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18739925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重视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即在学生理解掌握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找准了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生探究新知搭建了平台。其次,主要采取探究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小组合作,组间交流的作用。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我都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了学生,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共性让学生去探索,将学习内容的“大板块”交给学生,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空间。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获取结论,并对结果进行相互评价,从而使他们体会成功,共享合作学习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2、。最后,针对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完比例后把比例和比混淆的问题,我还特意增加了比和比例从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方面进行横向对比的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当然,纵观全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探讨的问题更贴近生活?教师要进行怎样的引导还值得我进一步思考。 解比例的教学反思 本课时新内容不多,主要把新知识融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依靠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本课重点展示如何将新知识(解比例)转化成学生原有知识(解方程)的过程,并且这个转化完全建立在学生的自主探索上教学中运用“同学们能运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求出3815x中x的值吗?”的提问,

3、密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学习的学习策略,然后运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归纳小结”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深刻理解到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我们有时要把未知的新知识转化成已知的知识来进行解答,而在本节课转化的过程中起到搭桥作用的知识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同时在练习过程汇总,我们应该结合比和除法和分数的联系,对解比例进行变式,例如在练习中给出:15560:X;25/X12:24等题目,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知识。 比例尺 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是:“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入抽象得出概念再回到实际生活解决问题”首先,从中国地图入手,设下悬念,诱发学生的求知欲紧接着,让学生汇报自己预习的情

4、况,注意从中捕捉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讨研究我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得出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的计算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通过创设设计学校平面图这一生活情景,使学生始终处于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状态,让学生自己思考需要提供什么条件才能完成,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数学问题,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让孩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能力,通过本节课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在练习的设计上可以举面积计算的例子,强调比例尺只是距离比,不是面积比,同时可以举一些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扩大的例子,避免学生形成惯性思维。

5、正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其实就是概念教学,要把概念中的重难点全部把握到位,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强调找到定值,结果却发现在实践中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连相关联的两都找不准,所以在这次的教学中我利用表格,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观察、分析、概括,紧紧围绕判断正比例的两种相关联的两个量、商一定展开思路,结合例题中的数据整理知识,发现规律,由讨论表象到抽象概念,使知识得到深化。一步步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的判断形成正比例的步骤,首先找相关联的两个量判断两个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两个量的比值是不是定值,抓住本节重点,突破难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时间去说,小组之间每个同学选一题按照总结出来的步骤一步步进行判断

6、,在反复的练习中,加强概念的理解,牢牢掌握住判断的方法。 反比例的意义 因为前面已经有了正比例意义的教学,反比例意义的教学可以放手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进行知识的探索。所以本节课是通过知识引进、知识讨论、知识运用总结进行的。首先通过复习,巩固了正比例的意义。通过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反比例的意义”,过渡自然,知识做到了连贯性。在引导学生复习正比例学习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按照研究正比例的方法主动、自觉地去观察、分析、概括、发现规律,从而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增长了自学能力。最后还要有一个正反比例对比的教学环节,通过知识的对比,加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区别不同的概念,巩固了知识。学生的全面参与,培养了总结、

7、区别、沟通的能力。练习的多样、及时,使学生加深概念的理解。 比例的应用(解应用题) 应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其实归根到底就是正反比例的判断,只是把它提高到了解决实际问题,要实际应用的高度,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总是觉得困难,其实就是不会审题,分析题目, 所以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结合前面学习的基础,着重培养训练学生的分析题目的能力,让学生从分析题目告诉我们的条件入手,先确定两个相关联的量判断两个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两个量的比值或者乘积是不是定值写出关系式根据关系式列式,建立一个完整的解题模式,同时学会理解题目当中一些关键性的句子,例如:按照这样的速度;一件工作等等其实是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课堂上要

8、多给学生机会去说去想,练习设计一系列的米题目给学生分析列式,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性。另外还要加强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和算术方法的对比,通过对比使学生意识到用比例知识解题目可以不把题目中的第三个量求出来,但算术方法却一定要,所以在解教复杂的应用题时,用比例知识会更有优势。 圆柱的认识 教学用书安排“圆柱的认识”为一课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为另一课时。但在实际教学中,我觉得“圆柱的认识”这一课时里介绍侧面积的展开图,如果跟侧面积的公式的推导联系起来会显得非常的紧密;而且侧面积的学习对表面积又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要让学生弄懂,所以我大胆的把“圆柱的认识及侧面积的计算”作为一课时来进行教学

9、。教学圆柱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一眼看上去,圆柱和我们以前学的立体图形有什么不同,找一找圆柱的特征,从许多各不相同的圆柱中粗略地找出圆柱的共同特征都有两个面是圆,上下粗细相同,有一个曲面。然后再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认识各部分特点,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揭示底面和侧面的名称,全面归纳各部分特点,抽象出圆柱的空间图形,建立圆柱的空间观念。探究侧面展开图时,先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教师课件证实后,学生再次动手操作,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或一张正方形的纸分别卷成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卷成前后图形之间的关系就不言而喻了。对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去体验,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培养了学生

10、的动手能力,还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新知识,可谓一举多得。在练习部分,为了提高效率,我采用了改变条件,一题多练的方法,如告诉周长和高求侧面积变成告诉半径和高应该怎么做,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拓展了思维。 圆柱的表面积 这节课的学习首先从复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入手,自然过渡到圆柱的表面积概念。因为前面已经推导出求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两个圆面积,引导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意义,从而总结出求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立体转平面、形变量不变的辩证关系,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分析能力。本节课的练习设计是一个重点,要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的一些联系实际的应用题。安排有:只有侧面的圆柱

11、形;只有一个底面的圆柱形;两个底面都有的圆柱形。同时计量单位有所不同。这样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灵活应用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最后要让学生小结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尤其要指出计算侧面积的时候要涉及到圆周长的计算,计算底面积的时候要涉及到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柱的体积 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是“转化”,所以在教学中第一部分的内容就是复习。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先为学生铺垫一个学习基础:把没有学国的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第二部分,推导圆柱体的计算公式。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亲自动手切拼,把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结合课件不断的直观演示,找

12、出近似长方体与原圆柱体各部分相对应部分,从而推出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用知识迁移法,把旧知识发展重新构建转化为新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形变质没变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第三部分,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内容,安排适度练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当堂掌握所学的新知识,并通过练习达到一定技能。 圆锥的体积 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是探索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在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教材继续渗透类比的思想,再次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从而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新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察,先猜测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学生联系到了圆柱的体积,在猜想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学习目标。教师从展示实物图形到空间图形,采用对比的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然后通过老师演示试验,学生观察,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对圆锥的体积建立了鲜明的印象之后,就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起到巩固深化知识点的作用。在教学之后感觉到遗憾的是,由于教具有限,如果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学具,让他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真切的参与到探究中去,这样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