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医的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中医的认识.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我对中医的认识 班级:建筑1602 学号: 姓名:沙威 中医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武术,京剧,书法为剩余三项。提起中医,很多人都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知道李时珍,知道人参补,知道巴豆拉稀,知道韭菜大葱壮阳,也知道拔罐,针灸,且很少有人会想到中医学问博大精深,它不仅涉及到医,也涉及到天文、地理、军事、政治等领域,意思是说中医的理论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中国。 古人说“医乃仁术,岂小补哉?”, “仁”是个广义的概念,不仅是济世济国,还有优秀和全面的意义,不单单是为了看病,且“中医”二字,“中”也并非指中国,中国最早认识的思想基础,来源于易经,将世界一切事物均
2、纳入阴阳的轨道,故而对后世的哲学,社会、堪舆、天文、地理、医学具有了重要和直接的影响。因此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不会生病。若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即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则百病全无。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也因此,以平为期,以和为重,即“致中和”成了中医的最高境界。当然,今日“中医”一词指中国的医学,但是,若理解了“中和”之意,便会明白大夫为何常说滋阴、补阳、调理等等。中医的历史 中医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它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已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
3、”,治疗法有、针刺、汤药、导引、等,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韩国,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是在古代朴素的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故而在明朝,有一个著名的医学家叫张景岳,他说中医 “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藏府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意思就是说中医是个大的文化,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所以想要明白中医,必须要理解中医。中医的含义 之所以说中医学博大精深,是因为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
4、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而在治疗阶段,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中医的医学理论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思想。其内容包括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发病、病机、养生等。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
5、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专著中找到根源。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二是辨证论治。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例如五行学说,肝与木、心与火、脾与土、金与肺、水与肾。五脏与相生相克应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和谐相处。如果五脏与五行发生失调,出现太过、不及或反侮,也会致疾病的发生,这对于推断疾病的好转和
6、恶变,治疗方法,提供了充足依据。中医主要运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相乘、母子相及。中医的特点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
7、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并非千篇一律。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所谓“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能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出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所谓“辩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
8、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所谓“论治”又叫施治,则是根据辩证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所以辩证论治的过程,实质上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医的治疗方式 主要分为中药,针灸,是用罐状器,借火热的作用,使罐中产生负压,吸附在皮肤的穴位上,造成局部充血、瘀血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还有四诊,其一,望诊即观察病人形体、面色、舌体、,根据形色变化确定病位、病性,称为望诊。形体观其形体,可知五脏盛衰,轩岐早有论述,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头者,头倾,精神将夺矣!背者,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
9、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屈伸不能,行则按俯,筋将惫矣!骨者,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其二,闻诊,它包括和两方面:1、从病人发生的各种声音,从其高低、缓急、强弱、清浊测知病性的方法。 声音高亢:是正气未虚,属于、。:乃,肺津不布,气郁津凝,湿阻,声带变厚,以致声音重浊。2、嗅气味可分为病人身体的气味和病室内的气味。 病人说话有囗臭,多属、腐臭多属体内有溃疡。 病室内有气味,多属腑脏败坏。有烂苹果气味,多属()危重患者。 其三,问诊,它是询问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现有证象及其病史,为辨证提供依据的一种方法。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问诊“乃诊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综观四诊所获证象,大半均由
10、问诊得来,即知此言不谬。一问寒热二,三问疼痛四问便,五问呕眩六问悸,七苦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团,病机全从证象验。 其四,切诊,它是指用手触按病人身体,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切脉又称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正常脉象是寸、关、尺三部都有脉在搏动,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柔和有力,流利均匀,节律一致,一息搏动四至五次,谓之。中医的文化 1、强烈的历史意识。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以宇宙和生命的内在统一性为出发点,是一种源头型的文化,未来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是对这一源头思想的肯定与发扬。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卷无非是在表明我们
11、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执著,我们既是传统的捍卫者,也是文化的诠释者。如此强烈的历史意识表现在中医文化当中,造就了中医学浩瀚的注释、发挥之作。 2、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这种实用理性不是讲究精确概念的辩证法,也不是否定的辩证法;而是讲究人生哲理的辩证法,是强调和谐的、互补的辩证法。它满足于对事物的笼统模糊的整体直观把握。中医学是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精神的最完美的体现。 3、有机的。有机的自然主义是指中国古代思想界拒绝用任何形式的超自然主义或机械论来看待世界,便是“”。这种有机的使得几千年中医医道虽老不衰。 4、关于超越语言。中国文化喜欢强调它空灵淡雅的性灵境界,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严格定义的概念。因
12、此,人们在交流自己的经验时便会感到语言的局限,常常运用象征、隐喻。这种语言困境同样体现在中医中,这也是我们称其为医道,而很难称其为医学的原因之一。中草药的历史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时至今日,中医是可能是一门具有科学理论,也掺杂着大量封建迷信的一门学科。至于为什么说迷信,是因为中医中一些看似并不科学的内容。
13、当然,也许不可否定的是为了适应以前的封建思想,为了更好的传播和使人信服,但更多的则是有其理论基础在的。比如孕妇食麻雀妻子淫乱,是因为麻雀体内有大量性激素,铁落(生铁屑)使人镇定,则是因为铁元素有平肝镇惊,解毒敛疮的功效。况且中医就现代社会而言是有没落趋势的。一部分是因为中医的一些理论在科技水平落后的时代并不能有严谨的科学依据,因此理论的可行性也被大家质疑。但我认为更多的是因为屈辱的中国近代史,崇洋媚外的思想,令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失去了自信。失去了自信,一方面让患者对中医失去了信心,更多的,也让中医对自己的医术失去信心,传承出现了问题,是中医的巨大损失。所以我认为,中医的复兴,一方面要与时代结合,与现代科学结合。做到有理可依,这才符合时代要求,也能更好的传承。更重要的,也是要让我们自己相信中医,而不是一味的批判,也只有我们更好的接受了中医的优秀的一面,才能令中医走出国门,实现伟大复兴。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