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推荐).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9705878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最新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推荐) 最新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最新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实行中共三明市委、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看法(明委发20223号)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做好医养结合和分级诊疗工作的通知(明医改组202212号)精神,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做好医养结合和分级诊疗工作,不断满意人民群众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努力建设健康三元, 最新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现结合三元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以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做好医养结合及分级诊疗工作的部署为指导,坚持政

2、府主导、多方参加、群众自愿的原则,整合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养老等各项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用,促进社区居民的医疗和养老方式转变,全面提升群众健康水平。 二、目标要求 通过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合理配置并整合各类医疗和养老等服务资源,推动医养结合和分级诊疗工作的有序开展,使社区居民能够在居住地就近享受医疗、康复、健康体检、养老等各项医养服务,促进社区居家养老、分级诊疗等制度的落实,降低群众医疗费用,提升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水平,实现以医带养、以养促医、医养结合的工作目标。 三、方法步骤 由区医改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实施,实行统一部署、试点先行、全面推动的方法,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3、建设,推动医养结合和分级诊疗工作有序开展。 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22年5月底前),在充分调研论证并学习借鉴其他地区胜利阅历的基础上,制定三元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做好医养结合和分级诊疗工作的实施方案;其次阶段(2022年7月底前),在城关街道建新社区、富兴堡街道富兴社区进行试点,总结阅历,完善方案和相关制度措施;第三阶段(2022年9月底前),完成城关、白沙、富兴堡三个街道的社区医养结合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四、实施方法 (一)设置统一服务平台。 1.设置及要求。由区政府统一设置医养结合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医养服务网络平台。城关、白沙、富兴堡街道原则上每个社区居委会设置1个社区医

4、养结合卫生服务站(以下简称服务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的社区,由该中心加挂牌子并履行医养结合的工作任务,不再单独设置服务站。非新建的服务站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150 平方米,新规划建设的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挂“三元区卫计局XX社区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牌子。 2.举办方式。实行“公办托管、购买服务”的方式举办,由区政府供应服务站业务用房,市财政补助设施设备购置费用,区卫计局公开聘请具备条件的个体医疗诊所转型为服务站,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延长托管。详细实施过程中,坚持做到五个结合: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与民政、残联等部门的老年人日间照料和残疾人康乐等服务项目相结合、与国家基本公共

5、卫生服务项目相结合、与社区医生签约服务项目相结合、与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相结合。 3.加强服务站规划建设。区规划、住建部门要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标准和每个社区设置一个服务站的要求,在规划新区、住宅小区、商品房开发等项目时,做好服务站点设置规划,规划建设面积200平方米以上并处在该社区相对中心位置、交通便利(以临街为主),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无偿运用。详细布点支配: (1)城关街道(共9个社区):红印山、崇宁、芙蓉、建新、新亭、凤岗、复康、新龙社区各新建1个服务站;下洋社区由城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挂服务站牌子或延长服务,不再另行设置。 (2)白沙街道(共7个社区):台江、长安、

6、桃源、桥西、群 一、群二社区各新建1个服务站;白沙社区由白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挂服务站牌子或延长服务,不再另行设置。 (3)富兴堡街道(共5个社区):东霞、永兴、富文社区各新建1个服务站;富兴社区由富兴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挂服务站牌子或延长服务,不再另行设置;由于新南社区毗邻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且人口偏少(约2500多人),日常诊疗业务量不足,因此实行由永兴社区服务站统一供应服务的方式解决,不再另行设置服务站。 4.加强养老机构的医疗机构设置。由区民政部门牵头组织集中养老机构创建条件,依法按有关标准设置卫生所、医务室、门诊部、护理站等。 5.推动老年康复医院、临终关怀医院等老龄型医疗机构

7、建设。激励辖区内市级医疗机构设立老年人服务窗口或老年病专区,激励部分医院转型为养老护理院。对社会资本举办的康复养老医疗机构,并经民政部门审查符合养老机构设立条件的新增养老床位,可享受社会资本办医的实惠扶持政策;对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在职称评聘、专业技术培训和接着医学教化等方面,享有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同等待遇。 (二)建立多方投入机制。 1.明确服务站投入责任。 (1)市级。市财政对服务站的设施设备购置赐予适当补助。 (2)区级。区财政负责统筹支配服务站业务用房所需资金的筹集;区民政、人社、残联、卫计等部门对养老服务项目赐予肯定的资金支持,并主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医养结合项目做大做强;区国

8、资委统筹全区国有房产资源,供应部分位置合适的房产作为服务站业务用房,缓解区政府租赁或新建服务站的资金压力。 (3)街道。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负责统筹各自街道及所辖社区的房产资源,供应部分位置合适的房产作为服务站业务用房,缓解区政府租赁或新建服务站的资金压力。 (4)服务站承办人。区政府供应服务站业务用房后,由服务站承办人负责内部整修、科室设置以及开办服务站所需的其他经费开支,保证服务站正常运营。 (5)社会各界。激励社会各界为实施老年人日间照料、残疾人康乐服务的机构进行捐助,激励志愿者供应护理、卫生清扫、帮厨等志愿服务。 2.明确服务站收入来源。 (1)政府购买服务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依据

9、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度考核方法,经区卫计、财政部门考核后拨付。 (2)服务站的诊疗服务收入和签约服务收入。 (3)区民政、人社、残联、卫计等部门的有关康复养老等服务项目经费和政府的适当补助,在相关部门考核后拨付。 3.支持享受相关医保政策。由区卫计局协调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对服务站和养老机构卫生所、医务室、门诊部、护理站等符合医疗定点条件的,依申请并阅历收纳入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定点服务协议。参保人员在服务站就诊的,根据规定享受实惠的医保待遇。 (三)探究建立多种服务模式。 1.一般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为本社区居民供应基本医疗、基本公

10、共卫生、双向转诊、预约诊疗、社区医生签约等服务,并为本社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供应上门诊疗、体检、康复等服务,推动基本医疗与养老健康服务有机结合。 2.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在有条件的社区,将服务站与社区居委会业务用房统筹,把医养服务与社区居家养老及日间照料服务相结合,在一般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为在社区居委会进行日间照料的老年人以及社区居家养老的对象实施上门诊疗、体检、康复等服务。 3.与部门养老服务项目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主动与民政、人社、残联等部门对接,将服务站与民政部门的老年人日间照料、残联部门的残疾人康复等服务项目相结合,在一般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对部门养老

11、项目服务点的对象实施定向诊疗、体检、康复等服务。 4.与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在加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建设的同时,激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台江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第一医院分院以及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站与市、区两级民政部门直属养老机构建立医疗服务协作关系,建立急救、转诊等合作机制,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定期主动上门为老年人、残疾人等供应医疗健康服务。 (四)规范服务行为。 1.建立档案和台帐。区卫计局与各服务站签订托管协议,并托付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各服务站要建立每天业务开展和财务收支状况账册,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社区医生签约服务档案、需供应养老医疗服务的人员资料档案

12、和上门诊疗服务台帐,以便区卫计部门业务考核和经费拨付。 2.明确药品进口渠道。服务站临床用药可自行选购,也可选购三明市药品限价选购书目内药品,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一律按三明市药品限价选购药品价格结算。 3.细化医养服务内容。组建全科医生团队,公布联系方式及服务流程,制订完善服务承诺、服务公约、服务规范等制度,严格规范静脉输液和抗菌药物运用,为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供应刚好、有效的健康服务。 4.健全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推动基层一体化卫生信息管理,充溢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互联互通、有效协同、共享应用的健康信息服务体系。 5.规范医养服务范畴。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对象主要是病

13、情轻的常见病、慢性病和经医疗机构住院后的康复老年人患者,残疾人家庭、计生家庭行动不便的人员。处于急性或重大疾病的老年人,应实行医疗机构住院的方式解决,不适合医养结合范畴。 6.实施慢病统筹管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开具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确认证明。对明确诊断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服务站就诊的,赐予免费供应限定的基本药物,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的按医保规定比例报销。 五、有关要求 (一)加大宣扬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宣扬栏等媒介,以及社区居委会入户走访等时机,大力宣扬医改工作成效,宣扬医养结合服务的内容,让群众刚好了解和驾驭医养结合的内容、实施方式,营造良好社会氛

14、围。以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的“三好一满足”和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年活动为载体,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服务实力,逐步实现“看病就医便利经济、医疗服务平安牢靠、公共卫生服务可及、内部管理规范有序、城乡居民满足信任”的目标。 (二)加强队伍建设。 1.激励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和具有资质的个体开业医护人员到服务站或养老机构卫生所、医务室、门诊部、护理站等工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获得待遇酬劳。 2.激励各专业的医师到服务站开展多点执业。 3.在服务站具有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与其它医疗机构相同的执业资格、注册考核、职称评聘、专业技术培训和接着医学教化等方面的同等待遇。 4.集中养老

15、机构要组建专业的养老护理员队伍,担当老年人的生活照护。重点培育和引进医生、护士、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具有执业或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 (三)提升服务水平。 1.依据全市统一部署并结合工作实际,选派服务站、养老机构的医务工作者到市级医疗机构进行老年医学和康复护理学问培训,提高基层老年医疗康复水平。 2.服务站要针对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员,赐予免费上门诊疗、康复、送药等服务,以及体格检查、测血压、快速血糖测定,有条件的可以上门开展生化血采样、便携式心电图检查等服务。 3.区卫计局负责定期组织医师和护士到服务站、养老机构开展巡回医疗和护理保健服务。 4.养老机构、服务站

16、要与就近的市级医院建立急救、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转诊等合作机制,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和接收上级医疗机构下转的病人,同时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 5.主动探究建立护理转移机制,激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服务站承接医疗机构内需长期照护的半失能和失能老年人,解决医疗机构中老年人的“压床”问题。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考核。 1.由区医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动医养结合工作开展,刚好探讨解决医养结合和分级诊疗工作中的问题;区卫计、财政、民政、人社、残联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合作,严格履职,加强组织协调及督导考核,落实相应政策措施。 2.将开展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状况纳入街道社区卫

17、生服务中心主任年薪考评体系,督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履行好监督管理职能。 3.由区卫计、民政等部门负责将服务人群的满足度作为考核机构和从业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建立健全服务站和养老机构卫生所、医务室、门诊部、护理站等的准入、考核评估、退出和监管机制,加强政策执行状况的监督检查。 4.建立健全服务信息公示和服务满足度评价制度,定期收集社区居民、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看法和建议,同时要把考核评价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在工作中成果显著的机构及个人赐予表彰和嘉奖,对管理混乱、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存在重大隐患、不能很好履行职责的机构,依法依规予以惩罚或取消托管资格。 最新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市中药材

18、资源丰富,是安徽省中药材主产区之一,素有“西山药库”之称,具有丰富的中医药历史、文化、生态和自然资源,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基础坚实。依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2022-2022年)的通知(皖政办202246号)要求,为加快推动我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看法。 一、指导思想 深化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总取向,突出特色优势,加强政策引导,创新体制机制,挖掘市场潜力,激励多元投资,加快构建全市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满意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不断提升中医药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19、的贡献率。 二、总体目标 到2022年,基本建立涵盖中医药养生保健、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中药产业、基本医疗、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服务等为主要业态,内涵丰富、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中医药健康服务成为我市健康服务业的优势领域、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气。中医药健康服务供应实力大幅提升,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制造、流通与消费规模不断壮大,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医药企业, 资料共享平台 最新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打造1个集中医药医疗、保健、教化、科研、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共同发展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心,使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三、重点任务 (一)中医养生

20、保健。 主动支持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展。支持社会力气兴办各类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支持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聘请有资质的中医师供应询问和调理服务,激励中医医疗机构为养生保健机构供应规范技术支持,推动我市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创品牌、上规模。大力开发满意多层次需求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服务产品。依托大别山丰富的道地中药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建设一批集中药材加工、炮制、制剂、保健品开发和探讨、旅游、养生和养老产业为一体的中药生态产业园区。 拓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范围。发挥中医药行业学会作用,主动实施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技术规范和标准,督促各类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根据规范和标准供应服务。推广太极拳、五禽戏等中医传统运动,开展群众性中医

21、养生保健活动,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培育健康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大力发展药膳产业,开发药食同用产品,提倡合理饮食调养。主动运用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动智能化中医健康服务产品的运用,为居民供应融中医健康监测、询问评估、养生调理、跟踪管理于一体,高水平、特性化、便捷化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打造中医药健康管理新模式。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以治未病为核心,探究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激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中医药养生保健、治未病保险以及各类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产品,通过中医健康风险评估、风险干预等方式

22、,供应与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相结合的疾病预防、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等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 专栏1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建设项目 中医养生保健示范区建设项目 沿“茶谷”主要线路, 发挥生态环境优势,突出医养结合,建设集中药材加工、炮制、制剂、保健品开发和探讨、旅游、养老为一体的中医养生保健示范区。 中医治未病服务实力建设项目 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治未病中心,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设立治未病科,将中医体质辨识纳入医院体检项目。指导专业体检机构开展中医健康体检,供应规范的中医健康干预服务。 (二)中医医疗服务。 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并完善以基层中医药服务为重点、公立中医医院为主导、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

23、共同发展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气举办非营利性中医医院。激励开办传统中医门诊部、诊所(含坐堂医诊所),放开规划限制。规范和推动中医师多点执业,激励具备资质的执业中医师到非公立中医机构和基层医疗卫朝气构执业。 开展“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建设,把市中医院打造成“老百姓心目中的中医院”,创建优势突出、疗效显著、社会公认的中医专科(专病),着力培育国家级、省级、市级名中医。 创新中医医院模式。开展集团化和托管试点,加强医疗联合体和中医专科联盟建设,激励县级中医医院组建县域医共体,实施县乡村中医药服务一体化管理,供应中医药基本医疗和健康服务,拓宽公立中医医院服务领域。 实施中医馆(国医堂)进

24、社区工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设集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中医馆,传授中医药养生保健学问、传播中医药传统文化。激励社会力气参加中医馆建设。 专栏2中医医疗服务建设项目 名院建设项目 市中医院在现有基础上,建设二期综合楼、三期医疗综合楼工程,力争把其打造成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创建全国示范中医院。霍山县中医院创建省级示范中医院和“三乙”中医院,霍邱县中医院创建成“二甲”中医院,金安、裕安区新建二级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医科,8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具有中医药服务实力。 大力支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发展,主动引进中医医疗机构,支持举办医养结合的养

25、老院、护理院,对民营中医医疗机构赐予政策支持。 名科建设项目 在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基础上创建3-5个全国重点中医专科(专病)、1-2个全国示范中医科、15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和25个市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 名医培育项目 支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和老中医药专家学术阅历继承工作,设立1-2个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5-10个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广泛开展市级名中医带徒工作。培育10-15个省级名中医、15-20个市级名中医。 中医馆建设项目 依托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40-50个中医馆,供应规范化中医药服务。 (三)中医特色康复。 支持公立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拓展服务领域,开展慢性病管理

26、、残疾人康复、工伤康复等服务。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中医医院合作开展中医康复技术服务,推动中医医院与境外机构开展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合作。激励社会资本举办各类中医康复机构。 专栏3中医特色康复建设项目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项目 三级中医医院建设康复中心,二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建设康复科。支持各级中医医院与省内外大型康复机构开展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合作。 社区、养老机构康复中心建设项目 支持各级中医医院与社区、养老机构合作开展康复中心建设,与残疾人康复中心、民政康复机构、特别教化学校等机构合作开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 (四)中医药健康养老。 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激励新建

27、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激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推动中医医院与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开展合作。 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激励二级甲等以上中医医院在养老机构设立老年病区,为养老机构老年病人供应基本医疗服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为老年人就医供应优先实惠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有条件中医医院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慢性病管理、保健询问等服务。 促进中医药与养老产业相结合。主动引进社会资本建设1-2家融中医药养生、

28、中药材加工、保健品研发、健身休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养老基地,满意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专栏4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试点项目 中医医养结合试点项目 在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开展医养结合试点,赐予政策、资金支持,探究中医药健康养老的模式和运行机制。支持霍山县中医院建设医疗康复中心,开展医养结合和康复保健服务项目。 主动引进社会资本兴办中医养老院、护理院,激励其他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医养结合试点。 (五)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 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广泛开展健康教化,将中医药学问纳入基础教化相关学科教学内容。中医药机构要定期开展社会开放日活动,让群众参加体质辨识、针灸推拿、中药识别等活动。 发展中医药健康

29、旅游。充分利用我市生态旅游资源和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推动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产业、农林产业融合发展,在“茶谷”沿线、重要景区景点,依托具有肯定中医药产业发展基础的种植培育基地,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线路,促进生态旅游向休闲疗养旅游转型。建设若干个中药种植园,形成一批集中药材种植、加工、制剂、保健品开发与探讨、旅游、养生产业为一体的中药养生保健基地。主动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省级及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大力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商品,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旅游服务品牌。 专栏5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建设项目 中医药养生旅游基地建设项目 在“茶谷”沿线、重要景区景点,开发中药材特色旅游线路,重点建设响洪甸

30、、佛子岭、万佛湖等大别山湖群为核心的生态养生旅游休闲基地,着力打造黑石渡霍山石斛文化展示中心和太平畈霍山石斛“十里长廊”等大别山国家风景道旅游精品线路。 中医药文化宣扬项目 通过中医药科普宣扬、中医药文化宣讲等多种形式,提高公众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六)中药产业发展。 开发利用中药资源。整合国家级、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林下经济扶持项目等专项资金,加大中药材基地建设投入,主动开发利用中药资源。抓住重点特色药材基地的生态化、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建设,以中药材主导品种、特色品种为依托,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打造集约化、规范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中药材产业

31、园区,由分散种植向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转变。全力重视野生动植物中药种子资源库和人工种植(养殖)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多个中药材优良品种培育基地、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主动参加省级中药材专业村镇建设,帮助做好中药材土地流转、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无公害产品及绿色和有机产品认证、质量平安追溯等工作。推动我市中药材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力培育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加快发呈现代中药产业。加大中药材产业的招商力度,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向中药材企业集聚。主动引导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中药材产业化科技水平,提高产品质量。 专栏6中药产业发展项目 道地药材综合开发与利用项目 建设以六安

32、为中心的大别山绿色有机中药材种植、种苗组培基地、栽培基地、研发基地和产品深加工基地,探究建设中药材交易市场。支持市中医院招商引资,建设中药饮片厂和配方颗粒厂建设。 (七)国际沟通和服务贸易。 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走出去。激励有条件的中医药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建立境外营销网络。激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成立国际医疗部或外宾服务部,在境内为境外消费者供应高端中医医疗保健服务。支持在我市大别山区建设以“康复理疗、养生保健、药膳食疗”为核心的国际养生保健旅游基地,推动涉外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发展。 开展涉外中医药信息服务。主动组织收集整理国外中医药服务和传统医疗需求、准入、政策法规、人员沟通等方面信息,

33、为企业供应相关中医药信息询问服务。组织中医药机构参与境内外中医药服务贸易展会、项目推介会,帮助中医药机构融入国际市场。 发展中药国际贸易。激励拥有自主学问产权药物的中药企业在国外同步开展临床探讨,扩大中医药老字号和知名品牌企业开展国际合作生产,逐步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开拓实力的中医药服务贸易骨干企业。 专栏7中医药国际沟通和服务贸易项目 中药服务贸易示范区建设项目 选择九仙尊、回音必、乔康药业、康美来、德源堂等中药企业发展中药国际贸易,形成肯定的规模和水平,打造中药服务贸易示范区。 涉外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项目 选择有条件的中医机构在我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开展涉外中医医疗保健服务。 (八)相关支

34、撑产业发展。 开发中医药健康服务产品。激励医疗机构、中药生产企业等相关单位研制便于操作运用、适于家庭或个人的健康检测、监测产品以及自我保健、功能康复等器械产品。 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主动协作省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第三方质量和平安检验、检测、认证、评估等服务,培育和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认证、医疗管理服务认证等服务评价模式。 开展传统医药学问调查和爱护工作,建立传统医药学问评价认证工作机制。完善中药材质量认证体系,建立第三方中药材质量限制中心和流通溯源系统,实现中药种植养殖、流通、饮片生产、消费运用等环节全程贯穿追溯,做到“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 专栏8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项目

35、 传统学问产权爱护与成果转化推广项目 开展民间医药及技术的筛选、验证和推广应用。对特色中药制剂、名老中医验方进行深度开发,研制生产中药新药和保健食品。 中医药健康产品及食品协同创新研发项目 研发相宜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健康食品、饮品及保健设施设备。 第三方平台建设项目 扶持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评估及相应的询问服务机构,开展质量检测、服务认证、健康市场调查和询问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 成立六安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领导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卫计委、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人社局、旅游局、商务局、农委、食药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中医

36、药健康服务发展的领导。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担当领导组日常联络和服务工作。组建市中医药管理局,挂靠市卫生和安排生育委员会。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强组织领导,仔细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各县区要依据本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 (二)放宽市场准入,强化政策保障。 对于社会资本举办仅供应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诊所、门诊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只供应经核准的传统中医诊疗服务的中医诊所。 完善补偿机制。各县区要加大对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投入,支持

37、社会资本举办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落实社会办医各项实惠政策,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疗机构的运行补偿政策,加大对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基本建设等投入。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包)收费,探究建立中医治未病收费标准,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及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疗法技术纳入基本医保。 加强用地保障。各县区要优先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年度用地安排,优先保障符合产业政策的非营利性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用地。支持利用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地产兴办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对符合划拨用地书目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可接着运用原划拨土地;对不符合划拨用地条件但连续经营1年以上的,可实行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

38、续。 加大金融支持。支持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通过有偿方式取得的土地、投资形成的房产、设备等固定资产用于贷款抵押。加大中医药健康服务招商引资力度,落实招商引资实惠政策,吸引境内外投资。 (三)加强人才培育,强化行业监管。 激励支持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增设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专业,在相关专业增设中医药健康服务课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大力开展 “工学一体”就学就业工作。激励行业协会与相关院校和培育机构联合培育、培训中医药健康服务特地人才。实行用人单位托付培育、与培训基地合作、政府适当补助等方式,加快推动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行业组织,建立健全

39、中医药健康服务监管机制,推行属地化管理。建立不良执业记录制度、失信惩戒以及强制退出机制,将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诚信经营和执业状况纳入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引导行业自律。在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引入认证制度,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标准应用。 (四)加强舆论宣扬,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敬重和爱护中医药传统学问、重视和促进健康的社会风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信息平台等媒介,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文化宣扬和学问普及活动。弘扬大医精诚理念,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虚假宣扬中药、保健食品、医疗机构等违法违规行为。 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最新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举荐) “医养结合”实施方案 医养结合试点 医养结合方案 【探讨】社区医院“医养结合”试点项目方案 红庙镇卫生院医养结合实施方案 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9页 共29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第 29 页 共 2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