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有效提高学习效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如何有效提高学习效益.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中生如何有效提高学习效益探究问题一:“学霸到底做了什么,能拿到高分?”为了找到原因,Elevate Labs 做了一项长达 13 年的研究。他们与澳大利亚、南非、美国、英国四个国家 1200 所学校合作,对 25 万名学生的习惯、技术、实践等进行基准测试。结果他们发现: 学习成绩好的和成绩一般的学生, 区别不是智商, 而是多做练习题。 而且, 预测学生考试成绩的首要因素就是, 做的练习总数量。他们的研究中, 有这样一项调查: 高二年级的学生在考试前都做什么?大量做题11%死亡硬背13%阅读笔记56%重写笔记5%完善笔记0%10%15%20%30%40%50%60%其中,11%在大量做题的学生
2、都是成绩优秀的学生。所以,除了少数天赋异禀的人之外,想要一直取得好成绩,练习的量肯定是少不了的!探究问题二:同样是努力,只不过一个在看笔记,一个在做练习题,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为了解开这个秘密,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及脑科学教授 Henry L. Roediger和美国普渡大学认知心理学教授 Jeffrey D. Karpicke 在 2006 年就做了一个实验。1他们将实验对象分成两组:“学习-学习组”(SS 组) :学习一篇文章,接着再学习一遍;“学习-测试组”(ST 组) :学习同一篇文章,接着进行自由测试,尽可能多地写出从文章中能记住的东西。然后分别在 5 分钟、2 天、一周后进行自由测试
3、。统计结果如下:1回忆起的知识占比0.80.60.40.205分钟后2天后1周后时间间隔SS组ST组数据显示:学习后 5 分钟测试,SS 组效果较好;2 天后测试,SS 效果明显下降,而 ST 只有轻度下降;一周后测试,SS 效果几乎减半,ST 效果只有轻度下降。很明显, 把做练习题加入学习过程, 能显著降低遗忘的速度。 为了进一步证明做题对成绩提升的重要性,他们又做了一个升级版的实验。同样是阅读同一篇文章,但是分为 3 组:SSSS 组:重复学习 4 次,但没有测验;SSST 组:重复学习 3 次,测试 1 次;STTT 组:学习 1 次,测试 3 次。同样,分别在 5 分钟、一周后进行自由
4、测试。统计结果如下:21回忆起的知识占比0.80.60.40.205分钟后1周后时间间隔SSSS组SSST组STTT组数据显示:5 分钟后测试,记忆效果为SSSSSSSSTSTTT;一周后测试效果完全相反,测试越多效果越好。而且, 请大家注意一点, 哪怕只有一次测验, 学习效果也比不测验好很多。由此, 学霸们为什么重视做题而不是只看笔记。 因为它能显著阻断遗忘过程,提升我们的记忆力。这个过程就像是画地图,知识点就像地点,做题就像把知识点间的路修通连成一片相互沟通的区域。修通一条路, 就能打通知识间的联系。 做一次题, 就相当于给知识点间修路。多做几次,就是多修了几条路,知识点的记忆也就越牢固,
5、这就是测验效应(testing effect) 。探究问题三:大量做题仅仅是可以阻止遗忘吗?2018 年爱荷华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Jason C. K. Chan 与研究团队做了一个实验。研究对象同样被分成了“学习组”和“测试组”。他们需要先学习三组单词, 然后看一遍第四组单词后, 进行自由测试, 尽量多地写出他们能想出的单词。结果发现, 在四个实验中测试组在学习新单词 (第四组单词) 时成绩都3更好,也就是说测试能让人更快地学习新知识。第四组单词测试得分706050403020100实验一实验二学习组测试组实验三实验四这种现象被称为测试增强效应 (Test-Potentiated Learn
6、ing) ,也叫前向测试效应(Forward testing effect) 。为什么会这样?研究者们给出的其中一种解释是:测验比重复阅读更能将知识迁移到新背景或新问题中。也就是说: 融会贯通, 能从简单的概念记忆升级为在不同环境下进行评估、综合分析和应用。大量做题的真正意义在于融会贯通!每一次做题,都相当于一次知识点实践活动。坚持下来,也就慢慢琢磨出来答题套路。探究问题四:但是,同样是大量做题,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没起色?学霸刷题成了学霸, 学渣刷题还是学渣, 为什么?因为学霸刷题是“更上一层楼”,学渣刷题是“年年岁岁花相似”。考入清华大学的 A 同学,在分享学习经验时提到自己的一个做试卷流程
7、:写卷子对答案、 老师解答擦掉痕迹, 再做一遍对答案, 确保满分为什么这样很管用?用“延迟反馈”的理论可以解释。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Andrew C. Butler和耶鲁大学 Henry L. Roediger两4位心理及脑科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组关于教育学和心理学间隔效应有关实验,邀请了48 位华盛顿大学本科的学生,从GRE、托福、SAT学习指南中挑出 12 篇文章,每篇文章约 280300 个词,分成四段,每篇文章呈现时间为 50 秒后,进行测试。48 位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为:无测试小组:读完就行;有测试无反馈小组:读完做测试,但是不知道对错;立即反馈小组:做完即时纠错,然后再做下一题;延
8、迟反馈小组:做完后经历10 分钟干扰,做与测试无关的事后,再给出正确答案。第二天,他们再次对参与者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学习后不测验 测验后不反馈测验后即时反馈测验后延迟反馈,但是立即反馈和延迟反馈的学习效果相差不大。延迟反馈组立即反馈组有测试无反馈组无测试组0%10%20%30%31%40%正确答案占比50%60%70%80%72%69%51%于是, 两个教授又设计了一个实验, 这次的实验与之前基本一样, 只是延长了时间轴,将反馈的时间从10 分钟延迟到了一天,再次测试时间则从第二天延迟到一周后。5延迟反馈组立即反馈组有测试无反馈组无测试组0%10%20%26%30%40%正确答案占比50%6
9、0%70%59%42%70%80%结果显示学习效果的差距明显拉大了,延迟反馈有了更明显的优越性。对此, 他们表示: 延迟反馈是通过拉开时间间隔进行, 实际上的重复学习,相当于学习了 2 次, 因此对于长期记忆效果会更有优势; 而即时纠错, 就像是一次性进行大量学习, 短期记忆效果好, 但对于长期记忆效果却不如延迟反馈明显。尽管很多老师认为学生的错题要及时指正, 初衷是好的, 但不如老老实实让学生做完所有作业后, 再集中纠错, 让学生学习两次, 更有利于长期记忆。现实中, “做一遍、错一遍、纠正一遍、再错一遍、再纠再错”这种反复出现的低效问题,是很多老师纠结的现象。A 同学写第二遍卷子的过程,
10、相当于一次延迟反馈, 长期记忆效果也就更好。他每一次刷题实际上都在进行两项工作:一是发现知识盲点,及时补充空白二是反复练习,对每个知识点的记忆都更清晰但是,学渣刷题往往都在走一条相反的路:对完答案,知道对错就满足了,没有思考;发现错题,改完答案就完事儿,没有总结;6这样刷题,累死也刷不成学霸,无效的努力=不努力。探究问题五:那么,如何有效练习呢?1、要选难度适中的题,踮踮脚尖就能够着的高度。这点其实很容易理解, 题太简单, 只不过是低水平的重复练习, 完全没有意义。题太难,会浇灭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畏惧学习。2、正确练习的过程应该是“刻意练习”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目的,有特定的目标
11、,要不断走出舒适区。所以, 有效做题的前提是: 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 找到那些一知半解的知识点。3、有效做题的流程应该是:答题找到薄弱环节反思总结反复训练,弥补薄弱挑选难度适中的题发现新的薄弱环节很多人说考试是衡量学习成果的标尺,但更主要是查漏补缺的学习工具。学生考砸了, 要了解学生在哪些知识点上理解得不到位, 知道该给学生补什么。同时,学生也要明确:下一个目标,攻克这个知识点。测试, 就是最好的校准和定位自己的工具。 而经常被测试的学习, 因为清楚自己会什么、不会什么,大考时反倒没那么紧张了。总之, 保证足够的练习量是好成绩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因为影响成绩的因素很多,刷题只是其中一种。但是,如果你想要好成绩,刷题是必走的路之一。当然那些天赋异禀的人除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