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行当划分来历已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行当划分来历已久.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行当划分来历已久京劇的行當分為生、旦、淨、丑四大類,行當劃分由來已久,大約在七八百年以前就已開始。但在初期,京劇的行當仍分為生、旦、淨、末、丑五大類,後來才把生行和末行合併,取消了末行。所以我們在講京劇生行的時候,應該順便把生和末的關係,它們之間有什區別,給大家介紹一下。因為在元雜劇裡,末的位置非常重要;在明清傳奇裡,末也是一種重要的行當,漢劇行當中的末行,就延續了這個傳統。即便在京劇已經成熟甚至繁榮的時期,在本世紀的二、三年代,在標示京劇行當的時候,也還是劃分為生、旦、淨、末、丑五種行當。假如不解釋清楚,很多人對於末行為什麼與生行合併,也就無法理解。生生行
2、是扮演男性角色的行當,通常都是劇中的男主角,京劇將淨、丑以外的男性角色全部歸入生行中,根據劇中人物的年齡、性格、外部形象等方面,大致能够分成老生、小生、武生等三類,生行以俊扮(即不勾畫五顏六色的臉譜),顯得較為瀟灑俊逸。老生專門扮演中年或老年的男子,因為這種角色都會戴鬍子(京劇稱為髯口),所以又稱為鬚生。此外,戲曲中的末行,本来是擔任男主角,但到了京劇中生行成了主角,末行就變成二路(配角)老生了,而行當劃分上也就從生旦淨末丑變成生旦淨丑了。小生專業扮演青年男子,在舞台上不戴髯口,化妝方式為俊扮,演唱時採用小嗓,唸白時運用大、小嗓結合的方式,以表現年輕男子的英俊儒雅、瀟灑飄逸為主。可依據人物性格
3、、地位再細分為紗帽生(有官職者)、翎子生(文武雙全者)、扇子生(溫文儒雅者)、窮生(落魄潦倒者)等。武生專門扮演武藝高強、英勇善戰的男子,例如趙雲,表演上運用大嗓唱唸,顯得較為粗獷,武生所扮演的大多為正面英雄人物,因而化妝方式也採用俊扮。武生依服飾及表演特色可再分為長靠武生及短打武生二種。長靠武生的特徵是身披大靠、足穿厚底靴,身段威武穩健;短打武生的特徵是身穿短衣、足穿薄底靴,身段矯健輕靈旦旦行是扮演女性角色的行當,通常都是劇中的女主角。旦行的化妝也以俊扮為主,根據劇中人物的年齡、性格、外部形象等方面,大致能够分成老旦、青衣、花旦、花衫、武旦、刀馬旦等,除了老旦用大嗓外,其餘皆用小嗓。老旦專門
4、扮演老年婦女的角色,青衣專門扮演端莊嫻淑的青、中年女性角色,例如(武家坡)中的王寶釧,因為這類角色通常都是苦命女子,身上總是穿著一件青色的服裝,故而稱為青衣。大多為劇中的女主角,表演上重視唱腔及水袖功,通常都是正面角色。花旦扮演天真活潑或身份低下的年輕女子,有時也扮演潑辣或放蕩的婦女。表演上重視唸白和做表,必須有很好的圓場功、手帕功和扇子功。花衫是由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所創造的行當,集合青衣和花旦的特點,演員不僅要有良好的嗓音和唱功,也要有精湛的做表,因而能夠更多面地刻劃人物性格。武旦扮演武藝高強的年輕女子,表演上以武打動作為主,演員必須有紮實俐落的功夫,其身份大多為神仙或妖怪,所以經常要打
5、出手交戰雙方將兵器扔往對手,代表雙方運功鬥法。刀馬旦專門扮演提刀跨馬、武藝高強的巾幗英雄,其身份大多是元帥或大將。表演上唱、唸、做並重,而且還要能開打,但是強調人物威武穩重的氣質。此外,旦行中還有一門彩旦,專門扮演滑稽、醜陋或風趣的女性角色,例如(拾玉鐲)中的劉媒婆,但是這類人物大都由丑行扮演,因而又稱為丑婆子。參考資料國立國光劇團?2007-02-1313:17:58補充淨淨行所扮演的都是男性角色,俗稱花臉,這是因為臉上勾畫臉譜而得名。淨行所扮演的角色大多是性格偏激、氣質異於常人者,或是粗獷豪邁,或是剛烈正直,或是陰險凶殘,或是魯莽質樸等形象高大的男子。淨行的表演特色是嗓音响亮,身段動作幅度
6、誇大,依據身份、性格的不同,可分為大花臉、二花臉和武淨三類。大花臉所扮演的大都是地位崇高、舉止穩重、具有正義感的人物。二花臉大多扮演性格勇猛、豪爽、粗魯的人物,同時也扮演陰險人物。武淨這類角色通常都扮演戰敗的一方,因而需要紮實的跌撲摔打功夫。丑丑行又稱為小花臉,這是因為丑行都在鼻樑上塗一塊白白的方塊,然後才勾畫臉譜而得名;因為丑行也畫臉譜,故而又與淨行的大花臉、二花臉並列,被稱為三花臉。丑行在舞台上專門扮演容貌醜陋的人物,大多為男性角色,但也有女性角色,這類人物多半性格滑稽、言語風趣,有時也扮演奸詐險惡、貪婪自私的角色,能够再分成文丑和武丑二大類。文丑是指沒有武功或劇中不展現武功技巧的滑稽人物武丑專門扮演武藝高強、性格機靈、動作敏捷的滑稽人物,這類人物表演時邊說邊做,動作迅速,大多是俠客義士,但有時也扮演狡猾陰險的角色。末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在北雜劇中,末稱末泥或末尼色,泛指末本正角,與宋元雜劇所稱的生同,而與末的涵義不同。宋元南戲所稱之末實即副末,除擔任報台,介紹劇情梗概和劇目主題的開場外,還在戲中扮演社會地位低下的次要腳色。崑劇末行是繼宋元南戲腳色制度發展而來,根据南崑的路子,包括老生、副末、老外三個家門,約在清代中葉初步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