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苏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苏教版必修1).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中新课标优秀教案化学 必修1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单元概要本单元教材是以“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体系等化学物质的一般属性为主线进行编写的。由于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实质是分子等微观粒子的变化,物质聚集状态的变化实质是分子等微观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化和分子间距离的变化、物质的分散体系也涉及分子等微观粒子,所以本单元很自然地引出了“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等根本概念。这样编写一方面可以与初中化学进行合理衔接,另一方面又为高中化学后续内容的学习准备必要的根底知识。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化学反响,知道化学反响的四种根本类型和物质转化的一些实例,但初中化学中没有系
2、统学习和研究有关酸、碱、盐、氧化物等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没有对这些物质的转化反响进行整理总结。本单元中关于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内容正好可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反响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还可以为后阶段学习钠、镁、氯、氮和硫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规律打下必要根底。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气体物质、固体沉淀、溶液、浊液等具体实例,本单元中有关“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体系的内容就是在这个根底上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物质的存在状态,在原有根底上提升对化学物质的认识,同时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准备重要的根底。从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来看,物质的量、气
3、体摩尔体积、胶体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根本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科学研究中,是学生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所必需的根底知识。从本专题的三个单元之间的关系看,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有关原子的一些根底知识,本单元转向从分子层面去认识化学物质,同时又为第三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打下根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教学目标角度分析,本单元内容和编排为教学留下了自主发挥的余地。另外,在教材的编写中,还为教师开发利用其他教学资源留下通道,许多地方需要教师发挥能动性自主开发教学资源,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理解、不同经历,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必须因地制宜地开发教学资源,在课
4、堂教学中补充不同的实例、增加不同的实验,来到达教学目标。本单元教学设计中必须把握好的重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开放的问题情景中自由讨论、自主研究、自主形成结论。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关注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形成探究、自主、合作的科学学习方式。教学设计中要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从已有的记忆和根底为起点,进入新问题的研究,到达“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如在开始讨论“物质的分类和转化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在以往的化学学习中,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纯洁的化学物质 举出6种以上的例子。这样就自然地从学生原有
5、的根底引到新的课题上来了。物质的量概念中包含着微观粒子的计量方法,气体摩尔体积中包含着气体物质的计量方法,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中还包含着有关化学计算的技能。教学设计中要注意这方面知识和技能目标的把握。课时安排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课时物质的量1课时物质的聚集状态 2课时 物质的分散体系 1课时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沉着说课本单元开头的几幅图片中展示的化学物质都是人工制取的,以图片形式展示在开头,是要告诉学生化学已经为人类生活作出了巨大的奉献,使学生了解人类生活离不开化工生产、化学合成。这样安排,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入本单元内容。要精心体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挖
6、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教学素材。本单元的教学可以采用如下形式进行: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学生自主思考、发问、探索和讨论一学生自主总结归纳得出结论一学生自主应用自己得到的结论一教师点评。当然,引入本单元,除了可以利用教材第9页的插图外,也可利用其他图片、录像和一些媒体素材来引发学生思考。如利用有关铜、铝、铁等材料应用的素材提问:(1)化学物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要应用,在你的生活经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哪些 请各位同学各自在纸上写出一些实例,再进行交流。(2)在学习和生活中你曾有意识地利用化学物质来制作什么工具吗 (3)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有没有进行这样的实验(或有没有看见他人进行过这样的实验)
7、:用一种化学物质来制取另一种化学物质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2、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过程与方法:1、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2、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3、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响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化学家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和重要内容。2、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标准去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物质的宏观性质的学习和研究转入从微
8、观角度分析研究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图片假设干课时安排1课时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课时教学过程 引言我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魔术。课前,我先在白纸上用酸液写上“化学真奇妙几个字,在一个浇花的水壶里,放些石蕊试液。先拿一张白纸给学生看,然后,用浇花的水壶朝白纸上喷水。白纸上立刻出现红色的“化学真奇妙字样。接着,在学生的惊喜中,指出生活中的一些魔术的化学原理。师“科学是美的,每个科学家都有这种感觉。杨振宁语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千姿百态,奥秘无穷。下面我们一些来看一组图片。多媒体展示:教材的几幅图片。自然界的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蓝色的胆矾、紫色的碘、银白色的钠;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氨气溶于水
9、形成美丽的喷泉。板书一、物质的分类师化学物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要应用,在你的生活经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哪些请各位同学在纸上写出一些实例,再进行小组交流。学生活动自己完成实例后,小组讨论。师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给出适当的一些提示,让学生思考的范围更广泛一些。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的化学物质有:水、氧气、金属、碳、塑料、二氧化碳、汽油、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师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中,为了获得生活和开展需要的物质,并更好地利用这些物质为人类效劳,化学家们需要将众多的物质进行分类研究,需要探索物质转化的条件和转化时所遵循的规律。如何来分类呢师给出常见的一些物质,如:空气、乙醇、硫
10、酸铵、铜、碘、氢气、石墨、食盐水等。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给这些物质进行分类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老师巡视,同时参与到某一小组和学生一起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学习方法,建立与学生之间感情,零距离与学生接触在一起,让学生有亲切感。师刚刚各小组讨论得非常剧烈,下面我们请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表达小组讨论的方案。生1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混合物和纯洁物。混合物有:空气和食盐水;纯洁物为:乙醇、硫酸铵、铜、碘、氢气、石墨。生2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有:铜、碘、氢气、石墨;化合物有:乙醇、硫酸铵。空气和食盐水是混合物。生3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导体和非导体。导体为:铜、石墨、食盐水,硫酸铵晶体
11、不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绝缘体为:空气、乙醇、碘、氢气。生4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气态、液态和固态。气态为:空气、氢气液态为:乙醇、食盐水固态为:硫酸铵、铜、碘和石墨生5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易溶、微溶、难溶。易溶为:乙醇、食盐水、硫酸铵微溶为:碘难溶为:空气、氢气、铜、石墨师以上同学提出的分类形式都非常好。有从组成、导电性、状态、溶解能力等依据来分析的,看来,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在不同的角度思维,就会“山穷水尽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说明衡量事物的标准不止一个。板书物质分类标准的不同,分类形式的结果各不相同。展示老师在些也提出一种分类方式与同学们一起共享。物质混合物纯洁
12、物化合物非均匀化合物均匀化合物非金属单质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单质金属单质氧化物酸酸碱盐问题解决1、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的有关性质和应用。应用上表,氧化物、酸、碱、盐属于哪一类物质请同学们讨论得出结论。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生依据初中所学的氧化物、酸、碱、盐的定义,均为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又可细分为无机化合物。师同学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很强,我们再来看看下面一个问题。问题解决2、根据物质的组成对以下物质进行分类。钙(Ca)氯气(Cl2)氯化钙(CaCl2)溶液硫酸(H2SO4)碳酸钙(CaCO3)氧化钙(CaO)氢氧化钙Ca(OH)2 ,请同学们讨
13、论得出结论。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生按上表进行分类,混合物为:氯化钙溶液,其余为纯洁物。在纯洁物中,单质为:钙和氯气,其中钙为金属单质,氯气为非金属单质;化合物有:硫酸、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在化合物中又可分成氧化物、酸、碱、盐。属于氧化物为:氧化钙,属于酸为:硫酸,属于碱为:氢氧化钙,属于盐为:碳酸钙。过渡除了这一小组同学的分类,实际上对上述物质的分类,我们同样还可以用不同的依据进行分类。同一类物质在组成或某些性能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对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按物质的类别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和性能。提出问题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有没有进行这样的实验或有没有看见他人进行
14、这样的实验:用一种化学物质来制取另一种化学物质生有,我们在初中做过的用Zn与稀硫酸反响制取氢气、用氢气还氧化铜制取铜等。板书二、物质的转化师你还知道哪些类别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转化它匀转化的条件是什么请同学思考、讨论。学生活动围绕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生1在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实现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在高温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响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响中金属氧化物转化成金属单质;煅烧碳酸钙可以得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响中盐转化成氧化物。师在一定条件下,物质间可以转化,根据初中所学一些物质转化的知识,进行讨论教材中的问题。交流与讨论完成下表所列的物质的转化
15、类型,并将你知道的其他的转化类型补充到表中。物质的转化类型化学方程式单质化合物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酸盐学生活动自己完成后,小组讨论。师注意学生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及时加以指导。投景仪展示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方案。物质的转化类型化学方程式单质化合物H2O+O2=H2O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CaO+H2O=Ca(OH)2酸盐H2SO4+BaCl2=BaSO4+2HClCaCO3CaOCa(OH)2CaCaCl2交流与讨论2、钙的金属活泼性比镁强,电解熔融的氯化钙可以得到金属钙和氯气,钙与氯气反响又能生成氯化钙。请你尽可能多地写出图中物质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将你的结果与同学交流讨论。学生活动学
16、生先自已完成,然后小组讨论。生1展示自己完成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CaO+CO2CaCO3 CaO+2HCl=CaCl2+H2OCaCO3CaO+CO2 CaCO3+2HCl=CaCl2+CO2+H2OCa+2H2O=Ca(OH)2+H2 2Ca+O2=2CaO Ca+2HCl=CaCl2+H2Ca(OH)2+2HCl=CaCl2+2H2O Ca(OH)2+Na2CO3=CaCO3+2NaOHCaCl2+Na2CO3=CaCO3+2NaCl CaCl2+2H2OCa(OH)2+H2+Cl2师这位同学归纳的转化关系和反响方程式较全面,我想其他同学也会有类似的转化关系及反响
17、方程式等。请同学们对照自已书写的方程式进行检查,并将刚刚书写的反响方程式,按化学反响类型进行分类。整理与归纳1、根据化学反响的特征,完成表14的填充。反响类型实例ABABABABABCACBABCDADCB学生活动填写表格。展示学生作业,由学生讲解,并说出判断理由。反响类型实例ABAB化合CaO+H2O=Ca(OH)2ABAB分解CaCO3CaO+CO2ABCACB置换Ca+2HCl=CaCl2+H2ABCDADCB复分解Ca(OH)2+Na2CO3=CaCO3+2NaOH师刚刚这位同学归纳出了初中学习过的四种根本反响类型,这四种根本反响类型的特征非常清楚,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归纳一下,这
18、四种根本反响类型的特点生在化合反响中,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参加反响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响类型;分解反响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响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响类型;置换反响为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响生成一种新的单质与新的化合物的反响类型,复分解反响为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响类型。师总结得很好,我们一起来整理、归纳下面一个问题。整理与归纳假设在水溶液中发生以下两种类型的化学反响:1复分解反响;2一种金属与另一种可溶性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响。这两类反响的条件是什么请将为两类反响的条件填写到以下横线上。1,2。学生活动学生单独完成后,与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得出小组中最好的结论与其
19、他组同学一起分享。生复分解反响的条件是:要有沉淀生成,要有气体生成,要有水生成。第二个反响的条件是:在金属活动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单质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化学史话历史上曾经认为有机化合物只能由生物的细胞在一种特殊力量生命力的作用下才能产生,人工合成有机物是不可能。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通过蒸发氰酸铵NH4CNO,一种无机化合物,由氯化铵和氰酸银反响制得水溶液得到尿素CO(NH2)2。尿素的人工合成,揭开了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序幕。本课小节这一课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和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物质可以分成很多种类别,不仅无机物与无机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实际上
20、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也可以转化。如:给同学们介绍化学史话。作业:P32单元专题作业:8、9补充一题:用化学方程式完成以下物质间的相互转化。CaCaOCaCO3CaOCa(OH)2CaCl2补充题答案:2Ca+O2=2CaO CaO+CO2CaCO3 CaCO3CaO+CO2CaO+H2O=Ca(OH)2Ca(OH)2+2HCl=CaCl2+2H2O板书设计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物质的分类物质分类标准的不同,分类形式的结果各不相同。二、物质的转化1、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目前世界上大约有800万种化学物质,其中常用的化学品就有7万多种,每年还有 上千种新的化学品问世。在品种繁多的化学品中,有许多系
21、有毒化学物质,在生产、 使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灾难性事故。因此,了解和掌握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危害的根本知识,对于加强有毒 化学物质的管理,防止其对人体的危害和中毒事故的发生,无论对管理人员还是工 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1. 金属为类金属 常见的金属和类金属毒物有铅、汞、锰、镍、铍、砷、磷及其 化合物等。 2. 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 它是化学工业常遇 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3.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 窒息性气体可分为
22、单纯窒息性 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4. 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等 农药的使用对保证农作物 的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但如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引起中毒。 5.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属有毒有害物质,例如应用广泛的有机物如:二甲苯、二硫化碳、汽油、甲醇、丙酮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 6. 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本身无毒或毒性很小,但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 可释放出游离单体对人体产生危害,如酚醛树脂遇热释放出苯酚和甲醛具有刺激作用。某些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受热、氧化而产生毒性更为强烈的物质,如聚四氟乙烯塑料受 高热分解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异丁烯,吸入后引起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常用的单体多数对人体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