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212943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2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化学试卷 第 1 页(共 16 页) 化学试卷 第 2 页(共 16 页) 绝密启用前贵州省安顺市 2016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高中、中职、五年制专科)招生考试 化 学本试卷满分 6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S32Cl35.5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描述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利用天平进

2、行定量实验,验证空气主要成分的科学家是 ( )A.居里夫人B.侯德榜C.诺贝尔D.拉瓦锡3.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 )A.元素种类B.原子种类C.分子种类D.原子数目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氧气的验满C.过滤D.加热液体5.目前,安顺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模范文明生态城市” 。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爱护花草树木B.随意排放废水C.分类回收垃圾D.绿色低碳出行6.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BCDX化合反应纯净物单质化学反应Y氧化反应混合物化合物分解反应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共 5

3、小题,共 28 分)7.(4 分)物质、都是由原子序数分别为 1、6、8、11 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AB物质是常见可乐类饮料中的酸,物质的固体暴露于空气中易发生潮解。请写出AB、物质的化学式并计算相对分子质量。AB(1)的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 。A(2)的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 。B8.(6 分)化学与生活、社会紧密联系。请用下列物质对应字母序号填空:A.氢气B.二氧化碳C.葡萄糖D.塑料 E.黄曲霉素F.碳酸钙毕业学校_ 姓名_ 考生号_ _ 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化学试卷 第 3 页(共 16 页) 化学试卷 第 4 页(共 16 页)(1)2015 年

4、 10 月在安顺市举办的第一届“石博会”上,镇宁县某厂展示的大理石石材中主要成分是 。(2)2015 年 11 月 30 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与会各国达成协议,将控制排放 ,以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3)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 。(4)淀粉在人体内水解成的重要供能物质是 。(5)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6)大米、面粉等霉变时可能产生的有毒物质是 。9.(6 分)(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填空:3 个亚铁离子: 。分析过氧化氢和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写出过氧化钙的化22(H O )22(Na O )学式为 。(2)如图中、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

5、列问题:AB若是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 x 可能是下列中的 (填字母序号)。Aa.8b.10c.11d.12若中,则、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 。A=13xAB(3)奔跑吧兄弟是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在某期节目中,蓝色的“污水”中注入“神秘水”后立即变得澄清透明。 “污水”是单宁酸和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后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加入无色的“神秘水”草酸后,污水变澄清。其中的一个反应为,则的化学式为 。草酸7649467652046242C H O Fe+H C O2C H O Fe+2XX属于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224(H C O )10.(6 分)(1)甲、乙、丙三种固

6、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30时,丙的溶解度是 。50时,在 100 g 水中放入 50 g 乙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至)。0.1%若将 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40(不考虑水的蒸发),可析出晶体的是 。将 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 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2)常温下欲配制 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乙溶液,操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上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填对应字母)。量取水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化学试卷

7、 第 5 页(共 16 页) 化学试卷 第 6 页(共 16 页) 11.(6 分)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从的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生成,为白色沉淀。如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CD E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1)请写出化学式:A ,G 。(2)写出的化学方程 式: DE 。(3)写出的化学方程 式: CB 。三、实验及探究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4 分)12.(6 分)我们已经学习过实验室制取一些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及收集方法,请根据如图仪器及题目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 , 。(2)若用加热固体高锰酸钾来制取并用排

8、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应选用图中仪器中的 (填仪器编号),其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收集满二氧化碳 ,将其倒扣于盛有水的 中,一段时间后 ,中液面(填“上升”或“不变”)。13.(8 分)糕点疏松剂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探究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玻璃棒蘸取碳酸氢钠溶液滴在试纸pH上并与 对比,读出其约为 10。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碳酸氢钠溶液呈碱pH性。【探究实验二】碳酸氢钠能否与酸反应: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 酸, 现象为 。结论:碳酸氢钠能与盐酸 反应。【探究实验三】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在铜片上加热,

9、如图所示。(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通过进一步实验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毕业学校_ 姓名_ 考生号_ _ 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化学试卷 第 7 页(共 16 页) 化学试卷 第 8 页(共 16 页)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序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产物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A解,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产生白色沉淀产物含 取操作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B

10、滴加 产物不含NaOH请分析上述操作中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替代氯化钙溶液的理由: 。(4)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本题共 1 小题,共 6 分)14.(6 分)某品牌洁厕灵的成分是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溶液。某课外活动小组想测定该品牌洁厕灵溶液中的质量分数。取 20 g 该品牌的洁厕灵溶液于烧杯中,不断滴加HCl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烧杯中产生沉淀质量和烧杯中溶17.1%液变化的部分数据如下所示(已知溶液的):pH2BaClpH=7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g5102530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g1.1652.334.664.66试求:(1)完

11、全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2)计算该洁厕灵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至)?HCl0.1%贵州省安顺市 2016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高中、中职、五年制专科)招生考试化学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 B【解析】A.爆竹燃放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千里冰封,万 里雪飘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烈火焚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 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蜡炬成灰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化学试卷 第 9 页(共 16 页) 化学试卷 第 10 页(共 16 页) 【考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2.【答案】D【解析】二百多年前,法国

12、化学家拉瓦锡以天平作为研究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 空气的成分,首先提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舍勒、普利斯特里在空气 成分的研究中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并没有得出空气的成分【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3.【答案】C 【解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数目、元素种类都不变,分子种类改变【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4.【答案】D【解析】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要略微倾 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倾倒液 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氧气验满时

13、,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 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 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 的检验和验满5.【答案】B【解析】A.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故 A 符合主题;B.随意排放废水会造成环境污 染,不符合该主题,故 B 不符合主题;C.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废物 利用,符合该主题,故 C 符合主题;D.绿色低碳出行,减少了环境污染,符合该主题, 故 D 符合主题。【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6.【答案】A【

14、解析】A.化合反应中有的属于氧化反应,有的不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 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正确;B.单质 和化合物是并列关系。故错误;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故错误;D.化合反应属于化学反应,二者是包含关系。故错误。【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 化的特点,氧化反应。二、填空题7.【答案】 (1)23H CO62(2)NaOH40【解析】A,B 都是由原子序数分别为 1、6、8、11 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 1、6、8、11 四种元素分别是氢、碳、氧、钠;A 物质是常见可乐饮料中的酸,

15、则 A 是 碳酸;B 物质的固体暴露于空气中易发生潮解,氢氧化钠固体暴露于空气中易发生潮解, 则 B 为氢氧化钠。(1)A 的化学式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63=62.23H CO(2)B 的化学式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3+16+1=40.NaOH【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物质的鉴别、推断,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8.【答案】 (1)F(2)B(3)A(4)C(5)D(6)E【解析】A.氢气 B.二氧化碳 C.葡萄糖 D.塑料 E、黄曲霉素 F、碳酸钙(1)大理石石材中主要成分是碳酸钙。(2)控制排放二氧化碳可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化学试卷 第 11 页(共 16 页)

16、化学试卷 第 12 页(共 16 页)(3)氢气燃烧生成水,是最理性的清洁燃料。(4)淀粉在人体内水解成的重要供能物质是葡萄糖。(5)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6)大米、面粉等霉变时可能产生的有毒物质是黄曲霉素。【考点】常用盐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合成 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 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9.【答案】 (1)32+Fe2CaO(2)a 3AlCl(3)2CO有机化合物【解析】 (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 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17、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3 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3;过氧2+Fe化氢()和过氧化纳()中氧元素显1 价,故在过氧化钙中也显1 价,22H O22Na O钙元素通常显+2 价,根据化合价原则,过氧化钙的化学式可表示为:;2CaO(2)在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 x 小于 10,故 x 可能是 8;若 A 中 x=13,则 A 为铝离子,B 原子核内有 17 个质子,故为氯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铝,其化学式为:;3AlCl(3)化学反应前含有 152 个原子,100 个原子,96 个原子,2 个原子,2 个CHOC原子,反应后含有反应前含有

18、 152 个原子,100 个原子,92 个原子,2 个FeCHO原子,2X,故 2X 中含有 2 个原子和 4 个原子,X 中含有 1 个原子和 2 个氧FeCOC原子,是二氧化碳,故填:,草酸是含有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2CO【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10.【答案】 (1)10g28.6%丙乙、甲、丙(2)B偏小【解析】 (1)据图可以看出,在 30时,丙的溶解度是 10g,故填:10g;50时, 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40g,在 100g 水中放入 50g 乙物质,只能溶解 40g,故充分搅拌后 所得溶液

19、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8.6%,故填:28.6%。若将 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40(不考虑水的蒸发) ,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可析 出晶体的是丙,故填:丙。将 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 10,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填:乙、甲、丙。(2)称量物质时要左物右码,故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B;量取水时,若采用仰视 的方法读数,则水会增大,故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晶体和结晶的 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 算1

20、1.【答案】 (1) HCl3AgNO(2) 33NaCl+AgNONaNO +AgCl(3) 22CuCl +FeFeClCu【解析】 (1)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 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 和铁粉、氢氧化钠会反应,所以 A 是盐酸,从 CD 的反应过程中有黄色沉淀生成, 依据复分解反应原理可知 C 中含有铁离子,盐酸和 F 会生成含有铁离子的 C,所以 F化学试卷 第 13 页(共 16 页) 化学试卷 第 14 页(共 16 页) 可以是氧化铁或氢氧化铁,C 就是氯化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黄色的氢氧化铁 沉淀和氯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也会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 D

21、 是氯化钠,氯化铁 和铁粉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盐酸和铁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 B 是氯化亚 铁,E 为白色沉淀,A,B,D 中都含有氯离子,和 G 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 G 是硝酸银,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A 是,G 是HCl3AgNO(2)DE 的反应是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33NaCl+AgNONaNO +AgCl(3)CB 的反应是氯化铜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22CuCl +FeFeClCu【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三、实验及探究题12.【答案】 (1)长颈漏斗铁架台(2)4242

22、2 2KMnOK MnO +MnO +O (3)上升【解析】 (1)是长颈漏斗,是铁架台;(2)用上图所给仪器组装出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需要的仪 器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3)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所以中气体的压强减小,试管中液面上升【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3.【答案】 (1)标准比色卡(2)固体溶解并产生气泡(3) 23Na CO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不变红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不能确定固体产物是否含有氢氧化钠;(4) 32322 2NaH

23、CONa CO +CO+H O【解析】 (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玻璃棒蘸取碳酸氢钠溶液在 pH 试纸测上并与 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其 pH 值约为 10,由此得出结论是: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2)碳酸氢钠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现象为固体溶解并 产生气泡;(3)检验生成物是还是,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可以与碳酸钠溶液NaOH23Na CO反应产生沉淀的物质,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固体产物是;取反应后的上23Na CO层清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红,说明溶液中不含氢氧根,说明固体 产物中不含氢氧化钠;上述操作中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替代氯化钙溶液的理由是:澄 清石

24、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不能确定固体产物是否含有氢氧化钠;(4)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3Na CO为:32322 2NaHCONa CO +CO+H O【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 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四、计算题14.【答案】 (1)4.66g(2)14.6% 【解析】 (1)由题意可知:完全反应后产生沉淀的质量是 4.66g。24H SO4BaSO化学试卷 第 15 页(共 16 页) 化学试卷 第 16 页(共 16 页)(2)设与反应的 质量为 x。24H SO2BaOH()22442BaOHH SOBaSO+2H O()171 233x 4.66g解得:x=3.42g则与反应的溶液质量为 20g,则与完全反应的溶液24H SO2BaOH()HCl2BaOH()的质量为 60g-20g=40g。设 20g 该品牌洁厕灵溶液中的质量为 y。HCl222BaOH+2HClBaCl +2H O()171 7340g17.1% y解得:y=2.92g该洁厕灵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 14.6%HCl【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初中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