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教局综〔2007〕74号 关于对全市小学教学 - 厦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教局综〔2007〕74号 关于对全市小学教学 - 厦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厦教局综200774号关于对全市小学教学-厦门当前位置:文档视界厦教局综200774号关于对全市小学教学-厦门厦教局综200774号关于对全市小学教学-厦门附件2湖里区小学教学教研常规管理意见试行为了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施行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我区小学教学教研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现对我区小学教学教研常规管理提出如下意见:一、课前1深化钻研教材:老师必须深化钻研教材,分析教材构造,领会编者意图,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教学目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2全面了解学生:老师应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等,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3认真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新学期开学前,老师要在“三熟悉熟悉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熟悉学生的基础上,确定本学期学科教学在知识与能力、经过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到达的基本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使教学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学校必须做好计划的检查、沟通、评价、反应和存档工作。4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是对课堂教学的科学预设,主要应把好三个环节确定教学目的、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即教案。教案是教学设计的书面表现形式。老师要根据任教学科,按课时写好教案。教案一般包括
3、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具课件和学具的准备、教学经过、反应练习设计、作业布置、课后反思等内容,其中教学目的确实定和教学经过的安排是教案设计的重点。教案编写应符合十点基本要求:教学内容要适当;教学目的要详细;教学重点要突出;环节安排要紧凑;新旧联络要严密;反应练习要精当;教法学法要创新;媒体使用要得当;面向全体要周到;主体主导要和谐。关于教案撰写,能够资源分享,但必须体现个人的增、删、改;提倡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考虑本身的优势和本班学生的实际,个人撰写教案。老师应提早备好一周的教案,教案分详案和简案,凡一级或一级以上职称且在本学科本年级曾执教三年以上的老师可写简案,其他老师应写详案。学校要
4、建立备课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教案,严把备课质量关,及时作出评价意见,并记入老师绩效考评档案。5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教材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之一,老师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实践、批判和反思,按学生的实际需求将教材资源加以组织、整合,实现对教材的再创造;学校要合理计划并充分发挥学校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益,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拓宽课内外课程资源的共享渠道。二、上课课堂教学是施行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全面施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确实做
5、到“开齐、开足、上好;在于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于探索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加强对教学全经过的管理和监控。1做好课前准备:上课之前老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教具、电教仪器、实验材料、学具和反应练习等,准时进入教室。2正确使用教材和教学资料:教科书是施行课程标准的基本载体。老师要转变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科书,并实现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在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领域,学校可选用老师教学指导用书,组织老师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编写必要的教学资料教学指导用书和教学资料仅供老师使用。3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6、老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老师要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开放、互动的教学情境,改革教学方式,为每个学生提供介入、展示的平台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空间;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改良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擅长观察、分析学生课堂学习的情绪、思想动态和知识生成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进度,注重因材施教,提倡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收获和发展。4规范老师的教学行为:老师应以本人的人格魅力积极影响学生,做到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教态自然、行为文明、语言健康、表达准确生
7、动、板书工整有条理,媒体使用、演示验证规范、科学,擅长运用教学评价的鼓励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严禁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和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一律讲普通话。5体现教书育人:学校必须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课堂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求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与承受挫折、失败的学习心理素质的练就,真正做到教书育人。6建立课堂教学检查制度:任何老师未经学校领导同意,不得随意挪课、调课、请人代课,不得课中擅离教室,严格执行“三表。学校领导应采用巡课、听课和课后评课、座谈等形式,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的经历和存在问题,有效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
8、题,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三、作业1精心布置作业:作业管理要立足于精心设计、加强实效、减轻负担。作业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学情,体现针对性、层次性、启发性、发展性,难易适中,提倡分层布置作业,杜绝机械重复的作业。作业形式要多样化,灵敏安排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等。要注重培养学生先温习后作业、独立考虑、自主完成、自我检查、书写工整等良好的作业习惯。2控制作业时间:课堂作业练习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必须在课内完成。一、二年级不留书面的家庭作业,其他年级的书面家庭作业不超过一小时。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变相体罚学生。3认真检查批改:老师检查和批改作业必须及时、正确,从中洞察学
9、生的学习效果,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要有记录和分析,并通过作业反应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行为。作业批注提倡运用短语加等级的方法,学校对批改符号应加以规范、统一。老师批改作业要与学生自主评价、及时订正有机结合。4建立作业检查制度:学校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老师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情况进行认真检查;严禁各种未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的教辅材料、练习册进入课堂,确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业批改应及时、认真,严禁敷衍应付。四、辅导1课堂辅导指向: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关注差异,加强辅导意识,及时捕捉学生学习经过中反应的信息,及时发现问题、改良教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目的的达成度。2课外辅导重点:
10、学困生是老师课外辅导的重点,要确保辅差时间,了解其知识缺漏,有的放矢地辅导;注意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提高辅导的效果;定期家访,指导家长配合教育。3注重方法指导:老师的辅导不仅要帮助学生析疑解惑,而且要关注学习方法的引导,尤其应帮助学困生养成动静相宜,会倾听,会合作,爱考虑,不懂就问的习惯,促其本身主动转化。4发展学生特长:对学有余力或有特长的学生,能够适当提高要求,为他们提供超前学习或发挥特长的时机,促其脱颖而出。5组织经历沟通:学校应定期组织导优辅差的经历沟通会,不断提高导优辅差的实效性。教诲处应设立学困生档案,对其转化进行跟踪记载。6加强家校联络:学校应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教
11、学开放日或开放周活动,加强老师与家长间的信息沟通。学校要建立家访制度,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应重视家访工作,除日常联络外,每学年对每位学生至少上门家访一次。学校在加强家校间的沟通,强化对家庭教育工作指导的同时,应争取社区教育机构的支持,积极探索社区、家长介入学校教育的经历。五、评价一学生发展评价。评价的范畴含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知识与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学校要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鼓励、反应、调整和改良功能,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方法多样化、评价经过动态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个性、发挥潜能,促进全体学生
12、的可持续发展。1建立评价制度:学校应通过考察、笔试、口试、实践、展示等方式,用等级制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语文和数学为考试科目,期末进行学期考试评价;其他学科为考察科目,以平常考察为主进行评定。平常考察可由老师安排进行,学期考试由学校组织安排。老师不得将学生的成绩排队、公布。2注重经过性评价:各学科都应重视经过性评价,可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课堂即时评价、特长展示、作业批阅、单元练习、实践操作、汇报表演、社会调查、成长记录等形式考察和评价学生,使评价的经过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经过。3加强命题指导:命题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做到不超标、不离本;语、数期末笔试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占7
13、0%,综合运用知识占20%,灵敏性、操作性、实践性、发展性题类题型占10%;非毕业班由区教研室提供命题参考卷,毕业班由区教研室制定命题指导意见并建立命题信息库供各校参考。4做好质量分析:考试之后,学校必须组织老师认真进行质量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成效数据统计、错误信息统计、典型案例分析、制定改良措施、中重度弱智生跟踪以及对试卷提出意见、建议等。5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学校要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管理、跟踪、监控、反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二老师发展评价。学校对老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必须遵循科学性、客观性、鼓励性、导向性原则,建立以老师自评为主,校长、老师、学生、家长共同介入的
14、评价制度,让老师多渠道获取信息,以利于反思、调整、改良工作方法,加快专业发展。学校要把老师的职业道德、专业发展水平、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等情况作为老师发展评价的主要内容,并制定操作性较强的评价细则。六、教研学校要建立以校为本、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制度,有促进老师专业发展的规划与措施,鼓励老师介入教学改革与研究。校长是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鼓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要整合教诲处、教研组、备课组和课题组等气力,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直接服务于老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要充分发挥老师个人、老师集体和教研专业人员的作用;要构成对话机制,营造
15、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气氛,为老师沟通信息、共享经历、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平台。1老师培训:学校应组织老师认真参加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培训和教学教研活动,促进老师不断吸纳和同化新的教学信息,提升专业素养,提高解读课程标准的能力和处理教材的能力。2教研组活动:学校教研组应根据区、校教学教研工作方案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每两周安排一次教研活动,确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及时吸纳最新教学信息,为教学活动正确导向,使教研活动成为课改动态的窗口。每位老师都要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改革的要求,选择个人研究专题、订好计划、展开实践,促进教学质量在不断的研究、改革与总结、反思中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