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存在的问题分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存在的问题分享.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四项总要求的第三项是“找差距”。这要求党员干部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认真观察和寻找自己身上的不足和欠缺。着眼于政治规矩的严格遵守和内心深处党性修养的增强,找一找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敬畏”是中国传统典籍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强调的敬畏对象与古代对个人的敬畏有所区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
2、,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这三种敬畏对象的提出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原则和党性要求,为党员干部行使权力提出了重大前提条件。之所以敬畏人民,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之所以敬畏组织,因为这是团结广大党员和实现政治目标的载体,拥有巨大的政治能量和光辉的历史成就。作为一名成员,当然要对寄托自己政治生命、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组织充满敬畏。之所以敬畏法纪,因为法律是维护社会公正、制裁罪恶的主要工具和强制力量;纪律是维护党的整体利益、惩处各类错误尤其是政治错误的主要标准和关键力量。党员干
3、部在知敬畏上找差距,首先应该“反观自照”对人民、对组织、对法纪有没有敬畏之心。极少数领导干部不自觉地把群众当作乌合之众,把组织和法纪视作可有可无、可轻可重,这意味着已经到了不知敬畏的地步,到了必须“棒喝”的时刻了。其次,即使对人民、对组织、对法纪存在敬畏之心,还要评估一下这种敬畏是否深厚绵长。如果自我感觉浅薄寡淡,或时断时续,这就意味着与一个合格党员的标准存在差距。此时必须深深反思自己对人民、对组织、对法纪的认识是否正确,是否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符合。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如果能够自觉地在知敬畏上找差距,说明其党性修养还是存在的。反之,如果连敬畏之心都没有了,则意味着其政治生命面临
4、着相当大的危险。戒惧指的是警戒恐惧,其对象往往是规矩和原则。“存戒惧”着重强调对党的纪律的严格遵守,强调外在的准则应该内化于党员的内心之中。党员干部在“存戒惧”上找差距,首先要测试自己对于党的纪律的了解程度,看一下是否全面、准确和深刻;其次是观察自己对于纪律“惧”的程度,也就是对于纪律尊重和谨慎的程度。通过这两个方面,党员干部可以看到自己与中央要求、与党章党规的差距。底线指的是人们能够接受、容忍的最后边界,这往往关联着组织和社会个体的根本原则。底线思维成为共产党人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
5、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党员干部在守底线上找差距,就是看一看在这四个方面有否违背基本规范的地方:一是看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否存在突破四种底线的思想,在四种底线面前是否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二是看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存在突破四种底线的做法,如果真有突破,要评估一下“走了多远”“可否回头”。从思想本质上说,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解决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是通过“知”“存”“守”的功夫把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化于心的问题。从主要内容上来说,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解决的是法律、道德和党纪这些规范内化于心的问题。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上找差距要解
6、决的实际是“三观”上的差距,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把自己的思想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标,看一看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是否存在不足的地方;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上找差距要解决的实际上是对社会规范的违背问题,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是否有过违纪违法或背德的问题。此处的关键是党员干部对于共产党人的“心学”这门必修课修得如何的问题,即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在自己身上达到什么程度、有效还是失效的问题。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上找差距主要是党员干部个人针对自身情况自觉进行的一种反思和“诊断”,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和必要内容。除了极少数违纪违法涉及组织处
7、理司法处理外,绝大部分党员干部都是在自己思想深处进行“自我斗争”和“自我革命”,通过这些“革命”提高党性修养、消除差距。在此有四点需要把握好:第一,部分党员干部身上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是正常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些差距和不足在多数时候或一般情况下对于正常工作的影响是不大的或不明显的,但并非没有影响。因此,对于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心性修养上的差距应该辩证全面客观地看待。第二,差距的缩短、不足的消除主要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第三,实践对缩短差距、消除不足可以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8、。把党组织各方面的要求落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把理想信念落实到实践的点点滴滴之中,这是党性修养真正得以提高的关键环节。第四,人民是缩短差距、消除不足的最大助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如果能够这样对待人民,在同广大人民群众方方面面结合的过程中同时也就提升了自己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站位,消除了自己的政治短视和意志薄弱,消除了自己的敬畏、戒惧之心不足。因此,真正走到人民之中可以极大地推动党员干部缩短差距、消除不足。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存在的问题尊敬的领导、同志们:大家好!围绕“明纪律、知敬畏、存戒
9、惧、守底线、做表率”这一主题,严格对照纪律要求,认真检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五查五看”,深刻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剖析,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一、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本职工作情况的回顾,自己深深认识到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不足。1、学习深度、广度不够。有时党建方面学习只流于表面,没有沉下心去学习,去领悟。2、业务工作上。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缺乏创新。3、存在满足现状的思想。4、在工作作风上,缺乏闯劲。自满情绪,畏难情绪,带来工作责任的弱化。二、今后努力方向及整改措施1、培养自己良好的学风,做到善于学习,注重积累,用学到的知识指导工作。2、勇于创新思想意识,积极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10、。3、转变作风,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参保群众服务的意识,尽职尽责,做好工作。4、强化执行力,用心去做事。5、艰苦奋斗,勤奋敬业,廉洁自律,做到“认认真真做人,兢兢业业工作”,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尽心工作。以上就是我对工作存在的问题剖析和认识情况,没有认识到的问题希望各位领导和党员同志给予提出,并进行批评指正。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四项总要求的第三项是“找差距”。这要求党员干部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认真观察和寻找自己身上的不足和欠缺。着眼于政治规矩的严格遵守和内心深处党
11、性修养的增强,找一找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敬畏”是中国传统典籍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强调的敬畏对象与古代对个人的敬畏有所区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这三种敬畏对象的提出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原则和党性要求,为党员干部行使权力提出了重大前提条件。之所以敬畏人民,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之所以敬畏
12、组织,因为这是团结广大党员和实现政治目标的载体,拥有巨大的政治能量和光辉的历史成就。作为一名成员,当然要对寄托自己政治生命、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组织充满敬畏。之所以敬畏法纪,因为法律是维护社会公正、制裁罪恶的主要工具和强制力量;纪律是维护党的整体利益、惩处各类错误尤其是政治错误的主要标准和关键力量。党员干部在知敬畏上找差距,首先应该“反观自照”对人民、对组织、对法纪有没有敬畏之心。极少数领导干部不自觉地把群众当作乌合之众,把组织和法纪视作可有可无、可轻可重,这意味着已经到了不知敬畏的地步,到了必须“棒喝”的时刻了。其次,即使对人民、对组织、对法纪存在敬畏之心,还要评估一下这种敬畏是否深厚绵长。如
13、果自我感觉浅薄寡淡,或时断时续,这就意味着与一个合格党员的标准存在差距。此时必须深深反思自己对人民、对组织、对法纪的认识是否正确,是否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符合。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如果能够自觉地在知敬畏上找差距,说明其党性修养还是存在的。反之,如果连敬畏之心都没有了,则意味着其政治生命面临着相当大的危险。戒惧指的是警戒恐惧,其对象往往是规矩和原则。“存戒惧”着重强调对党的纪律的严格遵守,强调外在的准则应该内化于党员的内心之中。党员干部在“存戒惧”上找差距,首先要测试自己对于党的纪律的了解程度,看一下是否全面、准确和深刻;其次是观察自己对于纪律“惧”的程度,也就是对于纪律尊重和谨慎的程度。通过这两个方面,党员干部可以看到自己与中央要求、与党章党规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