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徽州建筑文化的辩证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承徽州建筑文化的辩证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传承徽州建筑文化的辩证思考传承徽州建筑文化的辩证思考 摘 要:当代建筑实践要在充分尊重建筑所处人文环境的基础上,把传统建筑元素作为我们的设计源泉和设计语言,勇于创新。思考当代建筑设计对传统徽州建筑文化的传承,为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适宜可行的契合点研究是当代设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徽州建筑;当代建筑与艺术;传承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中华民族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在任何一座历史古城中,新与旧建筑并存是不可避免的。强调地方风格和乡土气息,发掘历史和文化根源,运用传统建筑的元素是协调新与旧之间的桥梁。从传统建筑的形体、空间、色彩或材料
2、运用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构件,经过凝练形成新建筑的有机部分,较容易使这个新旧结合的群体协调统一,升华到新的艺术境界。 “从徽州建筑中借鉴学习”是一个很宽泛的内容,不应狭义地理解为诸如建筑形式、营造法式、格局、装饰、材料等具体问题上来。谈到“借鉴学习”,应该去吸收徽州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最精髓,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其建筑思想,是从满足功能,技术条件的基础上考虑人们最本质上的心理需求。 一、传承建筑文化的基本原则 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神”在于其空间的流动变化和这种变化所带来的不同使用功能。而这种变化又是通过屋脊、梁架、门窗、隔扇、飞罩、屏风等有形的实体来实现的。这些特殊的有形构件正是中国传统建筑
3、空间构成的精髓,它们并不是简单的表面装饰,它们的作用恰恰是具有功能性的。 实现创新,最基本的是设计师应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各领域相互作用的过程。纵观设计发展历程,新的观念、新的学派的产生,总是同一定的社会学、哲学、美学艺术的发展以及技术、材料的发展相联系。良好的文化素养,是设计创新观念、认识方面的基础,也是高格调、深意蕴设计创作的保证。 扬与弃是一对矛盾:在建筑设计中成功地解决矛盾是创造理想环境气氛的途径。没有矛盾也就没有世界。正如黑格尔所言:“假如它不能够在自己本身中具有矛盾,那么,它就不是一个生动的统一体”。矛盾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向前发展。作为创作主体
4、的设计师比起工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够整体地把握建筑与环境,物质与精神,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关系。扬其精华、弃之糟粕。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趋向国际化。因此,对于建筑设计的继承、创新首先要有个正确认识,克服对传统继承与发展的自由与保守两个极端,既要尊重传统,又要正视现实,既要树立民族自信心,又要跟上时代的脉搏,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时代特色的室内设计作品。建筑设计的未来,必将在继承、发展与创造中展现出绚丽的风采。 二、传承建筑文化的方法研究 对于建筑文化而言,传统建筑文化既包括建筑的物质特征,又包括建筑的精神特征。目前在对传统建筑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上,有两条成功的道路,一
5、是传统建筑物质特征的现代化道路,以贝聿铭先生为代表。另一条是传统建筑文化所包含的精神特征现代化道路,以日本的安藤忠雄先为代表。这两条路都是在研究历史背景的前提下完成了“视觉融合”的。 (一)传统建筑物质特征的现代化道路 该道路是以贝聿铭先生为代表的,他以现代的视觉,通过对传统形式的提取,用现代的技术手段表现出来,赋予了传统建筑形式以新的生命。他设计的一系列作品创造出承前启后的建筑风格,如北京香山饭店设计中,借鉴许多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从影壁、牌楼、粉墙、灰砖、天井、院落、方与圆的母题、民间磨砖对缝的工艺,到云南的石头,东北、山东的卵石等应有尽有,由于他有明确的立足点一一重组传统建筑的细部,探索现
6、代中国建筑民族化,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为我们对传统建筑文化中物质的继承与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贝聿铭通过他的设计提醒人们:中国传统中宝贵的建筑风格与工艺,需要被我们保存和延续,他希望新生代中国建筑设计师能够形成自己的一套建筑设计语言玉立的亭台、精美的屏风、曲折的回廊、掩映的花木,这些中国人擅长的空间处理方式,相比较西方的钢筋混凝土和玻璃更具有力量感。 (二)传统建筑的精神特征的现代化道路 安藤忠雄在他的安藤忠雄论建筑一书中就如何继承传统,阐述了他的观点:继承非形态的精神。他指出,对传统的继承,不应该是继承传统的具体形态,而是继承其根本的精神的东西,将其传承到下一个时代。关于文化传承,
7、他强调“顿悟”,他的观点是以东方的非逻辑的思维为前提的。同时。他继承了“地域主义批判”的重要思想:在批判现代主义的同时,发扬现代建筑的进步之处,将其运用在实际建筑实践中。根植于建筑场所,充分尊重其风土性、结构上合理、使五官都能感受到的建筑。不是将地域性无批判的直接引入形态,而是在现代主义的实践中重新解释地域性。建筑实践应该形成对现代建筑的积极批评。 三、传承徽州建筑文化的方法 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继承徽派传统,要从徽派传统的精神内核入手,继承它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文关怀、精神文化的营造等精髓。这些文化精髓的传承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形式取决于功能的需求,由功能决定形式。 (二)在
8、建筑设计时,加强对大环境的考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空间性质调整到人与环境和谐,互利互生,使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至最小,而环境对人的正面影响增至最大。 (三)强调人文关怀,装饰形式与部件都具有积极意义,不是为了装饰而装饰以及无意义的物的堆砌。 (四)室内装饰风格朴拙典雅、亲近自然,采用砖、木、石、竹、麻、藤等当地天然材料,营造自然氛围,给居住者安定、敦实的生活感受,不要刻意造作,脱离生活,营造华而不实的空间,给居者以消极、虚幻的影响。 (五)注重空间的精神塑造功能,增加空间文化内涵,如空间中木雕、石雕、砖雕、彩绘、书法、图画等等文化传达元素的丰富运用,使得空间本身就如一本内涵深厚的书籍,空间主
9、体长期浸泡于其中,必然得到身心的熏陶。 四、徽州建筑文化的辩证思考 在徽派建筑韵味的弘扬和坚持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已经引起当代设计者的关注:首先,有的所谓的新徽派建筑,只会随意地附上“马头墙”、“花格窗”等徽派建筑符号,就认为是继承徽派建筑的精髓了。更有甚者,将许多不相干的建筑元素牵强附会地拼合在一起出来的建筑作品更是让人汗颜,其实这些和坚持、弘扬徽风徽韵毫不相干。其次,年轻一代的许多设计师钟情于现代建筑装饰材料,如瓷砖、玻璃及金属材料,所做的建筑外观色彩艳丽,这在一些徽州古村落中经常被“发现”,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这对整个徽州建筑群体是极大的伤害。如何继承徽州建筑的韵味,要解决的现实难题还相当
10、多。就从以上两个问题,凸显了徽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紧迫性。不少城乡新建筑对徽派古建单体建筑符号粗劣的简单仿制,以为这就是坚持徽派建筑的特色,这一误会的产生,说明徽州学界对徽派建筑特色的理性开掘和把握还很不够,缺少对徽派建筑人文内涵和建构特色深刻而又全面的思考。 当然徽州建筑也有其作为封建社会文化产物的局限性,在很多功能设计上体现出其对女性的思想禁锢、封建等级制度伦理、室内采光不足等问题。所以只有整体地、本质地把握徽派建筑的特色,从内质上而不是表面上体会徽派建筑之妙之美,才有可能在新徽派建筑中融入古徽州人生活、文化、艺术等理念,从骨子里弘扬徽派建筑的特色,坚守徽风徽韵。徽派建筑在保持和弘扬前述诸多优
11、点特色时,扬长避短,尝试建筑外貌保持徽州古建风格,根据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力求在建筑设施上融入现代科学技术。 五、结束语 当代中国建筑文化本身正处在探索的阶段.处在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夹缝当中,在这种状态之下向前和向后都倍感重负。在新徽派建筑实践中我们应当把对徽派建筑的意义和意义的表现作为一种积极的追求,这种追求应是对徽派建筑文化的真切体会,而不是形式的承袭或仅仅局限于一些具体手法的理解和运用。只有这样徽派建筑创新才真正找到了具有生命力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日安藤忠雄,白林译.安藤忠雄论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4:41. 2肖宏.从传统到现代徽州建筑文化及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