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全册教案(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全册教案(北师大版).doc(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人们在土地上耕耘第一课时 萝卜的故事教学目标: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4、提高调查、发表和探究能力。课前准备: 了解本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教学过程:1、导入。人们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的呢?2、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本课题的七幅图画。3、阅读课文,讨论:为什么人们从收获中留下自己需要的以后,要把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4、讨论:虎子家为什么要用卖萝卜的钱买这些东西?5、总结。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成果。家庭作业:种植蔬菜。第二课时 从种植到收获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
2、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2、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气节。3、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一定的规律,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的道理。4、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5、知道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十分丰富,从而产生自豪感。6、知道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着人类的生存,从而对生养我们的土地产生由衷的敬意。课前准备:准备日历。教学过程:(一) 1、导入。为什么从每年3月初种植到5月底收获是萝卜最佳的生产时间?2、解决问题讨论。光照和温
3、度有什么关系?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要求学生将全组同学的答案进行归纳、整理。3、教师讲解:24气节。4、总结。朗读并学习背诵24气节。家庭作业:1、结合日历,熟悉24气节,了解24气节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2、了解一种农作物的来历。(二) 1、导入。一个地方不是什么都能够种植或生产的。2、全班讨论。你知道哪些农作物生长所要求的土壤、气候是不同的?3、探究活动。观察P10图画,这些粮食、蔬菜、水果最早是从哪里来的?4、阅读与总结。阅读P10课文,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家庭作业:了解商店和市场出售的食物、蔬菜和水果中,哪些是本地出产的;为什么本地区适合种植这些农作物?第三课时 妞妞的困惑教学目标
4、:1、了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课前准备:收集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包装。教学过程:1、导入。这些年来,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许多农产品中都有残留农药。2、全班讨论。面对残留农药,我们怎么办?3、探究讨论。对于豆博士提出的问题,应该怎么办?4、教师小结。概括讨论中的要点。家庭作业:了解商店和市场出售的食物、蔬菜、水果中,有没有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问一问爸爸、妈妈是否认识绿色农产品的标志。2、在希望的田野上教学设计从传统到现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教学目标:1,了解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实践中,人类发明了简
5、单的农具,这些农具是人手的延伸,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体现了人类的智慧.2,初步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飞速的变化.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以下这些都是传统的农具,你能说出它的作用吗 (展示各种传统农具的图片:铁锹,耙子,镰刀,锄头,镐子等,学生举手发言,教师适当指引.)除了这些以外,你还认识哪些传统的农具 (学生自由发言.)了解各种农具的使用方法.教师展示在人们使用各种农具的图片.通过这样的图片使学生了解传统农具的使用方法,了解这些简单的农具,是人手的延伸,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体现了人类的智慧.现代的农业机器.展示现代农业机器的图片,简单讲
6、述它们的作用.了解它们是在传统农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农业工具,它们更加方便人们的耕作了.小结.几千年来,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从使用简单的手工农具,畜力耕作,发展到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农业在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中走过悠悠的岁月,生产效率也在不断地提高.劳动者的创造教学目标:1,知道四川的都江堰和新疆的坎儿井是世界上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2,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形成崇尚劳动,崇尚劳动者,为我国古代农业文明而自豪的态度.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创造了从简单手工工具到现代农业机械的伟大成就.其实劳动者的创
7、造远不止这些,下面我们一起再去了解更多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吧!了解都江堰.教师展示都江堰的图片,并详细讲解都江堰是怎样防洪导水的.(展示竹笼,杩搓和古代人民利用都江堰的情况.)观看都江堰视频.了解坎儿井.学生阅读书本内容,了解坎儿井的独特构造.教师讲解坎儿井怎样为新疆人民带来珍贵的水资源,使得在沙漠中的吐鲁番能够生产出水灵的葡萄.自由探讨:为什么在新疆取水要用坎儿井的办法,而不直接开辟一条河流,从雪山把水引到新疆呢学生自由讨论,讨论完毕后发言,教师适当点评.教师总结.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的新成就.2,知道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解决了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吃
8、饭问题是我国农业对世界的重大贡献.3,简单了解我国农业产品进口与出口情况,以及我国与世界的农业交流,增强国际了解.教学活动与过程:复习与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生集体回答.)对了,我们上一节课了解了我国两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和坎儿井.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伟大工程,它们给我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今天,我们来了解现代的农业,农业科学家们把最新的科技应用到农业上,提高我们农业的生产.下面请同学先阅读书本1617页,了解一下,书上给我们介绍了那些先进的农业技术.二,学习课文内容.考察学生阅读的情况.提问:书本上告诉了我们那些农业上的新科技呢 (学生举
9、手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一下内容:简单介绍袁隆平.观看介绍袁隆平的影片,了解袁隆平为了杂交水稻的奋斗史.了解温室技术,重点了解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温室技术的一种.了解什么是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有那些有缺点等.知道水上放牧,规模养禽,科学养畜等.三,小结.3、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农业孕育着文明教学目标:1,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中国的文明都起源于农业文明,知道农业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2,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土地崇拜,丝绸文化和茶文化.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我们的祖先在土地上种植,在劳动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配合农事生产,它们编制了各种各样的历法,建造了
10、很多伟大的工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我们在农业孕育着文明这一课将要学习到在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明.现在请同学们先阅读书本2021页,并回答,这里提到了有关我国的在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明有哪些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中国的文明.早期陶器上面的图案反映了早期人们都劳动的重视,劳动人们通过把自己崇尚的东西刻画到生活用具上,粗糙的文明就这样发展起来了.各地人民根据不同的耕作需要,创造了不同的历法:古埃及人创造了一年12个月,共365天;古巴比伦人创造了一个星期7天,中国人根据农事耕作创造了农历.这些都是在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明.知识拓展:了解埃及的金字塔.(视频.)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
11、活中所发展起来的土地崇拜,丝绸文化和茶文化.土地崇拜:观看视频五色土了解桑蚕文化.观看视频桑和蚕茶文化:观看视频茶文化每观看一段视频后教师进行简单讲解.四,小结.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农业文明在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文化,以及其它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2,了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节日文化.3,了解由于农业的地域性差异,各地所形成的饮食文化也各具特色.教学活动与过程: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孕育着文明这一课,知道了在劳动的过程中,各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其中了解了古埃及人的历法,金字塔,古巴比伦人创造的星期,还有中国人的农历,五色土
12、,桑蚕和茶文化等.我们的祖先在土地上耕作,获得丰衣足食的同时,也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所以说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祖先创造出来的灿烂的文化,又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习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习俗.请同学们翻开书本22页,阅读2227页的内容,并思考,这一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哪些.了解各国各民族的特色节日.在一课里,我们要了解散个部分的内容,第一个是各个不同地方不民族的人民的节日,第二个是各国,各地区不同的饮食习惯,第三个是了解我国传统的食物豆腐的制作过程.1,简单介绍洛萨尔;2,观看火把节视频,了解彝族,白族的火把节.3,学生自己介绍感恩节的来历.4,简单介绍过年,日本和中国有着相似的传统.三
13、,介绍各地的饮食习惯.学生举手回答,我国南北的主要食物有什么不一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介绍我国的少数民族的传统特色饮食.学生自己介绍世界各地特色的食物.了解豆腐的制作过程.阅读书本的漫画,并结合教师播放的幻灯片,了解豆腐的制作过程.四,小结,1.通信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教案第一课时 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学会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人手,比较完整地了解通信技术的变化与发展,体会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2、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通信领域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感受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渗透有关通信基本礼貌的教育。教学准备:教师就教科书所呈现的通信技术做一些准备,
14、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有关文字或图片资料,也可以将资料库的内容复印给学生。许多学生今天不太熟悉的通信技术,家长们却知道许多,可以把遇到的疑问向家长请教。教学过程:(一)一、 导人。1、欣赏本单元的单元导读图。2、思考:什么是通信?通信在人们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引导学生理解:人们共同生活、劳动,需要交流,但有时距离很远,需要通过专门的方式和工具才能交流。3、你能用具体的事例来说说吗?(比如战争时要了解前方战况,亲人分离时互通情感等等。)二、布置任务。1、再欣赏教科书第28页的单元导读图。2、提问:是否去过电信博物馆?如果有学生去过,请他向同学们做介绍。或者由教师介绍,电信博物馆介绍了许多通信技术(方
15、式或工具),从古代一直到今天最先进的电子的。3、教科书上的同学们参观了博物馆,搜集了不少资料并且向其他同学做了介绍。今天,我们用另外一种方式来了解通信家族。同学们将模拟电信博物馆的讲解员,从教科书中(第2833页)选择一种通信技术(方式或工具),向大家介绍,4、教师向学生明确要求: 1、)所介绍的应当是教科书上呈现的通信技术, 2、)要说明这项技术的具体使用方式及特点,最好能够联系实际进行。 比如电报,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电报单怎样填写?怎样收费?多长时间能够被对方收到?与电话和信件相比优点是什么?缺点又是什么?现在是否还在使用?为什么?又如电话,过去是不是很普及?现在呢?普及前人们是怎样打
16、电话的?与电报和信件相比,电话的优点和缺点又是什么?现在的电话有许多特殊功能,是什么?怎样用?等等。 再如烽火台,中国古代什么时候开始利用烽火台?它的最大优点是什么?等等。 3、)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介绍,并且将讲解、表演、图片、实物等方式结合起来进行。鼓励小组成员以合作的方式介绍。三、小组准备。可以按照学生意愿,所选择的通信工具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组成一组。教师巡视并且给予帮助,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资料提供给学生。四、教师小结。 就巡视时发现的问题提醒学生,告诉学生,许多他们今天不太熟悉的通信技术,家长们却知道许多,可以把小组准备时遇到的疑问想他们请教。同时,建议每个小组在下次课前至少共同准备一次。(
17、二)一、导入。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30页小文的日记,然后告诉大家,今天的活动我们将在教室里参观电信博物馆,相信同学们会像小文一样大有收获。二、讲解活动。1、按照准备,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一种通信方式。2、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介绍之后,组织其他学生提问题,与讲解者进一步交流。三、 教师小结,并组织、进一步讨论。1、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对通信家族有了许多新的了解,并且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通信家族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出现了越来越先进、方便、快捷的通信工具。2、朗读教科书第33页的课文,请学生思考,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乐乐提出的问题。3、请学生介绍自己以前是如何打电话的,哪些可取,哪些要
18、改正?(鼓励学生规范自己在类似情况下的行为,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谈举止。)四、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给想念或很长时间没有联系的一位亲友打个电话,把问候带给他,并提醒学生要注意礼貌。 第二课时 信的旅行教学目标: l、了解一封信从寄出到收到的几个主要环节,体会邮政人员在其中付出的辛苦,从而萌发尊重他们及其劳动的情感。 2、学会正确地书写信封,了解关于寄信的一般常识。 3、了解通信中的一些规则,养成自觉遵守通信规则的意识和行为。教学准备:1、教师在课前准备几个用过的信封(上面必须写清收信人的邮政编码、详细的通信地址、姓名,寄信人的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 2、让学生了解自己家的通信地址和邮政编码
19、以及学校的通信地址和邮政编码。 3、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在通信过程中都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教学过程: 一、导人1、师: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教科书第35页四幅照片,思考:一封信从寄到收的都有哪几个环节?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一下。二、师:刚才有些同学提到,一封信从寄到收要经过邮局叔叔、阿姨分拣信件这一过程,那谁能说一说,他们是依据什么对信件进行分拣的呢?”1、请学生自愿回答。教师将正确的答案写在黑板上。(信封上的邮政编码,可以讨论一下编码规律,本地区的邮政编码等。)2、师:在课前,老师走访了邮局的工作人员,听他们讲,由于有些粗心大意的人忘记写邮政编码,或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写邮政编码,给他们的分拣工作造
20、成了很大的麻烦。我们在座的一些同学可能也不太清楚应该如何书写信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信封的书写方法。”三了解一下信封的书写方法1、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个用过的信封,找几名学生说一说,信是寄到哪里的,邮政编码是什么,收信人是谁,这封信是从哪里寄出的、邮政编码是多少,以丰富学生对书写信封的感性认识。2、请学生默读教科书第34页男老师的一段话,边读边记寄信的要求(要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信封),以及书写信封的格式,并对学生进行提问,教师随手将几个要点记在黑板上。四、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布置学生填写教科书第34页的空白信封,并相互检查自己填写得是否正确。五、请学生将从家长那里了解到的有关在通信
21、中不文明的行为讲给大家听,全班同学针对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六、布置家庭作业。 1、 填写教科书第37页的“我的发现”。2利用周末的时间,请父母带自己到邮局观察和感受邮政工作者的劳动。第三课时 绿衣使者教学目标: 1、了解邮政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养成尊重他们及其劳动的积极情感。 2、了解通信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联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教学目标: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标准信封及一张面值80分的邮票,并了解一位自己最想念的亲人或朋友家庭所在地的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教学过程:一、导人。1、上次课,老师请同学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到邮局
22、实地观察一下邮政工作者的劳动,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介绍给大家,也可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2、学生自己准备。3、交流汇报。二、全班讨论。1、请学生欣赏教科书第38页的照片和说明文字。2、教师提问学生:“通过观察,同学们对我们这个地区邮递员的工作已经有所了解,但对于其他地方邮递员的工作可能还是比较陌生的,教科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地方的邮递员,你们了解他们那里的地理环境吗?他们一般使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除此之外,你们还想了解些什么呢?”3、学生进行讨论,教师适当地参与。三、个人制作。 1、谈话,布置任务。 邮递员用辛勤的汗水为千家万户送去了温暖,教科书第39页呈现的三幅照片分别反映了边防战士、
23、老人、学子在收到盼望多时的来信时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你们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收到了一封非常想念的亲人或朋友的来信,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我想,你的亲人和朋友也一定会非常想念你,给他写一封信,向他介绍你的近况,并向他表达你的思念之情。我想,他在读到你寄给他的这封信时,一定会感到很惊喜。 2、学生自己写信3、如果有时间,可以请自愿的学生向全班同学读一下信的内容;如果课上时间不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交流。教师提示学生,利用上次课学过的知识,正确地填写好信封,贴好邮票,并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到邮局把这封信寄出去。 四、布置家庭作业。搜集反映目前农村道路交通状况的图片或文字资料。2. 路在脚下延伸教案
24、第一课时 路,越走越宽教学目标:认识了解我国日新月异的道路建设的发展变化,感受道路建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而体会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学准备:寻找一位能够为学生介绍本地区道路状况变化的老人或者其他人员。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说说你知道的一些路)“教科书第4041页的几幅图画、照片和文字,为我们展示的是各种各样的道路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请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这些道路你们熟悉吗?和我们所生活地区的道路一样吗?在我们生活的地区,最常见的是哪种道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道路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先请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4041页的文字和照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正是由于有了道路的
25、建设和发展,才会有教科书中反映的这些变化。2、专题报告。请老人或其他人为学生介绍本地区道路的发展变化。要突出先后的差别,以及对于本地区生活的影响:生产、商业、文化、旅游等等。报告应当比较具体,范围可以比较小,最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3、全班交流。报告后,教师鼓励学生就本地区道路情况向报告人提出问题,相互交流。4、教师小结。让学生对报告人表示感谢,教师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1页老师的话。布置家庭作业第二课时四通八达的交通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我国道路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2、通过新旧对比,增进热爱新中国的感情。3、体验道路与人们生活及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1、教师了解本地区销往全国或国外不
26、同地区的产品。2、几份全国交通图,最好是铁路、公路、航线都有,而且比较大。3、注意建设中的铁路的情况,以及本地区最近的道路建设情况。教学活动过程:1、导入。通过上次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到了我们这里道路的发展。今天,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内认识道路和交通。请学生朗读第42页的课文。2、探究活动之一。请学生对比教科书第42页和第43页的两幅铁路图,并观察第43页的两幅统计图。问学生:从中能发现什么?正在建设中的铁路有哪几条?从哪里通向哪里?以1999年为例,利用统计图计算一下与1949年相比,铁路和岔路分别增加了多少倍。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讨论公路和航线的发展。3、探究活动之二。同学们已经了解到,无论是我
27、们生活的地区,还是整个新中国,道路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科书第44页,虎子告诉我们他家乡的萝卜随着道路的发展走向全国。其实我们这里也有许多产品通过各种道路走了出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些产品是怎样走出去的。教师向学生介绍一种或几种本地的农业或工业产品,以及它们都销往哪里。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一份全国交通图。让学生研究,从家乡将这些产品运出去应当利用什么交通工具,通过什么路线。教师可以按不同的方向,限定各个小组的目的地和交通工具。4、小组发表。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运输路线。5、教师总结。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布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1)、阅读教科书第45-46
28、页的文章“路上心上”。(2)、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第三课时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萌发其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2、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古代文明。教学准备:1、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2、与小组数目相同的较大的地图、尺子。教学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首先请学生朗读和欣赏教科书第47-48页的课文和图片,然后提出问题:“丝绸之路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有些同学可能以前通过广播电视、书籍杂志对它大致有所了解,课
29、前,老师也请同学们去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下面我们就分小组进行交流,小组内的同学都要把你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介绍给组内的其他同学,每个小组还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推举一名同学向全班做介绍。”2、小组交流。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了解各小组搜集资料及发言情况,并应适当参与学生的讨论。针对每个小组搜集资料的情况,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整理思路,引导他们将归纳整理的侧重点集中在某个具体的内容上,为全班交流做准备。3、全班交流。教师根据事先掌握的小组讨论情况,将每个小组介绍的重点随手写在黑板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依据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并着重帮助学生明确
30、丝绸之路的具体位置。4、小组探究。具体步骤:(1)教师分发给每个小组一张地图,请学生在上面找一找丝绸之路的大致位置。(2)在地图上任选一段丝绸之路作为测量对象,量一量这段丝绸之路在地图上的长度是多少;依据比例尺,换算出这段丝绸之路的实际长度大致是多少。(3)根据事先了解到的当时车辆运行或骆驼行走的速度,测算出走完这段路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如果现在重走丝绸之路,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5、教师小结。“道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极大地节省了时间。通过学习,同学们对丝绸之路已经有所了解,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呢!教科书第48页为我们做了
31、简单的介绍,请同学看一看,读一读,对其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和了解;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课下做进一步的探究。”布置家庭作业。向周围的人了解他们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3、多资多彩的传媒世界教案第一课时 怎样看电视教学目标:1、学会处理学习与看电视的关系。2、懂得怎样有效、合理地看电视。3、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4、提高调查、发表和探究能力。课前准备: 参见第三者102105页。走访、调查周围的人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教学过程:1、导入。请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的对象及情况,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按照不同的类别写在黑板上。待学生回答完后,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看来由于年龄不同、兴趣不同,人们喜欢看的电视节目
32、也不同的。例如,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与你们的父母喜欢看的就会有所不同,也曾因此而产生矛盾。在看电视的时候,你们与父母常常因为什么问题闹别扭?当你与父母因看电视而产生矛盾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办法吗?2、全班交流。让学生针对问题各抒己见。3、探究讨论。引导学生看书上下班53页的一组画面,请学生讨论:它反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如果像他那样,会产生哪些危害?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请学生阅读书上53页下方的课文。4、总结。教师对整节课进行小结,评优励差。家庭作业:将课上所学的内容向家长做介绍。第二课时 荧屏前后教学目标:1、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
33、力。2、萌发对电视工作者及其劳动的尊重。教学过程:1、导入。从教科书上的导读图引入。2、小组讨论。讨论问题:在一个电视节目中,除了需要主持人,播音员以外,还需要哪些工作人员,还需要哪些工作? 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要求学生将全组同学的答案进行归纳、整理。3、全班交流。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表本组得出的结论。教师注意将学生发言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待各小组发表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他们提出的各项工作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人员的比例,并通过实例向学生做具体说明,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进行了解。4、总结。家庭作业:每人从书中搜集一个故事,并准备讲给大家听
34、。第三课时 书报-生活中的良师益友(1)教学目标:1、知道书籍、报刊和杂志是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2、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3、形成健康的阅读兴趣。4、学会在书报杂志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课前准备: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学校来。教学过程:1、导入。以问题引入 ,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大众传媒这个词,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大众传媒?”“除了前面讨论过的电视外,还有哪些大众传媒?”从而导出书籍、报刊、杂志。随后,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他们经常阅读的书报杂志有哪些。2、故事会。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人讲一个从书上看到的故事,然后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故事,准备向全班做介绍。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视。3、全班
35、交流。每个小组把自己推选出来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4、总结。教师肯定学生所讲的故事,并提议:“如果你们愿意,可以把自己的藏书拿到学校来,建立一个班级图书角,与班上的同学分享让我们班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更多的好书。”家庭作业:1、完成教科书第57页的“读后感”。2、收集近期的各种报纸。第四课时 书报-生活中的良师益友(2)教学目标:1、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2、形成健康的阅读兴趣。3、学会在书报杂志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课前准备:1、收集近期的各种报纸杂志,特别是少儿类和科普类的。2、准备剪报本、剪刀、胶水。教学过程:1、导入。从区分报纸、杂志和图书的问题上引入,并让学生明确报纸、杂志的特点和功能
36、。2、全班交流。交流:我家订了什么报纸或我看过什么报纸?我最喜欢的报纸是什么?哪些信息是从报纸上获得的?报纸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帮助?3、剪报。首先介绍剪报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知识的好方式,然后介绍剪报的分类和剪贴技巧。一是学会选择,选择自己有用的或感兴趣的题目做剪报;一份剪报应当围绕一个题目进行制作。二是剪报时要把报纸的名称和出版日期同时剪贴,或者写清楚,以便查证。三是是注意顺序,或按时间排列,或按内容性质、按来源排列。四是注意美观,根据剪报的大小进行配、插、折、压处理。五是注意剪报道德,公用或他人的报纸,未经允许不得随意用来剪报。让学生自己制作剪报,根据情况,可个人制作或小组制作。4、总结
37、。鼓励学生订报、看报。并养成剪报的好习惯,同时也要强调剪报的道德。家庭作业:1、请家长欣赏自己的剪报,或者向他们介绍自己小组的剪报。2、自定题目,制作一份剪报。第五课时 电脑网络-我的新伙伴教学目标:1、了解网络对于个人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意义。2、知道网络的两面性。3、了解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网络。教学过程:1、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入。2、探究讨论。分析讨论。让学生从“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说出电脑网络都有哪些积极的功能和作用。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必生活都有哪些帮助;又有哪些消极的作用。3、演示活动。把电脑网络的现代化功能以及对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帮助展示给学生
38、看。4、阅读与讨论。让学生阅读书上第5859页的文字和图画,并进行讨论:(1)怎样在电脑网络中安全、有效地获取知识和信息;(2)怎样才能避免掉进“网络陷阱”。5、制订公约。在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引导学生制订公约,并举行签名仪式。家庭作业:把所学知识介绍给家长。1、生活中的交通与安全教案第一课时 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本地区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2、感受交通事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伤害。3、进一步学习制定调查方案。教学过程:1、导入。从6061页的导读图引入。2、全班讨论。教师出示交通事故图并提问:“看了这张图,同学们有什么想法?”请几个学生发言。学生根据教师上次布置的任务,
39、进一步讨论了解到的交通事故。3、阅读讨论。请学生阅读书上62页的课文和“近十年来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统计图及“在交通事故中不同年龄死亡和受伤的人数”的统计图。教师针对两张统计图的内容做适当的提问,帮助学生读懂统计图的内容。然后教师提问学生:“从近十年来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的统计图中你看出了什么?从在交通事故中不同年龄死亡和受伤的人数的统计图中,你了解到什么?”教师出示本地区的交通事故图,引导学生将其与书上的图进行比较,并就此图发表意见。4、探究讨论。教师提问,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影响?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的交通事故呢?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5、小组准备。教
40、师布置调查任务:就上述各个方面,调查本地区的交通设施。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制定调查计划。6、小结。家庭作业 :根据课上准备,各个小组利用上下学或休息日的时间进行调查。第二课时 为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和学校附近交通设施的设置情况,并知道它们的作用。2、尊重交通警察及其交通管理人员所付出的劳动。3、掌握报警的方法。4、对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状况能提出建议。教学过程:1、导入。汇报调查情况2、发表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将汇报的重点放在交通设施的设置对于交通安全分别起哪些作用,都发现了哪些新的交通设施等方面。3、全班讨论。讨论: 对比书上出示的交通设施与我们住家和学校附近的交通设施
41、有哪些不同?体现了什么?4、阅读讨论。讨论: 通过观察、采访你了解到交通警察的工作都有哪些内容?他们是怎样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的?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阅读书上65页的课文并观察教科书中呈现的照片,进一步了解交通警察的工作内容。教师可以从中引导学生理解交通警察工作的辛劳。然后提问学生:“交通指挥中心是做什么的?电子警察指的是什么?遇到或发现交通事故时,应该怎么办?拨打122报警电话时,要讲清什么?”5、交流与建议。先让学生交流“在调查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地方或缺少设必要的交通设施的地方?”再让学生提出建议。6、总结。家庭作业: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对家庭或学校附近的交通标志
42、进行调查,并做记录,制成图片。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第三课时 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教学目标:1、通过实地调查和课堂学习能辨认各种常见的交通标志,并正确理解它们的含义。2、了解一些过去不太熟悉的交通标志和国外的交通标志。3、在认识交通标志的活动中,进一步内化和深化有关交通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学过程:1、导入。谈话导入。2、小组准备。“你们都发现了哪些交通标志?它们的的颜色和形状有什么特点?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各小组或个人进行准备,整理修改图片,设计汇报形式。3、发表与交流。各小组或个人展示调查结果。将图片张贴在黑板上,并说明它代表的意思。然后教师提问:“黑板上这些反映交通标志的图片
43、在形式上有哪些相同之处?”请学生分别将有共同之处的交通标志排列在一起。教师就整理后标志的含义进行提问,随后教师应在强化各种标志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共性。可提出“颜色、形状基本相同的标志都有什么相同的意义”的问题,并在黑板上写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说明所有的交通标志都可以分为这三类,并让学生就这三个类别对交通标志进行归类。教师提问:“哪些标志是我们需要特别遵守和注意的?道路上没有这些标志行不行?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些本地区比较少见的,以及其他国家的交通标志,也可引导学生看书了解,知道这种“道路语言”在许多国家都得到有效应用。4、设计活动。让学生在对交通标志有了新
44、的认识和想法后,自行设计交通标志。5、总结。家庭作业:1、调查行人和车辆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2、收集或设计交通安全用语。第四课时 珍爱生命遵守规则(1)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交通规则。2、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形成珍爱生命、自觉遵守规则的态度。3、初步运用统计的知识,说明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教学过程:1、导入。谈话导入。2、阅读讨论。“你知道哪些哪些交通规则?行人、乘车人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结合书上69页的四幅图片进行讨论。教师加以补充。3、小组交流。以“我们身边的交通隐患”为题,对课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综合小组同学的调查结果,准备向全班汇报。(可采用统计图形式)4、全
45、班交流。各小组简单汇报。5、全班讨论。讨论:“什么人会发生交通事故?”“许多人不守规则,他们是怎样想的呢?”“你有过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吗?你是怎么想的?”“这样一些想法的危害在哪里?”6、小结。家庭作业:完成教科书“我们的约定”。第五课时 珍爱生命遵守规则(2)教学过程:本节课为:模拟体验,做“我们一起遵守交通规则”的游戏。活动准备-进行游戏-活动小结(思想教育)家庭作业:1、给家长讲一讲今天活动的内容。2、调查自己所在地区曾经发生的火灾,以及发生的原因2.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教案第一课时 无情的火灾教学目标:1、了解火灾的严重危害。2、知道火灾发生的原因。3、初步具有防火意识。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引入。2、阅读讨论。阅读书中有关火灾发生的的报告和统计图,并引导引导学生讨论: 火灾发生的报告和统计图告诉我们什么?3、全班讨论。根据课下了解的情况和书中75页的“火灾原因调查报告”,讨论火灾发生的原因。4、探究活动。5、小结。家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