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21116691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关于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关于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关于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 1 1【创意说明】【创意说明】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文在叙述方式上也独具匠心。阅读本文,学生既可感悟到自然的美丽、童心的可贵,从中得到美的熏陶,又可认识一种全新的写景方式,指导自己的写作。设计本课时,我将情境创设、知识领悟和方法指导并重,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学会”并“会学”。首先设置情境,引出课题,然后入境赏文。我将赏文

2、的三大境界作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整体感知”,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引领学生进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第二板块为“研读质疑”,引领学生进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境界。这一板块又由三部分组成:读与品、读与思、读与悟,朗读贯穿整个散文教学的始终。“读与品”是让学生通过朗读、品析,感知文章的景美、语美、情美;“读与思”则让学生通过朗读,自主发现,探究质疑;“读与悟”是让学生深入理解后感悟,是由“形”到“神”的升华。这“三部曲”是由“学会”走向“会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第三板块为“迁移拓展”,引领学生进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教师让学

3、生展开联想,进行交流,知、情、意、行在此得到完美的结合,实现了美的领悟、美的延伸、美的再塑。【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听读和朗读整体感知,发现“美”。、通过读与品、读与思、读与悟进行研读质疑,鉴赏“美”。、通过联想与交流和课余练笔进行拓展和迁移,升华“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教学步骤】【教学步骤】导语:同学们,你看到过晨曦穿越层林,在枝条上跳跃吗?你欣赏过落叶飘零到水上又在漩涡中起舞吗?你感受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新吗?你静听过午夜梦回花开的声音吗?如果你没有,就让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吧,让我们一起去山中访友吧!(板

4、书课题、作者)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欣赏画面,静听范读,思考:作者到山中都访问了哪些朋友?、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并标出精彩的词句与段落。设计意图:学生们是一群在城市水泥钢筋丛林里长大的孩子,森林里的一切对他们而言是陌生的,但他们骨子里有着对自然的向往,音乐、画面与语言的完美结合唤醒了他们的潜意识,营造了一个美好情境,把他们带入了“山中”,初步感悟作者“所访之友”,整体感知课文。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读与品: 学生讨论: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鉴赏美文?设计意图:把学

5、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怎样学”的问题,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讨论明确:鉴赏美文可以从以下角度着手:词语、句式、语段描写的角度,修辞、意境构思等等。 小组交流:你最喜欢的山中朋友是哪一位?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并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品析:我认为最妙的词语:我认为最妙的修辞:我认为最美的句子:我认为最细腻的描写:我认为最精彩的段落:我认为描写角度最丰富的段落(触、嗅、视等)设计意图:对学生提出的鉴赏文章的角度进行总结归类,找出最接近他们的中国,引导他们深入探究,并且明确各小组分工,确保讨论扎实、有效,不是浮于表面。 小组汇报,班级交流。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再对比文章的第四自

6、然段,评评哪一段文字更优美,并说明理由。走进树林,青翠的树枝,随风摇摆,上面有鸟儿在歌唱,随风摇摆,露珠在树叶上闪闪发亮。大树的根须深深地扎进了泥土和岩层,吸取地下的水分和养料。设计意图:“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更深地品味本文景物描写的栩栩如生、灵气飞扬,文笔的生动活泼,字里行间的诗情画意。、读与思: 请生再次朗读质疑。 学生提问讨论交流解决。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本身比回答问题更重要”,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时间,再在班上交流,师生互动,完成知识的深化与学习能力的提升。、读与悟:作者从山中众朋友身上领悟到了什么?阅读本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迪?设计意图:架设课本与生活的桥梁,在语

7、文学习中得到生活的启迪。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积累与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风景的诗词或散文?设计意图:课内与课外知识的整合,知识的归类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联想与交流: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而过,清晨踏着露水进山,而此刻夕阳已涂抹了小路,该回家了,请闭上眼睛想一想:此时此刻,山中的朋友会对我们说些什么?你又想对山中的朋友们说些什么?设计意图:“生活本身就是童话”,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与表达能力,在美的情境中再塑美!、结语:喧嚣尘世,碌碌人生,在工业文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在水泥与钢筋日渐密集的层林里,我们已距离大自然越来越远。可是,飞鸟、游鱼、老树上的一抹新

8、绿、石缝里的一颗嫩芽和我们人类都是大自然的孩子,大自然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别忘了用纯真的双眼去发现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美丽;别忘了我们和大自然有一个约会;别忘了,我们相约爬山去;别忘了,我们相约看海去(荐读汪国真的看海去画面、字幕、配乐。)设计意图:“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让学生将目光由课本转向浩瀚的书海,将思维由“山中”投向广袤的大自然,实现知识与情感的延伸与升华,让语文课堂有情境而无穷境。、布置课外作业:假设自己是家乡的岳阳楼,写一段与游人互诉心声的文字,写法自由、字数不限。设计意图:“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用“心”去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

9、美,让学生自己动笔用文字描绘“美”,再塑“美”,读写结合,实现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设计反思】山中访友通篇洋溢着作者对大自然发自心底的爱,感情饱满。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即意境,也就是诗情画意。散文和诗词的情形不同,但富于诗情画意、境界鲜明的散文,一定是好散文,而本文就成功地营造了一个物我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童话般的意境。教学本文时,可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陶冶其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操。山中访友里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融情于

10、山中,山中的万物都成了我的兄弟姐妹,“宇宙的人情化”(朱光潜先生语)在本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教学中要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特点,并探究取得这种效果的艺术手法,例如拟人手法的运用、人称的变换等。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美”,又能轻松地自主、合作、探究“美”的根源,成了教师在教学中重点考虑的问题。我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审美层次相结合,将学习过程划分为三种境界,三境界既是知识深度与广度的渐进又是给学生搭建几个认知的平台,还让学生在得“鱼”的过程中学会“渔”,整个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力图构建一种新型的充满民主、张扬个性、激励创新的“对话式”和“板块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关于山

11、中访友的教学设计关于山中访友的教学设计 2 2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整体感知内容。2、 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思;3、 展开想象,感受作者情感,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学习重点: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心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导入导入 新课:新课:阅读标题,揣测文章内容,猜测作者创作内容。教师总结:教师总结: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一、 整体感知:听配乐朗读

12、课文,思考问题:1、 作者在山中拜访了那些朋友?他们有些什么特点?2、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老桥老朋友 树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悬崖爷爷 云雀弟弟 石头 落叶 小花 雷阵雨 老柏树 蚂蚁小弟弟 归鸟这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真像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大宅院、一个村落墟里,作者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员。哲人们在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曾作过最高意义上的概括: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这种哲理性的话也不难理解,人这所至,无不打上人的印记;人的发展理应符合人的自然本性。从自然景物幻化成亲朋好友来看,我们看到了自然的人化;从作者身心彻底放松,对自然景物的亲近与赏识,我们看到了人的自然

13、化。人的自然化就是与自然同化,即通过回归的方式进入同化的境地二、 自主合作探究: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关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访的众多朋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设计说明】此题旨在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的好习惯,一步步深入课文,体会作者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心情,适时地进行人文主义教育:万物皆有灵性,美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去体验,一棵树,一片云,一座古桥,甚至是一只小蚂蚁都可能触动你的情思,拨动你的心弦。使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满怀激情,满怀喜悦,用一颗虔诚的心去感悟大自然,赞美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三、合作探究: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

14、,进山看了一路美丽的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呢?四、回忆课文内容,并说说你对这篇文章感触最深的一点,带着感情朗读这些句子,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设计说明】此题旨在使学生在理解文章,掌握文章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去感知课文,体会作者融入大自然,领悟大自然的奥妙,接受大自然的恩赐。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使学生同作者一起领悟大自然,热爱生命,感悟生活的真谛。五、 拓展延伸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学习小组合作,进行创造性对话。【设计说明】以问题的形式使内容一步步深入,学生的思想也一步步地在发展。意在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对话式描写(充满深情),在写作中要注意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六、 作业 布置模仿课文第 4 节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脚上长出了根须观察一下身边的大自然,展开想像的翅膀,写一个片断或一篇小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