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共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共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2012)目录专心-专注-专业前 言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我国从人口大国建设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儿童早期特别是从胎儿期至出生后2岁(生命早期1000天),是决定其一生营养与健康状况的最关键时期。婴幼儿期的营养不良可能导致儿童不可逆转的生长和认知发育迟缓,影响智力潜能的发挥,降低学习能力和成年后的劳动生产能力,导致成年后患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诸多慢性疾病的风险加大。同时,儿童营养状况与死亡率的变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5岁以
2、下儿童死亡归因于营养不良的比例达35%,急性重度营养不良儿童的死亡风险是非营养不良儿童的9倍。儿童期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1(挨饿人口比例减半,降低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和目标4(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如果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将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物供应日益丰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为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的改善创造了良好条件。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不断提高,营养不良状况持续减少;城市儿童的平均生长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接近西方发达国家同龄儿童的平
3、均水平。与此同时,儿童营养状况城乡和地区差异显著,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的双重负担并存,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亟待改善。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了多项儿童营养指标,明确了我国儿童营养改善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发布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2012),旨在向公众和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儿童营养发展状况,引起全社会对儿童营养问题的重视和关注,积极营造有利于儿童营养改善的社会氛围,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保护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一、儿童营养状况显著改善儿童营养状况通常用生长发育和营养不良状况等指标综合反映。其中反映生长发育水平最主要的指标包括身高(长)和体重
4、。营养不良包括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和微量营养素缺乏。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通常用低体重、消瘦和生长迟缓反映。低体重和消瘦反映儿童急性营养缺乏,生长迟缓反映儿童长期慢性营养缺乏。常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包括铁、维生素A、维生素D、碘等的缺乏。 (一)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不断提高1.身高(长)持续增长1990年-2010年,城乡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身高均有增长,并且增幅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农村儿童的身高增幅大于城市,城乡儿童生长差异正在逐渐缩小。如城市4-5岁男、女童平均身高分别增长4.5厘米和4.4厘米,农村分别增长5.2厘米和5.8厘米(图1和图2)。2.体重合理增长1990年-2010年,城乡不同年龄组的
5、儿童体重均有增加,并且增幅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城市儿童的体重增幅大于农村。如城市4-5岁男、女童平均体重分别增加2.6千克和2.1千克,农村男、女童均增加1.8千克。与身高的增长基本一致,相对平衡(图1和图2)。卫生部组织的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也显示同样的身高、体重增长变化趋势2。近20年来,我国城乡儿童生长发育处于快速增长期,目前,城市儿童的平均生长发育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童生长标准,接近西方发达国家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但农村儿童仍有一定差距,其生长发育水平还有较大升高潜力。体重身高(数据来源:国家食物与营养监测系统)体重身高(数据来源:国家食物与营养监测
6、系统)(二)儿童营养不良状况持续减少 1.5岁以下儿童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病率明显下降2010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为3.6%,比1990年下降了74%(图3),已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1;生长迟缓率为9.9%,比1990年下降了70%(图4);消瘦率为2.3%,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的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从2000年开始降低,2010年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儿童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分别为8.0%和20.3%,比1998年分别下降了45%和44%。(数据来源:国家食物与营养监测系统)(数据来源:国家食物与营养监测系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2012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显示,中
7、国5岁以下儿童的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低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明显低于东南亚国家,在金砖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表1)。表1 部分国家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国 家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 (%)金砖国家中 国410巴 西27印 度4348俄罗斯-南 非924其他国家美 国13土耳其212墨西哥316泰 国716越 南2031*来源于2012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各国数据为2006-2010年之间的数据,其中,中国为2010年数据。 2.微量营养素缺乏有所改善 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儿童最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1992年-2005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无明显下
8、降,徘徊在12%-23%之间3。2005年开始持续下降,从19.3%下降到2010年的12.6%。其中,城市由11.3%下降到10.3%,下降了9%;农村由21.9%下降到13.3% ,下降了39%(图5)。(数据来源:国家食物与营养监测系统和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1995年我国全面实施食盐加碘,2011年合格碘盐食用率已达95%,在全国水平上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1982年-2006年,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10%左右,改善不明显3,4。临床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已不多见。 (三)儿童营养改善显著提高了儿童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归因于营养不良的
9、比例达35%。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归因于营养不良的比例,2000年为22% 1,据专家测算,2010年降至13%。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促进了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下降,201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6.4,比1990年下降了73%,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4。2009年-2011年,青海省实施的早期儿童营养干预项目结果表明,干预后儿童两周腹泻和发烧发生率明显降低,各年龄段儿童疾病发生率降低幅度在50%-80%之间。二、儿童营养改善的策略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民生,重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改革与发展,为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提高儿童健康水
10、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是儿童营养改善的重要保障1.儿童营养改善的法律保证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儿童健康,确立了“儿童优先”原则,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出台了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为改善儿童营养、保护儿童健康提供了法律保障。国务院先后制定了1990-2000年、2001-2010年和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都明确提出了改善儿童营养、促进儿童健康的相关目标任务和策略措施。 把保护儿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2. 扶贫开发战略改善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随着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
11、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特别是2011年,中国政府将贫困标准线提高到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更多低收入人群获得政府扶持,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和食物支出得到提高,有力保障了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营养改善。(二)经济社会发展是儿童营养改善的坚实基础1.家庭收入增加提高了人均食物消费能力1990年-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11.7倍,人均食物消费支出增加了近6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6.6倍,人均食物消费支出增加了4.2倍。家庭在食物方面的消费能力增加,为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膳食结构优化
12、促进了儿童营养的全面和均衡随着农业的发展,粮食生产稳定增长,肉、蛋、奶、水产品和水果的生产快速发展。1982-2002年的20年间,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明显优化,动物性食物摄入增加了1倍多,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和豆类的优质蛋白质摄入增加了9%,城市居民奶类摄入由每人每天平均不到10毫升增加到65毫升,农村居民奶类摄入小幅增长。食物种类的丰富和膳食质量的提高,全面改善了儿童营养状况 5。 3.母亲(看护人)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研究表明,儿童看护人的教育水平,尤其是母亲的教育水平,对儿童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女性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提高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的普及,大大提高了母亲(看护人)
13、的教育水平,增加了她们对营养和健康知识的接受程度,促进了儿童科学喂养和平衡膳食。(三)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是儿童营养改善的重要支撑1.儿童营养法规和规范不断完善为改善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卫生部先后印发了一系列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如发布中国婴幼儿喂养策略和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保护和促进母乳喂养;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及其工作规范,要求托幼机构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为儿童提供安全、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保证膳食平衡;制定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佝偻病早期综合防治方案、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等系列技术规范,加强儿童营养不良疾病的防治;制订
14、辅食营养补充品通用标准,规范营养补充品的生产;委托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导婴幼儿营养和膳食。2.妇幼保健服务全面提升长期以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对孕妇合理膳食、营养素补充指导,避免或减少孕期营养不良对新生儿和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广泛开展婴幼儿喂养咨询、生长发育监测、营养缺乏及相关疾病防治等服务,提高了孕产妇和儿童家长的保健意识和健康素养。特别是2009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以来,将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儿童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以及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合理膳食指导等服务。3.儿童营养干预
15、广泛开展开展爱婴行动,加强母乳代用品的广告和销售管理,大力宣传、推广母乳喂养,提倡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宣传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促进及时合理的辅食添加;试点开展家庭强化多种营养素的辅食干预;2011年,卫生部与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合作在西部贫困地区共同开展“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实施预防碘缺乏行动计划,加强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缺碘地区合格碘盐食用率,大幅降低儿童碘缺乏病发病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儿童营养干预的有效手段。4.儿童营养监测不断完善一是开展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目前已开展了4次。从2010年起,将10年一次的调查调整为每5年一个周期的监测,0-6岁儿童是重
16、点目标人群。二是一施开展专门针对儿童营养和健康的调查与监测,包括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国家食物与营养监测系统和全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监测。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从1975年开始,每10年在北京、哈尔滨等九个城市进行一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目前已进行了4次。国家食物与营养监测系统从1990年开始,监测5岁以下儿童营养与健康相关指标,1990年-2010年已开展了8次调查,2010年该系统纳入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全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监测从2011年开始,每年开展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监测,主要用于评价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儿童营养相关指标完成情况。多年来
17、,卫生部不断完善以上儿童营养监测系统,加强儿童营养监测工作,全面掌握了儿童营养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儿童卫生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三、儿童营养改善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我国儿童营养改善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儿童营养状况存在显著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儿童贫血等营养问题依然普遍;流动和留守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的营养问题尚未引起重视。(一)儿童营养状况存在显著的城乡和地区差异1990年-2010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城乡差异一直较为明显,农村地区儿童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约为城市地区的3-4倍,而贫困地区农村又为一般农村的2倍,2010年贫困地区尚有20%的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
18、2006年卫生部调查显示,中、西部地区儿童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约为东部地区的2-3倍4。(二)农村地区儿童营养改善呈现脆弱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营养状况容易受到经济条件和突发事件的影响。如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贫困地区农村12月龄以下婴儿生长迟缓率上升了近一倍。汶川地震使儿童营养状况受到严重影响,灾后3个月,四川省北川和理县2岁以内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49.6%和78.8%6。(三)2岁以下儿童贫血问题突出2000年-2009年5岁以下各年龄段儿童贫血患病率情况分析结果显示,6-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最高,2-3岁儿童贫血患病率是一个平台期,3岁以后逐渐降低。201
19、0年,6-12月龄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高达28.2%,13-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0.5%。(四)流动、留守儿童营养状况亟待改善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由此带来的留守在农村的5岁以下儿童数量超过了1500万,还带来大量跟随父母的流动儿童。由于生活条件差、看护人教育水平低等原因,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2009年农村留守儿童的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约为非留守儿童的1.5倍。多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儿童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区儿童,体格发育状况明显落后于城区儿童。(五)超重和肥胖问题逐步显现2005年,城市和农村5岁以
20、下儿童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 5.3%和3.9%;2010年,城市和农村分别升高到8.5%和6.5%。不仅城市地区儿童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地区儿童超重和肥胖问题也逐渐显现。结束语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将改善孕产妇和儿童营养作为重要任务,提出了降低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贫血患病率等多个具体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儿童营养改善的策略措施。我们要抓住机遇,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促进儿童营养改善。一是将儿童营养改善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战略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扶贫开发战略,完善相关保障制度和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儿童营养改善
21、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在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将儿童营养改善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公共卫生重大专项。以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为重点,实施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干预项目;更加关注流动和留守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的营养与健康问题,积极探索改善其营养状况的有效模式,促进不同地区和人群之间的儿童营养均衡发展。三是切实加强妇幼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积极开展营养知识宣传和普及,加强合理膳食指导,提倡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为孕产妇提供针对性的营养指导,合理补充营养素,预防和治疗孕产妇贫血等疾病。落实婴幼儿喂养策略,倡导母乳喂养,开展科学喂养与营养素补充指导,促进合理添加辅食,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贫血、肥胖等
22、儿童营养性疾病。四是逐步完善儿童营养监测体系,将儿童营养状况作为评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纳入国家统计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儿童营养改善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中国将坚持政府主导,加强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参与,努力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人口素质基础。附件1名词解释1.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是联合国全体成员国承诺将建立新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以降低极端贫穷人口比重,并设立了一系列以2015年为最后期限的目标,即“千年发展目标”,包括8个具体目标:(1)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2)实现普及初等教育;(3)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力;(4)降低儿童死
23、亡率;(5)改善产妇保健;(6)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7)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8)制订促进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2.低体重:指儿童的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群体重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3.生长迟缓:指儿童的身高(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群身高(长)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4.消瘦:指儿童的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长)参考人群体重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5.超重:指儿童的体重高于同性别同身高(长)参考人群体重中位数加1个标准差或年龄别体质指数高于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群体质指数中位数加1个标准差。6.肥胖:指儿童的体重高于同性别同身高(长)参考人群体重中位数加2个标准差或年龄
24、别体质指数高于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群体质指数中位数加2个标准差。附件2参考文献1.陈春明 主编,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十一2002 营养改善与相关政策研究,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卫生部,中国儿童生长标准与生长曲线,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3. 荫士安 主编, 中国0-6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 赵丽云等.2006年中国儿童与孕产妇营养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卫生研究,2008,37:65-67.5. 王陇德 主编,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 综合报告,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王丽娟等.汶川大地震后3个月四川省北川和理县6-23月龄婴幼儿的营养状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696-700.未标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食物与营养监测系统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妇幼卫生监测系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