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原则与策略(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原则与策略(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原则与策略响水县第二中学 沈爱华摘要 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指出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缺乏层次、缺乏对学生思维的挑战、真实性交际不够以及学生提问机会少等问题,并结合案例探讨了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和原则。关键词 中学语文 课堂提问 提问原则 提问策略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最主要途径。提问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所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使用特定的语言结构,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等,然而,课堂提问不应仅激发兴趣和理解程度,还应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虽然提问对促进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但并不意味着一节课中提问得越多越好。教师的问题应有目的性和层次性,能有效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和发展思维,并服务于整节课的教学目标。一、现状分析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明显增多,互动模式更加丰富,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增强,而师生课堂互动往往由教师提问引发。仔细分析不难看出,教师在提问的数量和质量上表现出了很大差异:有些教师一节课中提问十几次,而有些教师则达到五六十次;有些教师的提问次数不是很多,但却能启发学生思考,而有些教师提问次数很多,却很少能与学生实现真实的互动和交流,也无发启发学生的思维。笔者结合参加县初中语文优质课竟
3、赛的评选工作的实际体会,归纳了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1、提问过于频繁,问题数量过多。笔者就此调查发现,一堂45分钟的课,平均每几分钟就问一个问题,学生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哪有时间进行思考!往往是在一个接着一个个问题“轰炸”下,“不假思索”地忙着回答和应付。2、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教师常犯的错误是习惯性重复问题和问题的回答。这种不良习惯把学生训练为只会抓住“重复”的问题而不去认真地或直观地注意问题的初次出现。这种习惯会导致大量有意义时间的丢失,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这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能重复问题和老师的回答。如在一个很大的没有扩音设备或扩音设备不好的教室,或是问题
4、本身较复杂,有多个层面,就有必要重复问题。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要避免这种无意义的重复。3、总是选择相同的学生回答问题。走进学校,经常听见学生的抱怨“我的老师从来不点我”或“老师总是喜欢点那几个学生”。从这些抱怨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不满和挫折感。仅点几个(通常是能力强和学业成绩突出)学生的教师给了大多数班级成员一个消极的强化-反正我的学习不好,老师不喜欢我,也不会关注我,尽管玩吧。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学业越来越没兴趣,在课堂上开小差,从而导致集体斗志的丧失。4、控制问题的答案。你见过这样的课堂没有,教师很认真地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自己回答;或是让学生回答后又打断学生的回答,自己完成回答;或者是在学生
5、答错之后没有试图启发学生思考就加入了个人的评价。结果,整个课堂上只能听见教师的观点,而没有学的观点,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对还是错。这些都是极端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行为。当学生知道教师不让他们完整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时,他们怎样学会去思考、去形成逻辑思维?教师的这些行为往往使学生感到万分沮丧,学生难以形成自己回答问题的逻辑系统,从而使学生消极地对待教学。如果确实是问题太难,教师应该充分地启发学生或留给学生课后思考。5、忽视学生的提问。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课堂上遇到问题当场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仅占13.3%。专家分析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
6、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只能是越来越多。教师忽视学生的提问是导致学生不爱提问的罪魁祸首。二、课堂提问的应遵循的几个原则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问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推动因素。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课文的理解情况,还可以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好的提问可以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能力的形成以及良好的学习效果的产生。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针对写作动机提问原则 教
7、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认真研读教材,深入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要揭示的语言信息。提问时要找准问题的切入点,使学生更直接、更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写作目的,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旨意,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探究,全方位、多侧面地思考问题。笔者在讲孔乙己时就这样提出了一些问题:先布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孔乙己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然后又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小说是怎样抓住孔乙己脸色的变化来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小说是怎样表现了举人打折孔乙己双腿这一情节的?这一情节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由于提问时准确地把握住了作者写作的动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学生很快明白了孔乙己“
8、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一生穷愁潦倒,既未能进学,又不会营生,再加上他好喝懒做,不愿以自己的劳动去争取生存的劣性,使他的生活连温饱都得不到保障,穷得“将要讨饭了”。因此,他不可能有上流社会达官豪绅那种“红光满面”、脑满肠肥的“富相”,只能是“青白脸色”。这“青白脸色”的描写,再配合他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不仅形象地揭示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而且为下文进一步刻画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作了铺垫。这样学生很好地把握了作者的写作动机,便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2、运用比较提问的原则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比较提问,在比较中唤起学生求
9、知的欲望,使他们的思维在关键环节上一直处于应激状态,从而会学,爱学,乐学。教师在教学中以课文为中心参照其他材料进行比较。如背影和回忆我的母亲都是写家庭亲情的,不同的是背影的作者是怀着一种歉疚之情来述说的,而回忆我的母亲的作者则是怀着一种崇敬来叙写的。先找到不同,再想想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两篇课文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通过对不同内容的分析比较,寻找它们的相同之处。春和济南的冬天分别描写了两个不同季节的景色,但文章有没有相同之处呢?为什么会有这种相同之处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们能了解到两篇文章中都流露出了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祖国无比热爱的相同情感.3、注
10、重训练思维提问原则 课堂中的提问,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上哪些人也
11、具有莲的精神品质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 4、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进行提问,同一问题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提问角度和思维广度。例:在讲析明天不封阳台一课时,围绕明天封不封阳台可以有如下不同的问题:(1)对基础较差的同学提问:楼房设计为什么要有阳台呢?只要能答对一个就给予表扬。(2)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提问:如今有些家庭在装修时,首先要封阳台,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3)对基础较好的同学提问:文中的“我”既然决定明天要封阳台,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的决定
12、产生怀疑?考察其综合能力。(4)对具有极强学习能力的同学提问:请你结合课文谈谈“我”最后决定“明天不封阳台”,为什么?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对其产生教育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习热情这些问题指向某一学生,但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通过不同角度的思考,达到了共同教学的效果,使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提高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求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只有引导学生开展活动,把学生中暴露的共性问题加以搜集、整理,提供给大家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锻炼和培养,为了突现学生的主体性,我们在
13、提问时尽量采用“你有什么问题吗?”“你有不同意见吗?”“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等语气,让学生共同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三、提问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不仅包括提问的类型,还包括教师应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形式以及对什么样的学生提问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平衡不同类型问题的比例和提问的梯度,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环境和氛围,如何对待学生不同的回答和提问,诸如此类问题就是提问的策略。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问的策略比提问的类型更重要。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提问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问“三维”有底数。语文新课程目标由三个维度的目标组成,总目标必须通过分类目标来实现。提问要解
14、决什么问题,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切忌盲目随意、信口开河,无意识地随意提问,结果是一节课上下来,提问了什么问题连自己也不知道。因此,提问要把握教学的分类目标,即课堂提问必须根据“三维目标”来设置。当然,三个目标的提问权重不能一样,要有侧重。2.提问对象观神态。提问要根据学生的神态(心理状态、行为状态),进行有选择性地提问。有经验的教师,经常在提出问题后环顾全班学生,为什么呢?因为一些非语言的形态可以告诉老师,此时此刻学生对问题的反映如何:学生举手,表明他有把握回答;嘴巴微张,身体前倾,“眼睛渴望着眼睛的重逢”,则表明他极愿意试一试;托腮挠首,“举头望明月”,表明他正在思考,但一时还难以
15、回答;躲避老师的眼睛,把头埋得低低的,谓之“低头思故乡”,则表明他对这个问题不懂或害怕问答。因此,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意图,有针对性地选择对象回答。比方说这节课你想锻炼几个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那么,你就可以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态,及时捕捉你需要的对象。3.提问时效看评价。教师提问学生后,有一种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那就是对学生的回答不予评价指点。一句“坐下”,让学生心凉了半截,把学生推向“爱与痛的边缘”,积极性荡然无存。心理学上有一条基本规律,即人的活动是由其结果所调节的。这是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所提出过的“效果律”。一个人对他的活动知道与不知道结果,效果是极不相同的。当然,评价
16、绝不是简单地说“很好”、“错了”等,特别是否定性评价,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在鼓励中给予纠正。如,你可以说:“你的问答很有自己的见解,如果能再多考虑一步或再多转一个弯或某某地方你能再做进一步分析,那么这个问题就回答得非常好了。”等等。即使遇到一问三不知的学生,也用不着发火,可以说:“好,你先坐下,我想你可能是太紧张了,其实回答错了也没关系,下面我让其他同学来回答,请你注意听一听好吗?”每提问一个学生,都必须通过有效评价,使其有所收获。要让学生“在希望的田野上”奔走,而不要让他们走“迷茫的小路”。要让学生感受置身于“问题”之中的乐趣,在“问”与“答”之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提高觉悟。 总之,初中语文教
17、师决不能轻视课堂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关键部分,也是学生发展的推动因素。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不断思考如何根据课文重难点和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类型的提问,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方法把它们提出来,让学生能迅速、正确地理解问题的指向,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质疑能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最终使课堂教学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参考文献: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中学语文研究2003年1-3版3问题与对策读中国语文教育 江明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1版 4于漪语文教育论集 于漪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年3月第1版 5语文学习 包南麟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年第至期和200年第至期 6语文教学通讯(A、B刊)徐永平主编 语文报社 200年第至期 7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