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在中国-鲁班咨询(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业化在中国-鲁班咨询(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建筑工业化在中国贺灵童 上海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分析员1978年的建筑工业化规划会议,要求到1985年,全国大中城市基本实现建筑工业化,到2000年,全面实现建筑工业的现代化;然而美好的意愿下的真相是如何?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1956年5月8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这是我国最早提出走建筑工业化的文件,文件指出: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建筑工业,必须积极地、有步骤地实现机械化、工业化施工,必须完成对建筑工业的技术改造,逐步地完成向建筑工业化的过渡。到“一五”结束时,建工系统在各地建立了70多家混凝土预制构件加工厂,除了基础和砌墙外,柱、梁、屋架
2、、屋面板、檩条、楼板、楼梯、门窗等基本上采用预制装配的办法。同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建筑工业化重点发展标准设计,国务院指定国家建委组织各部一两年内编出工业和民用建筑的主要结构和配件的标准设计;建筑工程部在1956年内编出工业建筑通用的主要结构和配件的标准设计;各工业部和铁道、交通、水利、邮电、森林工业各部在1957年底前编出本部门专业建筑的主要结构、配件的标准设计;城市建设部在1956年内编出民用建筑的主要结构、配件的标准设计。由国家建委负责组织有关部,尽快地编出照明、采暖、防空、供水排水等技术规范,在短期内编出目前缺少的各种预算定额,并提出简化预算的办法。各有关部负责编制该部所属设
3、计机构必需的各种专业技术规范。这些标准设计和规范陆续出台,为建筑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6年,江苏建科院和广西建筑科学研究所等建筑科研机构开始研究和推广装配化程度较高的混凝土空心大板住宅工艺,并获得成功,为全国建筑工业化从工业项目继而转向民用项目的延伸打下基础。1978年,我国原国家建委在新乡召开了建筑工业化规划会议,会议要求到1985年,全国大中城市要基本实现建筑工业化,到2000年,全面实现建筑工业的现代化。80年代以后,全国建筑工业化的试点工作主要围绕以大板建筑为重点的墙体改革,在管理体制、设计标准化、构件装配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为我国大力发
4、展建筑工业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以至于直到90年代初,我国的建筑技术都没有实质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几乎处于停滞状态。1995年,建设部发布了建筑工业化发展纲要。根据现行规范标准,工业化建筑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生产过程,即把房屋作为一种工业产品,根据工业化生产原则,包括设计、生产、施工和组织管理等在内的建造房屋全过程配套的一种方式。工业化建筑体系分为专用体系和通用体系两种。工业化建筑的结构类型主要为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施工工艺的类型主要为预制装配式、工具模板式以及现浇与预制相结合式等。另外,随着商品房的大量推出,房地产市场的形成,我国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产品
5、工厂化生产发展呈现了向大规模住宅工业化生产集团的整合方向发展、住宅开发向工业化生产的集成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住宅产业化”代替了“建筑工业化”成为住建部大力发展的方向。1994年,国家“九五”科技计划“国家2000年城乡小康型住宅科技产业示范工程”中系统化地制定了中国住宅产业化科技工作的框架; 1996年,建设部发布了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工作大纲,提出了利用20年的时间,分3个阶段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实施规划;1998年,建设部组建了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具体负责推进中国住宅的技术进步和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部委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推进
6、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和实施要求;2001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建立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开始试行;2006年,建设部下发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行办法文件,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开始正式实施,力图通过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带动住宅产业化发展。截止目前,我国共有31家住宅产业化基地,除了3家综合城市试点和2家政府引导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国家示范基地,以及26家企业,从房地产开发企业、结构体系研发企业到构配件生产企业。“十二五”期间,住建部提出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目标,这使保障房成为建筑工业化的最佳试验田,推进建筑工业化的重要突破口。这阶段,一些领先的住宅产业化企业在各地进行工业化
7、住宅的保障房项目,如深圳万科龙华保障房、合肥宝业天门湖公租房、南京大地汇杰新城保障房、上海城建浦江鲁汇基地保障房,尤其是上海城建的浦江鲁汇基地房,其中一幢保障房的PC化率达到70%以上,代表了我国住宅产业化的最高水平。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虽然建筑工业化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即使在大城市,工业化生产率也不高。目前,我国建筑业依然还是以粗放型为主,浪费非常严重,建筑标准化工作滞后,相应的部件标准化、通用化程度低,新型建筑结构体系仍然处于摸索阶段,没有达到大规模工业化的要求。但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成果仍然有不少亮点,如远大可建发布了838米的“空中城市”的规划,只有5个月的生产期+2个月的安装期
8、,而且建筑实现了93%的工厂制造、9级抗震、20倍净化,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我国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主要有几类企业:房地产开发类企业、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式企业、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钢结构生产企业、部品一体化生产企业五大类。房地产开发类企业。如:万科、北京金隅、南京栖霞、江苏新城地产。万科是我国发展住宅产业化的房地产企业的典型代表。早在1999年12月,万科集团建筑研究中心成立后,“万科客户体验中心”、“万科住宅产业化企业联盟”等机构也相继问世,万科一步步在集团和各地一线公司建立了庞大的机构网络,并从设计的标准化、生产过程的工厂化、现场装配化、产业链整合四大方面进行研发和推广实践。
9、2007年,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落成,并获批成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万科开始了技术成果向实践转化的住宅产业化推广应用阶段,一批试点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实施。万科董事长王石确立的目标是到2014年万科的住宅工业化率要达到100%。目前万科住宅工业化的建筑总面积的已经超过1300万平米了,达到绿色三星标准的建筑达到了100多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是做住宅的产业化,而选择住宅产业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建筑质量,同时通过工业化生产缩短建筑建造周期提高资金周转率。房地产企业具有资金的优势,但前期研发需要进行标准化体系设计、预制构件的试验,这并不是房地产企业所擅长的内容。房地产企业应在上游
10、供应环节进行部品、材料研发,并应用于自身住宅开发,寻找构配件、部品工业化生产企业,建立畅通有效的供应链体系,从国际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路径来看,将成为未来建筑工业化的领军企业。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式企业。如:上海城建、宝业、黑龙江建设、远大可建。宝业集团是我国最早推行建筑工业化的企业之一。1992年,宝业集团创建全国首家地市级商品混凝土公司,同时成立构件公司,专业生产各种预制构配件。自此,开始住宅产业化摸索之路。2002年,宝业投资8.7亿筹建占地一平方公里的“宝业住宅产业化浙江制造基地”,形成了商品混凝土、管桩、木制品、各类幕墙、玻璃深加工、钢结构、防火材料等多个住宅部品件流水线,打造设计、制造、
11、施工、销售一体化,此外,还建成了住宅产业化安徽、湖北两个制造基地。2006年,宝业与日本住宅产业化先驱企业大和房屋工业株式会社签约合作,共同研究开发面向中国的工业化住宅。同年,投资1.65亿元成立“建设产业研究院”,对工业化建筑物进行全方位质量、性能指标检测的实验室,填补了该领域国内空白。2009年,建设产业研究院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经科技部批准正式挂牌成立“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工程与住宅产业化研究院”,致力于提升集成创新能力,争取形成以研究院为龙头,以工厂化生产为核心,以装配化施工为手段,以工业化住宅为最终产品的住宅产业化发展模式。2010年,宝业集团的住宅产业化项目产值已达3
12、5.6亿元,出口5300万美元,产品远销印度、苏丹等国家。在绍兴,“宝业”也在旗下公司开发的部分楼盘和酒店中应用了这一项目成果。据介绍,建造同样一所300平方米的房子,宝业集团80%的工作在工厂完成,现场安装速度当然快很多,比传统做法缩短三分之二时间。做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的企业多是由施工企业或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发展而来,从最初的施工安装或预制构配件生产为优势,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向上游标准设计、现场装配安装甚至建筑产品的销售方面延伸,实现全产业链的整合。从国际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路径来看,是未来建筑工业化的领军企业。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如:南京大地建设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北京榆构有限公司、合肥西
13、伟德混凝土预制构件公司。南京大地建设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是大地建设集团全资子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房屋工厂化预制构件、市政工厂化预制构件、装饰类构件及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等系列产品。1998年,大地建设集团通过广泛调查研究,从法国PPB国际公司引进“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的设计、生产、施工安装成套技术,另外还配套了混凝土搅拌站和蒸汽养护设备,并设立了一个二级试验室。前期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主要是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定制,已经形成了一批构件厂。然而大多数混凝土预制构件厂仍然以传统标准化产品为主,这些产品的生产工艺相对成熟,容易被模仿,导致先进的企业没有合理的利润,缺乏创新的动力。从目前
14、全国预制构件厂产量情况看,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构件类(地铁管片、预制管、桥梁、道路护栏等)、建筑构件类(预制柱、预制梁、屋架、屋面板等)、地基类(管桩等)三大类产品。这些预制构件细分起来种类繁多,但是大多属于标准产品,生产工艺基本成熟,技术含量不高。近几年兴起的预制复合(装饰、保温)挂板、预制清水看台、预制景观构件(护栏、灯杆、座椅等)虽然技术含量较高,但还不是主流。一些新型产品(如复合挂板)的技术含量较高,但对构件厂实施能力的要求也较高,需要逐步介入。整体而言,混凝土预制构件处于建筑工业化的底层,需要进行转型才能摆脱低层次竞争,如宝业集团就是从最初的预制构件生产商成功转型实现以研究院为龙头,以工
15、厂化生产为核心,以装配化施工为手段,以工业化住宅为最终产品的全产业链企业。钢结构生产企业。如:杭萧钢构、二十二冶、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杭萧钢构在20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开始着力于住宅钢结构体系研发。2003年,杭萧钢构斥资10亿元在萧山兴建了住宅钢结构构件生产基地,在桐庐兴建了住宅钢结构配套三板体系生产基地,引进全球领先的钢结构构件、内外墙板及楼承板生产设备和工艺,成套生产钢结构住宅产品。针对我国现有钢结构住宅建筑的不足,就结构体系、构件选型、墙体材料等方面系统研发。2009年,由杭萧钢构设计、施工的全国最大的钢结构住宅示范工程武汉世纪家园竣工,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由11栋2224层的高层
16、建筑住宅组成,是我国第一个完全国产化的高层钢结构住宅建筑项目。目前杭萧钢构年生产规模初步达到1000万平方米、产值300亿元,成为引领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龙头企业。随着钢结构行业的发展,已经有一批领先的具有先进研发、设计与生产能力的钢结构企业。钢结构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标准化制作,可再生重复利用,是建筑工业化的理想结构材料。建筑工业化成为钢结构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但由于我国依然以混凝土结构为主,钢结构的使用比重相对要小,而且使用钢结构的工业化建筑成本会更高。部品一体化生产企业。如:北新建材、青岛海尔、圣象集团。早在1997年,海尔集团利用住宅电器的优势,成立住宅设施事业部,开始整体厨房、整体
17、卫浴的生产和销售,并于2001年成立海尔家居集成股份有限公司,并提出装配式集成装修运作模式,并进行全国推广。2002年,海尔整体厨房投资1.83亿元,建成亚洲最大最先进的数字化专业整体厨房生产工厂,全套引进意大利SCM、德国HOMAG的世界顶级生产线,全程网络控制、条码扫描、完全按单生产,率先实现真正的工厂化柔性制造,11条流水线,年生产能力达到套,实现了规模化生产。2003年,海尔家居在装配式集成装修基础上提出施工工厂化管理,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和速度,并成功获得“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称号。2010年,海尔家居与日本骊住战略合作,提出集成装修标准化整体解决方案。建筑工业化主要指的是建筑构配件的工厂化生产,但整个建筑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建筑材料、建筑部品、建筑设备的配合。随着概念的发展,产业化链条的延伸,很多部品生产企业也加入了建筑产业化的队伍,进行住宅部品、住宅设备的一体化集成化设计、生产与装配,成为建筑产业化的重要力量。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