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第1课时).pdf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094675 上传时间:2022-05-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9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EW)《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第1课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NEW)《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第1课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EW)《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第1课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EW)《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第1课时).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教材分析威尼斯小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十册第八组课文中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训练重点是“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揣摩作者的写作特色,积累优美语言,并搜集相关资料”。本单元的这几篇课文最重要的表达方法是“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相结合”。这一表达特点是对四年级下册第一组写景类课文的延伸和发展,是在“写景物时要抓住突出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的学习目标,即写景除要抓住景物特点,还要了解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的方法。这一写作特色这一课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课文从“

2、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课采用了比喻的方法写出了小艇的特点,采用总分的写法写出了船夫技术的高超,采用动静结合、对比的写法写出了威尼斯小艇白天和黑夜的不同。教学时要关注这一课的语言特色,布局谋篇的特点,感受意大利风情的同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并学以致用。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和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中,了解了我国不同地域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观。对异域景色及风情在四下牧场之国中对荷兰也有了初步了解。因此,对于本组是从多方面展现异域风情的教材,学

3、生的学习兴趣会很浓厚。在三四年级的基础上,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养成了良好的默读习惯。学习并初步掌握了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多种方法,能据文质疑问难。学生在中年级阶段已经初步具备了有目的地查找资料的能力,五年级上册又初步掌握了运用资料的方法。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已经认识了“抓住景物特点”的方法,这为本单元的揣摩并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做好了铺垫。由于学生年龄、阅历诸方面的原因,学生对异域风情的了解还很少,即使了解一些也是很浅层的,因此在理解异国风情上需要老师的积极引领。写景的课文学生学习了很多,但“把人的活动与景物、风情特点相结合”是初次学习。虽然第一单元的草原体现了“景色美

4、”“人情美”,但是总体上来看是“先写景后写人”。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对于这一表达方法的认识是有困难的。三、教学目标1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正确读写“威尼斯、小艇、船艄、船舱”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构造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产生对威尼斯的向往之情。3借助学习支架,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和船夫技术的高超;背诵第四段,领悟作者描写事物的表达方法。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船夫的驾驶技术,背诵第四段。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描写事物的表达方式。五、教学过程(一)资料导入,反馈预习情况1出示威尼斯图片。(板书:威尼斯)孩子们,你们了解威尼斯吗?你能用

5、一句话或一个词说说你的了解?出示图片,补充资料:的确,意大利的威尼斯美极了!她的周围被海洋环绕,有 401 座桥梁横跨在 117 条纵横交叉的河道上,连接 118 个岛屿,有“水城、桥城、百岛城”之称。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对那里的风光和小艇情有独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一睹威尼斯独特的风光,去看一看那里的独特的交通工具小艇。2从同学们的预习单上反映出来,这些字词比较难读、难写或难理解。祷告哗笑纵横交叉船艄船舱操纵自如手忙脚乱【设计意图】初步了解威尼斯,检查预习情况,扫清文字障碍。(二)整体感知全文,理清脉络1出示句子: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

6、汽车。读通句子。你读懂了什么?(小艇的重要性)文章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打开课文自由读一读,在旁边写上旁注。(师随机板书)小艇的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的生活2整篇文章围绕这一段话写了以上三方面的内容,这种先总的概括写,再分几个方面具体些,这种写法叫总分。【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找出中心句,发现全文结构与作者布局谋篇的特点。(三)聚焦 2、3 自然段品读第二自然段,了解小艇的构造特点。1师:小艇有什么特点呢?认真读第 2 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艇特点的词句。(课件出示第二段。)2学生自由说。像像像3想一想小艇的_特点像独木舟。(随机板书:长、深、窄)4补充资料:二三

7、十英尺长,1 英尺0.3048 米,二三十英尺相当于 10 多米长呢,比我们的教室还长。(感受小艇的长。)5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出自己对小艇长的感受。)6那什么特点像新月?(板书:翘)又把什么比作水蛇?(板书:行动)7句式对比:与原文比较,你有什么体会?出示: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8读后交流。(体会比喻句的作用。板书:比喻)师小结:是呀,比喻的运用,使文字更生动了。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构造独特、行动轻快的小艇穿梭在威尼斯的河道中。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吧。9坐着这样的小艇穿梭在威尼斯的河道上,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表达)师小结:物融于景,情融于景

8、,美丽的小艇与周围的美景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果真是有说不完的情趣啊。【设计意图】通过重点词句的品悟,了解课文写了小艇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比喻的。这是学生“得意”的过程;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比喻的作用,感受文字的美。这是学生“得言”的过程。在品读中逐步形成对小艇形象的完善。(四)聚焦学习第 4 自然段1不过这么美观、舒适的小艇要想行动自如,还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有一句话高度概括了船夫的驾驶技术,那就是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2围绕这句话,作者怎样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好的?边读课文边思考:什么情况下 ?船夫怎么样做?(圈画重点词)3出示段落,交流反馈。4指导朗读,发现写法。这一段不仅直接写船夫的动

9、作,还通过乘客的感受来写船夫的驾驶技术高超呢,是哪一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应接不暇)师小结:像这样先一句话总述,然后从几个方面围绕这句话具体写出船夫驾驶技术高超,这种结构就是总分结构。【设计意图】借助支架,通过“同桌合作表格梳理讨论反馈朗读感悟归纳写法背诵积累仿写运用”等步骤,实现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由“阅读感悟积累运用”的“学语言、用语言”的过程。(五)完成作业,带疑结课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独特的小艇,感受了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下节课我们再去看看小艇和人们的生活有着怎样密不可分的关系?附:威尼斯的小艇预习单1我能将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我读了( )遍。2我觉得课文中难写的字词有:_,我通过(

10、)方法解决了。难理解的字词有_,我通过( )方法解决了。我的疑问还有:_。3威尼斯的小艇主要讲了小艇以下几方面的内容:_。4我了解了有关威尼斯的一些信息:_。我是通过( )的方法知道的。威尼斯的小艇课堂学习单1边读课文边思考,同桌讨论完成表格。驾驶技术特别好什么情况下 ?船夫怎么样?(抓动词)2我会试着夸一夸船夫,把这一段背下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 ),来往船只( ),他( ),毫不( )。不管( ),他总能( )。遇到( )的地方,他总能( ),而且( ),还能(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3按总分写法写出某处景和物的特点。提示:你还可

11、以连用多个比喻,使事物特点更鲜明更生动!例如:海宁潮真壮观!大脚板乐园真热闹!西山公园真美丽!一、设计理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强调,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教学中最主要的活动是引导学生读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设计强调以读代讲,引导学生自主研读。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以“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这句话切入教学,以此贯穿教学。在品读课文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从而使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感悟到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境界,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努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

12、美语言。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和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三、教学重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景色的奇丽和民族的奇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深刻含义。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请大家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上节课,我们跟随季先生初步领略了德国的风土人情,谁来说说季先生几次到德国?时隔多少年?当作者四、五十年后第二次踏上德国的土地时,主人问他德国有什么变化,他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二)研读课文,理解“美丽并没有改变”默读课文,想一想并没有改变的美丽究竟指什么

13、?1感受“奇丽不变”。四、五十年前德国的街道是怎样的?到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1)这样的画面,你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作者又用了个什么词?引导体会“奇丽”包含的两层意思。(2)读一读这段文字,想想哪些词语最能体现景色的奇丽?说说你的看法。预设: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看到这两个词,你眼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花团锦簇花成团,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这个词语从数量上、形态上感受到了花的多。这儿的花有红色、有黄色、有紫色,这就是姹紫嫣红。这个词让我们从色彩

14、上感受到花的多,花朵的娇艳美丽。还能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画面?把这两个词放回课文中,该是怎样的一幅美景呢,谁愿意通过朗读把它展现在大家面前。预设:任何、家家户户“任何”说明什么?师引读:走过这条街,抬头向上看,看到了“家家户户”;走过那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看到了“家家户户”;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看到了“家家户户”预设:应接不暇暇是什么意思?(空闲的意思,与时间有关,所以它是个日字旁。)不暇指什么?应接不暇呢?课文中什么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呢?(花)到底有多少种花啊?闭上眼,听老师读这段话,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神思遐想一下那奇丽的景色。生交流。让我们亲身体验一下德国街道的特别吧。(欣

15、赏德国街道图。)练习有感情朗读。(3)那四、五十年后的德国又是什么样?课件出示句子: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奇丽的景色”变了吗?时光在变迁,景色却依然。(4)同样是写街道的美景,而且是相同的美景,你们发现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了吗?引导体会“详略得当”。2感受“奇特不变”。走在德国的街头,美丽的花没有改变,没有改变的仅仅是这些美丽的花吗?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1)比较:德国人和中国人养花有什么不同?(2)通过“都”感受吃惊。对

16、这样的养花方式,作者有什么感受?有一个词作者连用了 3 次,让我们感受到了心中的吃惊,能找到是哪个词吗?一个“都”字连用 3 次,充分表达了作者心中越来越强烈的吃惊,让我们读一读。四、五十年前,在屋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四、五十年后,在屋里依然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这个民族奇特的风俗也没有改变。3感受“境界不变”。一个奇特的民族创造了一道奇丽的风景,而且四、五十年依旧不变,是因为他们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想想究竟还有什么是不变的。交流后课件出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1)你能结合课文或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在为别人奉献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很多美好的东西

17、。这是种多么美好的境界啊。正是有了这美好的境界,使我们见识到了这样奇特的民族读第二自然段。正是有了这美好的境界,也才有了这样奇丽的景色读第三自然段写景的部分。同学们,让我们想,再过二十年、三十年,再过四、五十年呢?这景色(将依然不变!)大家所感受到的这么多的不变,便是作者笔下美丽的内涵。(3)这多年不变的美丽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作者故地重游的时候,已经由青年变成了老年,当他再次看到这多年不变的景色时,很自然地又发出了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4展开想象,体会心境。课文的最后,作者说他仿佛回到了四五十年前,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这个梦里藏着什么?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梦?需要同学们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教师补充相关资料。)(三)总结全文今天,季爷爷带着我们去了一趟德国,让我们收获了满街馨香的愉悦,更让我们收获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一份心灵的充盈。让我们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带着对德国这个伟大民族的敬重,再次齐读课题。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朵花,让我们绽放成最美的风景,在自己心中,在别人眼中。五、板书设计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奇丽不变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美丽没有改变 奇特不变 家家户户 花朵朝外(详略得当) 境界不变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