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视野下的农业集约经营理论与现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视野下的农业集约经营理论与现实.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年第期 经济 管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资本论视野下的农业集约经营理论与现实 口许经勇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厦门) 摘要: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是农业经营的两种基本方式,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我国实际 情况出发,农业集约经营还应当表现在开发农业多功能,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向农业广度和深度进 军。由于存在着农业投资收益递减,合理的集约经营的边界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农业集约经 营的类型包括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家素质 是影响农业集约经营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资本论;农业经营方式;
2、农业供绐侧改革;集约经营 我国的 “ 四化 ” 建设,农业现代化是 “ 短板 ” 。 至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聚焦 “ 农业现 代化 ” 。大力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除了必须着 力强化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还必须着力构 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这 就必然把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度提到重要议事日 程。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就是为了通过提高要素生产率,进而提高农 业经营集约度。农业要素生产率越高,农业集约 经营度的空间越大。在这种背景下,认真学习马 克思资本论有关农业经营方式和集约经营理 论,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探索,不仅具有 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一、农业经营方式的内涵 农业经营方式有多种表现形式,也有不同的 划分标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农业经营方 式划分为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和集约型的经营方 式。这种划分标准以农业生产手段或经营手段相 互之间的对比关系为尺度。农业集约经营与粗放 经营是相对应的。一般而言,粗放经营是在较低 技术水平下,在单位面积投人较少活劳动和生产 资料,实行广种薄收的一种经营方式。集约经营 则相反,它是通过采用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多生产资料和活劳动, 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粗放经 营,不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逻辑角度,都是农业 集约经营的基础和出发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 曾经指
4、出,当人类还处在粗放耕作的阶段,主要的 生产要素是土地,而不是资本, “ 这里起决定作用 的,不是土地的质,而是土地的量。 ” 【彤 “ 由于耕作 的自然规律,当耕作已经发达到一定的水平,地力 已经相应消耗的时候,资本(在这里同时指已经生 产的生产资料)才会成为土地耕作上的决定要 素。 ” “ 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 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 的土地上 。 ” 仲 从严格意义上说,农业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 这两个范畴,仅仅具有相对意义。由于所采用的 比较尺度不同,一个特定的经营方式,有时被认 定为粗放的,有时则被认定为集约的。例如,劳 动力和资本(生产资料)这两种
5、生产手段或经营 手段,如同经营集约性本身,也表现为复杂的层 次需要再具体区分劳动的集约经营和资本(生产 资料)的集约经营。前者主要是依靠追加劳动投 入手段去诱致生产量的增加;后者主要是依靠用 追加资本(生产资料)代替劳动力(活劳动)手段 去诱致生产量的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力 集约经营同时是资本粗放经营;资本集约经营同 时是劳动力粗放经营等等。农业集约经营度与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许经勇(),男,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一 万方数据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年第期 经济 管理 人口土地之间比例关系极大,大凡人多地少的国 家和地区,农业经营集约度都超过人少地多的国
6、 家和地区。我国南方人均土地明显少于北方,因 而农业经营集约度超过北方。 虽然我国农村耕地面积所占比重较低,但相 对来说,山多,水面、草原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 发展大农业的视角,来探讨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经 营集约度。我国农业集约经营应当表现在努力开 发农业多种功能,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 融合发展,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使同样的农 业资源获得更多的效益。以往人们更多地是重视 农业的经济功能,而忽视农业的生态功能、生活功 能、文化功能等。应当认识到,农业不仅具有食品 供给、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的功能,还具有生态保 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建设现代农业必 须重视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要依托
7、农村所特有的 青山绿水、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发展休闲 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健身、农耕休闲、创意农业 等,有计划开发休闲农庄、特色民宿、乡村酒店、自 驾露营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使之成为繁荣农村 经济、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二、农业集约经营与合理经营 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是农业经 营方式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我们能否因此得 出这样的结论,即农业集约经营必然是合理经 营?关于这个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并没有 做出明确的回答,须要我们深入探讨。在论述农 业集约经营的合理性之前,必须对农业集约经营 的数量表现有个大概的认识。这的确是一个相 当复杂的问题。当然,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
8、不论何种生产要素,都可以在货币价值形态上, 获得一个共同的尺度。但是,投资于单位土地面 积上的货币量,即用货币量表现出来的经营费用 或经营成本,却不一定能够判断农业经营集约 度。因为即使支付一定量的经营费用或经营成 本,其产出(即劳动成果)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别。 我们不能因为某个农业经营单位支付较多的劳 动工资,就认定它是更高程度的劳动集约,除非 相对于较多的劳动工资支出,同时也获得相对较 多的产品产出(即劳动成果)。以上的分析表明, 衡量农业经营集约度,不能仅仅考虑 “ 投人 ” 的一 面,还要考虑 “ 产出 ” 的一面。而且 “ 产出 ” 比 “ 投 入 ” 更具代表性。与其相联系,衡量农业
9、经营是 否合理,以及合理性程度,集中表现在边际收益 与边际支出之间的量的比例关系上。因此,并不 是在任何情况下,农业集约经营都是合理的。 劳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应当以什么样 的比例投入农业生产经营中,才称之为合理的集 约经营,取决于所依附的自然的、经济的以及技 术的条件。随着这些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经营 的集约度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是因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 了获得稳定的、较高的货币收入。而要达到这个 目的,就必须在一定量的土地面积上,追加劳力、 资金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但是,在一定生产技术 条件下,在固定土地面积上追加投入,投入到一 定程度,投资生产率就会从
10、递增转变为递减。关 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曾经指出:作为农业最基本 生产资料的土地,其 “ 优点是,各个连续投资能够 带来利益,而不会使以前的投资丧失作用。不过 这个优点同时也包含着这些连续投资在收益上 产生差额的可能性。 ” 马克思这里所说的 “ 连续 投资在收益上产生差额的可能性 ” ,不仅包括追 加投资递增的可能性,也包括追加投资递减的可 能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四十四章,分 析最坏的耕地也能提供级差地租,本身就是以较 优土地上存在着追加投资生产率递减为前提 的。马克思明确指出: “ 我们已经看到,投资的超 额生产力的递减,在生产价格不变的时候,会不 断增加每英亩的地租,甚至在生产价格下
11、降的时 候,也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 强。问题的实质在 于,既然作为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的土地,不 是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而是自然历史过程的产 物,因而是一个近乎不变的量;还有,在一定时期 内,农业生产技术总是相对稳定的,即使出现某 种重大的突破,也要经历一个实验、传播、推广和 实践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连续追加投资出现 递减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以我国为例,年 到年间,全国三种粮食、大豆、油料、棉花、糖 料、蔬菜等类农产品平均每亩产出量分别增长 、一、,而在同 一时期,平均每亩的投人量,也就是总成本,按可 比价格计算,则分别增长、 、。平均每亩投人量的增长 都超过产出量增长的倍以上,其中三种粮
12、食 万方数据 一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年第期 经济 管理 达到倍,蔬菜达到倍,大豆达到倍。我 国农业已经进人高投入、高成本阶段,逼迫我国 农产品收购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目前 国际大豆、玉米、小麦、大米的价格分别比国内价 格每吨低元、元、元、元。由于 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明显倒挂,虽然目前我国粮 食仅缺口亿斤左右,年进口粮食却达到 亿斤。在粮食领域出现 “ 高库存 ” 和 “ 高进 口 ” 并存的异常现象。 根据以上的分析,在一定土地面积上追加投 入变动农业生产要素,其最大收益条件是:变动 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对所产出的农产品价格的 比率,应当等于变动农业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 边际施用量之比。这
13、就得引入边际成本与边际 收益这两个概念。所谓边际成本,指的是投入最 后一单位变动农业生产要素所支出的费用;所谓 边际收益,指的是投人最后一单位变动农业生产 要素所能增加的收益,这种收益可能是正值,也 可能是负值。如果出现变动农业生产要素的边 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意味着继续投入变动农业 生产要素乃可增大其收益额;如果变动农业生产 要素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意味着继续投入 变动农业生产要素将会产生人不敷出。由此可 见,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交叉点,是农业集约 经营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这就是理想的农业 集约经营度的最高命题。要不断提高农业经营 集约度,最有效的途径是提高农业要素生产率。 农业供给侧改
14、革,就是为了改变以往的要素投入 为主的增长方式,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 高要素生产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要素生 产率和农业经营集约度是相辅相成的。农业要 素生产率越高,农业经营集约度就越高。用边际 成本和边际收益来评价农业集约经营的合理性, 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在计划经济体制 背景下,由于很多要素投入是不计成本的,淡化 成本收益,没有经济核算观念,一切按指令性计 划行事。例如,在这种体制支配下,浙江省曾经 因此成为全国粮食(水稻)高产省, 在全国率先实 现亩产 “ 双跨纲要 ” ,即亩产超过斤。市场取 向改革以来,在市场经济规律即价值规律的作用 下,浙江省以往那种发展方式难以维持
15、下去,驱 使该省粮食的自给率下降到目前的。是仅次 于广东的第二大缺粮省。 三、农业集约经营类型 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是人均占有自 然资源较少的国家。我国人均占有的耕地只有 世界平均水平的,。这就决定了在单位土地面 积上持续追加投人劳力、资金、技术等等,是发展 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途径。同时,由于投入农业 生产中的诸要素(如劳力、资金、技术、土地等 等),在一定限度内存在在可以互相替代的性质, 因而,具有不同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的 国家,以及各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各种生产 要素之间的配合比例,是不可能一样的,即存在 着不同的集约经营类型。 我国是一个人均土地资源少、劳动力资源丰 富
16、、建设资金短缺、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在过 去的几十年中,为了发挥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 富的优势,避开建设资金短缺、人均土地资源少 的劣势,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应当着重发展劳动 密集型的集约经营。即通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 投人较多的活劳动,提高单位面积的土地生产 率,增加农产品产量。但是,诸种农业生产要素 的相互替代,终究是有限度的,一旦超过这个限 度,就会转化为相互补充的性质。因而,那种认 为我国农业经营集约型只能走劳动密集型道路 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诚然,与劳动粗放 经营相比较,劳动集约经营是一种进步。但是, 如果把它和资本密集型相比较,劳动密集型又是 属于农业经营的初级形式。马克思在资本
17、论 中往往把资本(物化劳动)投人量的多少,作为区 分集约经营和粗放经营的重要标志,并明确指 出:当农业还处在粗放经营阶段, “ 主要的生产要 素是劳动和土地。 ” 只需投很少的资本。 ” 】 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经营集约度 的提高,愈来愈把资本的重要性凸显出来。较为 落后的农业为劳动密集型农业,较为进步的农业 为资本密集型农业。因为科学技术进步的实质, 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日益完善的生产手段装置, 以资本替代劳动力,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每一项重大技术 进步,必然把集约的方式推向侧重资本这一方 面。加工业之所以从农业部门中分离出来,成为 一个独立的部门,正是适应
18、技术进步的规律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发达的农业和其他产业 万方数据 北京政学院学年第期 经济 管理 的分工与协作,更是强化了这种倾向。加工制造 业不仅给农业提供日益先进的生产手段,还逐渐 降低这些生产手段的相对价格。国民经济发展的 进程表明,工业制成品形成的生产手段的价格,和 劳动力价格成了互相对立的两极,即前者明显下 降,后者明显提高。农产品价格是劳动力价格的 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价格在相当程度上是与农 产品价格相联系的。农产品价格提高的幅度大于 工业品价格提高的幅度,是带有普遍规律性的。 如果再考虑住宅价格是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参数, 那么,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幅度更是大大超过工业 品价格。
19、农业集约经营的重心,之所以会逐渐由 劳动力转向资本方面来,或者说劳动力将逐渐被 资本所代替,正是这种价格关系变动所必然产生 的结果。年以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呈现负 增长态势,更是加快了资本替代劳动的进程。一 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即改革开放多年来,农 村很大一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进城打工,出现 “ 农 村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劳力老龄化 ” ,为何我国农 产品还能保证供应、农产品市场购销两旺?主要 原因是用机械、化肥、农药、除草剂,取代人工积 肥、人工除草,人工劳动。其后果是导致我国农业 经营中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分别达到世界平均水 平的倍和倍,给土地肥力和食品安全、生态 环境造成严重威胁。马克思尖
20、锐地揭示:这 “ 是掠 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 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 的进步。 ” 口 。这种状况已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并将采取措施控制化肥、农药等有损土地永久肥 力和生态环境的施用量。这个演变过程实际上就 是用物化劳动取代活劳动、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过 程。从演变趋势看,我国农业经营的集约型,其主 要方式是资本密集型,而不是劳动密集型。这是 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农业集约经营类型,除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 密集型,还有技术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又称知识 密集型。它是运用先进的、复杂的科学技术进行 生产,其特点是技术装备水平较高、所需劳动力 较少、产品中的技
21、术含量较高。技术也是一种重 要的生产要素。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无论采取什 么样的形式,其最终必然表现为以更少的农业资 源,生产同质同量的农产品,或以同量的农业资 源投入,生产更多更好的农产品。这就说明,农 业科学技术进步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业集约经营 类型。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到了这样的阶段,即不 在农业中广泛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就不可能有效 地解决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难题。诚如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所指 出的: “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 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 与其他产业不同, 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是建立在利用生物学因素的
22、基础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多次指出,农业生 产对象是有生命的动物植物,是经济再生产与自 然再生产结合在一起的,必须服从特定有机界规 律。我国农业发展到现阶段,生物学因素在保证 农业不断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越走越大。在这 个领域里,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培育和推广农作物和牲畜的新品种。这是 由现阶段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特点所决定 的。诚如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 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所指出的: “ 切实把 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加快农业生物 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建设。 ” 如果不能培育 高产、优质、抗逆的农作物和牲畜新品
23、种,就很难 实现与科学技术进步因素相联系的农业发展的 巨大可能性。因为我们以前培育的、已经普及的 主要农作物和牲畜品种,是在农业经营集约度较 低的条件下形成的;如今,我国农业经营集约度 越来越高,生物学因素的不完善之处,在许多方 面甚至会妨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只有培育出 富有发展前途的农作物和牲畜新品种,才有可能 大幅度提高大田单位面积产量和牲畜的产品 率。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粒种子改变了 世界,正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即在数年的时间 内,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有力地回答了 西方提出的 “ 谁来养活中国人 ” 的疑问。我国未 来农业科技进步的空间还是相当大的。年 科学技术进步对我国农业的
24、贡献率只有,比 发达国家还低多个百分点。 四、影响农业集约经营的主要因素 前面的论述已经指出,并不是任何追加投入 量,都会提供相对应的产出量。也就是说,并不是 在任何条件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都是 一 万方数据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年第期 经济 管理 相对应的。农业经营的最佳集约度应当是边际收 益与边际成本相等。但是,从发展的观点看,这种 边界条件在座标上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 是随着影响农业经营集约度的若干主要因素的变 化而变化。与前一个生产过程相对比,如果同量 的投入能够提供较多的产出,或较少的投入能够 提供同量的产出,那么,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均 衡点,将会越推越远。这就可以为追
25、加更多的投 入,实现更高水平的集约,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那么,影响农业经营集约度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呢?概括起来,主要因素有交通条件、自然环境、 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农民企业家素质等。 农业经营集约度与所处位置(交通条件)关 系很密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级差地租 的形成因素时,是把重点放在土地的肥沃程度 上。至于所处位置不同引起的差别,往往是被视 为次要的因素。诚如马克思所说: “ 我们先不考 察位置这一点,只考察自然肥力。 ” “ 其实,近一 百多年来经济发展,特别是城市交通的发达,已 经把交通条件的差别,提到越来越突出的位置。 不同的农业企业,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距离市 场、机场、车站、码头
26、远近不一样,其产出的效益 也不一样。这里所说的距离,不仅仅是指自然里 程的远近,还包括交通工具所决定的相对距离。 有的农业企业虽然距离市场较远,但由于有条件 利用现代化交通工具,包括电子商务,高速动车, 相对地说是比较近的。相反的,有的农业企业虽 然离市场较近,但由于地处偏僻,交通工具又落 后,相对地说,则是比较远的。一般地说,在其他 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距离市场越近,集约度高的 农业就越发优越于粗放型农业。越是靠近市场 农业集约度越高,集约经营占主导地位;越是远 离市场农业集约度越低,粗放经营占居主导地 位。当然,电子商务、互联网的出现,也会明显地 缩小这种差别。但是,差别依然存在。 影响农业
27、经营集约度的因素,除了交通条 件,还有自然位置,以及与自然位置息息相关的 自然条件。农业再生产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 生产的有机统一。自然条件对农业效率的影响 是相当大的。除了气候条件,与自然位置相联系 的,还有自然肥力。即与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理 等特性相联系的自然肥力。撇开气候等要素不 说,自然肥力的差别是由表层土壤的化学结构的 差别,也就是由表层土壤所含植物养分的差别形 成的。 ” 】与经济肥力不同,自然肥力是无须人类 支出分文而形成的肥力,即无偿的自然力。关于 农业经营集约度与自然肥力的关系,马克思在 资本论中作了如下的分析: “ 按照事物的性质 来说,发展集约化耕作,也就是说,在同一
28、地上 连续进行投资,这主要是或在较大程度上是在较 好土地上进行的。 较好土地所以被人看中, 是因为这种土地包含着只待利用的大量的肥力 的自然要素,最有希望为投在它上面的资本生 利。 ” “ 马克思还说过,具有较好自然特性的土 地,能够提供较高水平的收益,从而使得大量劳 动力和资本的投放成为必要。即自然特性较好 的土地,对于耕作费用的支出,允许有较高的集 约度。一般地说,地处城市郊区的土地,无论是 自然肥力或者是经济肥力,都是比较高的,有利 于发展集约型的农业。但是改革开放多年来,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区面积的向外扩张, 这些优质的土地,相当数量被建设用地 “ 农转 非 ” ,使得我国人多地
29、少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这 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影响农业经营集约度的第三个因素,是国民 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对农 业经营集约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果就其主要 方面来说,则集中表现在伴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的提高,在对农产品需求规模的扩大和农业生产 技术的进步的带动作用上。对农产品需求的扩 大,是通过形成有利的市场价格,进而带动农业 经营集约度的提高。为了满足市场益扩大的 对农产品的需求,必须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必然要提高资本的集 约度。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经营集约度的 影响,更突出表现在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上。农 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经营集约度的提高,
30、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不管采 取什么样的形式,最终都必然表现为以较少的农 业资源生产同质同量的农产品,或以同量的农业 资源生产更多更好的农产品。马克思在资本 论中指出: “ 科学和技术使执行职能的资本具有 一种不以它的一定量为转移的扩张能力。 ”“ 劳动 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 展的。 ” 嘲但是,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高对提高农业 经营集约度,既有上述的正面效应,也存在着某 一 万方数据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年第期 经济 管理 些负面效应,主要是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 市化程度必然越高,而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化则 破坏了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破坏了以往长 期形成的生态
31、平衡。马克思指出: “ 资本主义生 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 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 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 就是使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 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 然条件。 ” 【阳一它不仅使农业用地的有机质含量 大幅度减少,也导致土地永久肥力的迅速下降, 还恶化城乡居民的生态环境。这种现象不仅存 在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也难以消除。 影响农业经营集约度的第四个因素,是与农 业管理相联系的企业家的素质,包括勤奋、有恒、 胆略、知识等等。现代经济学已经把管理视为一 种重要的生产要素。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
32、。马 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 “ 一个规模较大的直接 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 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 ” 管理 “ 是一种由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并属于社会 劳动过程的特殊职能。 ” 马克思还具体地分析 资本家管理的二重性:其中一重是 “ 由社会劳动 过程的性质产生并属于社会劳动过程的特殊职 能 ” 。另一重 “ 是由剥削者和他所剥削的原料之 间不可避免的对抗所决定的 ” 【。我们不能把这 两种性质的管理 “ 混为一谈 ” 。马克思还进一步 指出,资本家管理之所以是二重的, “ 因为它所管 理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制造产 品的社会劳动过程,另一方面
33、是资本价值的增殖 过程。 ” 删由此可见,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 管理也是一种生产性劳动,会创造价值,并使资 本增殖。农业企业家的品格和智慧,农业企业家 的管理职能,在农业经营集约程度的把握上,有 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农业经营集约度越高,投人 的费用越多,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如何在经济 效益最大化和经济风险最小化之间作出决择,与 农业企业家的素质与管理水平关系极大。作为 卓越的农业企业家,能够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成 果,如运筹法、投人产出法、系统分析法、以及各 种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精确计算费用与效果的 关系,讲究追加投资适合度和经济合理原则,讲 究最佳经济效益,能够善于预测经营过程中可能 带来的各
34、种风险,并因势利导地采取相应的对 策,达到经济风险最小化。因而其农业经营的集 约度,都明显超越于一般的企业家,从而获得超 额利润。针对我国农业企业家队伍较为薄弱的 现状,为了提高农民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水平, 年中央一号文件,即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 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 见指出: “ 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 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 , “ 大力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今后,我国应当把职业农民 培养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参考文献: 【】资本论: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资本论: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张勇) , , , , , , , ; ; ; 万方数据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