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悯农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悯农教案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悯农教案设计你知道怎么写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悯农教案吗?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起看看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悯农教案!欢迎查阅!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悯农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及正确书写诗中的生字、新词。2、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以及抒发的感情。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以及抒发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2、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板书课题:悯农(二)二、初读古诗:1、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1
2、)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借助工具书,理解意思。(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1、检查读。(小组合作)2、理解词语的意思:(同桌交流)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颗粒状的东西。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颗:小而圆的东西。闲:无事可做;空闲。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犹:还。饿:肚子里没有食物。死:没有了生命。四海:我国古代认为中国大地四面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内指全国或全世界。3、提出不懂的地方,全班交流质疑。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李绅是唐代诗人。悯农二首是李绅流传
3、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三、品析体会:过渡:古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富有想象的人能从中读出各种画面,那么,透过这首诗中屈指可数的20个字,你又读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呢?1、学生独立想象,畅所欲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2、结合发言,适时引导学生品析诗句,深化理解与体会。(1)“春种”“秋收”概括了什么?(2)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写出了什么?(3)从前三句中,你读
4、出了怎样的画面?(4)可农夫的结果又是什么?(5)议议: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他们的劳动成果,陷农夫于死地呢?(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读出悲愤与同情)(6)体会:从这首诗中,你又读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四、对比感悟:1、对比读。2、议议:这两首古诗描写的情境与抒发的的情感有何不同?秋浦歌描写的冶炼工人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高昂地放歌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抒发了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的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悯农描写了农夫们一处辛苦耕种,开垦了所有的土地,获得了丰收,结果却饿死的情景,写出了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抒发了诗人对社会不平的强烈
5、愤慨,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的真挚同情。五、小结:同样是描写劳动者的劳动,秋浦歌带给我们的是劳动的火热与激情,而悯农留给我们的是劳而不得的悲愤。诗人用精炼的语言,不仅描写了不同的劳动场景,更抒发了他内心深处对劳动者的真挚情感。六、课堂检测: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写下来。天( ) 拉( ) 一颗( ) 夫( ) 粒( ) 一棵( )2、背诵古诗。(1)自己练习背诵(2)指名背诵板书设计:忙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悲愤、同情)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悯农教案2悯农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
6、中进士,历任县丞、国子博士、常州知州、秘书少监等职。杨万里在南宋诗坛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家”,在文学引人注目。杨万里一生写诗逾两万首,现存四千余首。本诗诗题中的“悯农”,“悯”是可怜的意思,“悯农”即可怜农民。本诗是杨万里写的反映农民生活的诗。诗人描述了农民的不幸遭遇:由于天气不好,农作物没有好收成,只能准备忍饥挨饿过残冬了。全诗渗透出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结构分析全诗共4句,可分两个层次。第一层(第1、2句),描述田地里农作物长势不好的情景。农作物长势不好的原因是气候不好,风不调,雨不顺,又过早下了霜。第二层(第3、4句),写在歉收之年,农民只能忍饥挨饿了。先写因歉收必
7、定受饥寒,再写今年是闰年,又多了一个月,受饥寒的时间也更长了。语意理解“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稻”,稻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狭长,花白色或绿色。子实叫稻谷,碾去壳后叫大米。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不雨”,不下雨,指天旱。无论水稻还是旱稻,雨水不充足是难以生长的。如果夏天时节,雨水不足,稻便难以成熟。“不多黄”,稻穗黄的不多,说明成熟的不多,自然收到的稻谷也不会多。“荞麦”,子实磨成粉供食用。荞麦也是一种农作物。“空花”,不结果实的花。“早着霜”,早早地被秋霜打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老天有云却无雨,田里的稻子黄的很少,丰收希望不大了。而荞麦只是开了不结果实的空花,并且已经早早地被霜
8、打了,收成更是没有什么希望的。这两句诗,勾画出遭灾图景,为后两句表现农民的疾苦与忧愁打下基础。“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分”,是料定、早知道的意思。“已分”,就是已经料到。“岁”,即“年”。“残岁”,就是一年中剩下的时间。“堪”,是忍受的意思,本诗句的“堪”是“不堪”“何堪”之意。“闰”,指闰年,农历有闰月的一年叫闰年。每3年一闰,5年两闰,19年7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称闰某月。有闰月这一年为13个月,即383天或384天。本诗指农历的闰年。“添长”,增加了一个月,这一年变得更长。这两句的意思是:农民已经料定自己必定要忍饥挨饿去度过残冬了,然而,更为不
9、幸的是今年又是闰年,更无法忍受延长了的艰难岁月。写作特点1.展现正直诗人的忧民之心。杨万里是一个刚正廉洁和爱国的儒者。他自诩“谁言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因此,他的诗虽多从自然景物吸收题材,但他也写下不少表现忧国忧民情感的诗,本诗与他的插秧歌竹枝词等都对农民的痛苦深表同情。本诗先写年成不济,谷物歉收,继而用农民的语言道出歉收之年,只能忍饥挨饿。诗人为强化“悯农”之情,又设定这一年是“闰年”,天数长,因而痛苦更甚。“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字里行间渗透出诗人的忧民之情。2.于平淡中见新奇。诗中没有写重大事件,也无慷慨的愤世嫉俗的语句,只写一个极为平凡的农村现象:雨水不调,庄稼歉收
10、,农民生活会更苦。写庄稼歉收,也只貌似平淡地写稻子不黄,荞麦空花。但细一读,就能体会到诗人愁苦的情绪及对统治者不关心农民的愤懑不平,使人仿佛看到诗人正望着歉收的庄稼叹息。3.活泼自然的语言。杨万里继承了民歌的朴实之风,以及白居易、张籍和杜荀鹤等人的语言传统,写诗时力求语言浅近,并大量吸收俚语谣谚入诗。给当时诗坛注入了新鲜的空气。本诗除第3句的“分”,第4句的“堪”稍生涩外,其他都平白如话。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悯农教案31、导言,诱发动机。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吃饭,你们知道做饭的米面都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答后总结)对啦,我们做饭用的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那么,农民劳动是怎样辛苦呢?下
11、面咱们学习一首古诗锄禾。(板书课题)2、范读,激起情感。锄禾这首诗,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通俗,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朴实。通过教师情绪饱满的范读,使学生能在学习之始,初步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感情。3、识字,结合课文。本课7个生字:当、汗、滴、盘、粒、辛、苦,这些字都比较容易掌握,可指导学生自学,教师重点点拨。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并适当扩词。4、串讲,理解内容。锄禾是学生入学以来接触到的第二首古诗,学生对诗的词语和内容不易理解。因此,要采取逐句讲读的方法,边读全诗,边讲句子,边释词语,注意讲清古代单音节词与现代双音词的关系:禾禾苗,日太阳,当正当,午中午,汗汗水,土
12、泥土,知知道,盘盘子,中里面,5、看图,启发想象。锄禾这首诗配有一幅生动形象的插图,插图集中描绘了一位农民一手握着锄头,一手拿着着毛巾拭汗,抬头望那当空烈日的情景。教学时,可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想象:这位农民为什么站在田里?他在做什么?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他在说什么?农民从播种到收获要付出多少辛勤劳动才换来粮食。6、朗读,感受形象。语言精炼,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含意深长是古诗的特点。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可以从中受到感染和陶冶。教师可出示抄有课文的小黑板,指导学生按下面的停顿和重音朗读全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7、畅谈,联系实际。有些儿童并不知道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随便丢掉,不知爱惜。通过畅谈讨论,引导学生摆出浪费粮食的现象,看到自己的缺点,从而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做一个尊重农民,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悯农教案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