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的多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的多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pdf(6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录四川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的多度变化及其四川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的多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影响因素目录摘要.IAbstract.III第 1 章 前言.51.1 研究背景.51.1.1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51.1.2 伞护种(Umbrella species)及其研究进展.51.2 大熊猫的研究概述 .71.2.1 大熊猫的演化史 .71.2.2 大熊猫种群及生存力 .71.2.3 大熊猫的栖息地及生境选择.81.2.4 大熊猫同域分布物种的研究.91.3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0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3.2 研究内容.10第 2 章 研究区域.112.1 自然概况.112.1.1
2、 地理位置 .112.1.2 气候特点 .122.1.3 动植物资源概况 .122.1.4 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 .13第 3 章 研究方法.143.1 野外调查.143.2 数据处理.143.3 数据分析.143.3.1 样线遇见率.143.3.2 统计分析.15第 4 章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的物种多样性与多度.164.1 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的物种多样性.164.2 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的多度.184.2.1 四川省 .184.2.2 岷山山系 .204.2.3 邛崃山系 .21I目录4.2.4 大相岭山系 .224.2.5 小相岭山系 .234.2.6 凉山山系 .244.3 影响大熊猫同域分布
3、兽类多度的因素.254.4 讨论与结论.254.4.1 物种多样性与区系组成 .254.4.2 物种样线遇见率 .26目录4.4.3 影响遇见率因素 .264.4.4 结论 .26第 5 章 近 10 年间四川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多度的变化.285.1 近 10 年间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多度的变化 .285.1.1 四川省 .285.1.2 岷山山系 .295.1.3 邛崃山系 .305.1.4 大相岭山系 .315.1.5 小相岭山系 .315.1.6 凉山山系.325.2 影响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多度变化的因素 .335.2.1 四川省.335.2.2 岷山山系.335.2.3 邛崃山系.335
4、.2.4 大相岭山系.335.2.5 小相岭山系.345.2.6 凉山山系.345.3 讨论与结论.345.3.1 多度变化 .345.3.2 多度变化的影响因素.345.3.3 结论.35第 6 章 自然保护区对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的保护效应.366.1 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现状 .366.2 自然保护区内外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的多度 .376.2.1 四川省.376.2.2 岷山山系.396.2.3 邛崃山系.406.2.4 大相岭山系.416.2.5 小相岭山系.426.2.6 凉山山系.436.3 影响保护区内外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样线遇见率变化的因素 .446.3.1 保护区内.446.3
5、.2 保护区外.456.3.3 伞护效应.456.4 讨论与结论.456.4.1 保护区内外大熊猫同域分布的珍稀兽类 .456.4.2 保护区内外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样线遇见率变化的影响因素 .466.4.3 伞护效应-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 .476.4.4 结论.48第 7 章 保护管理建议.49参考文献.50II目录致谢.i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的声明.iii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ivIII摘要摘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然而,目前生物多样性正遭受严重的破坏,很多保护工作者试图寻找一个高效的方法保护生物多样性。伞护种(Umbrella species)被认为是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一
6、条捷径,通过对伞护种的保护,从而保护到与其同域分布的其他物种。众多旗舰种(Flagship species)中,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得到关注度最高的物种之一,也是公认的一个很好的伞护种。为了更好地保护大熊猫及其同域分布的其他物种,中国政府在1974-2011 年间先后开展了四次大熊猫调查。在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陆续实施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等重大生态工程,建立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保护区就有 67 个,近 30 年来,大熊猫生存状况持续改善。2016 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由“濒危”等级降为了“易危” 。本文通过
7、对全国第三次和第四次调查中四川省所属岷山山系、 邛崃山系、大相岭山系、小相岭山系、凉山山系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调查的数据比对分析,对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的物种多样性与多度、近 10 年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多度的变化、 自然保护区对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的保护效应等内容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大熊猫的伞护效应。本研究主要获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在第四次大熊猫调查中,四川省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有 36 种,隶属于5 目、15 科,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有 5 种,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有 11种。岷山山系、邛崃山系、大相岭山系、小相岭山系、凉山山系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分别有 30、27、21、26 和 21 种,样线遇
8、见率最大的分别是中华斑羚、四川羚牛、四川羚牛、野猪、小熊猫。体重对样线遇见率有显著的影响( F=5.33,df=2,P =0.01) ,物种体重越大,样线遇见率越高。而食性对样线遇见率没有显著的影响。(2) 从整个四川省的结果看, 三调到四调, 样线遇见率上升的有 22 个物种,下降的有 2 物种;岷山山系、邛崃山系、大相岭山系、小相岭山系、凉山山系五大山系样线遇见率上升的分别有 13、16、7、6 和 13 个物种,下降的分别有 10、3、2、4 和 3 个物种。从第三次调查到第四次调查,全四川省的兽类的样线遇见率显著变大 (T=3.29, df=23, P=0.00) , 主要是植食性物种
9、的增加 (如中华斑羚、中华鬣羚、藏酋猴等) ,且食性和体重对物种样线遇见率的变化有交互效应I摘要(F=4.35,df =3,P=0.02) ,表明随着天然林保护等工程的实施,近十年来植食性物种种群恢复较快。从各山系来看, 食性和体重对物种样线遇见率的变化仅在岷山山系(F=5.34,df=4,P=0.01)和邛崃山系(F=12.30,df =3,P=0.00)有交互效应,且食性是主效应。(3)四川省涉及的大熊猫保护区有 40 个,其中国家级 14 个、省级 21 个、市州级 1 个、县级 4 个。保护区内共有兽类 29 种,样线遇见率最高的前三位分别是四川羚牛、中华斑羚、野猪;保护区外共有兽类
10、33 种,样线遇见率最高的前三位分别是野猪、 中华斑羚、 四川羚牛。 从岷山山系、 邛崃山系、 大相岭山系、小相岭山系、凉山山系五大山系看,保护区内共有兽类种数分别是 25、22、14、20 和 20 种,样线遇见率最高的分别是中华斑羚、四川羚牛、四川羚牛、野猪和小熊猫;保护区外共有兽类种数分别是23、25、20、24 和 19 种,样线遇见率最高的分别是中华斑羚、野猪、野猪、野猪和小熊猫。在保护区内, 从第三次调查到第四次调查兽类样线遇见率显著增大 (T=2.42,df=23,P=0.02),而食性和体重对兽类样线遇见率的变化无显著影响。在保护区外,从三调到四调样线遇见率具有显著增大(T=2
11、.78,df=19,P=0.012) ,而食性和体重对样线遇见率的变化有显著的交互影响(F=3.51,df=3,P=0.049) 。从保护区内外兽类样线遇见率近十年变化的差异看, 保护区内外样线遇见率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T=1.45,df=19,P=0.16) ;而食性和体重对保护区内外兽类样线遇见率近十年变化的差异仅有较弱的交互效应(F=3.40,df=3,P=0.05) 。关键词:大熊猫;同域物种;伞护种;保护区;遇见率IIAbstractAbstractBiodivers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Ho
12、wever,currently biodiversity is being severely damaged, and many conservation workers aretrying to find an efficient way to protect biodiversity. Umbrella species is consideredto be a shortcut to protect biodiversity.Through the protectionfor Umbrella species,the sympatric species also are protected
13、. The giant panda has received the mostattention among many flagship species, and it is also recognized as a good umbrellaspecies. In order to better protect the giant panda and other the sympatric mammalspecies with giant pandas,the Chinese government Conductedfour surveys of giantpanda in 1974 to
14、2011。In the 1990s, China has implemented major ecologicalprojects such as giant panda and its habitat protection projects, natural forestprotection projects,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projects, etc. There was established67 Nature Reserve to protect pandas. In the past 30 years, the survival condit
15、ions ofgiant pandas have continued to improve. In 2016, International Union forConservation of Nature downgraded the giant panda from endangered tovulnerable.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data of sympatric mammal species withgiant pandas in the third and fourth national surveys of the Minshan
16、 Mountains,QionglaiMountains,DaxianglingMountains,XiaoxianglingMountainsandLiangshan Mountains in Sichuan Provinc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species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sympatric mammal species with giant pandas, theabundance of sympatric mammal species with giant pandas in the past 10 yea
17、rs, andthe protection effect of nature reserves on thesympatric mammal species with giantpandas. Explore the Umbrella species protection effect of pandas. This study mainlyobtained the following research results:(1)In the fourth giant panda survey, there are 36 species of sympatricmammal species wit
18、h giant pandas, belonging to 5 orders and 15 families, of whichthere are 5 national first-level key protected animals and 11 national second -level keyprotected animals. There are 30, 27, 21, 26, and 21 species of sympatric mammalspecies withgiant pandas in the Minshan Mountains, Qionglai Mountains,
19、Daxiangling Mountains, Xiaoxiangling Mountains, and Liangshan Mountains,respectively. The largest encounter rates were Naemorhedus griseus, Budorcastibetanus, Budorcas tibetanus, Sus scrofa, and Ailurus fulgens. The weight has a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ncounter rate(F=5.33,df=2,P =0.01). The great
20、er thespecies weight, the higher of the encounter rate. However, diet has no significanteffect on the encounter rates.(2)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whole Sichuan Province, from 3rd to 4thsurvey, there are 22 species with increased encounter rates and 2 species withdecreased; There were 13, 16,
21、7, 6, and 13 species in encounter rate has increased ofthe Minshan Mountains, Qionglai Mountains, Daxiangling Mountains, XiaoxianglingMountains, and Liangshan Mountains, respectively, and the decline encounter rateswere 10, 3, and 2, respectively. , 4 and 3 species. from 3rd to 4th survey,the encoun
22、terrate of Sichuan Province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3.29, df=23, P=0.00) , mainlyIIIAbstractthe increase of herbivorous species (such as Naemorhedus griseus, Capricornismilneedwardsii, Macaca thibetana, etc.), and diet and body weight have an interactiveeffect on the change of the species enc
23、ounter rate (F = 4.35, df = 3, P = 0.02). Itshows tha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and other projects, thepopulation of herbivorous species has recovered rapidly in the past decade. From theperspective of each mountain system, the changes in the encounter rate of diet andbod
24、y weight are only in the Minshan Mountains (F = 5.34, df = 4, P = 0.01) andQionglai Mountains (F = 12.30, df = 3, P = 0.00 ) There is an interactive effect, anddiet is the main effect.(3) There are 40 nature reserve of giant pandas in Sichuan Province, including14 at the national level, 21 at the pr
25、ovincial level, 1 at the city and state level, and 4 atthe county level.There are 29 species of mammals inside nature reserve. The top threewith the highest encounter rates are Budorcas tibetanus, Naemorhedus griseus and Susscrofa; There are 33 species of mammals outsidenature reserve. The top three
26、 withthe highest encounter rates are Sus scrofa, Naemorhedus griseus and Budorcastibetanus. from the five mountains of Minshan Mountain, Qionglai Mountain,Daxiangling Mountain, Xiaoxiangling Mountain and Liangshan Mountain, there are25, 22, 14, 20 and 20 mammals inside nature reserve respectively, w
27、ith the highestencounter rate are the Naemorhedus griseus, Budorcas tibetanus, Budorcas tibetanus,Sus scrofa and Ailurus fulgens; the total number of mammals nature reserve is 23, 25,20, 24 and 19 respectively, and the highest encounter rate is the Naemorhedus griseus ,Sus scrofa, Sus scrofa, Sus sc
28、rofa and Ailurus fulgens.Inside nature reserve, from the third survey to the fourth survey, the encounterrate of mammalia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 T = 2.42, df = 23, P = 0.02). The change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Diet and body weight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hangeof the encounter rate. O
29、utside nature reserve, from the third survey to the fourthsurvey, the encounter rate of mammalian h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T = 2.78, df = 19,P = 0.012), and diet and body weight have a significant interactive effect on thechange of the encounter rate ( F = 3.51, df = 3, P = 0.049).from the differ
30、ence in thechange of encounters rate between inside nature reserve and outside nature reserve inthe past decad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hange of encounters rate (T= 1.45, df = 19, P = 0.16); dietary and body weight have only weak interaction effectson the difference in the chang
31、e of encounters rate between mammals in and outsidenature reserve in the past ten years (F = 3.40, df = 3, P = 0.05).KeyKey word:word: giant pandas; sympatric species; Umbrella species; protected area ;Encountering rateOutside nature reserveIII第 1 章 前言第 1 章 前言1.1 研究背景1.1.1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命经过
32、几十亿年的演化所形成的, 不仅是人类的财富,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基础1。国际上把生物多样性分三个层次来讨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我国学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景观多样性2,3。目前,生物多样性正遭受严重的破坏。据估计,几乎每天有140种、 每年有 5 万种无脊椎动物由于热带雨林受到破坏而处于濒危,物种多样性在地球这颗蓝色星球上正在以自然本底速度的 1000 倍在消失4,5。据中国最新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结果显示,在四千多种脊椎动物中,处于灭绝等级的物种就有 17 种,有 932 种物种生存受到威胁 。魏辅文(2014) 、藏春鑫(2016) 、赵淑清(200
33、0)等研究认为栖息地的丧失与破碎化是物种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而人类活动如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交通建筑、毁林开垦等是导致物种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的主要因素7-9。为此, 如何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降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率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从生物多样性的四个层次来看(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优先保护哪个层次能够达到最好的保护效果?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内容,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也就是保护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一个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的种群通常灭绝的可能性低,一个区域内不同物种的种群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是保护物种多样性7
34、-10。1.1.2 伞护种(Umbrella species)及其研究进展面对日益严重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在日常工作中要监测和管理生物多样性的各个方面实际上是非常困难并难以实现的。这一方面受制于技术实现的限制,另一方面则需要消耗巨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一些学者提出以生态系统中的一种或几种重点物种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的一条捷径11。因此, 伞护种概念被提出作为管理整个生态群落的一种方式, 它被认为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来保护生物多样性12。然而,在保护战略中,使用伞护种这一概念却引起了许多争议。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概念有效13,14,然而若干研究表明,这一概念的使用是有限的或无506第 1 章 前言效的
35、15。1984 年,Wilcox 提出了伞护种这一概念,认为在选择一个目标物种作为保护对象时, 这个目标物种生存的最小面积要尽可能地涵盖该区域内大部分物种的生存面积,在保护目标物种的同时能为其他物种提供一把保护伞16。2000 年,Fleishman 将伞护种定义为赋予众多共生物种保护的物种,并认为动物群的一部分可以作为更大生态群落的有效保护伞, 因此在当代管理规划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17。 Angelstam 在 2004 年对伞护种作为保护工具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 提出伞物种不是灵丹妙药, 即使是最复杂的总体方案也许不能保证绝对所有物种的保护。然而, 真正的问题是与其他方法相比,伞形物种概念
36、是否是一种有效的保护工具18。Bifolchi 在 2005 年以水獭(Lutra lutra)作为研究对象来评估伞护种是否可以长期保护其他物种, 研究结果表明伞护种作为一个保护工具, 其有效性值得怀疑。19。国内对于伞护种的研究并不多,尤其是以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作为伞护种并评估其伞护效应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目前,仅有李彬彬在研究大熊猫伞护效应时提出大熊猫的栖息地覆盖了 70%的哺乳类和 30%的两栖类,因此在对大熊猫的栖息地投入大量保护努力的同时,其同域物种也受益20,21。表 1 文献中关于伞护种有效性的争议Table 1Controversies in
37、 the literature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umbrella protection作者时间有效性有限或无效AuthorTimeValidLimited or invalidWilcox目标物种的生境需求能涵盖其他物种的生境需求,从而对该物1984 年种的保护,同时也为其他物种提供了保护伞1997 年动物群的一部分可以作为更大Fleishman2000 年生态群落的有效保护伞,在当代管理规划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脊椎动物不会自动充当同域分布无脊Rubinoff2001 年椎动物的保护伞以伞护种划定保护区,给予保Caro2003 年护,给该保护区的部分种群带来了好处
38、Berger用黑犀牛作为沙漠食草动物的伞护种进行研究发现黑犀牛的伞护效应有限50第 1 章 前言Bifolchi2005 年以水獭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伞护种作为一个保护工具,其有效性值得怀疑文献参考:Berger(1997)22;Rubinoff(2001)23;Caro(2003)24。1.2 大熊猫的研究概述1.2.1 大熊猫的演化史被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在地球上已有着 800 万年左右的演化历程25-27。其祖先最早可追溯到在云南省发现的禄丰始熊猫(Ailurarctos lufengensis)化石28-30。更新世是大熊猫化石出土记录较完整的年代31。在早更新世时期,大熊猫体型较小
39、,为大熊猫小种(Ailuropoda microta) ,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华南、华中的部分地区,在西北地区的陕西也发现有小种大熊猫的化石。在中更新世时期,大熊猫小种逐渐被淘汰,出现了体型增大的大熊猫巴氏亚种(Ailuropodamelanoleuca baconi)32,33。中更新世时期是是大熊猫分布范围最广泛的时期,西南地区的云贵川三省、两湖(湖南、湖北) 、两广(广西、广东)以及北方的山西和北京等乃至邻近我国的泰国、越南、老挝和缅甸地均有大熊猫的分布34-36。一般认为,进入全新世以来的大熊猫为现生种,体型略小于巴氏亚种,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37,38。随着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的兴盛及活动
40、范围的不断扩大,大熊猫分布范围大幅度缩退,目前仅分布于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高山峡谷森林环境中39,40。1.2.2 大熊猫种群及生存力在第四纪冰川之后,与大熊猫同一时代的剑齿象、巨猿等物种已灭绝,唯独大熊猫存活了下来,成为第四纪冰川的孑遗物种 41。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四川省野生大熊猫共划分为 22 个局域种群。目前小相岭山系是所有山系中大熊猫种群数量最少的山系,有 30 只大熊猫分布于与石灰窑和公益海两个局域种群。 岷山山系和邛崃山系仍然是大熊猫种群数量最多的山系,其中岷山山系有6 个局域种群,由 666 只大熊猫组成,最大的局域种群大熊猫数量高达 343 只,主要分布于平武县、松潘县
41、、茂县等地。邛崃山系有5 个局域种群,由528 只大熊猫组成,最大的局域种群大熊猫数量有 224 只,主要分布于宝兴县、芦山县、大邑县等地。曾有人认为因大熊猫食性单一、繁殖能力弱、数量稀少、栖息地破碎等因素50第 1 章 前言的影响, 目前大熊猫的种群生存岌岌可危,大熊猫这一物种已走入了进化历史的尽头42。为此,很多学者对大熊猫的种群生存能力进行了研究。Zhang et al. 对大熊猫野生种群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大熊猫仍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并没有走入进化历史的尽头43。不同的山系或保护区,大熊猫种群生存力有所不同,杨光等(1994)对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如果
42、该保护区的种群不再受到外界的干扰, 其种群能够稳定繁衍44。 张泽钧等 (2002)对岷山山系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生存力的分析结果表明: 在没有自然灾害、 近交衰退等因素的影响, 在 100 年内该种群能够稳定增长45。 方盛国 (1997)和冯文和(2000)分别对小相岭山系的大熊猫种群研究结果表明:小相岭山系大熊猫种群遗传变异性低、近交系数高、已出现近交的趋势46,47。朱磊(2008)对该山系大熊猫种群的生存力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来的 80 年后该山系的大熊猫种群将会灭绝48。1.2.3 大熊猫的栖息地及生境选择栖息地是指一个物种或种群生存和繁衍的空间49。目前, 栖息地的丧失与破碎化
43、不仅是野外大熊猫生存所面临的主要威胁, 更是众多濒危物种所面临的共同威胁50,51。为科学有效地保护大熊猫这一珍稀物种,探究野外大熊猫的生境选择无疑成为当下的热点52。张泽钧等(2000)和魏辅文等(1996)对大熊猫生境研究发现大熊猫多选择里水源较近、 坡度平缓、 郁闭度较大的环境作为栖息地52,53。由于不同山系之间生态环境的差异性,大熊猫在生境选择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52。在空间尺度上,赵秀娟( 2012)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了蜂桶寨和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的生境选择,发现大熊猫对于竹子高度、密度、基茎以及灌木的距离和密度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54。在季节方面,杨兴中(1998) 、潘
44、文石(1988) 、刘艳萍(2012)等研究发现大熊猫生境的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来回迁移, 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要在海拔2800m以上取食冷箭竹, 5、 6月份到海拔2600m的拐棍竹中取食竹笋55-57。在食性方面,魏辅文(1996)对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选择的研究发现:大熊猫倾向于选择上层乔木郁闭度较大(大于 50 %) 的大叶笨竹林中觅食53。50第 1 章 前言1.2.4 大熊猫同域分布物种的研究大熊猫同域分布物种是指与大熊猫共同生活在同一区域并在水源、食物利用等方面与大熊猫在时空上可能存在相互影响的物种58。目前, 关于大熊猫同域分
45、布物种的研究大多聚焦在同域分布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大熊猫与极个别同域分布物种的生境共存机制, 如小熊猫 (Ailurus fulgens) 、 四川羚牛 (Budorcas tibetanus) 、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 、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等 。胡锦矗(2007)通过鉴别痕迹特征发现小相岭山系与大熊猫同域分布的大、中型兽类有 16 种59。张洪峰(2011)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发现 108 国道秦岭生物走廊带与大熊猫同域分布的大中型兽类达 12 种58。宁智刚(2012)通过长期监测发现长青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同域物种有 11 种60。黄尤
46、优(2014)通过样线法与样方法对喇叭河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同域物种进行了调查, 发现其主要的同域分布物种有 15 种61。李国春(2016)利用红外相机陷阱技术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动物多样性进行了监测,记录兽类和鸟类共 19 种62。以上研究所调查到的大熊猫同域物种主要包括小熊猫、四川羚牛、水鹿(Cervus unicolor) 、野猪( Sus scrofa) 、金猫( Catopuma temminckii) 、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等。然而,大熊猫是如何与这些同域物种共存?魏辅文(1999) 、张泽钧(2002) 、分别对凉山山系和邛崃山系大熊猫与
47、小熊猫生境的选择比较发现两种熊猫在生境的选择上有部分的重叠, 但在微生境的利用方式上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这两种熊猫能够长期共存的原因之一63,64。ZejunZhang et al.(2004)研究发现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小熊猫、毛冠鹿三者微生境分离反映了它们在饮食,体型和能量代谢方面的差异,这有助于它们成功地共存65。李爽(2017)对大熊猫、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四川羚牛三者的生境比较发现, 它们在生境的利用上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66。 Wei Weietal.(2018)对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四川羚牛、中华斑羚微生境分离的研究发现大
48、熊猫更倾向于选择坡度较小、竹子较多、树冠较低和小灌木丛的微生境,而四川羚牛和中华斑羚更喜欢选择较少竹子,但树木和灌木较多的微生境67。王盼(2018)研究发现大熊猫与水鹿对水源的依赖性有不同的差异,水鹿几乎常年在有水流的生境活动68。因此,生境分离是同域物种的一种共存机制,通过生态位的分化使许多同域物种能够互相共存69,70。50第 1 章 前言1.3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我国人口众多, 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北半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 生物多样性资源面临严重的威胁71。 如何在有限的资金等条件下保护更多物种是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为此管理部门和科研工作
49、者们将目光聚焦在伞护种和旗舰种上, 希望通过对伞护种或旗舰种的保护而保护到同一分布区域的其他物种72。目前,对大熊猫生态学的研究多倾向于其生境、食性、行为、繁殖、遗传等方面,而以大熊猫作为伞护种探讨其伞护效应的研究却不多。为此,本研究拟通过对全国第三次(1999-2002)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2011-2013)调查期间收集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检验在此期间大熊猫对其同域分布兽类的伞护效应, 该项研究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评估大熊猫自然保护成效,为促进大熊猫同域分布物种的科学保护提供借鉴与参考。1.3.2 研究内容围绕研究目标,本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
50、四川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的物种多样性与多度;2)从第三次调查到四次调查期间,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多度与空间分布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3)四川自然保护区对大熊猫同域分布兽类的保护效应。50第 2 章 研究区域第 2 章 研究区域2.1 自然概况2.1.1 地理位置本研究数据来自于四川省全国第三次和第四次大熊猫调查。 在这两次调查中,四川的调查范围包括野生大熊猫现存的岷山山系、邛崃山系、大相岭山系、小相岭山系、凉山山系。岷山山系横跨甘肃省、 四川省两省的边界, 北起甘肃岷县, 南止四川都江堰,东到岩昌、青川,西从若尔盖、郎木寺。南北逶迤 700 多 km,有“千里岷山”之说。其主峰雪宝顶海拔 558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