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1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大象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1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大象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空气占据空间一、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要求:1. 知道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2.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3.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第一节?空气占据空间?。为了帮助学生达成“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教材选用“在瓶子里吹气球、“纸杯倒扣在水中等实验,层层递进,使学生明确空气和固体、液体一样占据一定的空间,并充满各处。为后面几节课打好根底。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天真,探究积极性
2、高。经过一年级“空气单元的学习,已经认识到我们周围有空气、空气存在于很多物体中,这对学习本节课有了一定的根底。但由于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特殊性,学生在理解“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知识的根底上,建立认知冲突。通过观察、假设、实验、分析、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的理解。二、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合理的猜测。2.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能够明确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并充满各处。三、学习重点:1.能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合理的猜测。2.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能够明确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并充满各处。四、学习难点:1.通过分析实验现
3、象,能够明确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并充满各处。五、教学准备:教材、教学课件、水槽、装满黄豆的瓶子、装满水的瓶子、什么都不装的瓶子、套有气球的完整瓶子、套有气球的有孔瓶子、水等。六、学习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出问题1.观察3个不同的瓶子。“空瓶子?装满黄豆的瓶子装满水的瓶子:2.演示实验:吹套在瓶子里的气球。1.学生仔细观察3种不同的瓶子,根据老师的引导说出黄豆、水占据了瓶子的空间。2.学生认真观看演示实验并思考。本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三个不同的瓶子说出固体和液体占据空间,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猜测假设1. 依据演示实验,提问:为什么暴露在空气中的气球吹得很大,套在瓶子里的气球
4、吹大一点点?2. 根据学生的答复,进行指导。当学生猜测出“瓶子里有空气?时提问:怎样才能证明呢?1. 学生思考,并答复。力气小?气球漏气?瓶子太小?瓶子里有空气?2.学生讨论,交流如何证明瓶子里有空气?并答复。本环节的设置在于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根底上进行大胆猜测,达成学习目标1,突出重点。搜集证据1.实验:空气占据瓶子的一局部空间。准备提前钻好孔的瓶子堵住小孔吹气球:吹不大松开小孔吹气球:吹大了思考:这是什么原因呢?放在水中吹气球:有气泡2.实验:不会湿的纸团。猜测:在杯子底部紧塞一团纸,垂直倒扣着压入水槽中,杯子底部的纸团会湿吗?为什么?验证:做实验试一试。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进
5、行实验边记录。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得出结论:瓶子里有空气。2.根据教师出示的实验,首先进行猜测并解释:不会。纸杯中的空气占据了纸杯的空间。再进行实验进行验证。本环节着重先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现象再进行合理的假设,最后通过不同的实验进行验证与解释,使学生的预测与假设等思维能力得到开展。同时达成学习目标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得出结论1.再次思考:“空瓶子真的是空的吗?2.交流: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空间也被空气占据着?3.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1.学生思考并答复:“空瓶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着瓶子的空间。2.学生思考并答复。书包里除了书和文具还有空气占据了书包的空间。对上个环节的梳理,得出结论,帮助学生树立证据意识。拓展活动科学小魔术听话的小球。将去底盖的瓶子扣在乒乓球上,竖直压入水中,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让乒乓球可以听从“命令,做出上升、下降等动作。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完成拓展活动。本环节的设计在整节课中起到了稳固提升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