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pdf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9921400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80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pdf(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教 学 计 划( 四 )年组(语文)学科教师:时间: xxxx 年 9 月一、全册教学目标:1. 认字 200 个,会写 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3.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5.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6.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7.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和想法。8. 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9.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二、教材分析与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每单元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按照专题编组,涵盖八个专题,分别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每单元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揭示学习要求, 每单元有三至五篇课文组成。 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 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 3

3、2 篇,其中精读课文18 篇,略读课文 14 篇。精读课文后面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 教材后面还附有八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 5 个栏目组成。其中 4 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 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

4、习的成果提供舞台。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 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有效的学习方法;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不足的地方就是有部分同学不太爱举手发言,另外学习方法不当, 或者学习习惯较差,上课也没有及时跟着老师的思维来,致使学习效率不高。 造成作业不能及时上交的现象,积年累月,从而导致学习基础薄弱。三、实施教学的主要措施:1. 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2. 授课时,努力创设情境,采取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的形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知识。3.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4. 对新知识点要

5、增加训练量。5. 勤于和各科教师和家长联系,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6. 继续做好差生转化工作, 使他们的成绩再上台阶, 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教学进度表( 四) 年级( 语文) 学科时间: xxxx 年 8 月周次起讫月日教学内容课时数备课人1 1/9-2/9 1 课2 课4 课时2 6/9-11/9 3 课语文园地一10 课时3 14/9-18/9 5 课 6 课8 课时4 21/9 25/9 7 课语文园地二8 课时5 28/9 30/9 9 课6 课时6 8/10 10/10 10 课语文园地三5 课时7 12/10-16/10 13 课15 课8 课时8 19/10 23/10

6、16 课17 课8 课时9 26/10 30/10 18 课20 课8 课时10 2/11 6/11 21 课语文园地六8 课时11 9/11-13/11 25 课27 课8 课时12 16/11 20/11 28课语文园地七8 课时13 23/11 27/11 29 课31 课8 课时14 30/11 4/12 32 课语文园地八8 课时15 7/12 11/12 总复习8 课时16 14/12 18/12 总复习8 课时17 21/12 25/12 期末复习8 课时18 28/12 31/12 期末复习4 课时19 4/1 8/1 考试20 1 、 观潮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 14 个生字,

7、正确读写 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 等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3、感受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按照观潮的顺序记述景物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学习作者有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教学准备: 1. 课件生字卡片2. 有关钱塘江大潮的图片或录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教师从潮水的样子和声音等方面介绍。)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 天下奇观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8、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就一起去观赏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找一找答案。 板书观潮二、观潮激思1播放钱塘江大潮的录像2看过录像,你想说些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语言)三、自读自悟1看过录像,大家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美。这么美的景观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恰当表达呢?下面请大家读课文,评评作者的语言如何?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2指导朗读,学生对作者的语言进行评价。3学生再读课文,自读自悟,看看读懂了什么。4通读全文,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一、巧抓观字,直奔中心。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的气势,这节课我们具体的去感受它的 奇特 之处。1生默读课文,用笔勾画出文中

9、带 观 字的词语,并读读相应的句子,想想观字的意思。2观潮的观:看。天下奇观的观:景色。3能否用两个观的不同意思合起来说课题?(观天下奇观)二、分组研究作者在观天下奇观写下了可闻观潮,思考课文时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并将课文分成三部分。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 (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 指导朗读。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3小组合作学习。(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

10、结合:(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由远及近)(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 白浪翻滚 、白色城墙 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 (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

11、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用横线画出, 描写形态的词语用浪线画出, 进一步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 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 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 天下奇观 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四、总结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

12、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板书设计: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2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 7 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3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1(出示

13、地图)让我们一起到地图上来找一找青藏高原,在这儿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峰,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2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 有宁静的山林, 繁华的都市 , 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都带来了吧! 谁来说一说? (学生相互交流已搜集的文字、图片。)3教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游览一下吧。(板书课题:雅鲁藏布大峡谷)4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自读课文,感知发现1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不添字,不减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14、“河床、切割、堪称、不容置疑、人迹罕至”等词语的意思。2再读课文,要读正确、流畅,同伴互相抽读课文,检查初读情况。3 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文中有没有合适的词?4完成填空练习 1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观不仅_ ,而且 _。三、研读课文,品味欣赏1合作学习,研读课文。自由读课文,互相说一说。(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从“不容置疑”这个词中你发现了什么?(2)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的“奇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边读边画出你认为能体现“奇异”的语句。2全班交流,品味欣赏。(1)读第一、二自然段。说说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15、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它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作者是采用列举具体、准确数字的方法来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边读边想, 当你读到这些具体数字时, 你有怎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出这些具体准确的数字 (雄辩)有利地证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能不能找个词替换“不容置疑”这个词,为什么?“一争高下”是什么意思?读着这段文字,你的心中涌起了怎样的感受?(自豪,骄傲。)让我们带着这份自豪,带着这份骄傲齐读第二自然段。【设计意图】在自主、合作中感知课文内容,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兴趣盎然地诵读中体会课

16、文语句的精妙之处,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 理解和品味落到实处。(2)交流品读三、四自然段。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的 “奇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读一读你所画出的认为能体现“奇异”的语句。学生边交流边读出有关语句,引导学生体会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水有什么特点,山有什么特点,物种有什么特点进一步体会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美。(引导学生运用 “从, 到, ”的句式围绕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水、山和生物的多样性等几个方面来品味、欣赏课文优美的语言文字。)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你的同伴听,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进一步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生对语言品读欣赏的能力。)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设计意图】简单地进行“从, 到, ”的

17、句式训练,引导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探究感悟,紧扣文本语言,紧贴文本主旨,使学生的语言、思维得到拓展。同时还要使学生不但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而且还要体会到发现和测绘论证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意义,进一步感受中国科学家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态度。3品读结尾,升华情感。(1)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对于人类而言具有怎样的意义?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2)完成填空练习 2 。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会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热点,是因为那里有_,有_ ,有_ ,还有 _ 。壮美奇异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我们中国人的_。4学完课文后,你想说点什么吗? 四、总结内容,内化语言1(出示图片)请学生为雅鲁藏布大峡谷自

18、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学生做准备。)2(让学生扮成导游)你来当小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部分景观的内容。五、课后作业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设计2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第一壮丽奇异山水生物3、鸟的天堂教学目标:、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并将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

19、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媒体资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出示有关榕树的图片。)俗话说“独木难成林”,榕树却是独木成林。榕树不断在枝干上长出根,根扎到土中, 又长成树。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 作者见到了一棵有几百年历史的大榕树, 榕树的叶子很茂密, 很多小鸟在这里住下来了, 这里也就成了鸟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出示有关鸟的天堂的图片。)课文中所说的“鸟的天堂”在哪,谁发现了它,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课前同学们都查找了资料,谁愿意个大家汇报一下。(学生介绍资料)二、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教师播放鸟的天堂媒体资源,范读课文。学生

20、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3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学生拼读,互相纠正。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 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 笔顺、结构、部首:注意:“灿”“规”中的偏旁“火”“夫”最后一笔都由捺变为点;“耀”字中的“光”最后一笔由竖弯钩变为竖提,右上部分“羽”字中的两个横折钩都变为横折;“隙”字右上部分的“”中间一笔是竖,不是竖钩。学生书写,教师巡视。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在黑板上批改。理解以下词语的含义: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不禁:不由自主地。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南国:指我国

21、的南部。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应接不暇:景色既美又多,令人眼睛顾不及全看。后来,多用来形容来人太多或事务繁杂,接待、应付不过来。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看都看不过来。注意:“不禁”的“禁”读 j n;“颤动”中的“颤”读 ch n,“应接不暇”中的“应”读 y ng。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及重要生字的书写1集体拼读。2出示生字卡抽查学生的拼读。3听写重要的生字词。二、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 “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又是什么意思?(“天堂”本意是某些宗教教义中,认为正直的人死后灵魂居住的美好的地方。泛指美好的生活环境。)作者和他的朋友一共去

22、了几次“鸟的天堂”?(两次。)三、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四、学习第一段 ()师:这四个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作者去“鸟的天堂”的背景。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第一次是在什么时候去“鸟的天堂”?(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作者在这四个自然段里描写了去“鸟的天堂”前傍晚的景色。请把有关句子划下来。作者在这四段里, 主要写了哪些事物?从这些景物描写,我们看到了怎样的黄昏景象?(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五、学习第二段 ()学生朗读段。作者在一个宁静的黄昏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第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到“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作者主要描写了什么?(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

23、书)师:请把描写大榕树的有关句子划下来,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主要描写了大榕树的什么?(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5作者主要突出了大榕树的什么特点?(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学生朗读第 8 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如何展现大榕树的生命力。注意: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么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一句中写树叶的形态: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说明了树叶的什么特点?(“簇”“堆”说明了树叶多和茂盛。)这一句中写树叶的颜色: “那么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绿得耀眼,说明了树叶的什么?(说明了

24、树的生命力旺盛。)师:这棵茂盛的大榕树,朋友说它是“鸟的天堂”,为什么呀?(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窝。)那么,作者有没有见到鸟?作者是怎么写的?(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 等我注意去看, 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 )这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的经历。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这部分的内容。(这一次,作者见到了茂盛的大榕树,但是,只听到鸟扑翅的声音,没有见到一只鸟。)“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这是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第一次印象。我们可以想象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一定很失望。)六、学习第三段 ()播放鸟的天堂视频,让学生体会鸟的天堂的情景。学生朗读自然段,并思考: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是什么时候?上

25、一次,作者很失望:鸟的天堂竟然没有一只鸟。这一次,作者有没有看到鸟?学生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教师补充并板书:师:第一次经过 “鸟的天堂” ,作者见到了大榕树, 没有见到鸟。 现在,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作者是不是又失望而归?作者有没有见到鸟?(见到了。)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作者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的榕树,作者着重描写了大榕树,写它很大,很茂盛,叶子很绿。我们看看,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作者主要写了什么?是树还是鸟?(鸟。)请学生把文中有关鸟儿描写的句子划下来,给有关的动词加上着重句。学生讨论: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鸟儿?(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作者主要突出了鸟的什么特点?(学生答,教

26、师补充并板书)七、小结板书设计:榕树 大 茂盛 静态美 3.鸟的天堂鸟儿 多 欢快 动态美4火烧云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 5 个生字及 9 个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3边读边想像火烧云变化的情境,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从47 自然段中选择两段背诵下来。5体会火烧云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教学重点、难点:边读边想像,理解课文内容。课文第三至七自然段。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火烧云一课。1火烧云是什么意思?用朝霞、晚霞、彩霞进行引导。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一说。(“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

27、空着了火。”)3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哪个词用得特别好,为什么?4师出示图片课件。(一个 “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5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板书:出现变化消失二、教学新知(一) 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段,思考:火烧云上来时,地面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课件文字指名回答,想象当时的情景。3课件:(图片)他们的颜色为什么不同呢?学生交流:火烧云很美,人们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火烧云给人们带来的乐趣。4请你把人们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读出来。自由读文。火烧云不仅美,变化也极多。(二)学习第二段1浏览课文,说一说作

28、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火烧云的变化。画出这一段的总起句。2 学生汇报(板书:颜色、形状)3读第四自然段,谈谈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体会到的?课文中向我们介绍的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用笔画出来。(板书:颜色变化多、变化快、非常美)(7 个表示颜色的词及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体会变化多、“一会儿”体会到变化快)4想象火烧云还有哪些颜色的变化?仿照书上词的表现形式说一说。用上“一会儿 , ”(蓝盈盈、黄橙橙、半红半黑、半粉半蓝、草绿、桔黄、)5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你的感受怎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多呢?课文为什么没有用这个词?(表现不出变化多

29、和快)6让我们通过读来表现这美丽的火烧云吧!7自由读,指名读,看课件:欣赏一下五彩缤纷的火烧云。8在作者眼里,火烧云的形状像什么?(马、狗、狮子)(1)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变化多、变化快、非常奇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火烧云变化快?(过了两三秒钟)(2)讨论: 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3)让我们通过读把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而快表现出来。自由读、指名读、评读。(4)讨论: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5)自由读第六七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体会出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而快?(忽然、接着、一转眼就变了)(6)这三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按事

30、物发展变化的顺序写,把变化的过程分成三步: 先写出现什么及其样子, 再写变化的情况,最后写消失。(7)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试着背一背。(8)课件: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背诵有关段落。(9)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又多又快,谁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变化莫测、变化无常、变化多端、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瞬息万变。)(10)课件:让我们欣赏一下看图片,想象火烧云的形状象什么?(三)学习第三段1读课文,理解“恍恍惚惚”什么意思?为什么“恍恍惚惚”呢?(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变化多、变化快,看得时间长了)2最后两句写出了什么?(火烧云是在迅速变化的过程中消失的,又表达了从们对火烧云的喜爱、留恋之情)3指导朗读。读出对火烧云的留恋

31、之情。(四)课堂总结:学了火烧云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五)作业:观察火烧云,仿照课文第五至七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三、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火烧云颜色多快美形状多快奇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 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3 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让大家一起分享。4 背诵 4 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勇于交际的能力。2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3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

32、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1. 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积累对联。教学准备: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2、词语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介绍一处优美景物导入有人说,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 你能用一句话来谈谈本单元我们学习过的景点留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吗?师: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 , 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 善于观察的眼睛。

33、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指名一生上台交流:3、教师总结过渡:你在放学路上,在公园里,在家里的庭院中,你有没有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你去旅游的时候, 看到哪些神奇的景象?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 下雨时的天象, 这些你都进行过观察吗?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做一回美的传播者景点代言人,向大家介绍。4、讨论:怎样才是合格、优秀的代言人,我们得准备一份好的代言词。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

34、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第二课时一、我的发现过渡:写好一处景观,要按一定顺序调动多种感官,突出景物特点,有自己独特的发现和体会。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什么?2说说自己的发现: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二、日积月累1读读认认。(1)自己读一读。(2)指名读,(3)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三读读背背(1)自己练习读诗句。(2)指名读(3)想一想 : 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诗句都是写景的

35、,并且每组中都有联系)(4)男女生比赛读(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 : 抓住诗写的对联特点(6)抄写诗句。第三课时一、趣味语文(一)好读书,不好读书。1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2生读后,思考: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3师生小结。4再读。(二)读杯盖上的汉字1生自由读,分析每种读法的意思。2师生再读。3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二、词语盘点1读读写写2读读记记3听写词语三、完成同步单元练习四、展示台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1)在小组内展示(2)在全班展示5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至少认识 3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36、默写题西林壁古诗。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4、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准备:橡皮泥。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一、导入:师:一年级时,我们学过了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一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庐山的古诗。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生:齐读古诗题西

37、林壁。师:板书课题。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师生共同概括: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二、解诗题,知作者师:你能试着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吗?生:题目的意思是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师:这首诗是著名诗人苏轼写的。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生:交流苏轼的资料。三、抓字眼,明诗意师:指名读古诗。生: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生:交流收获。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师:你们能在

38、练习本上画出这座山吗?生:比一比谁的作品最近作者的描述。师: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根据这句诗把你们的作品组合在一起吧。生:小组合作,拼摆。师:巡视,参观,生:小组内互相看一看自己的山,再结合书中的注释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生:讨论原因。生: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所以形态会不一样。师: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 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 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生:用“我站在 _ 看到 _”说一句话。师生共同评价。生:小组合作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生:全班交流。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拔、启发、小

39、结等。生:把自己知道的读出来。师:指导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情感。师: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心思考,为什么同样是庐山,却有不同的面目呢?生:思考。师:提示,可以用诗中哪一句来回答?生:只缘身在此山中。爱庐山。四、熟诵读,悟诗情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生:作者喜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表达了他对庐山那赞美之情。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调把你对庐山的情感朗读出来?生:用各种方法诵读古诗。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有一个地方却很难让人理解:苏轼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

40、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生:讨论交流。生: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师: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生:自由交流。师:总结,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五、写字指导:自主写字,教师有针对性指导。六、作业背诵、默写题西林壁。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第二课时一、谈话导

41、入,引出课题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 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 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板书课题二、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 生自读古诗提出学习目标(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明确把古诗读通顺,画出诗的节奏。在熟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心境。能抓住重点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包含的意义等。)2展示学习成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基础知识展示)1生字词展示指名汇报生字:莫、腊、浑,开展我会组词并说一句话的活动

42、,小组合作流利地朗读古诗。2学文悟情展示学生按节奏读古诗,(1)悟文本生 1:我知道 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意思是:不要笑农家腊酒浑浊,丰收之年,他们全以丰盛的菜肴招待留下的客人。生 2:我知道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意思是:走过一座座青山,经过一条条溪水,突然看见柳色葱郁、鲜花明媚,又是一座村庄。(2)悟写法我知道是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 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是抑的写法;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是扬的写法。(要求:没有展示的同学可做补充、答疑、记录)3. 创作性展示1展示个性感受(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读诗感受,可以使自己懂得的道理或者是语文学习上

43、的收获等或者联想起诗人陆游写的其它诗予以展示。)2、生自由展示心得体会。四、知识拓展,深化感情1. 口语训练:结合你的生活事例,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2. 生齐背此诗五、总结全文谁来说说,为什们这两首故事被编排到统一篇课文中去。(学生回到,教师归纳)六、布置作业课下收集更多的明理诗,在班级里进行交流。板书设计:游山西村宋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6 爬山虎的脚教学目标:学会本课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逐渐、瞧不起”等词语。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

44、特点,继续练习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教学准备:实物,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芦等植物那样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学习完第25 课爬山虎的脚,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由学生自由汇报)应注意正确书写的字有:隙、漾、茎、逐、瞧。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将预习中画出的不理解的词句提出来讨论。着重讨论“空隙、漾、均匀、重叠、蛟龙、蜗牛、休想”等词语。预习中还遇

45、到哪些问题? (有些问题同学之间当时能解决就解决,有些可放在学习课文时再解决。)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读读课文, 想想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爬山虎的?(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爬山虎脚的特点等。)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自然段写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第二自然段写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和样子;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爬山虎脚的特点。)四、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共两句话, 第一句讲学校里的爬山虎,第二句讲家里的爬山虎。)从“满是、也有、一大片”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普通、常见)这段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爬山虎的特点?(爬)齐读第一自然段。五、了解爬山虎

46、叶子的特点过渡:如此普通而又随处可见的爬山虎,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跟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刚长出来”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填空:刚长出来的叶子的特点:_、_。长大了的叶子的特点: _、_、_、_。看插图,重点理解课文怎样写长大了的叶子。(抓住“新鲜”、“一顺儿”、“均匀”)朗读指导:读出叶子的美来。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下来。第二课时一、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引言: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爬山虎是叶子很美,让我们回味一下爬山虎那美丽的叶子, 齐背课文第二自然段。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铺满墙,跟它的脚关系密切, 它的脚到底是怎样的呢?请自学第三自

47、然段,边默读边画出写爬山虎脚的有关句子。指名读出写爬山虎脚底句子。屏幕(或黑板)显示描写爬山虎脚的话,学生说说每句话讲了什么,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 让全班学生选择彩笔, 边默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 边画出爬山虎的脚。按照课文有关内容,小组评议画的情况。熟读,指导背诵。 爬山虎脚的样子吸引人,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样子更吸引人。二、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向上爬的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圈出写爬山虎怎么爬的动词。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触巴 拉 贴 3 、作者正是准确地运用了这些动词,才把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过程写得很具体。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的生长顺序来观察的,所以写得才这么有序。观察电脑演示的

48、爬山虎的脚爬墙的过程,用课文语句来解说这一过程。重点理解什么叫“一脚一脚”往上爬。假设黑板就是一堵墙,这是爬山虎的一根茎(教师用彩色粉笔画),这是嫩叶(画叶)。让学生上台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脚,用动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评议刚才同学的演示。再让学生上台演示爬山虎往高处爬的情景。教师小结:原来爬山虎可不像动物那样只有几只脚交替着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爬就必须再长一只脚,再巴住墙。一直往上长,必须不断长出新脚。所以,叶圣陶爷爷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看电脑演示爬山虎正面爬墙的过程,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边、右边爬,紧紧贴在墙上,爬满整个墙。所以课文第二自然段才写“

49、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熟读课文,试着将这一自然段背下来。小结过渡: 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怎么爬的,那么没触着墙的脚会变成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学最后一个自然段。三、学习第五自然段归纳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没触着墙:板书:萎了触着墙:板书:牢固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怎样?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四、总结总结:这篇课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了说清楚这个意思,作者进行了细心而有序的观察, 并且用准确、 生动的语言描写, 使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读课文再一次感受爬山虎的可爱。五、拓展作业实地观察爬山虎(如有条件),了解爬山虎的其他特点。细心观察一

50、种植物,将它最有特点的部分写下来,与同学交流。思考人类有哪些方面模仿了爬山虎的脚攀爬的原理;或我们人类在哪些方面可以模仿爬山虎攀爬的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设计:6 爬山虎的脚叶子美嫩红嫩绿绿得新鲜 - 一顺朝下 - 均匀脚位置形状颜色爬触着墙触、巴、拉、贴(牢固)没触着墙苇了7、蟋蟀的住宅教学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隐蔽、倾斜、平坦、扒土、宽敞”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