,他们成了好挚友。 师:假如你能加入小男孩被卷入大海后,是如何挣扎?如何呼喊的?会使文章连接更自然,更生动。谁还情愿来读一读你的文章 . 生:小鱼得救了,又回到了漂亮的大海,它们一起在海面上跃出了一条美丽的弧线,好像是在对小男孩表示感谢。望着可爱的小
14、鱼,小男孩的脸上露出了绚丽的笑容。他大踏步的向海洋管理处走去,他要向管理人员提出建议,在海边设置防护网,以免有更多的小鱼被卷上岸来。管理处的人员被小男孩的爱心感动了,他们接受了小男孩的看法。从今海边再也没有见过被卷上岸来的小鱼。 师:老师代表全部小鱼感谢你,因为你这样写不光是要救今日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你更是实行措施要救整个大海里的小鱼。同学们,掌声表扬我们这位“爱心”大使。 课文有时在人物的心理活动处留下“空白”,有时在故事的结尾处设下悬念,有时在人物对话和动作中支配省略,有时在事务情节之间出现跳动,这些空白、悬念、省略、跳动本身是有内容的,可启发学生绽开想象的翅膀去“补白”,只有老师在语
15、文教学中重视学习课文中的语言,扩高校生的“内存”,这样,学生的语言才会得到发展。 五、通读课文 回来文本 师:小男孩的和善感动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中,去感受小男孩的和善品质。 生: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课外延长 找有关关爱小动物的故事,口语交际课时沟通。 #219520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版教案3 第一课时 1.相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好像、突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决信念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
16、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教学过程: 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情愿挑一段自己最喜爱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日,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情愿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老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方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状况。 a. 小组内拿诞生字、
17、词语卡片,相互认读、正音。 b.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洪亮又精确。 c. 小组沟通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视: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胆怯。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依次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指导写字,驾驭笔顺 1.老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
18、导学生视察、书写其余生字。 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其次课时 2周1节 教学目的: 1.相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好像、突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懂得擅长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培育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勉向上的品行。 教学重难点:培育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勉向上的品行。 教学过程: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探讨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
19、用爬更能精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劲、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其次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沟通、老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立、高不行攀、令人生畏。 深化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胆怯畏惧的心理。 指名沟通,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
20、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 学生读书圈划。 b. 学生沟通。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 引读第7段,从最终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 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激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索题: 2、小组探讨、沟通,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激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志气激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21、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读爸爸的话,探讨:吸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相互吸取力气的? 板书: 3、爬天都峰 又高又陡 奋力向上 相互激励 战胜困难 相互道谢 #219521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版教案4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沟通有关天都峰的所查找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特殊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3.检查
22、自学状况。 (1)检查读音。 陡攀辫决勇 (2)字形难点。 颤:左右结构。第十三笔是“”。 (3)理解词语。 迟疑:拿不定办法。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最终:表示经过种.种改变或等待以后出现的状况。原来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尽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课指什么事出乎意料?(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 佩。) 吸取:吸取。 三、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其次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交待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其次自然段。, 1.默读其次自然段,思索: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3、画出有关语句,出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大郡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画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好像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老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好像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胆怯吗?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学生练读,评读。 4.小结。 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示意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须要
24、志气和力气的。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2.出示句子: 小挚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3.思索: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相互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学生分组探讨。 集体汇报、小结。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挚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好像双方都有怀疑,事实上是相互艳羡、钦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对话。 四、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画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
25、、“手脚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我( )向峰顶爬去。 (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 )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最终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需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3.朗读课文。 五、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相互道谢? (1)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志气鼓舞我”?“尽然”在这里说明什么? (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老爷爷有那种勇于攀登的精神,就肯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2)小妹妹为什么说“是
26、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志气向上爬的?” (3)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这“志气”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假如没有志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志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六、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相互激励,相互学习。) 2.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的。 3.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这句话告知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激励,才能取得进步。)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27、课文。 课内练习 一、读读写写下面的词。 笔陡石级铁链 好像发颤奋力 攀登最终纪念 辫子志气决心 意思一取得 要查字 音节 音序 部首 再查几画 组两个词 陡 攀 念 勇 三、推断带点字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好像 暑假 发颤 应当 四、选字填空。 纪记 年( ) ( )住 日( ) ( )念 作做 工( ) 留( ) ( )( )业 相像 ( )声 ( )片 好( ) 照( ) 五、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我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2.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望:啊,峰顶这么,在上面哩!
28、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好像是从挂下来的,真叫人.! 1.这一段写天都峰的。 2.用“,”把这段话分两层。 3.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示意 #219522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版教案5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激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其次自然段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第三、四、五自然段讲“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遇,并约定一起爬天都峰。第六、七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还有爸爸,一起奋力向上爬,最终爬上了天都峰顶。第八、九
29、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登上天都峰以后,相互道谢。第十自然段,讲爸爸总结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 课文最终以爸爸的话结尾,发人深思。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激励,相互学习。这就是“真有意思”的“意思”。这句话也告知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学会生字,驾驭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迟疑、奋力、最终、尽然、吸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最终”写一段话。 2、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探讨、品尝重点词句,体
30、会其中的含义。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使学生懂得只要有志气、奋勉努力,就能不怕困难;知道擅长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鼓舞自己,是一种珍贵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2、读懂最终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 教法与学法: 师:品析重点词句法。 生:读议法、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法。 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沟通有关天都峰的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
31、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特殊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三、检查自学状况。 1.拿诞生字、词语卡片,小组内相互认读、正音。 2.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洪亮又精确。 3.小组沟通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4.理解重点词语。 迟疑:拿不定办法。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最终:表示经过种.种改变或等待以后出现的状况。原来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尽然:表示出乎意料。 吸取:吸取。 四、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1.自由读,标出自然段,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小组相互沟通。 3.全班沟通。 (课文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激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五、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名分读每个自然段,并说说各写了什么? 2.理清作者的叙述依次: 爬天都峰之前爬天都峰爬天都峰之后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