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怎么写 [政协副主席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怎么写 [政协副主席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怎么写 政协副主席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精神,根据县委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的通知的要求,5月14日,我带领工商联、盐务局包村领导,分别深入到石门乡魏岔村、大庄河村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群众生活存在的具体困难、村组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查看、个别访谈、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座谈了解,农户访谈以及调查问卷的汇总分析,现将调研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村产业发展缓慢一是村上生产基础薄弱、结构单一。魏岔村主要是以种植业为主
2、,产业发展单一,原有的养殖产业由于受技术、市场、规模和资金等因素,后续发展受到挑战,一些较为贫困的农民无法负担养殖产业后续发展的费用,加上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难度增大,群众发展养殖产业的积极性受到制;在大庄河村行政调研中,我们发现该行政村地理位置偏僻,而且所辖的两个村民小组王新窑、哨岐塔更是偏僻至极,村民生存环境极其不利,山地930亩已退耕还林,川台地也仅200余亩,而且严重的干旱贫瘠,其他产业几乎没有。二是生产力不足。目前,魏岔村劳动力中近55%以上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精壮劳力和有能力、文化的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打工,目前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妇女、中老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劳动力较低,大部分
3、农民仍然沿袭陈旧的耕作方式,从事科学种田能力有限,适应市场经济能力较差,新技术推广应用受到影响,增加了群众创业致富的难度;大庄河的农民老龄化明显,现居住的160人中,有半数是60岁以上老人。其中20名党员中,40岁1人,50岁以上4人,60岁以上15人,且文化程度较低,思想意识陈旧落后。对县上实施的产业积极性不高,就是上了产业,因文化水平缺陷,也出现了一边上一边倒的情况,对其他希望准备上产业的人不但没起到带头作用,反而成了反面教材。三是条件制约导致产业无法跟进。如今有部分农民想上产业,因土地的个人划分,要变更或承包都有很大的难度,而且原本农民收入较低,前期资金投入不上,贷款审批难度大,进一步造
4、成了农民当前难以发展的局面。自全县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以来,由于村民文化素质低,经济基础差等各种因素限制,富民产业出现“滞后”“面小”等现象,严重制约了村民脱贫致富。当前村级集体经济较为薄弱,严重制约着村内各项事业的发展。调研中发现,由于自然资源短缺,村集体无任何收入来源,每年紧靠财政拨付办公经费1.2万元,维持宣传资料印发、水电费、卫生费等必要开支,其他各项公共事业难以推进支持。(二)民生问题极为突出一是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大庄河地理位置、住宿、生存环境不好,虽然县上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但该村村民居住涣散,人员稀疏,原有720人现仅居住160人,且60岁以上老人就有75人,而且山高坡陡,沟深洼
5、高低不平,村上面貌基本保持在以前现状,就是要投入资金也很难有所作为,虽然乡村公路已通,但家与家、户与户的整体面貌依然表现出零散萧条景象。二是物价上涨过快。近年来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物价上涨极为过快,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群众的承受能力,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收入低,孩子就业难等一系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突出。尤其是农村医疗教育落后,农民千方百计把子女送到县城上学、到县市就医,更是增加了农民生活负担。三是村容村貌较差。目前魏岔村村容村貌还有待进一步整治,村级道路路面一遇雨天泥泞,群众出行很不方便,希望能够争取到资金将村内道路路面沙石化,方便村内群众出行。同时,村内原有的自来水管老化,时常发生渗漏现
6、象,存在隐患,为了确保群众用水方便,急需更换4千米的自来水管道。二、措施及建议一是完善制度体系,拓展干群沟通致富的有效渠道。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进一步做好干群联系,认真落实干部在基层一线包村蹲点。和群众结对子,认真开展结对子帮扶活动。下乡干部认真做好民情民意调查,定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下访,通过民主思想座谈会,访民情日记,深入村组等多种形式联系群众,沟通思想,增进感情。并充分发挥农村“两委会”作用,使农民和干部和政府之间的信息传递更直接,更及时更广泛,全心全意树立干群一心干部服务群众的服务意识。二是创新帮扶机制,不断深化包村工作实效。要积极创新帮扶渠道,积极组织包扶人员深入村组和农户
7、家中,真正做到“一帮一,一带一”包扶机制,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和需要联系帮扶的群众纳入到包村联户的行动中来,帮助困难群众积极分析困难原因,寻求发展途径,制定详细发展规划,通过“政策上引路、资金上扶持、项目上支撑、技术上保证”等方式引导他们走上自主致富的道路。三是积极发展多元化产业,不断增加群众收入。目前,该村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没有规模发展的产业,没有特色产业,我们包扶单位会积极协调争取资金和项目,通过调研了解群众的想法后,积极推动发展切合实际的产业,鼓励群众自主发展,通过多元化产业,引导农户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业,走上发展致富的道路。调研中发现魏岔村目前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产业没有形成规模,种
8、植业主要是以玉米种植为主,但由于粮食市场价格不稳定,加上玉米品种、土地质量良莠不齐等因素,导致群众普遍收入不高,养殖产业没有发挥规模效益,群众急切期盼能够争取扶持恢复利用原有的养殖小区,通过技术引导,产业扶持等帮扶,引导农民在养殖业方面取得良好收益,改变该村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四是加强教育引导。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送出去学与请进来教等办法,切实加强村上干部群众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努力从根本上改变村上落后局面。 杨家河是石门乡的一个偏远拐沟村,全村78户338人,其中有40余户农民到县城务工供孩子上学。全村分3个村民小组,川地较少,退耕还林1
9、200多亩,今年栽植核桃林956亩。王坪村位于甘志公里沿线,距乡政府6公里,自然条件优越。全村62户305人,耕地719亩,人均2.34亩;退耕还林664亩,人均2.2亩。有低收入家庭49户155人,低保户3户9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730元。村上有小学1所,卫生院1所。通过这次调研,反映出杨家河、王坪村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业主导产业缺失杨家河村主要以传统的大田粮食作物为主,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后,耕地面积剧减,经济林极少,仅在今年新栽植核桃林956亩,3-5年后才能见效,在少量的土地上仅仅依靠传统的粮食种植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生计。由于自然条件差别和农
10、民认识不足等种种原因,在退耕还林政策已经实施十多年来,杨家河村仍然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年来大部分村民依靠羊子作为主要生活收入来源,另一小部分村民依赖给采油厂照井等务工服务收入来补贴生计,全村约40余人。由于杨家河村的自然条件所限,草场饲料不足,羊只圈养的成本和用工量增加,面对全面禁牧的政策措施和严峻形势,不得不去思考和谋划下一步杨家河村的产业如何形成和转型发展。退耕还林后,王坪村仅留下了较少的一点川地,而且山地上没有经济林。前些年,王坪村作为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点,又抽出近一半的川地,用于扶贫移民搬迁建设,修建了147间平房。前几年经营的不足10座蔬菜大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
11、和受自然光照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效益低下,目前基本已经坍塌废用。可以说王坪村多年来没有形成农业主导产业,村里的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长期依靠外出打工谋生。虽然王坪村自然条件较好,但是受有限的土地制约,农业产业很难发展,现有的土地仅仅能够种植十几座蔬菜大棚,既形不成规模,也无法满足群众的种植需求,王坪村今后的产业如何去发展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必须面对现实去思考下一步产业如何转型发展。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杨家河是个远乡僻村,基础设施薄弱,道路简陋,交通不畅,群众出行不便。通村客运只能到达梁庄,群众出行来回要步行10公里的路,遇到雨雪天气更是不便。农村文化设施匮乏,群众文化生活贫乏,至今还未通
12、有线电视,相当一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约占到全村总劳动力的半数以上,留守在村里的这些人还存在老弱病残的情况。而杨家河是一个扶贫移民搬迁的对象村,因此在全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实施上有所侧重,难以得到大的改观和改善。在调查中,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就是饮水、交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群众期盼基础设施能够得到改善,能够安全用水、出行方便。王坪村作为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点,按照1户3间的布局修建了147间平房,目前的入住率不足三分之一,部分房子已经出现房顶渗漏,基础设施迟迟不能跟进,至今未做道路硬化,吃水不便,排水不畅,群众怨气很多。由于以前的队部已经变卖他人,目前村委会
13、没有办公地点,基层党组织没有活动场所阵地。三、统筹城乡发展矛盾凸显杨家河村自然条件较差,属扶贫移民搬迁对象,全村78户村民有40余户在县城居住,其中有近20户农民在县城买了房屋,还有一半多农民没有住房,长期租房供孩子上学。留守在村的农民对扶贫移民搬迁的认识不足,顾虑重重,不愿搬迁,害怕失去收入来源,生活无以保障,害怕成为失地农民。特别是这些留守农民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智力障碍和老弱病残,个别人除了拦羊等简单农活外其他的都干不了,这是一个很现实、很具体、也很突出的问题。农民所想的、想要看到的不是新居新房,而是在考虑自己的生计、自己生活保障,盘算自己的收入能不能提高,生活能不能改善。由于王坪村没有
14、形成主导产业,被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的农民迟迟不愿入住,大部分新房闲置,先前入住的农民无所事事,失去收入来源,还得在原来村组的土地上劳作,移民搬迁只是更换了新的住所,却增添了劳作上的许多不便,唯一的好处就是方便了孩子上学,方便了就诊。因此,移民搬迁要重在扶贫,要看农民的收入提高了没有,要看农民的生活改善了没有,统筹城乡发展要以产业集聚农民,让农民有活干,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住得下,留得住。只有这样农民才能接受,才能真正得到实惠。通过对杨家河和王坪村的村情调研,形成以下意见建议,供工作中参考。1、扶贫移民搬迁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不能急于求成,要结合具体实际,以产业为基础,以产业为纽带,壮大产业规模,延伸
15、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效益,以产业吸引和接纳农民,以产业集聚农民。2、退耕还林要注意适当增加经济林的比例,特别是川地较少、无主导产业的村组,要结合属地气候等自然条件,引导农民栽植山地苹果、山地核桃等经济林,增加农民收入。3、创造条件,研究解决羊子圈养中存在的草场缺乏、饲料供应不足等问题,使羊子这项惠民的传统优势产业得以延续。4、重视留守农村的老弱病残人群,研究这部分弱势群体在今后的扶贫移民搬迁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突出问题的解决办法。5、针对王坪村的具体实际情况,能否商讨和研究引进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入驻王坪,吸纳劳动力,解决农民收入问题;也可以通过引进人才、引导农民兴办村办企业,或者进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多种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化解扶贫移民搬迁和统筹城乡发展中显现出的主要矛盾。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