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论中国哲学中的“名家”与“名教”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国的哲学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体现着中国人的精神。影响中国传统思想的文化主要有两大“家”三大“教”,即:儒家和道家;佛教、儒教和道教。而“家”与“教”是否可以理解为同一个概念呢,它们之间原委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分呢?这个问题或许困扰了很多人很长一段时间。 关键词儒;道;佛;宗教; 始终以来,存在着这样一个说法:中国没有哲学。缘由是哲学的家乡不在中国,在西方,德国是哲学的家乡。所谓中国哲学史,事实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换而言之,是一部中国文化史。然而“在中国,哲学与学问分子人人有关。哲学在中国文化
2、中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1(p3)中国哲学的精神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直至今日,甚至影响了全世界的人。 冯友兰把中国的哲学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从太古时代起先,人们就始终在探究宇宙的奇妙,易经最先说明了这其中的关系。孔子从易经的思想动身,同时以诗、书、礼、乐、春秋作为他讲学的基本依据。并由此创建了影响中国数千年的儒家文化。因而刘歆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汉书 艺文志)。正因为孔子所创新学派的人都是学者同时又是六经的专家,所以这个学派被称为“儒家”。 而在后来的历史演化中,“儒家”渐渐与“儒教”混合,有人起先将两者合二为一。然而有赞成必有反对,“儒
3、家” 与“儒教”原委是不是同一个概念,这个问题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爱好,继而掀起了一场学术界的风暴。1980年任继愈发表论儒教的形成一文,正式揭开了儒学与儒教之争的序幕。任继愈在该文中说“宋明理学体系的建立,也就是中国儒学造神运动的完成,它中间经验了漫长的过程。儒教的教主是孔子,教义可崇拜的对象为天地君亲师,经典为儒家六经,教派及传承世系即儒家的道统论,即所谓的十六字真传。儒教虽然缺少宗教的外在特征,却具有宗教的一切本质属性。僧侣主义、禁欲主义、原罪观念、蒙昧主义、偶像崇拜,注意心内反省的宗教修养方法,敌视科学、轻视生产,这些中世纪经院哲学所具备的落后宗教内容,儒教无奇不有。”2,在任继愈看来,儒
4、教完全具备宗教的一般属性和特征,也就是说,儒教就是宗教。 针对任继愈所讲的孔子继承了殷周时期宗教思想,李国权、何克让指出:孔子及儒家的“天命观”是对殷周的祖宗崇拜、天命神学的怀疑和否定;孔子的以“仁学”为中心的政治思想体系和伦理学说,是与宗教神学相对立的。儒家自身包含着反宗教倾向,这在其后来的发展中有力地抵制了宗教化的可能。3冯友兰也对任继愈的阐述表示了异议,他说“宗教也和人生有关系。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肯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所说的宗教。这样来规定宗教一词的含义,事实上与一般的用法并无不同,若照这种含义来理解,就可以看出
5、,不能认为儒家是宗教。人们习惯于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我们已经看出,儒家不是宗教。”(同1p5)此外,冯友兰还指出,不能因为儒家与作为宗教的佛教道教并驾齐驱、鼎立为三,就认为儒家也是宗教。儒家不具备佛教道教的一些特点,除了前面提到的精神境界与佛道不同外,儒家也没有半人半神的教主,没有崇拜的神,没有宗教经典。 与儒家与儒教的争辩不同,道家好像很早就被人们天经地义的认为等同于道教。的确,在宗教色调上,道家与道教有时混淆不清,但在实质上,道教与道家,却大有异同之处。“道家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照老子、庄子
6、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安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开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明显是反乎自然而行的”。(同1p6)冯友兰一语中的道出了道家与道教最大的差别。 “假如道学就是宗教,那就是一无崇拜的神,二无教主,三无圣经的宗教,能有这样的宗教吗?”4冯友兰从宗教的一般属性和特征来说明道学与道教的不同,然而有人却并不认同,辨者认为老子是道学的集大成者,而他也是道教的祖师,这不就说明道学和道教是相同的吗? 于是有人从道与术的关系来说明道家与道教的关系,这是一个崭新的角度。“道家与术的关系,先是巫术的演化产生了道家,然后是道家是把巫术、方术作为自己的理论背景,接着又把位处后台的术
7、渐渐转移到前台来,把道与术相融合,既以术作为道的阅历基础,又把术依据道作适当的改造而作为得道的方法和途径,即以道统术。但总的来说,道家是重道轻术。道家与方术的相通给此后方术、方技攀附在社会上时兴的道家思想供应了机会和可能,也为后世道教纳入方术、方技并借助道家思想赐予理论上的说明供应了机会和可能。道家与道教都有术的背景,只不过道家重道轻术,而道教则先是重术轻道,接着援道入术,以道统术,进而以术得道,术道合一”5(p22) 老子和庄子将道家学说发展到高峰,无论以后道家思想如何演化,老子已经被认定为道教的鼻祖,无论学说如何发展,我们也不能遗忘道家与道教之间最根本的区分。 除了“儒教”和“道教”,中国
8、的土地上还存在着一种外来的宗教佛教。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毋庸置疑,它根值于中国的文化之中,以其巨大的影响力,胜利抵制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其它外来宗教的大规模侵入。佛教的盛行大大巩固了统治者的地位,在某些历史阶段,统治者为了愚化百姓,恶意曲解佛学的本意,而佛教为了其生存和发展也主动迎合上层统治者的须要,将佛学中一些极具深刻意义的一些禅理干脆演化为奴化百姓的工具。这让佛学始终蒙受着很大的冤屈。佛教思想中的一些毒瘤有的的确来源于佛学,但那绝不是佛学的本意。佛教是要普渡众生,而真正的佛学仅有少数才智超群的人才能领悟。中国的文人一向乐于与寺庙中的和尚为友,像冯友兰所说:“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
9、也有区分。受过教化的中国人,对佛学比对佛教感爱好得多。”(同1p6)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一起先就辩证了哲学与宗教的关系,在“中国佛学的建立”一章,他刚着重讲解了佛学中体现的哲学思想,从中我们也可以窥出一些佛学与佛教的某些端倪。 总而言之,“家”与“教”在中国文化中并不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概念,它们之间纵有联系,也不过是些表面现象,我们对待这个问题肯定要看清其本质,勿随大流,从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做出一些错误的推断。“家”与“教”之辩对我们继承中国的优秀文化倒也是一件好事,它使我们更加努力地探讨我们的文化,从而形成对其精确的、客观的、公正的相识。这对我们传播中华文明也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0、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北京高校出版社 1985 2任继愈:论儒教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3李国权、何克让:儒教质疑,哲学探讨1981年第7期。 4冯友兰:略论道学的特点、名称和性质,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期。 5孔令宏:从道家到道教 中华书局 2004 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感优秀 为我打开了中国哲学的一扇窗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