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松江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上海市松江区上海市松江区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题(满分(满分 100100 分,完卷时间分,完卷时间 9090 分钟)分钟)2021.012021.01考生注意:考生注意:1 1本试卷含五个大题本试卷含五个大题2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020 分)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
2、的代号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大约是人类头发丝直径的六百分之一,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它的直径大约为 0.1()A分米B厘米C毫米D微米2下列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A绿光B黄光C橙光D紫光32020 年 2 月 5 日 15 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栏目里,40 多位演唱者共同演绎了歌曲 爱的传递 , 献给一线抗疫英雄, 我们能辨出哪位歌手在演唱是根据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4下列情形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A雨滴在空中加速下落B电梯在匀速上升C钟表的分针匀速转动D
3、球在水平地面越滚越慢5在“研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中,使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相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控制变量法B等效替代法C建立模型法D转换法6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手影B用放大镜看字C水中筷子“弯折”D湖中倒影7下列现象能生动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规律的是()ABCD8如图 1 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射出点可能是图中的()AM点BN点CP点DQ点9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分别为v甲、v乙,甲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
4、过 4 秒,两车相距 6 米,则()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乙一定为 25 米秒B乙一定为 0.5 米秒C乙可能为 0.5 米秒D乙可能为 0.4 米/秒10某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 现将物距减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B一定在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C在屏上可能不成像D在屏上一定有像,可能是缩小的像二、填空(共二、填空(共 3232 分)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量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量11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1) 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速度是表示物体 (2) 的物理量一架飞机在10 分钟内飞行了 18
5、0 千米,它的速度是 (3)米秒,其物理意义是(4)12 某同学在教室内弹奏吉他时, 所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的 (5) 产生的, 琴声是通过 (6)传播到其他同学耳中的前后不同位置的同学听到声音的(7)是不同的132020 年北京时间 12 月 17 日 1 时 59 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如图所示,返回舱在下落过程中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下落速度不断增大,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8)与在月球上相比,月球土壤样品被带回地球后,它的质量 (9),重力(10)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2020 年 2
6、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十分严峻,为了尽可能避免交叉感染,全国首个测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温5G警用巡逻机器人在广州设计制造成功,如图 4 所示,这款机器人有 5 个高清摄像头,可实现全景无死角监测,机器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 (11),透镜它的成像原理与我们生活中的(12)(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如图 5 所示,是“无人机”为隔离人员运送物资的情景 无人机下降时, 以机上物资为参照物, 无人机是 (13)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5 身高为 1.65 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3 米, 人和像的距离是 (14) 米, 像的高度是 (15)米 如果
7、人向镜面前进了0.7 米, 那么像的高度将 (16)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 上物理课时同学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黑板上的板书, 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了 (17)(选填“镜面”或“漫”) 反射, 这种反射 (18)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 光的反射定律 光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并发生反射,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19)度17把一个重为 2 牛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 苹果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若空气阻力大小恒为 0.8 牛,且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则苹果在上升过程中所受重力的方向为(20),合力的大小为(21)牛,合力的方向为(22)18如图 6 所示的情景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8、与力的(23)有关(图中两力大小相等) 除此之外,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24)和(25)有关19 如图 7 所示, 是光在玻璃和空气两种透明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现象, 图中反射角为 (26)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度,折射角为(27)度,折射光线在(28)(选填“玻璃”或“空气”)中20为了研究凸透镜的焦距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选择了如图8(a)所示的四个透镜(其中A、B和C、D分别是两组厚度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若要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透镜材料的关系”,小组应选择图 8(a)中(29)做实验(选填字母) (2)若选择A和C两个透镜还
9、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30)的关系”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8(b)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31)(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32)三、作图题(共三、作图题(共 1212 分)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必须使用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必须使用 2B2B 铅笔作图铅笔作图2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9 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22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23在图中,请根据已知的折射光线,分别画出对应
10、的入射光线24在图中,悬挂着的小球受到的重力为8 牛,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的重力G四、计算题(共四、计算题(共 1717 分)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25 位于P、Q两点的甲、 乙两小车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 它们的st图像如图 13 所示 经过 5 秒,甲、乙两小车正好相遇,求: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1)经过 5 秒时,甲车通过的路程为米;(2)乙车的速度乙;(3)P、Q两点之间的距离s026一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牛,请通过计算判断:用这只弹簧测力计能否测量质量为 0.5 千克的铁块受到的重力?27重为
11、 600 牛的跳伞运动员跳伞后, 在降落伞完全打开前,运动员受到降落伞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 350 牛求:(1)此时运动员所受重力和拉力的合力F合1的大小及方向;(2)当降落伞全部打开后,运动员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变为750 牛,求此时运动员所受重力和拉力的合力F合2的大小及方向五、实验题(共五、实验题(共 1919 分)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28 如图 14 (a) 所示, 刻度尺最小分度值为 (1) 毫米,A物体长度为 (2) 毫米 如图 14(b)所示,用电子天平测物体质量,图中电子天平的示数为(3)克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
12、考试物理试题29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是测量(4)的大小的仪器,该测力计量程为(5)牛,此时它的示数为(6)牛30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作为平面镜M的是(7),实验还要用到两只(8)的蜡烛、火柴和刻度尺实验时,要求从玻璃板前不同位置看去,蜡烛B都能与蜡烛A的像(9)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小陆同学选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厘米,(1)实验器材有:(10)、光屏、凸透镜、蜡烛和火柴等(2)在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11)(3)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如图17(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12)的实像此时,一
13、只飞虫落在凸透镜的镜面上,则光屏上 (13)选填“会有飞虫的像”“会出现飞虫的影子”或“烛焰的像暗了一些”) (4) 如图17 (乙) 所示, 保持蜡烛位置不变, 移动凸透镜至16厘米刻度线处, 则人眼在 (14)(选填“A”“B”或“C”) 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像是图 17 (丙) 中的 (15) (选填“1”“2”“3”或“4”) 32 为了研究弹簧受到拉力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明同学用测力计及一些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不同的弹簧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在实验中小明分别用力通过测力计拉伸不同的弹簧, 测量并记录每根弹簧的原长、 弹簧圈直径、 所受拉力的大小、 弹簧伸长量 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材料相同实验序号弹簧原长(厘米) 弹簧圈直径(厘米)12345671010102030101011111235101510105拉力大小(牛)弹簧伸长量(厘米)36912181.5(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 与 3 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弹簧的材料、弹簧圈直径和原长相同时,在弹性限度内,(16);(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7),可研究弹簧伸长量与原长的关系,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8);(3)小明通过实验 1、6 与 7 来研究弹簧伸长量与弹簧圈直径的关系, 则实验 7 中拉力大小应为(19)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