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传统设计特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传统设计特点.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模仿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日本不断从中国、朝鲜等民族引入优秀民族文化,藉以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但这种模仿并不是简单的照搬和移植,在每一次文化交流中,日本文化自身的独特性仍得以保存,并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发展出新的特色。日本传统建筑中隐含着许多与现代设计相似的特征,比如抽象简洁的美;崇尚自然、重感悟、重意象等。这一方面是和日本民族自古以来的朴素审美观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禅宗重感悟、重抽象的美学思想有关。现代设计所追求的简洁在日本的绘画、园林设计中都得到明显的反映。从总体上看日本艺术以柔和、内敛为主,重精神气质的表达,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遵循自然手法,以抽象表达具体不
2、重感性重悟性。以简约的形式和浓郁的意象表达丰富情感不重形式重精神。追求不对称布局。设计以技艺完美为一切艺术的基础,甚至将技艺本身也视为一种美。本文即以茶庭、枯山水和町家住宅为例,分析日本传统设计的几个特点。1 茶室设计茶室是茶庭的主体建筑,又称为“数寄屋” 。对于“数寄”一词,日本历史上几位茶道宗匠都根据自己的理解赋予其不同的含义, 称之为 “空之屋” 、 “不对称之屋” 、“贫寂之屋”等等,但其义不外乎“未完” 、 “不全”之意。从“数寄”屋的名称上就能够看出日本文化中对自然美的偏爱。在日本人看来,对称和整齐划一是人为的表现,而自然之美就体现为不对称或不完美。这是一种迥异于其它民族的审美观。
3、但将这种民族审美情调上升为一种文化理念和系统的审美模式并由此而泛化到茶道、歌道、俳句、能艺、花道等诸多艺术领域则是禅宗文化输入的结果。茶室空间设计上表现为“寂”与“空”的境界,这里的“空”并非虚空,而是追求南宋院体画那样笔墨简淡、意境深远,以最少化的形式元素,即表象的“空” ,衬托思维、悟境中的丰富,表达禅宗审美中“无中万般有”的境界。被称为日本茶道圣典的南方录记载了由茶宗匠村田珠光所确定的四帖半茶室设计风格:“屋顶由小木板条铺成传,顶棚亦为衫木板条,墙壁用灰泥和稻秸抹成,窗户用细圆竹棒搭结,墙围糊有白色宣纸,床之间为一张榻榻米大小,茶室中间设一小地炉,大小 50 cm 见方,壁龛里挂圜悟大师
4、的禅语书法,茶室一角置方台子,上摆点茶用具.” 。与利政时代的书院茶室相比,珠光茶室显得更加古朴、简素。草顶、泥墙、竹窗等,一任天然,消尽人工的倾向,另外,将地炉引入茶室的做法,又大大推进了茶道与平民文化的融合,是室町末期五山文化走向平民化的开始,以独炉庵为代表的珠光四帖半茶室(图 1),一直为后人仿效,成为闲寂茶道的楷模。将草庵茶室风格发展到极至的是桃山时代的大师千利休。他将传统的四帖半茶室一举缩小为二帖,追求空间最小化和主客间更近距离的交流。茶室采用斜顶低檐,只允许少许光线射人,使室内光线幽暗柔和,从天顶到地板用色均自然淡雅,空间环境中的一切形式、设施均从简,从低于三尺的茶室人口到室内的草
5、灰、泥墙、禅语书法到壁龛只的小花朵,共同渲染出一个自然、平等而又绝对安宁的空间氛围。此外,草庵茶室的其它装饰也都强调了设计遵循自然的原则。用竹廉做窗棂、屏障,以粗糙的苇席作地,室内的梁、柱、檐、椽等构件均以带皮的树干做成,不事涂饰,不求修直、一任虬曲,有时甚至将原木的树瘤、虫眼等都作为装饰,以示材质的自然、真实。可以说,日本传统建筑简洁自然的特点在茶室的设计中发挥到了极致。当然,这种简洁自然的设计风格在后期也被推向极端,一些茶室设计手法过于刻露,由追求自然而变得很不自然,这也是日本传统设计的一个弊端。就整体风格而言,数寄屋茶室的设计给近世日本建筑带来了深远影响。江户时代的桂离宫,修学院等园林茶
6、室的设计风格都继承了数寄屋的自然主义风格。屋用草葺,墙用纸糊,地台广缘均为原木,不事漆饰,尽显材料的本色之美。同样,江户时代的町屋样式的民居也融合了书院造建筑的自由布局和数寄屋简洁自然的装饰风格。2 重抽象写意,追求枯淡。空寂的审美情趣日本枯山水庭设计所表现的是另一种迥异于书院庭、茶庭的精神,空间更加抽象写意。以最简化的形式元素,表达永恒,是日本禅宗园林的突出特点。最早的枯山水的园林,始于南北朝时期的造园巨匠梦窗疏石,他在京都西方寺、天龙寺庭园中首次采用了以柱、石、树丛拟象自然山水的手法。在西方寺园庭设计中,梦窗将佛教禅宗理念带人传统的日本池泉园中,以白砂和巨石枯泷象征佛界的须弥和佛祖。在池中
7、布置象征长寿的龟鹤石组,使空间意境更为纯净、空灵、耐人寻味。梦窗以后的禅僧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手法,在无水之庭中直接拟砂象海,以石象岛、景致更趋于抽象。14 世纪后半叶开始,在众多寺院庭园中,出现纯粹的砂石庭,手法简练抽象到无以复加。此类枯山水以京都大德寺大仙院方丈庭和龙安寺方丈庭最具特色(图 2)。 前者以巨石、 枯泷表现深山幽谷之趣, 为立式枯山水的典型,后者则取象平远, 通过横向展开石组和一览无垠的白砂表现枯山水的 “空相” 、 “荒寂”美学特征。更鲜明地表现了“无一物中无尽藏”的空寂美的境界,留给人的想象空间也更大。 这种手法与后现代艺术所追求的复义含混的美学风格十分相似。枯山水设计鲜明地
8、反映出日本艺术重简练、重精神的特点,具体到创作手法上则表现为以“无”衬“有” 、以少胜多,与中国南国风格相比,趣味一致但更趋于精神层面的表达,更注重抽象神韵,是禅宗“一即多”的美学观的体现。而这种表达形式,对设计元素、构图布局的要求更高,譬如石组的选石和布局,选石要浑厚、朴实、苍润,色泽要醇厚、纹理宜古拙,不作飞梁悬石、上阔下窄的奇构,山形求稳,绝少纵向堆叠,同中国园林叠山求奇、求险大相径庭,石组的布局充分考虑到每一石块的大小、形状、向背及构图呼应关系等。枯山水体现了日本传统美学中对元素最少化和布局、手法精致的极端追求。3 重视不对称、自由布局日本的园林和建筑设计中重视自由布局,极少采用轴线对
9、称的方式。平安时代的寝殿造园直接取法唐代的宫苑布局,但当这种风格发展至成熟,其布局形式又重新走向自由和不对称。这种有意回避轴线布局的倾向,在日本传统书院造建筑中表现极为明显。典型代表如:京都二条城二之丸殿和桂离宫的中书院、新书院的布局形式。现存的二之丸殿主体由五座书院造建筑组成,由东南向西呈曲折排列,彼此对角相接,故又称为雁行布局。雁行布局的建筑对二支之庭园形成半包围。这样,从房子的平台和内厢内可以清晰地观赏庭院风景,而由园中回望书院,则建筑又显得错落有致、轮廓参差多变。江户时代民居“町屋”以拥有小型的庭院而著称。其设计布局也同样保持了不对称的传统。房屋通常沿街一面有开店,而后面居住,后设坪庭
10、,正面大门开有图 2 以“空”为特色的枯山水图 5 简洁的形式加上素淡的色彩,诠释了日本传统的审美观直通后院坪庭的通道(土间)。在土间固的一侧并列若干居室形成不对称布局(图 3)。与中国民居以院落为中心的轴线布局方式大异其趣,前者重秩序和形式感,而后者由于突破了对称束缚,布局显得灵活自由,空间利用率更高。有意避免使用对称布局的设计思想还与日本禅宗美学的盛行有关。日本艺术将设计的整齐划一、对称、重复看做是对想象力的破坏,正如冈仓天心所说, “艺术的力量在于继续成长的可能性,真正的美只有通过在精神上完美那些不完美的事物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因此茶室的美就在于每个人都可通过茶庭中的一木一石、一花一草在想
11、象中追求茶道的全部艺术效果。故茶室里小到每一件摆饰都经过挑选,其色泽、大小、形状都绝无雷同。这种对空间元素近乎苛刻的挑选,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能从一件件普通器物之中发现美,感悟“道” 。所以利休式茶室在缩小面积、简化设施的同时,更强调了装饰风格的拙朴之美:花仅一朵、画只一幅。摆放质素色沉的茶壶,和形状歪斜不均的茶碗,以天然的竹筒作舀水的器具等。都是为了避免重复、雷同而减弱茶室的艺术氛围。此外,简洁而富于巧思的设计也有助于人们去想象、感悟空间的本质。这种闲寂与“空” 、 “无”的境界,正是茶人所追求的“一即多”的禅宗美学境界。4 设计以技艺完美为基础日本人非常善于从日常生活点滴之中发现美,在诸如:
12、分茶、书法、诗歌等许多被中国文人视为“末技”的小节当中发现“道” 。用实践和专注实现了“道在伦图3 传统江户町屋的坪庭景观图 6 技艺与意匠的完美融合是日本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常日用中”的思想。日本的茶道、花道、书道等究其源头,都源自中国,而日本人却将这些普通技艺上升到道的绝对范畴,反映出他们对技艺、技巧的尊崇。这也是日本民族认真、勤勉的特点在艺术创造中的表现。早在南宋时期,日本制造的倭刀、折扇就以其技艺精湛而成为京城临安的抢手货。直至今天,日本产品所特有的精致、完美的技艺仍然令人折服。这种对艺道的信仰和对技巧熟练的高度追求大体有二方面原因:日本的技艺大多以宗派传承的方式发展,至于造园、设计等技
13、艺更有秘传化的特点。某一技艺,通过历代人忠诚专一的努力,而达到相当精熟的程度。日本艺术将禅宗的“一念专注”引入艺道之中,通过反复不断的磨练,终于使这些技艺由熟练而达到化境(图 46)。但是,日本人将设计称为“意匠” ,也说明他们对技巧、技能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的重视。这将普通的技艺、技巧推尊到“道”的绝对地位,往往也造成了一味追求技艺精湛而忽视艺术创造、在建筑、造园、室内装饰中,拘泥于门派和程式以及设计的气局偏小、人工造作等倾向。这一点在茶室和枯山水的设计中都有所表现。结语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本传统园林和建筑中所体现出对自然材质美的关注、对形式简洁、工艺精美的追求直接影响到日本人对美的敏锐感受。所以,即便设计在素材上是反现代的,而审美情趣方面却自古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