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调歌头)教学设计.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水调歌头)教学设计(水调歌头)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出色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经过,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水调歌头)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共享。(水调歌头)教学设计1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明月几时有)选自初中语文新课标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首词。本单元词曲五首形式不同,风格各异。都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古代诗词是我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诗词学习,能够使学生学习和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能在这个学习经过中遭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积
2、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诚感情。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进而能遭到思想教育。苏轼,北宋中期文学家、字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宋代文学史上享有较高的声誉。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神宗即位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请求外任。元封二年,御使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因而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使,写此诗时年41岁。除政治不得意外,与弟弟分别达七年之久,无缘相见,时值中秋,月圆人不圆加上政治不得意,心情抑郁写下此词。2、学情分析本班初三的学生,而且从初一开场我就侧重对学生进行古诗文的朗读积累的训练,学生对古诗已有一定的积累,朗读技巧也有把握。学生已获得一些读词
3、的体验,对词中常见的意象有一定的理解,把握了一些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二、教学目的:1、通过联想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训练其联想和想象能力。能当堂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2、学生的朗读、老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共同鉴赏3、引导学生走进苏轼,体会他豪放的词风,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三、重难点分析重点:1、训练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诗词间运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2、积累名句,加强语言感悟能力,丰富语言宝库逐步提高欣赏档次。难点:1、深入体会作品传递的情感,理解诗人胸襟抱负。2、借助想象感悟意境。四、设计思路1、
4、由学生过中秋的活动,引出中秋佳节的风俗、然后引到描写月亮的诗歌,引入到本课中秋诗词教学内容2、让音乐绘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的美感3、朗读。词曲的朗读和背诵是认识意象、感悟意境的有效方法。4、学法指导:老师点拨,学生勤于考虑,自主鉴赏五、教学方案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刚刚过完中秋佳节,脸上还弥漫着中秋与亲人团圆的喜悦,那么我们中秋节都介入了哪些活动呢?学生随意回答中秋吃团聚饭,吃月饼,赏月是我们的传统风俗,中秋节是个月圆人圆的日子。大家能讲出我们学过的与月亮有关的诗歌?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平常对诗歌的积累很好,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关于中秋的诗词(水调歌头)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
5、头一出,余词尽废既然如此,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千古绝唱,来领略苏轼笔下的中秋的味道。二、把握作者?学生自由讲然后统一屏幕出示写作背景三、听读课文、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屏幕出示课文听读后,学生明确诵读诗词的要求。屏幕出示明确朗读要求学生自由诵读、学生泛读、小组朗读四、初步感悟?明确构造本词词共分几部分?正文前的小字是小序,交代了写作的原因背景正文部分有两部分,词的特点:上阕、下阕上片、下片文中有个字和这个字很类似阙下面我们五个小组合作朗读这首词。1组小序,2、3组上阕,4、5组下阕五、捉住语句?感受画面朗读这首词,你眼前会有如何的画面?从哪里发现的?找出相应的句子师:此时你的眼前出现了如何一幅画
6、面?生1:我从“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读出了这样一幅画面: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生2:我从“把酒问青天读出了诗人端着酒杯饮酒问天的画面师:你从哪里读出诗人是端着酒杯?生2:从“把酒上,把是“端起的意思师:不错除此外,你还能够读出如何一幅画面?生3:从“起舞弄清影能够读出,词人在月下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的影子。六、复原背景,感受人物师:大家把感遭到的画面展如今我们的眼前,这个画面在这么一个有月的晚上,词中的人又在干什么呢?你能够找出相关的动词.找一名学生读,其他学生听读考虑,找动词生:“欲乘“归去“恐“起舞“弄师:词人“欲乘风归去,想要到归到哪里去?生:琼
7、楼玉宇师:也就是讲词人将本人的归宿定位在天上,但是他当时的心理又则那样那个呢?请大家在文本中寻找生:“恐师:这是为什么呢?生:“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师:“胜是什么意思呢?生:承受、经受师、不能承当沉重的负担此时词人能做的是什么?生:“起舞弄清影师:什么意思呢?生: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师:那是一种自我欣赏,一种自怜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这样的心理呢?出示背景:老师出示并解读苏轼的坎坷人生:既不惟荆荆国公王安石是师,也不惟温温国公司马光是随神宗时: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先后被贬多处;哲宗时:废新法,信旧党,轼被召回,但与司马光意见不合,不同意尽废新法,而再次被贬以后新党再得势,他被
8、远谪惠州,琼州;徽宗即位:苏轼被赦回,途中病死于常州,终年65岁写这首词时,苏轼政治失意,被贬在密州任太守师:大家结合苏轼的坎坷人生,讲讲词中涉及的“高处“琼楼玉宇暗指什么?生:皇宫、朝廷师:是的,词人想要回到朝廷去,可是为什么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呢?请结合词人的坎坷人生回答生:由于词人被朝廷一贬再贬,所以内心深处虽想回归朝廷但不免有“恐,觉得哪里比得上在人间呢我们邀请一个学生,结合苏轼的坎坷人生,朗读上阕七、诵读品味,触摸情感师:这是一个带着愁思的词人,这是一个怀着矛盾心理的被贬臣子;此时词人“起舞弄清影,心情又怎样呢?请从文本中寻找词人的心境,并找出相关的语句邀请一同学朗读下阕,我们
9、边听读边考虑从下阕中寻找词人的心境,并找出相关的词语。?生:此时诗人心情很难受,我从“照无眠中读出词人如今“也不成眠师:此时月光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暗指诗人本人,也泛指那些政治上失意的人板书难受、失意面对这份难受与失意,诗人又是怎样面对怎样排遣呢?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別时圆?诗人继续把酒问天:“月儿你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师:这是一种指责,对月的指责啊!诗人将满腔愁绪倒向了月儿于是不禁发出深深的感慨,那是什么样的感慨呢?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生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速度快而轻松生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语调缓而慢,最后用降调并带拖
10、音师:请问这里的“此事指的是什么呢?生: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师:句中的“全应该怎样理解呢?生:成全师:不错,可以以理解为“周全,大家试着用本人的话来表达诗人的感慨生: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啊师:词人由月联想到了人,月的圆缺是自然规律,人也师一样,由分别就会由相聚,分别之时也是将要相聚的开场,不要为分别悲戚,应当为将要相聚而充满希望、等待。作者几度被贬的经历,还能有这样的化悲戚为希望,这是什么襟怀啊?积极乐观、豁达、旷达的胸襟学生回答词到这里词人的情感到达最高潮了吗?生:没有,最后的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能够看出词人对天下人的美妙祝愿。师:你理解这句子的内涵吗
11、?生:只希望人长长久久,固然相隔千里,也能分享这美妙的月光师:你从哪里读出是“只希望生:“但愿师:你从哪里读出是“分享这美妙的月光呢?生:共婵娟;“婵娟这里指“月亮师:大家再能讲几个类似的月亮的别名吗?生1:玉兔生2:玉盘生3::嫦娥师:古诗词中月亮的别名很多,月亮总是与思念联络在一起你能从古诗词中找出与此句意境一致的诗句吗?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师:多美的意境啊!请大家深情朗读最后两句,将其送给你最想送的人学生朗读八、回看板书老师总结文章上阙望月写景,表达本人想回朝廷但又心怀恐惧的矛盾心情,下阙怀人抒情,表达对兄弟子由的思念之情,两部分采用了借景抒情,想象联想的写作手法,短短的词中流露出
12、情感起伏变化,苦闷-向往、矛盾-自嘲-忧愤-豁达-祝愿。情感起伏变化。全诗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作者旷达的胸襟。再读此诗歌,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九、组内互读到达背诵十、作业稳固积累诗词十一、板书设计小序:时间缘由上阕:望月欲归恐舞弄下阕:责月怀人悟理乐观、旷达的胸襟(水调歌头)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一、1、教学目的:知识目的:识记词中的字词。能力目的:1、能当堂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2、了解阅读对话的三条基本途径。德育目的: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2、教学重点、难点:1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2阅读对话的基本途径及方法。3、课型:新授4、教法:组织阅读对话
13、,引导诵读感悟、合作探究。5、教具:多媒体二、教学经过一导入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二诵读欣赏1、放录音泛读,学生在听的同时画出停顿,揣测语气、语调。2、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词,进一步了解全词的内容。3、找同学泛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画出词中的生字词。4、全班齐读,记忆好的同学能够背诵。三文章分析、理解今天我们的学习采取一种新的方式,希望同学们积极介入
14、。开展阅读对话。有一句话讲得好: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和文学大师进行意味深长的对话。阅读的经过,应该成为对话的经过。怎样开展阅读对话呢?我们能够尝试从这三条途径入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1、与文本对话1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解释全词,理解全词大意小组讨论。重点几句话的理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句子请提出来,大家讨论。2解决了文句的疑难,让我们整体把握一下词的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责月怀人。抒情3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而对其中精巧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讲讲
15、你的理由。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词,整体感悟词的内容,仔细品味精巧的语言。2、与作者对话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这里,教师提供两个参考话题,同学们能够据此展开想像:假设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讲些什么?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水调歌头)教学设计3学习目的:1、了解写作的背景,学会通过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2、通过反复朗读背诵体会情感。学习重点:学会通过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学习难点:体会作品表达的人生哲理教学方法:引导
16、学生诵读、感悟、合作探究。课前学习: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背景资料,并朗读全词,读通读顺。设计理念:(水调歌头)作为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其意,懂其理,诵其情读出本人的理解和体验。本着课程标准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出本人的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其品德修养“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的理论指导,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设计多种情境,让生读、思、品、讲。在能力发展同时,让学生遭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遭到审美乐趣。教学1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原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
17、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导入新课:导入1:同学们,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文学,比方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讲。其实,更重要的是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出色的文学大师,是他们让那个时代的文学大放异彩璀璨夺目。比方,提到魏晋我们就会想起陶渊明,提起唐代就不能不讲李白、杜甫,提到宋代就不能讲生答:苏轼是他们让那个时代的文学愈加精彩。导入2:“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的万事万物在作家的笔下都是一曲浪漫的歌,一首
18、美丽的诗。团聚之时的中秋佳节,浩瀚的深蓝的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月亮就更是牵动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愫。其中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词被广为传诵,这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今天,让我们跟着苏轼一起来对月长歌。苏轼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出色的文学家散文家、诗人、词人、字画家,文艺评论家和审美鉴赏家。词集有(东坡乐府)。其词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与父亲苏洵兄弟苏辙合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散文家。散文有(前赤壁赋)词有(水调歌头)(念奴娇)。与辛弃疾齐名,为豪放派的代表。苏辛时代背景:该词是苏轼任密洲太守时写的,当时王安石当政,苏轼在政治上遭到压抑,“那是一个中秋之夜,诗人一
19、个人孤零零来到庭院,对月独饮,政治上的不得意,对亲人的思念,郁结于心。但他又深深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于是将千愁万绪,流泻笔端。所以词中有消极伤感的情绪,但他毕竟有着旷达的胸襟,又从对人生哲理的探求中到达了自我解脱。内容简析:小序:交代作词原由,领起全篇。序常起揭示作品内容的作用。上阕:词人欢饮时的想象,表达。问天人格化下阕:词人无眠时的探求,表达诗人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问月全词:问人生探哲理,寓哲理于抒情中。表达诗人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也表达了词人对美妙生活的追求,对人生哲理的考虑。简单赏析:这首中秋怀人词,久负盛名,横绝今古。开始一句虽在用李白诗句,而举止超逸,气韵终高一筹。人间天
20、上,连通情感脉络。接着以浪漫瑰伟的想象,集中描写本人与朝廷的微妙关系,突出“去与“留的矛盾。下阕实写中秋赏月,写与弟的离别相思之苦,由怨而转入彻语,足见作者不为环境所拘谨的豁达品格,“但愿二字,忧患俱释,惟以善保天年,藉明月而寄相思相互劝勉。翻译全词:小序:丙辰年的中秋节,我畅饮到天亮,大醉,写了这首词,并以此思念子由。本是团聚之日,天涯各一方上片:明月什么时候才会出现,端起盛满酒的杯子来质问青天。一疑不晓得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二疑我打算乘风回到天上去,又怕在那高高的琼楼玉宇中禁不起严寒。三疑月下跳起舞来,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哪里像在人间啊!四疑下片:月儿已经转过朱红色的阁子,低低
21、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安眠的人。描写月光月儿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偏要在人们分别时才变圆呢?人都有悲欢离合之事,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圆满。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固然相隔千里,也能分享这美妙的月光。1问:对照注释你以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联络何在?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两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问: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3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如今哪些词句上?你怎样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4透过词的本意,词人向我们暗示了什么?“天上乃朝廷也板书设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上阕:饮酒问月追求美妙生活下阕:难眠怀弟探求人生哲理相关
22、链接:点击生活,理解运用,展开想象,诵读品味1、创设生活情境。1中秋之夜,思念外出工作的亲人,这时引用(水调歌头)中哪一句祝福?2你妈妈特别想念你外出上学的哥哥,请你引用(水调歌头)中一句诗来劝劝她你会怎么讲?2、哪一句直接写“月的。3、诗中哪一句与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设计讲明:创设生活情境,既能学以致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检测对诗句理解程度。4、读完这首词,你有何启示?师的阅读体验:同样一轮中秋月,王建发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哀叹,而苏轼却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出了他的旷达。可见,同样的月亮,人们对她的态度是不
23、一样的,我们可能无法改变事物,但是我们能够改变我们的心情,能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事物。设计讲明:多种情境铺设,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教师与学生融洽沟通体验,很好起到了“平等中的首席作用加深体验。备课20xx年12月再备课于20xx年7月13日星期五(水调歌头)教学设计4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作者简介苏轼:(103
24、7-1101)北宋文学家、字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大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传诵甚广。题解及写作背景水调歌头,是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调)开始的一段,另填新词
25、,因此得名。参见教材P111注释1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二、注释1、把酒:端起酒杯。2、宫阙qe):宫殿。3、归去:回到天上。4、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5、不胜shng:经不住,承当不了。6、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7、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8、不应:不该。9、何事:为什么。10、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11、此事
26、:指人的“欢和“合和月的“晴和“圆。12、千里:相隔千里的人。13、共婵娟:共同享受美妙的月光。三、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饮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如今是什么年代了。传讲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本人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讲“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严寒传讲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fo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
27、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经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聚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圆;月亮呢,也会碰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固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四、诗歌赏析1、一、选择题1、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及字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_B_A、欧阳修B、苏轼C、陆游D、辛弃疾2、北宋后期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号:AA、东坡居士B、青莲居士C、稼轩居士D、易安居士3、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有(B)A、李煜B、辛弃疾C、柳永D、李清照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现作者出世思想与入
28、世思想矛盾的语句是B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D、月有阴晴圆缺5、创始豪放派词风的宋代作家是_C_A、欧阳修B、王安石C、苏轼D、辛弃疾6、苏轼(水调歌头)小序云:“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里的子由是苏轼的DA、父亲B、哥哥C、儿子D、弟弟7、苏轼(水调歌头)小序云:“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首词的主题是:BA、羁旅行愁B、望月怀人C、悲悼故国D、忧时伤事二、赏析题1、本词有一端小序,其作用是-。文中讲的“子由是词人的-,其名为-,他和苏轼,-并称文坛“三苏。本词有一端小序,其作用是-
29、介绍写作缘由。文中讲的“子由是词人的-字,其名为-苏辙,他和苏轼,-苏洵并称文坛“三苏。2、全词以问句开篇,上阕问-,下阕问-,归根到底是在问-。全词以问句开篇,上阕问-月,下阕问-天,归根到底是在问-本人。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4、词的上阕,写词人“-的想象,词中描绘了一个-的境界,表现了对-的追求。词的下阕写“无限时对-的探求,全是词人内心的-,从表达方式看主要是-。词的上阕,写词人“-天上宫阙的想象,词中描绘了一个天上仙境的境界,表现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对美妙生活的
30、追求。词的下阕写“无限时对-美满生活-的探求,全是词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从表达方式看主要是-叙述。5、苏轼,字_,号_,与(水调歌头)一词的小序中提到的“子由即弟弟及父亲同为“_,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_。子瞻,东坡,苏辙,苏洵,唐宋八大家,词牌名6、下列诗句朗读节拍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C、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月圆之夜,给远方的朋友发条祝福短信,你能够用(水调歌头)里“的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1、。8、有人就此词的上阕上了个上联,请你根据下阕内容对出下联:上联:望月怀逸兴壮思,自具雅量高致。我的下联:例:怀人写悲欢离合,颇显旷达胸襟9、本词中表达词人美妙愿望的一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0、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在哪里?做出的意思,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11、这首词中表达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12、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欢。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聚是一种自然常理。C、“但愿人长久,千
32、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襟怀和乐观的情致。13、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讲讲“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如李白的(静夜思)。古代诗人常借“月亮“月光表达思念之情。14、对(水调歌头)苏轼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全对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首句陡然发问,这是诗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B“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宇,这两句设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C“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月光的移运,都是“无眠者
33、眼里看到的,可见“无眠者久久不能入睡。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此句称得上是水到渠成。若是能够健康长久地生活着,那么,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够共赏明月而得到些许安慰吧。这也正是作者的进一步处我解脱。15、给加点的字注音。1宫阙qe2琼楼qing3绮户y4婵娟chnjun16、补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1明月几时有?。2,何似在人间。3,月有阴晴圆缺。4但愿人长久,。17、写出三句描写“月的古诗词句子。12318、写出三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怀念或良好祝愿的古诗词句子。123三、问答题开始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这问年问月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追问
34、:那么他为什么向往月宫呢?由于他写这首词时正被贬官,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这首词正反映了他内心的剧烈矛盾: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知足,因而向往月宫,进而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思妙想。如何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点拨:“我欲乘风归去,明白的讲出了他的这种矛盾的意念。他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望情于现实。在这时,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消极避世、超然世外和入世积极努力、建功立业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极度的矛盾之中。这里的“归去应如何理解?“归去带有归隐、超然世外的意思。“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月下渐
35、渐起舞,固然只要清影随人,但也令词人沉醉。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暖和。“何似在人间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也显示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有什么作用?“转、“低描写月光渐渐转移,表明夜渐渐深了。“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朱阁“绮户与上阙的“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然过渡到怀念弟弟子由的手足深情,引出下面“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这是词人怅恨久别,用抱怨的口气对月亮迫不得已的发问,表明了“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
36、“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但词人很快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久的遗憾,因此开场自解自叹、自我安慰了,巧妙转入下一句。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妙祝愿的句子。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它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非人力所能左右,是人生无法克制的遗憾。正由于蕴涵了人生哲理,这句词也成为名句。表达美妙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关于祝福的流传千古的名句。词人终于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安慰,离别之憾能够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这样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这句与上阙结束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以美
37、妙的境界结束。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如何的人生态度?作者在词中问天,实际是在问人生,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词反映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他旷达的襟怀和乐观的情致。(水调歌头)教学设计5教学目的1、学习欣赏咏月诗词的方法2、养成良好的诵读诗歌的习惯教学重点:学习欣赏咏月诗词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诵读诗歌的习惯。教学难点: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教学经过: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传统意识中,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不知道同学们在往年看中秋圆月时有何感受?今天,我们不妨来欣赏宋朝著名诗人苏轼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看看
38、他的感受怎样。二、欣赏(水调歌头)1、简介词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创作时间及创作原因。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作于丙辰1076年秋节。当时作者41岁,为密州如今的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作者并未因而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他以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也就能够了2、初读全诗,感悟内容。1学生读书下注释。2由学生迅速自读课文。3点一生朗读学生点评后,老师总结点评4全班齐读3、疏通全文1学生对照全文,自主疏通全文,并记下读不懂、有问题的地方。2小小组沟通问题能小组
39、内解决的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有组长整理提出3全班沟通、解决问题4打出全文注释,学生自主整理在课本上。明确: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月光转过朱红色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圆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聚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相互祝福。5问:对照注释你以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联络何在?明确: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
40、。两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6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如今哪些词句上?你怎样理解?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问:比拟(十五夜望月),你喜欢哪一篇?说说理由。5、音乐欣赏1播放王菲的(水调歌头)2第二遍播放,学生轻声跟唱,感受其中的情感。6、学生总结1欣赏诗词的方法明确:第一步:初读全诗,感悟内容。第二步:驱遣想象,再现情景。第三步:诵读品味,领会诗情。2由学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明确: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襟怀和乐观的情致。三、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词2、小作文:以“月为话题,讲本
41、人想讲的话。(水调歌头)教学设计6教学目的:1、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2、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3、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考虑。教法学法分析: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因而,在课堂上,我特别重视学生主动介入课堂以引起他们的亲身感受,在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中整体把握作品,进而到达提升个人语文素养的目的。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2、沟通讨论法深化体会作者情感。3、揣测意境,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考虑。在教学经过中力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课文
42、材料,还学生大量的课堂活动时间,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太多层次诵读、多角度比拟、艺术性创编等课堂实践活动来带动教学流程步步推进,在读、讲、赏的层进训练中落实教学目的?教学层次:一、朗读词文,整体感悟;二、赏析字词,理解词义;三、把握脉搏,读懂词情;四、加深体悟,背诵全词。教学经过:一、导入:你积累了哪些写月亮的诗词?作者借月亮抒发了什么情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月:思乡怀念亲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照旧。杨柳岸,小风残月。无言独上
43、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夜院锁清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给学生一个支点,让每个学生都介入到教学中来。二、诵读品味1.教师范读本课,(选配古筝曲目(春江花月夜))。2.学生自由读本课,要求读准字音:字准句清,音正腔圆,语调控制得体。注意阙qu琼qing绮qi胜sheng设计意图:先声夺人:让学生亲身看到教师用声音、用奔腾的激情重现词的形象,让学生受感染,让学生跃跃欲试,让学生愿意和教师一起走进词的里面,感悟词的内容。3.齐读单个读结合,要求:读准节拍、了解词语的意义。、解释加点词。(1)丙辰中秋,欢饮达旦。早晨(2)高处不胜寒。能忍耐(3)何似在人间。
44、哪里像(4)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什么(5)千里共婵娟。借指月光6不应有恨遗憾、失意这几个词是古今异义的词,有必要在理解全词意思之前提出来,引起学生注意,扫清文字障碍。读准节拍:丙晨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音读把握节拍:“语气可二二一、二一二或二二二、二三作逗,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找出韵脚:押an韵。每次读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读准字音读准节拍是读得顺的基础,这是为后面意读作铺垫。三、感悟词的内容: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下注解,小组讨论整首词,注意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词序颠倒的要把它理顺。有困难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解决。谁“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亮。谁“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指什么事?欢合晴圆谁“但愿人长久谁“千里共婵娟苏轼“但愿人长久离别的人“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