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19581405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说和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尤其是重点四字词,如目不窥园、兀兀穷年、群蚁排衙、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气冲斗牛等。2.朗读课文,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结构。3.揣摩品味诗意语言,体会作者情感,感受人物形象特点。4.比较阅读,感受作者高远立意、精当选材的独特之处。5.学习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教学重点: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品味诗味语言,体会作者情感;感受人物的形象特点。教学难点:感受作者高远立意、精当选材的独特之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人物设疑导入。图片配乐,精心设计导入语:他,是现代著名诗人,红烛死水是他用热情书写的爱国诗集,七子之歌是他的手笔。他

2、致力于新诗艺术的探究,提出了诗歌的“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1899年出生于湖北浠水,“世家望族,书香门第”。1919年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学生诗人臧克家先生所写的文章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1.自读课文,积累字词。(1)深宵 小楷 硕果 卓越 迭起 漂白校补 赫然 澎湃 弥

3、高 锲而不舍 目不窥园 沥尽心血(2)(屏显)根据词语意思,说出文中对应的词语。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专心致志。(目不窥园)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一反既往)很不一样。(迥乎不同)用心专注而深刻。(潜心贯注)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话十分畅快。(慷慨淋漓)用心辛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穷年)2.由题入文,感知内容。(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于一般人之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2) 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3) 文章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这两句话表

4、现了什么?有什么好处?开门见山,领起第一部分,表现出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同时运用对比的写法,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言行一致的品格。3.本文分为哪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第一部分(17) 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概括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务实勤奋、谦虚淡泊的特点。第二部分(820) 写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言行一致的特点。(三)品读精思,探究形象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细节品读来探究人物形象。仔细品读文句,分别从“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分析。1.文中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学者闻一多的治学态度?请用这样一个句式:我从“

5、”看到了一个 的学者闻一多。学生交流:从“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中体会到一个“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者闻一多;从“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中品读出一位“爱国”的学者闻一多;从“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看到了一个“专心致志”的学者闻一多;从“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看到了一个“一丝不苟、治学严谨”的学者闻一多;从“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看到了一个“心无旁骛,锲而不舍”的学者闻一多;从“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中品读到一个“珍惜时间”“废寝忘食”的学者闻一多;从

6、“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中品读出一个“默默无闻”的学者闻一多引发思考:闻一多先生如此潜心研究学2. 找出文章中流露出对闻一多先生情感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课堂交流。3.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具有形象美、音乐美。“钻探”一词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和研究之深。4.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话写出了闻一多炽热的爱国热情。“吃尽、消化尽”写出了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的殷

7、切心情,“炯炯目光”写出了他目光的深邃及钻研的精深。5.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如何理解这一句的含义?喻指寻找使中华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闻一多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力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6.说一说: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前者指他“作为学者”,不说、不自夸、勤奋踏实,后者指他“作为革命者”的表现,宣传革命道理,当然要说。7.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潜心学术,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革

8、命家的闻一多:敢于为人民讲话,对敌人无所畏惧,是“说了就做”。这反映了闻一多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以及他对不同道路的选择。他的“说”和“做”相互贯通,正是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大勇的志士的体现。8.回顾课文,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的?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课文对闻一多的语言、外貌有许多具体的描写。如“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还有细节描写,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

9、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9.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吃尽”“消化尽”“远射”体现了闻一多先生想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研究透的决心,表现了他潜心研究、执着追求的精神。10.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漂白了四壁”引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表现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引用这一句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潜心研究的怡然自乐。11.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使他分心。引用别人所称“何妨一下

10、楼主人”, 更是说明他用心之专。12.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灯火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灯光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四壁”出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闻一多深夜从事学术研究的那种怡然自适的

11、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13.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闻先生一生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的演讲、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四)回顾语言,感受风格1. 结合课后第三题,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简洁凝练、富含诗意的特点。相机补充课文中的其他一些四字短语及对称句式的使用,并体会其作用。2.布置作业。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