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826652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规程.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附件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林木种质资源的普查对象、内容、方法、成果和工作程序以及验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国家和地方林业主管部门组织的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及普查数据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4072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和方法GB/T16620 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3总则3.1普查对象、内容与方法3.1.1普查对象普查对象为行政区域内所有的林木种质资源,包括:a)收集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种子园、采穗圃、母树林、采种林、遗传试验林、植物园、树木园、种质资源保存林(圃)、种子库等专门场所保存的种质资源。b)野生的林木种质资源:原始林、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内处于野生状态

2、的种质资源。c)栽培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在造林工程、城乡绿化、庭院绿化、经济林果园等栽培利用的种质资源。d)古树名木。3.1.2普查内容a)查清区域内乔木、灌木、竹类和藤本等林业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长情况;记录分布地点的群落类型及生长环境。b)调查树种种内的变异类型、来源、经济性状、抗逆性、保存状况等。3.1.3普查方法采用资料查阅、知情人访谈、踏查、线路调查、样地调查、单株调查等方法。3.2成果形式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成果主要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报告,林木种质资源名录、影像、凭证标本,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系统,调查过程中收集和编制的各类文字技术资料及图件档案等。3.3普查工作程序

3、普查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a)普查准备:明确普查目的目标,制定普查计划和实施方案,准备所需的技术资料、仪器工具、物资等,培训技术人员。b)外业调查:对行政区域内收集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野生的林木种质资源、栽培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古树名木等分别开展外业调查、登记。c)内业整理:普查数据的整理、录入,标本鉴定、图件绘编。d)成果总结:编制普查成果报告,建立数据库和信息系统。e)审核验收,存档。4普查准备4.1制定实施方案制定具体的普查计划和实施方案,包括调查时间、范围、进度安排、经费安排等。4.2组织准备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成立普查领导小组、专家组,以县(市、区)为单位组成调查组开展调查。4.3资料准备

4、4.3.1基本资料广泛搜集调查区域林木种质资源的相关资料:a) 森林资源清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森林资源档案、林相图以及林业区划等相关资料。b) 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木良种基地、林木采种基地、植物园、树木园、品种园、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各类苗圃基地的档案资料,历次林木良种公告,选优、优树收集、引种驯化以及各类子代测定林、种源实验材料、建园(场)材料等技术档案。c) 树木志、植物志、植物图鉴、植物检索表、地方志、植物名录、植物资源、森林资源和古树名木等资料。4.3.2其他资料气候、地理、土壤和社会经济等资料。4.4调查用具准备4.4.1仪器、设备及工具包括数码相机、电脑、数据采集仪、围尺、

5、钢卷(围)尺、皮尺、土壤刀、测高器、GPS仪、望远镜、生长锥等必要工具。4.4.2图表和文具调查表格、调查用图、记录用纸、笔、包等文具。4.4.3标本、样品采集器械采集袋、标本夹、枝剪、高枝剪、手锯、放大镜、吸水纸、台纸、透明纸、浸制试剂、硅胶、采集标签和鉴定标签等。4.4.4辅助用品及其他野外常用药品、野外防护装备、通讯设备、安全用具等。4.5技术培训开始调查前,组织调查人员学习有关文件、技术规程、树木识别和分类、安全等有关知识和技术要求,通过短期培训及试点,掌握外业、内业的工作程序与方法等。5调查5.1收集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对收集保存在专门场所的林木种质资源进行调查、登记。5.1.1资

6、料查询通过查阅历史技术档案资料,掌握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定植等信息。5.1.2调查登记现场核查各类林木种质资源的名称、来源、特征特性、保存场所、资源现状等信息,拍摄照片,填写表1。照片拍摄要求:拍摄生境、群体、植株以及叶、花、果实等能反映种质资源特征的照片,照片像素不低于800万,采用jpg格式存贮,并记录照片原始编号(下同)。5.2野生的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调查野生树种及其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境、生长情况等。调查目的树种的优良林分和优良单株。5.2.1资料查询查询已有的技术档案和文献资料,掌握该区域内林木种质资源的基础信息,了解树种分布及整体概况。5.2.2知情人访谈通过会议方式,召集

7、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和熟悉情况的村民代表进行座谈,了解询问调查区域内的特异林分和单株,确定重点调查线路和重点调查区域。5.2.3林木种类调查采用线路调查为主,必要时可结合优良林分标准地调查,查清树种种类、数量和分布。a)踏查根据现有资料和了解的情况,确定当地需要调查的树种,利用森林资源分布图和行政区划图,按一定的线路, 了解资源分布区树种种类、林分起源、结构、林龄、生长情况、地形地势、立地条件等。b)线路调查线路调查应在踏查的基础上,结合地形图或卫星图片进行设计,根据自然条件的复杂程度和植物群落的类型确定线路密度。调查线路的长度和宽度应符合林分抽样的规定。在山区坡面地段,从谷底向山脊垂直于等高线设

8、置;在河谷地段,沿河岸由下游向上游设置;在丘陵和平原地区,按南北向或东西向平行、均匀布设1条或多条调查线路。沿踏查线路记录观察到的不同树种,填写表2。对于不能准确识别的树种需要采集枝、叶、花、果等器官,压制成标本以便鉴定,填写表3。c)标准地调查对树种种类多、分布面积较大的区域,选择有代表性的林分,根据树种种类、分布范围、地形地貌等情况设置标准地进行调查。标准地不宜设在林缘,不能跨越河流、道路。标准地面积400600m2,正方形或长方形。标准地调查内容包括树种名称、分布、数量等。填写表2、表4。5.2.4优良林分调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开展优良林分调查,同时确定调查的目的树种。a)优良林分的确

9、定根据以下原则确定优良林分:1) 目的树种集中分布、处于中龄和近熟阶段的林分。2) 地形平缓、交通方便、分布相对集中,面积宜在0.3hm2以上,以便于管理、保护和今后的种实采集。3) 宜选同龄林或相差2个龄级以内的异龄林,密度适宜,郁闭度不低于0.6。4) 林木生长整齐、生长量及其他经济性状明显优良,没有经过人为破坏或未进行上层疏伐的林分。b)优良林分的调查1) 标准地设置在确定的优良林分内,选择代表性地段设置标准地。标准地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标准地调查面积应占候选林分总面积的2%,标准地面积不小于400m2 。2) 每木调查在标准地内实测每木胸径,调查标准地对角线上的林木树高、冠幅,目测树

10、干通直度、结实情况。同时调查林分面积、地形、树种起源、林龄及郁闭度等,调查结束拍摄照片保存,填写表1、表4。5.2.5优良单株调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开展优良单株选择与调查,同时确定调查的目的树种,并根据目的树种制定选优指标。a)优良单株的确定1)林内选优:在确定的优良林分中选择或者在种源清楚且表现优良的林分中选择。2)散生木选优:散生木因找不到对比树,选择时多以形质指标为主,同时考虑并比较其年生长量,确定是否入选。散生木候选优树应该是实生起源的成年植株,还应注意其周围的立地条件和栽培措施,其土壤条件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3)选优方法:参考附录C,采用优势木对比法、小样地法、丰产树比较法以及优良

11、性状入选法等方法。b)优良单株调查调查优良单株的树高、胸径、冠幅、重要经济性状、特异性状等,拍摄照片、采集标本,填写表1、表5。5.3栽培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调查栽培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的类型、数量及其分布等。调查目的树种的优良林分和优良单株。5.3.1资料查询查询已有的技术档案和文献资料,掌握该区域内栽培林木种质资源基础信息,了解栽培林木种质资源的类型及利用情况。5.3.2知情人访谈通过会议方式,召集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和熟悉情况的村民代表进行座谈,了解询问栽培特异林分和单株。5.3.3调查登记在资料查询和访谈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调查,登记栽培树种种质资源类型、数量及分布,填写表1。5.3.4优良

12、林分调查见5.2.4。5.3.5优良单株调查见5.2.5。5.4古树群、古树名木调查登记查询登记古树群和古树名木的现有资料,进行实地核查和补充调查,填写表1、表6或表7。6内业整理6.1外业调查表整理核对外业工作调查的内容、范围及各类调查表,补充遗漏调查内容,对外业调查表进行统计、汇总并整理成册。6.2影像整理对拍摄的影像进行归类,并备份。核对影像资料的编号、种质名称与外业调查表相一致。6.3凭证标本鉴定与整理整理制作标本,组织鉴定并妥善保存。6.4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根据统一编制的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数据。以树种为单位,统计每个树种种质资源的分布点、分布总面积、株(份)数、优良林分

13、的数量和面积、优树的数量等内容。6.5图件编绘以省为单位建立林木种质资源地理信息系统,按照调查对象绘制分布示意图,包括优良林分、种子园、母树林、采种林、采穗圃、保存圃、保存林、植物园、树木园等的位置图。根据需要,按树种绘制种质资源分布图,标注该树种不同类型种质资源的位置。7成果形式7.1普查报告根据附录A的要求撰写普查报告,报告名称(省、市、县)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报告。重点分析本地的林木种质资源多样性,突出体现地区优势和特色。对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现状、利用潜力进行客观和综合评价。根据调查结果统计、编写树种名录和林木种质资源目录。7.2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按照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

14、的要求构建地方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数据库或信息管理系统,并与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对接。7.3技术资料汇集a)管理与文书资料:文件、会议纪要、实施方案、培训照片、管理规章制度、技术经济责任合同等。b)外业调查资料:调查簿、调查记录、外业登记表、凭证标本等。c)图件资料:林木种质资源分布图、照片、影像。d)上述材料、图片和文字的电子文档。e)各级管理部门要求的其他成果材料。8质量管理质量监督管理实行4级管理制度,即调查单位自查、市级检查、省级核查、国家级抽查。8.1检查监督8.1.1自查调查组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工作,需对清查、样地测设等调查图、外业记录资料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现场核查

15、。8.1.2监督检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质量核查组,对调查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市级林业主管部门质量检查要覆盖调查工作的全过程。国家林业局相关部门应对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进行必要的质量抽查。调查组应对各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8.1.3检查数量a)市级检查不少于各区县调查总量(乡、镇行政区域)的10%。b)省级核查:省质量核查组对辖区内各市、区、县组织核查,核查数量不少于该地区调查总量的5%。c)国家级抽查:国家质量核查组对各省的清查结果进行抽查,抽查数量不少于该省调查总量的3%。8.1.4检查内容a)调查因子正确率检查1)定量调查因子:各项定量调查因子,包括经纬度、坡度、海拔、树龄、树高、胸

16、(地)径、冠幅、树种分布面积等,测量误差要求小于5%。误差允许范围之内者,以调查值为准;反之,则以检 (抽)查值为准。2)定性调查因子:各项定性调查因子定性正确,填写无误;调查技术路线的制定是否正确,制定的技术方案是否符合要求。b)资料内业检查调查表格是否齐全,项目填写是否符合要求,计算是否准确。文字资料有无错、漏。图、表、文字资料是否一致。是否随意改动外业调查的基本数据和文字资料。8.1.5技术要求与工作质量评定清查工作质量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3个等级。工作质量评定的标准如下表所示:质量等级优秀合格不合格种质鉴定正确率95%90%95%90%调查因子正确率95%90%95%90%种质信息漏

17、登率5%5%10%10%3项评定标准中,若有一项指标属于不合格,质量等级即判定为不合格;如3项均达到合格以上,则按最低的一项标准评定。8.2检查结果的处理对外业调查(包括实测与记载)达不到调查要求的,应重新调查。数据录入不合格,应重新录入。9验收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成果以会议形式进行验收,验收专家组人员不少于7人,会议验收前将验收材料送专家组人员审查。验收程序主要包括调查单位汇报调查成果情况,质量监督检查人员发表质量检查书面意见,专家组成员各自发表审查意见,验收小组形成统一意见确定评价等次,验收小组组长宣读验收意见。验收结果评价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3个等次。10其他各地根据调查区域和调查对象的

18、实际需要,对外业调查表的记录内容进行适当增减和调整。表1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登记表编号(1):省(2)县(市、区)(3)调查地点(4)调查者(5)填表人(6)调查日期(7)种质名称(8)种名(9)种拉丁名(10)属中文名(11)属拉丁名(12)科中文名(13)科拉丁名(14)树种类别(15)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我国特有树种 国外引进树种 其他树种 生活型(16)乔木灌木竹类藤本其他常绿性(17)常绿落叶半常绿资源类别(18)收集保存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栽培种质资源古树名木场所(19)种子园采穗圃母树林采种林试验林植物园树木园保存林(圃)种子库其他资源类型(20)群

19、体(种源、林分)家系个体(优树、无性系)地方品种选育品种育种材料其他主要特性(21)高产优质抗病抗虫抗逆高效其他主要用途(22)材用食用药用防护观赏其他生长习性(23)开花结实特性(24)具体用途(25)观测地点(26)特征特性(27)更新方式(28)有性繁殖(种子繁殖、胎生繁殖)无性繁殖(根繁、分蘖繁殖等)原产地海拔(29)原产地经度(30)原产地纬度(31)原产地年均温(32)原产地降雨量(33)原产地土壤特性(34)保存地海拔(35)保存地经度度(36)保存地纬度(37)保存地年均温(38)保存地降雨量(39)保存地土壤特性(40)结实和产穗情况(41)所处场所的面积或库容(42)所属单

20、位(43)种植日期(44)繁殖材料类型(45)植株种子营养器官(穗条、块根、根穗、根鞭等)花粉培养物(组培材料)其他保存方式(46)原地保存异地保存设施保存未保存图像编号(47)表1 填写说明(一)适用调查对象调查对象规定的4种类型种质资源,均应填写表1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登记表。对于已经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可以根据现有档案数据并现场核查确认后填写。(二)表格各项填写说明(1) 编号:外业调查阶段由各调查单位自行编号,汇总后由技术组负责统一编号,或由系统生成资源编号。(2) 省份:填写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3) 县(市):填写县级行政区域的全称。(4) 调查地点:填写调查的具体地点,如XXX乡XXX

21、村,XXX良种基地,XXX林场等。(5) 调查者:填写调查队的名称或调查人员,如XX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I组。(6) 填表人:填写调查填表人员的姓名。(7) 调查日期:采用年月日格式,例如20160405。(8) 种质名称:每份林木种质资源的中文名称,示例:杉木融水种源、毛白杨001无性系、金枝槐等。(9) 种中文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中文种名或亚种名。统一选用中国树木志及其所采用郑万均分类系统和哈钦松分类系统的种名(下同)。示例:油松。(10) 种拉丁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拉丁文,示例:Pinustabuliformis,外业阶段可不填。(11) 属中文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

22、中文属名。示例:松属。(12) 属拉丁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拉丁文属名。示例:Pinus,外业阶段可不填。(13) 科中文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中文科名。示例:松科。(14) 科拉丁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拉丁文科名。示例:Pinaceae,外业阶段可不填。(15) 树种类别:根据树种属性选填,打“”表示,可多选。(16) 保存场所:收集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根据保存场所选填,其他类资源不填。打“”表示,单选。(17) 生活型:选择乔木、灌木、竹类、藤木、其他填写,打“”,单选。(18) 常绿性:选择常绿、落叶、半常绿填写,打“”,单选。(19) 资源类别:分为收集保存种质资源,野

23、生种质资源,栽培种质资源,古树名木,按实际情况选填,打“”,单选。(20) 资源类型:分为群体(种源、林分)、家系、个体(优树)、地方品种、选育品种(指经过审定或认定的良种,新品种)、育种材料(指未经审定的可作为育种原始材料使用和储备的种质资源,包括优良林分、优树、半同胞家系、全同胞家系、杂交后代、无性系等),其他按实际情况选填,打“”,可多选。(21) 主要特性: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抗虫、抗逆、高效、其他填写,打“”,可多选。(22) 主要用途:选择材用、食用、药用、防护、观赏、其他填写,打“”,可多选。(23) 生长习性:描述林木在长期自然选择中表现的生长、适应或喜好。如落叶乔木、直立生

24、长、喜光、耐盐碱、喜水肥、耐干旱等。(24) 开花结实特性:林木种质资源开花和结实周期,如,1113年始花期,结实大小年周期23年等。(25) 具体用途:林木种质资源的具体用途和价值。如:生态防护树种、纸浆材、种子可榨取工业用油、园林绿化等。(26) 观测地点:林木种质资源形态、特征特性观测的地点。(27) 特征特性:林木种质资源可识别或独特性的形态、特性,如叶截形、树体塔形、结实量大等。(28) 更新方式:包括有性繁殖(种子繁殖、胎生繁殖)、无性繁殖(根繁、分蘖繁殖等),可多选。(29) 原产地海拔: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海拔高度,单位为m。(30) 原产地经度: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经度,格式

25、为DDDFF,其中DDD为度,FF为分,东经以正数表示,西经以负数表示。(31) 原产地纬度: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纬度,格式为DDFF,其中DD为度,FF为分,北纬以正数表示,南纬以负数表示。(32) 原产地年均温度: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年平均温度,通常用当地最近气象台站的近3050年的年均温度()。(33) 原产地年均降雨量: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年均降雨量,通常用最近气象台站的3050年的年均降水量。(34) 原产地土壤特性: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土壤条件,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等。土壤类型: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寒棕壤、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黑

26、垆土、荒漠土、草甸土、漠土等(见附录B)。土壤质地:轻壤土、中壤土、沙土、粘土、重壤土。土壤酸碱度:pH值或pH值区间。pH值区间用pH a.0 pH b.0表示。(35) 保存地海拔: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地的海拔高度,单位为m。(36) 保存地经度: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地的经度,格式为DDDFF,其中DDD为度,FF为分,东经以正数表示,西经以负数表示。(37) 保存地纬度: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地的纬度,格式为DDFF,其中DD为度,FF为分,北纬以正数表示,南纬以负数表示。(38) 保存地年均温度: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地的年平均温度,通常用当地最近气象台站的近3050年的年均温度()。(39) 保存地年均

27、降雨量: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地的年均降雨量,通常用最近气象台站的3050年的年均降水量。(40) 保存地土壤特性: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地的土壤条件,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等。(41) 结实和产穗情况:填写种子园、采种林的结实情况,采穗圃资源的产穗情况,其他可不填。(42) 所处场所的面积或库容:种子库填写库容(m3),其他均填写面积(m2)。(43) 所属单位:林木种质资源的所有权单位名称。(44) 种植日期:种植林木种质资源的日期,年月日。(45) 繁殖材料类型:林木种质资源的繁殖材料类型。包括:植株;种子;营养器官(穗条、块根、根穗、根鞭等);花粉;培养物(组培材料);其他。根据其具体

28、类型选择,打“”,单选。(46) 保存方式: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包括:原地保存、异地保存、设施保存和未保存等。根据其具体方式选择一种,打“”。(47) 图象编号:该份资源对应图片的文件名。表2 树种调查记录表编号(1):省(2)县(市、区)(3)调查地点(4)调查者(5)填表人(6)调查日期(7)树种编码(8)树种名称生活型(乔木、灌木、竹、藤本)(12)分布方式(集中、片状、散生、零星)(13)资源数量标本号(16)原始照片编号(17)中文名(9)俗名(10)拉丁文(11)面积(m2)(14)株数(15)表2 填写说明(1) 编号:外业调查阶段由各调查单位自行编号,汇总后由技术组负责统一

29、编号。(2) 省份:填写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3) 县(市):填写县级行政区域的全称。(4) 调查地点:填写调查的具体地点,要写清楚小地名,如XXX乡XXX村XXX林场XXX林班等。(5) 调查者:填写调查队的名称或调查人员,如XX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I组。(6) 填表人:填写调查填表人员的姓名。(7) 调查日期:采用年月日格式,例如20160405。(8) 树种编码:每个树种的流水号,按顺序编号。(9) 中文名:树种的中文名称,采用树木志中的名称。(10) 俗名:树种的别名或当地的俗称。(11) 拉丁名:树种拉丁学名,由属名和种名组成,外业阶段可不填。(12) 生活型:分为乔木、灌木、竹类、藤

30、本4类,选填。(13) 分布方式:分为集中、片状、散生、零星4类,选填。(14) 面积:实测或估测每个群落该树种的面积,单位为m2。(15) 株数:实测或估测每个群落该树种的株数,可用1-10、11-50、51-100、101-1000、1000几个数字范围表示。单位为株。(16) 标本号:采集标本的编号,按相同的规则编号。(17) 原始照片编号:每张照片都按照相同的规则编号。表3凭证标本采集记录表编号(1):省(2)县(市)(3)采集地点(4)采集日期(5)采集人(6)采集份数(7)经度(8)纬度(9) 海拔(10)坡向(11)坡度(12)坡位(13)生活型(14)乔木灌木竹类藤本其他照片原

31、始编号(15)树高(m)(16)胸径(cm)(17)冠幅(m)(18)树龄(年)(19)花(20)果(21)叶(枝)(22)芽(23)其他说明(24)暂定植物名称(25)鉴定结果科名(26)属名(27)种名(28)学名(29)表3 填写说明(1) 编号:外业调查阶段由各调查单位自行编号,汇总后由技术组负责统一编号。(2) 省份:填写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3) 县(市):填写县级行政区域的全称。(4) 采集地点:填写采集的具体地点,如XXX乡XXX村,XXX林场等。(5) 采集日期:采用年月日格式,例如20160405。(6) 采集人:填写采集填表人员的姓名。(7) 采集份数:按同号标本采集的实

32、际份数填写。(8) 经度: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经度,外业阶段填写GPS仪的读数,内业整理成DDDFF格式,其中DDD为度,FF为分,东经以正数表示,西经以负数表示。(9) 纬度: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纬度,外业阶段填写GPS仪的读数,内业整理成DDFF格式,其中DD为度,FF为分,北纬以正数表示,南纬以负数表示。(10) 海拔: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海拔高度,单位为m。(11) 坡向:分为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无。(12) 坡度:可采用测高仪实测,单位为“度”。(13) 坡位:分为山脊、上坡、中坡、下坡、山谷、平地。(14) 生活型:分为乔木、灌木、竹类、藤本、其他5类,选填。(

33、15) 照片原始编号:每张照片都按照相同的规则编号。(16) 树高:用测高仪(或激光测距测高仪)实测,精确至0.1 m。(17) 胸径:使用皮尺测量,乔木量胸围,灌木、藤本量地围,单位为cm,精确到整数。(18) 冠幅:使用皮尺分东西、南北两个方向量测,以树冠垂直投影确定冠幅宽度,然后计算两个方向宽度的算数平均数,单位为m,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19) 树龄:估测树木的生长年龄。(20) 花:描述观测到的花的形态特征。(21) 果:描述观测到的果的形态特征。(22) 叶(枝):描述观测到的叶(枝)的形态特征。(23) 芽:描述观测到的芽的形态特征。(24) 其他说明:记录有利用鉴定植物的其他特

34、征,如特殊的气味、汁液等。(25) 暂定植物名称:调查者初步判定的植物名称。(26) 科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中文科名。(27) 属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中文属名。(28) 种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中文种名或亚种名。(29) 学名:该树种的拉丁名,包括属名和种名,如毛白杨的拉丁名Populustomentosa。标准地编号(1):NO.标准地林分因子调查省(2)县(市)(3)调查地点(4)调查者(5)填表人(6)调查日期(7)经度(8)纬度(9)海拔(10)坡向(11)坡度(12)坡位(13)母岩母质(14)土壤类型(15)植被类型(16)标准地大小(m2)(17)目的树种名

35、(18)林龄(年)(19)枝下高(m)(20)平均冠幅(m)(21)林分平均胸径(cm)(22)平均树高(m)(23)郁闭度(24)密度(株/公顷)(25)林分面积(公顷)(26)每公顷蓄积量(m3)(27)起源(28)天然林人工林人工林种源(29)树种组成(30)林分健康状况(31)结实情况(32)标准地每木调查表4优良林分标准地调查表株号(33)胸径(cm)(34)树高(m)(35)枝下高(m)(36)冠幅(m)(37)树干通直度(38)结实情况(39)其他(40)表4 填写说明(1) 编号:外业调查阶段由各调查单位自行编号,汇总后由技术组负责统一编号。(2) 省份:填写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

36、。(3) 县(市):填写县级行政区域的全称。(4) 调查地点:填写调查的具体地点,如XXX乡XXX村XXX林场等。(5) 调查者:填写调查队的名称或调查人员,如XX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I组。(6) 填表人:填写调查填表人员的姓名。(7) 调查日期:采用年月日格式,例如20160405(8) 经度: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经度,外业阶段填写GPS仪的读数,内业整理成DDDFF格式,其中DDD为度,FF为分,东经以正数表示,西经以负数表示。(9) 纬度: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纬度,外业阶段填写GPS仪的读数,内业整理成DDFF格式,其中DD为度,FF为分,北纬以正数表示,南纬以负数表示。(10) 海拔:林

37、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海拔高度,单位为m。(11) 坡向:分为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无。(12) 坡度:可采用测高仪实测,单位为“度”。(13) 坡位:分为山脊、上坡、中坡、下坡、山谷、平地。(14) 母岩母质:填写优良林分林地母岩母质,如石灰岩。(15) 土壤类型: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土壤条件,包括土壤名称、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或性质等。(16) 植被类型:填写具体的森林植被类型,如松栎针阔混交林等。(17) 标准地大小:填写标准地的面积,如40 m40 m。(18) 目的树种名:填写优良林分的树种名。(19) 林龄(年):根据造林资料填写人工林优良林分的年龄,估测天然林优良林

38、分的年龄。(20) 枝下高:根据每木调查数据求算平均值。(21) 平均冠幅:根据每木调查数据求算平均值。(22) 林分平均胸径:根据每木调查数据求算平均值。(23) 平均树高:根据每木调查数据求算平均值。(24) 郁闭度:实测。(25) 密度(株/公顷):实测。(26) 林分面积:实测或估测优良林分的面积。(27) 每公顷蓄积量:根据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求算。(28) 起源:分天然林、人工林2类,选填。(29) 人工林种源:如为人工林优良林分,根据造林资料调查该林分的种源。(30) 树种组成:优良林分的树种组成比例。(31) 林分健康状况:根据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生长状况,更新状况、病虫害程度

39、等综合评价林分健康状况,填写优良、中、差。(32) 结实情况:描述优良林分结实情况。(33) 株号:按调查顺序编写。(34) 胸径:使用测树尺测量,乔木量胸径,灌木、藤本量地径,单位为cm,精确到整数。(35) 树高:用测高仪(或激光测距测高仪)实测,精确至1 m。(36) 枝下高:测量从地面到树木主干上最低分枝的高度。(37) 冠幅:使用皮尺分东西、南北两个方向量测,以树冠垂直投影确定冠幅宽度,然后计算两个方向宽度的算数平均数,单位为m,精确到整数。(38) 树干通直度:目测。(39) 结实情况:描述单株的结实情况。(40) 其他:填写其他有价值的信息。表5 优良单株调查表编号(1):.省份

40、(2)县(市)(3)调查地点(4)调查者(5)填表人(6)调查日期(7)种(变种)中文名(8)属中文名(10)科中文名(12)种(变种)拉丁名(9)属拉丁名(11)科拉丁名(13)经度(14)纬度(15)海拔(m)(16)坡向(17)坡位(18)坡度(19)树高(m)(20)胸径(cm)(21)冠幅(m)(22)枝下高(m)(23)单株立木蓄积(m3)(24)土壤类型(25)优良单株重要特征描述(26)(描述特殊形态特征、重要经济性状)照片编号(27)拍摄者(28)拍摄日期(29)备注(30)表5填写说明(1) 编号:外业调查阶段由各调查单位自行编号,汇总后由技术组统一编号,或由系统生成资源编

41、号。(2) 省份:填写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3) 县(市):填写县级行政区域的全称。(4) 调查地点:填写调查的具体地点,如XXX乡XXX村XXX林场等。(5) 调查者:填写调查队的名称或调查人员,如XX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I组。(6) 填表人:填写调查填表人员的姓名。(7) 调查时间:采用年月日格式,例如20160405(8) 种(变种)中文名:植物分类学上的中文种名。统一选用树木志及其所采用的哈钦松分类系统的种名(下同)。示例:油松。(9) 种(变种)拉丁名:树种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拉丁文,示例:Pinustabuliformis,外业阶段可不填。(10) 属中文名:树种在植物分类学上的中文属名

42、。示例:松属。(11) 属拉丁名:树种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拉丁文属名。示例:Pinus,外业阶段可不填。(12) 科中文名:树种在植物分类学上的中文科名。示例:松科。(13) 科拉丁名:树种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拉丁文科名。示例:Pinaceae,外业阶段可不填。(14) 经度:资源所在地的经度,外业阶段记录GPS仪的读数,内业整理为DDDFF格式,其中DDD为度,FF为分,东经以正数表示,西经以负数表示。(15) 纬度:资源所在地纬度,外业阶段记录GPS仪的读数,内业整理为DDFF格式,北纬以正数表示,南纬以负数表示。(16) 海拔:古树、名木、优良单株所在地的海拔高度,单位为m。(17) 坡向:分为

43、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无。(18) 坡位:分为山脊、上坡、中坡、下坡、山谷、平地。(19) 坡度:可采用测高仪实测,单位为“度”。(20) 树高:用测高仪实测,精确至1 m。(21) 胸径:乔木量胸径,灌木、藤本量地径,单位为cm,精确到整数。(22) 冠幅:按东西、南北两个垂直方向测量树冠垂直投影的宽度,然后取平均值,单位为m,精确到整数。(23) 枝下高:测量从地面到树木主干上最低分枝的高度。(24) 单株立木蓄积:根据树高、胸径求算立木蓄积。(25) 土壤类型: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土壤条件,包括土壤名称、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或性质等。(26) 优良单株重要特征描述:包括特异性状,优树的优良性状描述。(27) 照片编号:填写资源对应的照片编号,外业调查填写相机存贮的临时编号,内业及时整理。(28) 拍摄者:照片的拍摄人员。(29) 拍摄日期:照片的拍摄日期。(30) 备注:填写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表6 古树名木调查表编号(1):省份(2)县(市)(3)调查地点(4)调查者(5)填表人(6)调查日期(7)种(变种)中文名(8)属中文名(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