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课时).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21139081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0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高原一株柳》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课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海高原一株柳》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课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高原一株柳》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课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高原一株柳》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课时).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青海高原一株柳青海高原一株柳 优质教学设计及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课时)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深入阅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以及关键句,感受“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体会它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人格精神。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深入地理解感悟。3、体会作者用心观察自然,以及正面描写、联想想象、环境烘托、对比反衬等写法对突出中心的作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感受高原,感知柳树一、感受高原,感知柳树1、学生欣赏青海高原风光图2、学生认读词语并选词描绘青海高原风光。广袤无垠 深邃青草覆盖 凝滞青石嶙峋 铁铸寸草不生 赭红3、师生补充介绍青海高原,进一步了解环

2、境状况。4、出示青海高原一株柳插图。这是一株什么样的柳?学生看图描绘。5、在作者陈忠实的眼中它又是怎样一株柳?学生读课文 1、2 小节。找出两小节中的反义词。(标出:平常 神奇)6、作者说它“平常”是因为(学生结合第 8 节介绍作者家乡)7、质疑:司空见惯的柳树,作者为什么要说它“神奇”?(板书:神奇?)言为心声,读课文,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二、品读词句,感受“神奇”二、品读词句,感受“神奇”1、学生默读课文 5 至 7 节,圈划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之处,写下批注。2、学生集体交流,品析词句,体会 “一株柳”成长的艰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57 节。(1)样子神奇(“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

3、而坚硬”“绿得苍郁,绿得深沉”“撑立”“锻铸”)(2)萌发神奇(“遥远”“随意”“恰遇”“有幸萌发”“持续的干旱”“全毁了”“一茬一茬旱死”“熬过却躲不过”“绝不宽容”“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3)壮大神奇(“一次又一次摧毁”“虐杀”“冻死”“铺天盖地”“雷轰电击”“劈断”;“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复苏”“重新抽出”“多么顽强的精神”)3、学生整理交流所得。填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它从来到青海高原,熬过,躲过,奇迹般地萌发。它经历过,经历过,在后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顽强地壮大。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树干和树枝;叶子。使人感到。4、整理填空,出示诗歌,学生齐读。从遥远的河川来到青海高原熬过持久

4、的干旱躲过严酷的寒冷奇迹般地萌发在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中冻死了又复苏在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中劈断了又抽出新条一次又一次摧毁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顽强地壮大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绿得苍郁绿得深沉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5、用“有的有的”或“要么要么”或“或者或者”的句式说一说青海高原上没有其他任何树的原因。6、小结:这平常傍水而立,看似弱不禁风的柳树能在高原上萌发、壮大是神奇的。三、对比讨论,感悟品格1、作者望着青海高原一株柳,又联想到家乡灞河旁的柳树,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学生速读第 8 节,找出一句。(出示“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2、学生

5、欣赏灞河柳树与青海高原一株柳进行比较。3、出示表格:青海高原一株柳灞河旁边一片柳萌发壮大学生自读第 8 节,根据表格的提示交流青海高原一株柳和灞河旁边一片柳的生活道路与命运有什么差别。4、学生交流比较后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5、引读第 9 节。6、学生结合前文讨论“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九十九条死亡之路”指什么?成就了“一片”什么样的“绿阴”?为什么它能在九十九条死亡之路中成就这样一片绿阴?靠的是什么?有感情地齐读第 9 节。7、最后一句仅仅是在写一株柳树吗?学生再读最后一句,把联想到的写在课文插图

6、旁。学生交流写话。教师小结:一棵树、一个人,乃至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有这种不抱怨的态度、不畏怯的勇气、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的毅力,只要全力以赴抓住“一线希望”,就能从“九十九条死亡之路”中走出一片天地来。四、感悟写法,拓展延伸四、感悟写法,拓展延伸1、言为心声,要想写好文章,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外,更要睁开心灵的眼睛读懂自然之美、自然之道。1998 年陈忠实凭另一部小说获得了茅盾文学奖。2、作业:读读写写阅读茅盾的白杨礼赞,与青海高原一株柳比一比,两篇文章有什么异同,写一篇读后感。板书:板书:样子15 青海高原一株柳 神奇 萌发 (想象) 言为心声壮大课后反思课终于上完了,课后反思三个

7、问题,以寻找一些今后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值得吸取的教训。一、为什么要上这篇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全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材料,值得学生细细咀嚼品味。二、怎样上这篇课文?我备这一课经历了三个过程:第一次备课:把文本当作沙滩,带着学生去捡珍珠,然后让学生把珍珠磨成珍珠粉,吸收其中营养。基于这种想法,备课时我尽量找出文中有价值的词语(如“神奇”“望而生畏”“敬畏“伫立”“撑立”“虐杀”“摧毁”“锻铸”“奇迹”“不可思议的奇迹”“起死回生”“艰苦卓绝”“一方独立的风景”“一方壮丽的

8、风景”)企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品析词语,理解词语内涵,从而体会青海高原一株柳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但是,当教案完成后,发现课堂教学问题琐碎,以词语教学为单位,不符合六年级年段目标。第二次备课:把文本当作大山,带着学生去登山,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风景。基于这种想法,备课时我理出了课文的层次:青海高原柳树的样子柳树的萌发柳树的壮大与灞河柳树对比柳树的精神。教学每一个段落,都从文中找出一句关键句,从关键句切入,带动理解整段,达到对各个层次的充分理解,进而实现教学目标。试上后感觉教学中教师牵引的痕迹太明显,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第三次备课:把文本当作草场,把学生放牧在草场上

9、,让他们自由地吃草,各取所需,吃饱吃好。基于这种想法,备课时从“神奇”一词切入,学生自读自悟,自主交流,关注重点词句。试上后块状明显,基本能达成教学目标。所以研讨课上我的教学设计以第三次备课的结果呈现。三、上得怎样?1、学生素质好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课堂上学生围绕核心问题“神奇”自读自悟,充分地地展开交流讨论,各抒已见,语言丰富,思想深刻,朗读感人。由于时间关系,最后的写话只有两位学生交流。一位学生从不幸者的角度谈如何对待坎坷的命运,他把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精神内涵统一起来,显然课文增强了他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另一位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从幸运者的角度谈体

10、会,他对未来可能遭遇的挫折已经作好了心理准备,甚至渴望着经历一番考验,在磨难中进一步成长、成熟。学生精彩的发言使课堂充实而丰富。可惜,读后感交流得还不尽兴,学生对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认识以及对课文的理解没有更充分的交流展示。2、老师要加油作为教者的我,因为顾虑课的容量多,想着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多想多说,忽视了教师“平等中的首席”的职责,对学生的发言概括提升还不到位,使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层次不清晰,没有体现出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另外课件的制作还不够契合文本,如果进一步增加音效、视频,也许会更利于学生展开想象。此外,对文本的解读还有不到位之处,对散文的文体特点、课文的核心价值等还需进一步探讨研究。最后感谢工作室的领导和 TXM 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感谢沙龙活动中专家、同行的宝贵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