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永动机(韩新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永动机(韩新南课件).ppt(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永动机的想法起源于印度,公元1200年前后,这种思想从印度传到了伊斯兰世界,并从那里传到了西方。 在欧洲,早期最著名的一个“永动机”“魔轮”的设计方案是十三世纪时一个叫亨内考的法国人提出来的。 如图所示:轮子中央有一个转动轴,轮子边缘安装着12个可活动的短杆,每个短杆的一段装有 一个铁球。方案的设计者认为,右边的球比左边的球离轴远些,因此,右边的球产生的转动力矩要比左边的球产生的转动力矩大。这样轮子就会永无休止的沿着顺时针的方向转动下去,并且带动机器转动。这个设计被不少人以不同的形式复制出来,但从未实现不停息的转动。 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虽然右边每个球产生的力矩大,但是球的个数少,只有四个
2、,左边每个球产生的力矩虽小,但是球的个数却有八个之多。于是轮子不会持续转动下去而对外做功,只会摆动几下,便停在图中所画的位置上。 这以后人们想出了几百种的“永动机”,各式各样,但没有一架真正转动过。 这儿是另外一种想象的“永动机”:一只圆轮,里面装着可以自由滚动的沉重的钢球。这位发明家的想法是,轮子一边的钢球总比另外一边的离轮心远,因此,在它们的重力作用之下,一定会使轮子旋转不息。当然,他的想法是不会实现的,原因和上一个例子一样。 一直到19世纪中叶,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被发现,人们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形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3、,在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量总和保持不变。这一自然界的基本定律宣告了永动机幻梦的破灭。 即便如此,一直到如今仍然有很多人迷恋在“永动机”的创造之中,甚至不惜为之倾家荡产。 有趣的是,找寻“永动机”固然是永远没有结果的,但是对于这个不可能的事情的深入了解,却时常会引出许多很好的发现。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荷兰著名学者斯台文发现了斜面上力量平衡的定律,他发现这个定律的方法,正是对上面一段话的最好说明。 他发现这个斜面上力的平衡定律,并没有用到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就只是靠左边这幅图。在一个三棱体上架着一串球, 一共14个,都是一样大小的。这一串球会怎样呢?那下面挂下来的部分,不成问题,是会自己平衡的
4、。但还有上面两部分,会不会平衡呢?换句话说,右边2个球跟左边的4个球会不会平衡?当然会的,如果说不会,那么这串球就会自动不停地从右向左移,因为一个球滑下来就有另一个球来补充,平衡也就永远不可能得到了。但是我们知道,“永动机”永不可能,这样架着的一串球是不会自己移动的,那么,右边的2个球就自然和左边的4个球平衡。初看这好象是一件怪事:2个球的拉力竟和4个球的相等。 从这个看似奇怪的现象,斯台文发现了力学上一个重要的定律。他是这样来思考的:这一串球的两段一段长一段短重力不相等;长的一段跟短的一段重力的比值,恰好是斜面长的一边跟短的一边长度的比值。从这里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用绳连在一起的两个重物搁在两个斜面上,只要两个重物的重力跟这两个斜面的长度成正比,它们就可以保持平衡。 有时候,两个斜面里短的一个恰好是竖直的,于是我们就得到力学上一个有名的定律:要维持斜面上的一个物体不动,一定要在竖直面的方向上加一个力,这个力跟物体重力的比等于这个斜面的高度跟它的长度的比。 这样,从“永动机”不可能存在这一个思想出发,竟完成了力学上的一件重要发现。参考书目: 力学 杨维弘著 趣味物理学 别莱利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