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我国闻名的教化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擅长运用。”这句话告知我们,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供应了最基本的教学资源。由于学生状况、老师素养、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老师对教材的运用应从实际动身,科学地处理教材,敏捷地驾驭教材。只有用活教材,才能教活教材;只有教活教材,才能促进学生各种实力的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在处理教材时,老师应当留意以下几点: 一、细致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 老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深刻。能否领悟编者意图,是衡量老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
2、要标记。对编者意图领悟得越深,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学问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老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怎样理解编者的意图呢?主要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呢?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呢?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呢?等。经过这样一番思索之后,老师确定会提高驾驭教材的实力。 例如,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在教学“9加几”时,课本中只供应了一幅学校运动会的全景图。这幅图原委有什么作用?教学中应如何出示?先解决什么问题
3、?再解决什么问题?都是老师教学前应当搞清晰的。 教学时,老师可以先用实物投影出示全景图,引导学生视察,并把视察到的结果说给组内的同学听。在学生初步感知图意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提出“学生们喝了一些饮料,还剩多少盒?”这一数学问题,把学生的留意力转移到计算方法上。老师启发学生自己想出计算方法,并在组内进行沟通。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 1、 2、 3、4 12、13,一共有13盒。(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 10、 11、 12、13, 一共有13盒。(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老师让学生比较各种算法,选择出
4、自己喜爱的方法。然后,结合学具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最终,再利用全景图让学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学生每提一个问题,老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这样支配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全景图的作用。当然,有条件的学校,假如录制一段本校运动会的场面,动静画面结合起来,可能效果会更好。 二、找出教材的不足,主动驾驭教材 数学教材是数学学问的载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相识对象。数学教材是通用的、共性的,同时又具有简约化的特点。有的课时内容由于篇幅的限制,不行能供应详尽的学习材料,也不能呈现完整的教学过程,当然也就很难反
5、映学问形成的全过程。教材不是完备无缺的,有的教材滞后于教化的发展,教材本身侧重于数学学问的传授和积累,侧重于数学技能的训练,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育,其呈现的是一个学问的静态结果,而没有体现学问形成的动态过程。所以,对于这样的教材,老师绝不能照搬照套,不要被它所供应的学习材料所束缚,而应在深化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容,遵循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主动驾驭教材,合理调整教材,对教材进行教学法的加工。在运用教材时,我们既要敬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 备课时,老师应反复探讨教材,大胆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适当增补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学问与实力结构更趋合理,使之切合学生的实际,适应教学的须要。比如,可以
6、对应用题的详细情节和数据作出适当的调整、改编,以学生熟识的、感爱好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教材中的例题。 三、正确区分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安排的重要载体,也是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并不是等值的。因为教学内容来自于师生对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而且还包括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活动的全部,教材内容只不过是教学内容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况且,教材本身还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在处理教材上,老师的任务在于“用教材教”,而不只是“教教材”。必需充分发挥自身的创建性,做到敬重教材与敏捷处理教材相结合。一方
7、面,老师要合理地利用教材,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补充或调整,进行教学法加工,以达到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另一方面,师生也可以依据教学要求,自己编制教材。 例如,在教学第十册“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通过让学生选择信息提出问题的方式使复习题、例题和尝试练习整体呈现。 首先出示以下信息:学校舞蹈队有23人学校合唱队有84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4倍少8人 然后让学生依据信息,提出问题,老师整理成应用题。 学校舞蹈队有23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学校舞蹈队有23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4倍少8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学校合唱队有84人,合
8、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舞蹈队有多少人? 学校合唱队有84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4倍少8人。舞蹈队有多少人? 接下来,便可让学生用算术方法解答第、题(课本复习题),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尝试解答第题(课本例题),最终将第题作为练习题。 四、深化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将取决于对学生状况的了解程度。假如从试验的角度分析教学设计,那么课堂中的学生状况就是自变量,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案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调整等都必需随着学生这一自变量的改变而改变。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学问和生活阅历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
9、例如,在低段教学中,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阅历,设计生动好玩、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嬉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理解和相识数学学问。又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因其思路、解题方法和已学过的分数应用题基本相同,所以教学时,老师只需稍加引导,便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已有学问的基础上自己想出解题方法,老师根本不用花过多的时间去讲解。一般来讲,年级越高,课堂教学也应当越开放。“先试后讲、先猜想再验证、先独立思索再集体沟通”对于一些比较简洁的学问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五、客观分析教材,把握每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当一节课的教学内
10、容有几个学问点时,往往须要明确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以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的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简单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或者四平八稳平均运用力气,影响重点、难点的理解和驾驭,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教学的重点是对教材来讲的,而教学的难点是对学生来讲的。 一般地说,数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性质都是教学的重点。确定教材的重点,要以教材本身为依据。瞻前顾后,溯源探流,探讨所教的内容在整个学问系统中的地位和价值。在整个学问系统中,关系全局的这部分学问,可定为教材的重点。例如,低年级教学统计时,应把学生能够参加统计过程作为教学的重点。 所谓难点,就是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驾驭的学问点。小学
11、数学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有的内容犬牙交错,比较困难;也有的内容本质属性比较隐藏,或者体现了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或者在新旧学问的连接上呈现了较大的坡度,或相互干扰,易混、易错等。这种老师难教、学生难学、难懂、难驾驭的内容以及学生学习中简单混淆和错误的内容,通常称之为教材的难点。教学难点要依据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学问基础和心理特征来确定。难点有时和重点是一样的。例如,对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既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教材中有些内容对驾驭某一部分学问或解决某一类问题起到确定性的作用,这些内容就是教材的关键。作为教材的关键,它在攻克难点、突出重点
12、过程中往往具有突破口的功能。一旦驾驭好教材的关键,与其相关内容的教学就可以迎刃而解。 例如,教学用两位数除,关键是使学生驾驭用两位数除两、三位数商一位数的试商方法,至于多位数的可依此类推。又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在于通过操作、直观使学生弄清一个长方体有哪三组相对的长方形面,依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组长方形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这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问题,老师抓住了这个关键,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六、展示学问的发生过程,让学生在参加中学习 现代教化认为课堂教学首先不是学问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的发展过程;首先不是老师的教授过程,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首先不是老师教会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会
13、的过程。从数学学科的特点看,学生所学的数学学问是前人思维的结果。学习这些学问,不是简洁地汲取,而必需通过自己的思维,把前人的思维结果转化为自己的思维结果。这个转化,认知学派称之为“建构”,国际闻名数学教化家弗赖登塔尔称之为“再创建”。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觉或创建出来;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再创建,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建构”也好,“再创建”也好,其实质就是充分展示学问的发生过程,把静态的学问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探究对象,让学生在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中,付出与前人发觉这些学问所曾经付出的大体相同的智力代价,从而有效地实现学问训练智力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
14、”时,我是这样进行的:老师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圆柱体的体积可能等于什么?大部分学生揣测圆柱体的体积可能等于底面积高。然后给每组同学供应不同的学习材料,让他们自己想方法加以验证。有的组将圆柱体玻璃容器中的水倒入长方体的容器中,再分别测量出长方体容器中水的长、宽、高,计算出了圆柱体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有的组将圆柱体橡皮泥捏成长方体,计算出了橡皮泥的体积。有的组将圆柱体木块浸入长方体容器的水中,通过计算上升的水的体积计算出了圆柱体木块的体积。然后让学生比较报告单上圆柱体的底面积、高与体积的关系,使学生确信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最终让学生看书自学,根据书中介绍的方法利用手中的学具自己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
15、式。 七、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学习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简洁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学问,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学问阅历,形成自己的见解。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不断监视自己对学问的理解程度,推断自己的进展与目标的差距,实行各种增进和帮助思索的策略,而且还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究性确定了小学生不行能一次性地干脆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索、深化探讨和自我调整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对自己的思索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思等
16、。在数学活动中,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究过程;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究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胜利的体验。 例如,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老师可让学生反思: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样总结出来的?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促进学生学习实力、思维实力的提高。 八、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问不行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了很多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极限思想、符号化思想、集合思想、转化、建模的思
17、想以及猜想、验证的方法等。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单纯是学问的获得和反复的操练,贯穿始终的还有数学思想方法。假如说数学教材中的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是一条明线的话,那么蕴含在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就是一条暗线。老师要留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抓住教学内容中的有利因素,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驾驭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在低年级“数的相识”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在高年级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可以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感悟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看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