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逐渐开展出登录全户家口的“户籍,户籍中详细编录家口与土地资料,是为“编户;将人民编进户籍、纳入统治,身份大致平等整齐,称为“齐民,合称为“编户齐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调度人力资源效劳战争需要 B.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差异C.建立中央集权政治坚实根底 D.打击贵族势力消弭阶级差异2?氾胜之书?提出“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那么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南宋?农书六种之宜?说“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那么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材料本质
2、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季节性强 B.中国古代农业是精耕细作农业C.中国农业重视“因时制宜 D.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3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A.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B.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C.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D.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4下表清朝人口与耕地变化情况年代人口亿耕地亿亩人均耕地亩/人16501.01.56.006.004.0017502.002.509.004.503.6018504.1012.102.95上表说明清朝该时期A.南北人口结构趋向平衡 B.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受到破坏C.国家赋税收入日趋减少 D.人口增
3、长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5“物勒工名制度是指在手工业产品上刻记制造者、制造机构等。西汉时勒名内容详尽而丰富,东汉中期后关于“工名的内容日益简化,刻铭中常带有桔祥语和价钱语,而以“某氏为标记的私工作坊器物大增。这一变化反映了汉代A官营手工业衰败 B商品经济的开展C抑商政策的强化 D经济政策的调整6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说明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B.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D.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
4、阶层7“明正统八年七月,浙江黄岩县民周来保、福建龙溪县民钟普福引导千余倭寇在浙江乐清县登岸,由于乐清防守严密,无处下手,遂又下海遁去。这那么材料可以证明A明朝闭关政策加剧了倭寇之乱 B明朝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外贸易C明朝实行海禁有一定的合理性 D倭寇群体主要是由中国人组成8.下面是明末江南农村家庭投资结构图。该图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A.经营更趋市场化 B.减少犁耕依赖C.生产日趋专业化 D.注重精耕细作916世纪早期,葡萄牙人开辟了澳门到里斯本、日本长崎、菲律宾马尼拉等地的贸易航线。1567年,明朝政府准许百姓从事对外贸易。此后西班牙人也开辟了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之间的贸易。通过全球贸易渠道,大局
5、部白银最终流入中国。此材料反映出A澳门成为明清经营外贸的唯一港口 B明朝政府坚持一贯的对外贸易政策C作为流通货币的白银主要产自西欧 D明朝政府并非始终实行海禁政策10始于15世纪的黑奴贸易中,英国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的法案,又于1833年在西非海域驻扎了一支海军舰队,拦截贩卖奴隶的船只并将截获的奴隶放归自由。对英国的这一转变,以下说法合理的是A英国放弃了殖民扩张政策 B奴隶贸易制度已彻底消失C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表现 D蕴含人类历史进步的方向11有英国学者认为,近代欧洲矿业和金属的各项技术开展,得益于科学者无几,但很有助于科学。但是开辟全世界的历次重要
6、远洋航行,情形就不然了,这些是为了荣耀和利益效劳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的结合 B技术开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C远航顺应了追求利益的共识 D科学开展助力远洋航行成功12有学者统计过,“1700年时,英国总人口中尚有60%的人在田野中耕作,而到18世纪末时,只剩不到33%,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A近代交通业迅速开展的推动 B环境污染导致了人口的死亡C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D工业化开展加剧了耕地减少13下表反映了1765年世界局部国家和地区棉纺织工人的日平均工资。据此可知当时A印度棉纺织业领先世界 B意大利依然是商路和棉纺织中心C英国技
7、术革新愿望迫切 D工厂制提升了英国工人工资水平14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这反映了当时A自然经济抵抗使英国商品滞销 B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C机器生产优于传统的手工生产 D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15上海轮船招商局筹建时,商人入股并不踊跃,清政府拨款20万串钱以“示信于众商。此后,招商局还获得了清政府的大量缓付利息的借款,以及减免局部税费的优待。这反映A政府推动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开展 B“官与“商的矛盾越来越锋利C轮船招商局抵抗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D政府对民间资本的
8、控制日渐加强16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任用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仿照西方国家改革海关制度,同时还批准李鸿章等创办开平煤矿、轮船招商局等企业,此外还将捐纳制度日常化明码标价公开向社会售卖各级官爵,这些做法A加剧政府在各方面的腐败程度 B说明政府已全面开始向西方学习C有利于缓解清政府的财政困难 D是政府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表现17据一位日本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产品下降的幅度有3/4,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7%,1936年那么增至47%。这A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B防止了“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C
9、反映了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D改变了中国近代的工业布局18据学者研究,西汉初期就同姓诸王与中央政权的关系而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如下表所示。由此表可知,这一时期分封的同姓王A加剧了政治统治的腐败 B背离了设置时的初衷C严重削弱了中央的权威 D不可都视为割据势力19据学者研究,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100多人增至1200多人。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局部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这说明当时A官员制衡机制初步建立 B权力机构设置混乱失序C皇权专制制度得以强化 D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20徽商“即使以商致富而无名秩,对他们而言,仍然不算显亲扬名,家族的荣耀只能通过读书入
10、仕才能获得。他们倾大量资本于兴办学校之中,使大量子弟投身科举,凭商入仕后又使用政治上的特权促进地方和家族的经济、文化的开展。可见当时A商业开展推动教育进步 B官商勾结现象较为普遍C科举制扩大了统治根底 D重农抑商政策遭遇挫折211796年时,英国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中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这说明当时的英国A.封建贵族垄断了政权 B.君主立宪制亟待确立C.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22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
11、。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说明A国民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 B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C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社会转型期女性平等地位确立2319世纪60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那么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这说明作者A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B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C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 D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24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不断向苏方强调日本对苏联也具有重大的也许是更大的威胁。政府要员陈立夫在与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的谈话中也
12、表示:“中国是日本进攻的首当其冲的目标,而苏联那么是第二个。这种做法旨在A塑造中国积极抗战的形象 B提防日本对苏联的侵略C为中国的持久抗战做准备 D赢取苏联的同情和帮助25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法国成为西方大国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中法建交A引发了西欧各国同中国的“建交热 B推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C说明法国开始走上自主外交的道路 D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二材料题26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16分材料一 16-18世纪中国
13、的农业又有了新的跃进。明清两代的农业著作大为增多,表达了农业的新开展。粮食作物的种植是农业的中心,16世纪引进的玉米和甘薯后来推广到全国,增加了全国粮食的总产量。除了粮食外的经济作物种植也有所开展,如桑、棉、简麻等。无论是农民还是地主,他们新的选择完全是从营利出发的,地主将一局部土地用于粮食以外的其他农产品生产。一局部农户开始了新的选择,放弃了作为主业的粮食生产,专门从事其他类型的农业,成为蚕农、棉农、茶户、果农等。摘编自薛国中?16至18世纪的中国农业革命?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英国农业革命开始大张旗鼓推进。随着人口的增长,实行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变得更加有利可图。由此,中小地主开始呼吁政府
14、和议会支持领主圈地,议会以立法形式公布了一系列的圈地法案。圈地运动促进了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资本主义农场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提高土地的收益,英国涌现出一大批农业改革家,如汤森德勋爵推广了四圃轮作制;苏格兰人安德鲁米克尔创造了一款可以使用多种动力的脱拉机,解放了人力。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做出了重要奉献,正如琼斯所指出的:“在18世纪的英国,如果没有农业变革,没有农业产出增长,工业化与经济开展便不可能实现。摘编自刘金源?农业革命与18世纪英国经济转型?1根据材料一,概括16-18世纪中国农业“新的跃进的具体表现。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拟中英农业革命的不同。10分27阅读材料,完成
15、以下要求。22分材料一 近代早期西方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是重商主义的盛行。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是至高无上的,它代表真正的财富,国内贸易不能增加金银,所以应扩大贸易顺差,转从他国获取。一方面,给出口商予以补助,降低出口产品的本钱,使其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对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采取这些措施,国家会受益匪浅,日进斗金,不仅可维持王室的开支,改善民众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这代表着更多的舰队,更广阔的殖民地,更大的生产,更丰厚的利润,在这个“良性循环中,国家会日益殷实。摘编自高德步等?世界经济史?材料二 近代国门被翻开后,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西方各国“平时谋国精神,专在藏富于商,其爱之也假
16、设子,其汲之也假设水。盖其绸缪商政,所以体恤而扶植之者,无微不至,宜其厚输而无怨也。“商战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一个直接表达,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庚子之后,随着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国内新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中国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国人主权意识进一步觉醒,“主权亡那么国亡成为普遍共识。20世纪初,人们的利权观念之侧重点已由经济利益转向国家主权。这充分地显示出20世纪中国轰轰烈烈的收回利权运动的宗旨主要是收回国家主权。 摘编自袁为鹏?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的内在矛盾与误区?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重商主义和晚清中国经济思想的相同之处。6分
17、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早期西方重商主义与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不同影响。12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认识。4分28.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12分材料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并且接受得愈早愈速就愈好。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938年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有关
18、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15 ABCDB 610 BCDDD 1115 DCCCA1620 CCDCC 2125 CBDDD261表现:农业技术的总结和推广;引进了高产作物;农业种植结构变化,经济作物种植增加;出现专门化的生产;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增加,农业生产者的市场意识增强等。2主要差异:土地经营:英国土地集中,农业经营规模化、集约化;中国小农经济,个体分散经营为主;生产关系:英国是资本主义雇佣关系资本主义农场;中国是封建的租佃关系为主;历史作用:英国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开展;中国没有推动社会转型的实现。271相同:主张依靠政府的力量;认为开展经济是强国的重要手
19、段;主张在对外贸易中谋利;主张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主张开展本国的民族工业。6分2对西方:推动了西方列强的对外贸易和掠夺;为资本主义开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刺激列强间的殖民争夺;促进了西方社会的转型。对中国:推动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推动了反帝爱国斗争;促进了近代经济的开展;一定程度上抵抗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改变了传统的“抑商观念;促进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开展。12分3中西方经济民族主义思想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有其进步性和局限性。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实现各国的共同繁荣和稳定。4分28【答案】例如一:观点: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开展阐释:鸦片战争后,
20、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开始出现,民族意识开始萌芽,魏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中日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民族意识日益觉醒,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救亡斗争。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不断扩大侵华,中国人民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极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120世纪40年代,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根底。观点符合题意,史实准确,史论结合,亦可得分 。例如二:观点:中国近代化的历程阐释: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渐进过程。器物层面洋务运动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文化新文化运动观点符合题意,史实准确,史论结合,亦可得分 。例如三:观点:近代中国的救亡之路阐释:洋务运动师夷长技戊戌变法君主立宪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扶清灭洋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社会观点符合题意,史实准确,史论结合,亦可得分-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