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领域大班端午节教案〔优选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领域大班端午节教案〔优选5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社会领域大班端午节教案优选5篇社会领域大班端午节教案优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社会领域大班端午节教案优选5篇,欢迎大家共享。社会领域大班端午节教案1教材分析在一系列端午节主题活动中,幼儿对端午节风俗有了更深化的认识,同时对龙舟竞渡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本节活动为幼儿创造亲身实践的时机,帮助幼儿了解龙舟竞渡的不同传讲,进一步了解各地不同的竞渡方式,在共同游戏的经过中体验团结协作的气力,激发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活动目的1.了解端午节龙舟的不同传讲,知道龙舟竞渡是一项传统体育活动。2.
2、能用多种方式搜集关于龙舟竞渡的信息、资料,积极与同伴沟通龙舟竞渡的传讲。3.积极介入游戏,在游戏中感受赛龙舟时的剧烈气氛,体会团队合作精神。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赛龙舟的传讲故事,以及各地龙舟竞赛中方式,完成调查表。2.纸箱龙舟4个,鼓,纸棍。3.邀请家长志愿者4-5名。活动建议1.组织幼儿沟通(龙舟竞渡调查表),自主了解龙舟竞渡的来历及比赛方式。1请幼儿讲述龙舟竞渡的不同来历,知道龙舟竞渡也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小结: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讲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是讲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因谏不成反遭放逐。悲愤中,屈原投汨罗江自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
3、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2播放教学课件,进一步了解各地龙舟竞渡的不同。讨论:图上的人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龙舟竞渡需要几人参加?都干什么?他们划的船与我们平常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小结: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加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龙舟竞渡根据龙舟大小确定人数,有17人、23人等多人组成。有舵手、鼓手、划手,需要多人齐心协力完成。龙船竞渡的船是一条龙的形状,龙舟上有龙头、龙身、龙尾、桨、舵。龙身
4、上会画有龙鳞,龙舟一般中间宽、两头窄,都有一个长长的龙颈,龙头装在长长的龙颈上,龙头和龙尾向上稍稍翘起,好似一只野鸭浮游在水面上,龙舟上还会插一面小红旗。我们平常见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3播放视频,引导幼儿了解龙舟竞渡的发展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于1980年5月16日作出决定,将龙舟竞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龙舟赛在我国南方地区开展的比拟普遍,已构成一年一度的“龙舟节。如今的龙舟竞渡,已经走向国际。2.组织幼儿玩“赛龙舟游戏,感受同心协力获得成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1家长志愿者和幼儿分组比赛,教师当裁判,听口令后几组同时把龙舟划向终点,先到者为胜。2讨论游戏中碰到
5、问题,共享游戏经历。提问:你们在游戏中碰到了什么问题?脚没有走齐,太挤,用力不均匀如何才能将龙舟划得又快又稳?喊口令,听口令一起用力3再次玩游戏,体验成功的欢乐。社会领域大班端午节教案2活动目的:1、了解端午的名称,来历及风俗,知道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2、能够本人动手做粽子,喜欢与同伴沟通过端午的经历。3、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欢之情。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活动重难点:重点:本人动手做粽子。难点: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欢之情。活动准备:物质准备:(认识端午)多媒体课件;超轻黏土及制作工具;做好的粽子样品。经历准备:幼儿有过端午的经历。活
6、动经过;一、开场部分用儿歌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老师:小朋友们,教师这里有一首儿歌,你们要仔细听,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小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儿歌讲的是哪个节日吗?幼儿:端午节二、基本部分一介绍端午的来历和风俗。1、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幼儿:五月初五。老师:那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幼儿:不知道。2、老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3、老师引导幼儿沟通每年家里都是如何过端午节的。4、老师小结:过端午节的时候都要吃粽子,戴五彩绳,赛龙舟,采艾草。二引导幼儿深化了解粽子。1、老师提问幼儿
7、都吃过什么样的粽子,让幼儿互相沟通。2、教室出示各种种类粽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的形状的种类。三引导幼儿本人动手做粽子。1、老师: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粽子,接下来就去做一个本人喜欢的粽子吧,做完之后还要给本人的粽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吧!2、老师引导幼儿本人动手做粽子,感受本人做粽子的乐趣。三、结束部分1、幼儿做完粽子后,老师让幼儿向大家介绍本人做的粽子和给粽子起的名字。2、老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表扬。老师:教师在绘画区准备了很多的画纸和画笔,小朋友们去画出一副本人心里的端午节吧!活动延伸;1、艺术领域:画龙舟。2、语言领域:讲述屈原的故事。3、手工活动:做五彩绳。社会领域大班端午节教案3主题;:端
8、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合适大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活动目的:1、平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2、知道农历五月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3、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文化重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难点;4、认读字宝宝:龙舟、艾叶、粽子。活动准备:1、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袋,咸蛋,粽子2、图片:赛龙舟,
9、粽子,悬挂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字卡活动经过:导入:播放背景音乐,师生律动出场乘火车进站一、开场部分1、打招呼2、手指游戏(手指歌)二、基础部分1、谈话导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呢?粽子,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豆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欢吃哪一种粽子?2你们知不知道人们在什么节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吗?幼儿讨论后,老师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节2、欣赏故事要求幼儿平静倾听,理解故事内容3、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1农历五月五是什么节?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风俗?3为什么这个节日要吃粽子?根据幼儿回答出示
10、图片: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等。4、拓展延伸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爱国情感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黄、系彩色丝线的图片,了解其用处。社会领域大班端午节教案4活动目的: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活动准备:1、视频端午节儿歌2、图片粽子、龙舟、香囊等3、实物:粽子、香囊活动经过:一导入播放视频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幼:端午节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幼:赛龙舟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
11、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2、老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3老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如今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幼:屈原二、给挂图选字活动。稳固上面学的端午节知识1、师:在黑板上挂有关端午节的图片,请小朋友选字贴在图片的下面。2、幼:选字活动三、看视频,学儿歌。再次稳固有关端午节知识师:教读(端午节儿歌)五月五,端午到赛龙舟,真热闹吃粽子,带香包蚊虫不来身边闹幼:跟着教师和视频一起学习(端午节儿歌)教学反思: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悬白艾、挂菖蒲、饮抹雄黄酒等。利用端午节,开展主题活动,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
12、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能够借端午节,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社会领域大班端午节教案5活动目的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3、让幼儿学会完好讲述生活经历,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风俗,乐于介入节日的活动。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活动准备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2、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活动经过一、导入播放视频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
13、日吗?幼:端午节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幼: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2老师播放视频端午节的来历3老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如今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幼:屈原二幼儿运用已有经历讲述1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吃过粽子吗?粽子长什么样呀?幼儿答圆圆的有角的长长的师:教师今天也带来了好多粽子清小朋友们摸摸看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状呢老师以小组形式分发粽子,请小朋友观察幼儿自由回答,老师适时引导2师:好了,如今教师再请小朋友们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吃过的粽
14、子都是什么馅儿的,是甜的?咸的?还是辣的?幼儿与邻座伙伴结成对子,轮流讲述引进新的讲述经历运用句型不仅还1、老师通过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历师:小朋友们,端午节,我们不仅包各种形状的粽子,还品尝了各种口味的粽子,对吗?2、老师引导幼儿运用句型师:如今,教师请小朋友想想,端午节你还做了什么,然后请小朋友用不仅还编成完好的句子告诉教师老师引导幼儿,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包幼:端午节,我不仅在家帮妈妈包粽子,还和爸爸一起看赛龙舟。幼:幼儿运用句型,自由回答稳固和迁移讲述经历老师可通过生活中其他的经历讲述稳固句型运用老师引导:小朋友们,你们动脑筋想象,平常生活中,我们还能够用不仅还讲哪些句子呢?老师示范:比方讲,今天我在家不仅叠了本人的被子,还清扫了地板,妈妈夸我是个好孩子。老师引导幼儿大胆发言,运用句型讲述平常生活经历重点指导:幼儿能用完好的语言进行讲述活动评析此次活动通过浓厚的端午节节日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感遭到浓重的节日气氛和民族情感,进而引出句型让幼儿在不断理解认知的经过中运用此句型进行语言讲述,帮助幼儿学会完好的讲述。【社会领域大班端午节教案优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