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旅游管理类研究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旅游管理类研究论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有关旅游管理类研究论文有关旅游管理类研究论文我国旅游教育事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获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发展环节中对旅游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老师职业发展研究还很薄弱,老师的发展影响到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影响着高校旅游专业的发展。下面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旅游管理类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有关旅游管理类研究论文范文一:基于游客感悟的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评价研究提要:以西安为例,根据大样本游客问卷调查获取的1065份一手数据,从游客感悟的视角,在借鉴前人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西安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以期认清游客视角的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提
2、高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古都城市的旅游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关键词:古都;游客感悟;旅游资源评价拥有高档次旅游资源的古都类旅游城市,一直以来都是游客所青睐的旅游目的地。在古都类旅游城市发展的研究中:沈祖祥1、赵现红2、高凌3、马红丽4、闵学勤5等对古都城市的文化发展战略、资源空间构造、形象等做了相关研究。但是,对于古都城市旅游资源的评价大多见于相关的规划文本,学术性科技论文几乎没有。而规划文本也基本上都是从专家和管理者的视角进行旅游资源评价,但实践证实,当前这种资源评价系统指导下的旅游资源开发难以得到游客的认同进而到达旅游快速发展的目的。尚没有学者从游客感悟的角度对古都类城市的
3、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文中正是从游客感悟的角度出发,针对古都类旅游城市的旅游资源评价进行研究。这将愈加具有科学合理性,其评价结果对古都类旅游城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具有理论参考价值。西安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存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古都类旅游城市的典型代表,其研究结果对其他古都类旅游城市也将有借鉴意义。目前,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西安正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目的迈进。因此,对其旅游资源进行愈加科学的评价也显得至关重要。1研究方法与数据;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然后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古都类旅游城市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
4、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简单直观,行之有效的资源评价方法。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解决多目的复杂问题的决策方法,运用到旅游资源评价中能够很好的对旅游资源的潜力进行评价。模糊综合评判是运用模糊数学知识,对影响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或属性进行评估,进而得出总体评判,做出合理的评价。文中从游客感悟的角度出发,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西安市旅游资源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相关建议。该项研究针对游客对西安市旅游资源的评价,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原始资料。调研组成员于2020年67月在古城西安的各大旅游景点对国内游客进行了抽样调查,共
5、发放问卷1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65份,有效率为96.8%。样本以男性居多(62.17%),中青年为主(89.34%),文化水平较高(大专和本科以上的占81.66%),职业中以学生居多(29.23%),月收入以3千元下面占大多数(63.8%),旅游方式中家庭或朋友所占比例最大(37.92%)(表1)。2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定量评价2.1以层次分析法建构评价体系在借鉴前人对旅游资源划分的方法6,并结合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西安市旅游资源评价从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旅游环境三个层次来确定评价要素指标体系。构建的层次分析图(图1)中,A层为总目的层,B层为准则层,C层为指标层。
6、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特尔菲法,请相关专家对各级评价中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拟打分,构造出比拟判定矩阵。使用1-9标度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化得A-B和B-C判定矩阵(表2-表5)。2.3求解判定矩阵根据判定矩阵,通过计算机处理,求得近似最大特征值以及B层和C层的各个指标权重。并且通过判定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和同阶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之比,得出一致性比率CR,经一致性检验,CR0.1,判定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7,将结果汇总于表6,其中,RI经过查表7得知。2.4层次总排序根据表6,能够得出西安市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表7)。通过表7能够看出: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评价B层权重从大到
7、小依次为旅游吸引物(0.659)、旅游环境(0.185)、旅游服务(0.156)。然后根据最底层指标占最高层指标的比重,得出指标权重,即15个评价指标构成的指标总权重向量为:A=(0.1670.0960.0430.3520.0280.0480.0620.0100.0080.0070.0140.0330.0370.0230.070)。3模糊综合评价让游客对西安的15个指标分别下一个评语,评语集为:V=(非常不满意(v1),不太满意(v2),一般(v3),有点满意(v4),非常满意(v5)。指标集到评语集建立模糊关系,算出各的从属度,例如调查结果表明,对于文化点而言,1.4%的游客表示非常不满意,
8、1.2%的游客表示不太满意,6.1%的客表示一般,23.7%的游客表示有满意,67.6%的游客表示非常满意,是可对文化景点指标得到如下模糊评价量:(0.0140.0120.0610.2370.676)构建模糊综合评价矩阵R(表8)。运Matlab7.0软件,根据表7得出的各指标重,与相对应的表8所建立的三个准则下的各指标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相乘,可得到B层以及A层的资源评价结果(表-10)。游客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游客模糊综合评价集中在非常满意和点满意两级上,总体上呈正向评价。于准则层的旅游吸引物、服务和环境三部分来讲,游客的评价详细为下面几个面。大多数游客(89.33%)对旅游吸引表示满意,其
9、中有点满意的占28.54%,常满意的占60.79%;对旅游服务感到意的游客占60.76%,其中有点满意的32.83%,非常满意的占27.93%,也有21.04%的游客对西安的旅游服务感到不意,其中12.18%的游客感到不太满意,8.86%的游客感到非常不满意。对旅游环境非常满意和有点满意的分别占30.547%和36.07%,以为一般的占18.92%,还有9.37%和5.15%的游客表示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对整体古都西安旅游资源评价中,80%的游客都是感觉满意的,其中感到非常满意的游客占50.07%,有点满意的占30.6%;10.59%的游客以为一般;还有5.38%和3.38%的游客表示不太满
10、意和非常不满意。4评价结果分析4.1基于专家打分的旅游吸引物关注度分析经过专家的打分,对于古都类旅游城市的吸引物因素排名中(图2),景观丰富(权重为0.352)是游客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即游客去一个旅游目的地,不仅仅是为了参观一个旅游景点,更为关注的是这个旅游目的地人文及自然景观的丰富性。由此,西安提升其旅游竞争力的途径之一就是丰富旅游景观。文化景点(0.167)、名胜古迹和博物馆(0.096)也是游客最为关注的吸引因素,这与西安是一座悠久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密切相关,其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点及名胜古迹是游客追求和探寻的根源。除此以外,游客对社会环境(0.070)、交通(0.062)及住宿(0.0
11、48)的品质也比拟关注。社会环境能够从宏观上反映出一个旅游目的地能否安全,关系到游客最基层的需求,而交通及住宿的品质也是游客追求的重要方面,因而应当对旅游地的硬件基础设施提出高要求。相对而言,游客对于空气质量(0.007)、购物设施(0.008)和康乐设施(0.010)的关注度是最低的。对于购物和康乐设施,在古都类旅游城市的开发上投入资源能够相对降低,但是对于空气质量,游客的关注度固然不高,旅游地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如若空气质量太差,则会影响旅游地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参考文献 1沈祖祥,林弈言.我国八大古都古都文化旅游发展战略考虑J.旅游科学,2006,20(3):13-15. 2赵现红,吴丽
12、霞,马耀峰.西安市旅游资源空间构造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115-119. 3高凌,姚士谋.基于旅游资源评价的南京古都意向认知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3):106-109. 4马红丽,马耀峰,张佑印.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古都旅游城市总体形象认知研究-以西安市国内游客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25(9):781-783. 5闵学勤.南京城市形象的定位分析J.城市问题,2001(4):22-25. 6程乾,付俊.基于游客感悟的古村落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20,30(2):329-333. 7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
13、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6-12.有关旅游管理类研究论文范文二:关于我国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内容的讨论摘要:主要对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内涵进行了阐述,对其评价内容进行了综述。关键词:旅游业;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进入21世纪,人们体验自然、关注生态,已成为当代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趋势。然而,随着人们对自然索取力度的不断加大,对环境的毁坏作用也日益显现,出现诸如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生物资源减少等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旅游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因而,对旅游环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已成为热门话题,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是旅游环境研究中首先要解
14、决的问题。1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研究现状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与环境质量评价相结合,开场对自然环境的旅游适宜性进行研究。崔凤军初次解释了旅游地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的含义1。钟林生等根据生态旅游的理念2,也提出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的概念和原则。从研究内容来看,包括下面两方面内容:旅游地环境质量多从大气、土壤、水环境、气候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3,4;对旅游地环境旅游适宜性主要涉及的区域有自然保护区5、森林公园、城市绿地6、森林植物园7。从研究方法上看,我国学者主要采取主成分分析法3,4、数学模糊8等对旅游环境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2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的内容2.1气候的旅游适
15、宜性评价研究我国对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标对旅游地的舒适程度和适宜旅游期进行分析评价911;对冬季旅游气候的研究12;旅游气候区划分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对旅游气候资源的特点定量研究主要是舒适度和旅游适宜期等方面。各位学者采用的评价指标也是多种多样的:使用比拟多的是温湿指数13,4、人体舒适度指数1517和风效指数18,19;考虑旅游活动的相关性采用合适不同旅游时间的不同舒适度指标如各月舒适度指数、严寒指数和平均着衣指数20。2.2空气质量的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空气质量是决定旅游适宜性的决定性因素。对于空气质量旅游适宜性的
16、评价主要从空气负离子效应、空气粉尘含量和空气细菌含量等因子考虑。2.2.1空气负离子的研究空气中的负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21。空气负离子与人的体感舒适程度密切相关,是衡量旅游地空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我国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始于1978年,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两个负离子的研究发展高潮22。我国关于空气负离子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在人为干扰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空气负离子的分布规律23,24。目前,对不同区域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监测总结得出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是在爆布、海滨、河谷附近2528。日变化规律一天中,空气负离子浓度有两个波峰值0709时和2224时29。年变化规律一年中,空气负离子
17、浓度夏、秋季高于冬、春季;且夏季最高,冬季最低29。还有研究人员发现空气负离子浓度在近地层一般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室外空气负离子浓度一般高于室内30。乔灌草复层构造负离子浓度最高,草单层构造浓度最低26。2.2.2空气粉尘浓度的研究粉尘浓度过大会对大气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危害,所以空气粉尘含量是评价一个旅游地空气质量旅游适宜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得出乔、灌、草构成合理的绿化构造具有较好的滞尘效益31,32,祝宁也得出此结论33。不同树种之间的滞尘能力存在着差异34,35,滞尘能力差异很大主要是由于不同植物滞尘能力的差异与叶片的外表特性(皱纹、粗糙、绒毛、油
18、脂等)及其湿润性有密切关系,滞尘量的多少与树冠总叶面积、枝干分枝角度、树冠形状等有关36。2.2.3空气细菌含量的研究旅游地空气含菌量不仅是衡量旅游地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旅游地空气旅游适宜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植物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能够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37。植物种类不同,对环境微生物的作用效果也不同3840,不同的植物群落对空气中细菌含量的影响作用也不同41,42。2.3生物环境的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我国对生物多样性的评价主要从多样性程度、植物景观季相美感度、植物珍稀度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将区域分为高度适宜开展旅游活动的区、生物环境中度适宜区和勉强旅游适宜区。造成部分景点适宜性降弱的原
19、因可能是旅游过度开发43、游客量的增加44、旅游活动等45。2.4水环境的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国内学者对旅游地水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主要选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指标进行衡量45,46。近年来,在评价方法上人们常用综合污染指数47、内梅罗指数47、模糊综合评价法48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49、灰色聚类法50等方法来进行水环境的综合评价。2.5声环境的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旅游地的环境噪声主要是由服务业、娱乐、交通设施和人员流动所引起的。丰富的植被条件,具有良好的隔音减噪效应,能够有效地衰减噪音,构成平静的休闲空间51,52。我国对植物降噪效果的研究开场于2000年。一些研究者测量了不同类型的林带的降噪效果5
20、3,54,上海市率先进行了降噪绿地的研究和营造,对植物的减噪机理、降噪绿地的特征55进行研究。3结论通过总结得出我国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内容包括气候、空气质量、生物环境、水环境、声环境五方面,主要是对单个环境要素的评价有较大突破,且日趋完善,但还存在一些缺乏,如对地质地貌的评价相对较少,且不成熟。而且研究方法比拟单一,大多数采用层次分析法,采用定性、定量或定性定量结合评价。总之,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需要更进一步发展。参考文献: 1崔凤军.风景旅游区的保护和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钟林生,肖笃宁,赵士洞.乌苏里江国家
21、森林公园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1). 3王忠君.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效益与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4 4汪君.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分析与评价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6 5栗辉,刘晓东,邢军会.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固碳释氧及降温增湿效益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0,36(11). 6陈自新,苏雪痕,刘少宗.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J.中国园林,1998,14(6). 7周晓峰,蒋敏元.黑龙江省森林效益的计量、评价及补偿J.林业科学,1999,35(3). 8吴楚材,黄艺,刘云国,等.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环境质量评价J.中国园林,1994,10(3). 9陈胜军,樊高峰,郭力民.浙江海岛体闲旅游适宜时段研究J.气象科技,2006,34(6). 10周蕾芝,张国庆,张爱光.森林公园建设中舒适度问题的讨论J.林业资源管理,2002,(2).有关旅游管理类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