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业生物灾祸防控工作完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林业生物灾祸防控工作完善.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林业生物灾祸防控工作完善一、认清我国林业生物灾祸防控工作的形势和一我国林业生物灾祸发生的形势特点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加剧。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截止到2008年,入侵我国并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达34种,年均发生面积达130万公顷。其中,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占林业生物灾祸总损失的30%。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在我国呈入侵频次增加、种类增加、危害面积逐年扩大的趋势。本土重大有害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仍然严重。松毛虫一直是我国林业历史上第一大害虫,近年来出现反弹,年均发生面积在140万公顷左右,一些地方仍周期性爆发成灾。杨树柱干害虫在三北地区发生危害仍
2、然严重。以鼢鼠、野兔为主的鼠兔在三北地区新植林地危害猖獗,年均发生100多万公顷,对未成林造林地林木构成严重威胁。突发性害虫种类增加,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春尺蠖、杨树舟蛾等杨树食叶害虫发生普遍,其中以华北、黄淮、江淮地区危害最为严重,致使多处绿色通道景观被毁,江苏、安徽等省的杨树产业损失宏大。随着气候变化和天然林卫生状况的改变,栗山天牛、云杉八齿小蠹、切梢小蠹等一些次要有害生物在局部地区已上升为主要危害种类。经济林、竹林有害生物危害种类增加,发生面积加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经济林面积不断增加。随着经济林、竹林面积的快速增加,经济林、竹林生物灾祸的发生种类也不断增加。灌木林和荒漠植被有
3、害生物危害日显突出。2003年以来,年均发生面积达200万公顷以上。沙棘木蠹蛾、梭梭尺蠖、灰斑古毒蛾、大沙鼠等对东北、西北广大灌木林和荒漠植被的危害日益突出,并在局部地区多点爆发成灾,新疆塔里木盆地累计有20万公顷胡杨林毁于虫害。二林业生物灾祸的基本属性和特征林业生物灾祸是指森林、林木及林产品遭受微生物、动物、植物损害而使其经济、生态及社会功能遭到损害的事件,包括由非生物因子引发的林木生理性灾祸。1.林业生物灾祸具有自然属性。林业生物灾祸的发生是由林业有害生物、森林植物和环境条件等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本身特点和规律。林业生物灾祸防治工作必须在不断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有害生物发
4、生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实践。2.林业生物灾祸具有社会属性。一方面,林业生物灾祸具有人为灾祸特征。引起林业生物灾祸的有害生物是生态系统固有成分,生态系统在未受干扰的情况下,可利用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通过本身调节功能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避免有害生物种群密度过度增大而构成灾祸,即便偶有灾祸发生,生态系统也能通过本身调节从干扰中自然恢复,一般不会因有害生物而使生态系统毁坏至无法自然恢复的程度。但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地球生态环境发生了宏大变化,加之不合理的森林经营方式,生态系统被严重破碎化、人工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稳定性减弱,
5、控制和制约有害生物的能力下降或丧失,导致有害生物繁衍失控,频频爆发成灾。林业生物灾祸的发生又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遭到进一步毁坏,这成为当前我国林业生物灾祸发生面积居高不下,灾祸损失逐年加大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林业生物灾祸事关国土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娱乐和食品安全,事关广大林农群众增产增收,事关林产品对外经济贸易安全,具有显著的经济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特性。三林业生物灾祸防治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林业部门捉住战略机遇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当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创始当代林业科学发展新
6、局面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林业生物灾祸防治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林业生物灾祸防治工作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这一大局。1.维护生态安全需要加强林业生物灾祸防治。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林业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当着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治理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职能,这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赋予林业的愈加紧迫而艰巨的责任。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是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林业生物灾祸严重威胁着上述的“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2.
7、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加强林业生物灾祸防治。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迄今最高级的文明形态,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及其成果的反映。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一个健康的森林以她优美的形态、色调、音韵等陶冶着人类的情操,人们在其中体验和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中,人们对以森林文化为主的生态文化愈加渴求,对生态文化产品的需求愈加迫切。必须科学地加强林业生物灾祸防治,维持身边的绿色,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3.实现林业“双增目的、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加强林业生物灾祸防治。2009年9月,-书记
8、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当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灾祸年均发生面积1000多万公顷,年致死树木4000万株。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稳固新增造林面积、保证森林蓄积稳步增长上,都具有重要的基础和保障作用。此外,林业有害生物还直接导致了森林的碳排放。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权威专家温奈尔教授的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在加拿大因林业有害生物造成的森林碳排放是森林火灾和森林采伐总量的3-5倍。必须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减少森林面积负增长和碳排放,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4.
9、促进农民增收、稳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需要加强林业生物灾祸防治。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土地承包后农村生产力的第二次大解放。林改后,组织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将成为广大林农日常生产生活不可避免的一项新生事物。林业生物灾祸防治面临着众多新问题。例如:组织主体的多元化,广大林农中普遍存在的预防意识淡薄、缺乏病虫害防治知识,大型林用药械无力个人承当等。假如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极有可能引发林业有害生物灾祸严重发生,并导致因林业有害生物灾祸伤农事件发生。这将极大地挫伤广大农民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甚至会导致林农因而至穷,因而破产。5.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拓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空间需要加强林业生物灾祸防治。近
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一些国家分布中国威胁论,采取多种措施遏制我国经济发展。其中,利用林业有害生物设置贸易壁垒成为他们采用的手段之一。2010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美植保组织制订并区域标准植物检疫措施(来自亚洲舞毒蛾疫区的船舶及船上货物运行管理指南)。据国家质检部门估测,我国至少1/5的输美货船可能在美国口岸遭遇拒绝入港、锚地待检、港口滞留等形式的通关障碍,将有500亿美元的货物遭到影响。2011年韩国方面又针对香蕉穿孔线虫,禁止进口我国南方三省区寄主植物,对当地苗木花卉产品出口造成不利影响。6.维护森林食品安全需要加强林业生物灾祸防治。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然资源认识的深化,森林食品
11、开发和利用越来越遭到人们的青睐。但是,由于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式、手段、技术等方面还比拟落后,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比拟普遍,与农药残留、水体污染等有关的森林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根据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国经济林栽培面积到达3300万公顷,经济林总产量到达2亿吨。这一新的形势,要求我们从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大意义,调整防治思路,转变防治方式,改良防治技术,科学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从源头遏制食品安全隐患,有效应对森林食品安全的潜在威胁,保证森林食品的安全。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强林业生物灾祸防治做好新形势下林业生物灾祸
12、防治工作,必需要坚持“理论联络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道路,从服务于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构建生态文明和推动当代林业建设的高度,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深化改革,依靠人民群众,采取综合措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一坚持预防为主国内外灾祸防治的理论和实践表明,某种灾祸一旦发生,要完全挽回所造成的损失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减低损失程度也是相当困难的。从灾祸防治的成本效益和工作绩效分析,做好预防是灾祸防治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措施。林业生物灾祸作为一种自然灾祸必须坚持预防为主。要树立森林健康理念,要从培育优良抗性品种入手,把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到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森林本身抵
13、御有害生物损害的能力。要加强对林分的抚育管理,及时清理受有害生物感染的林木和火烧迹地的过火林木。加强对现有纯林、低产林的改造,优化林种、树种构造,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加强测报、检疫、生物防治等预防性工作,在思想认识、工作思路和详细措施上全力推进预防工作,由以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转变,变灾后救灾为灾前御灾,切实把预防工作摆到首位。二加强科学治理林业生物灾祸的发生是由林业有害生物、森林植物、环境条件、人为干涉等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林业生物灾祸防治工作必须在不断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实践,坚持科学治理
14、的方针。要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研究科学的对策,采取科学的措施。要正确处理好预防与除治、治标与治本、内部与外部、生态与经济、重点与一般的关系,科学布局防治资源。要转变防治理念,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认识灾祸,推进灾祸管理。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主要林业生物灾祸发生机制、防治技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机制等基础研究,加强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防治减灾应用技术研究,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科研成果的成熟度和集成度,抓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强化防治标准体系建设和技术监督。要大力推进无公害防治和绿色防治,实现可持续控灾,维护环境安全。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规
15、律,因地制宜地开展林业生物灾祸防治工作。三坚持依法监管林业生物灾祸防治工作具有社会公益性,其职能的履行要依靠行政手段来推进、法制措施来保障。坚持依法监管,必须建立健全防治法规制度,加快完善行业法规体系,确定依法治理灾祸的法治原则。要加大违法处罚的力度和刚性,提高违法成本。要强化执法能力,从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林业生物灾祸防治行政执法工作。要明确执法主体,规范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监督,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要完善和严格执行林业生物灾祸防治赏罚、林业植物检疫报检、监测调查报告等制度,加强行政监管力度。四强化责任落实林业生物灾祸防
16、治是国家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的肩上,实行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建立科学的林业生物灾祸防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行林业生物灾祸防治目的责任制度,提高林业生物灾祸防治成效。要建立健全“分类、分级、突出重点、按需扶持的公共财政扶持政策和“谁受益、谁投入的防治资金投入机制,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元化社会资金投入为辅的投入机制。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将林业生物灾祸防治的公共财政投入和应急储备资金纳入本级预算,保障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将林业有害生物灾祸纳入森林灾祸综合保险范畴,充分利用金融支持林业改革的相关政策,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
17、农民自愿的方式,开展政策性保险工作。积极争取林业贴息贷款、扶贫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支持。五深化改革,创新防治机制要加强林业、农业、交通、建设、工商、科技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构成高效协调的联动机制。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积极推进林业生物灾祸防治市场化,鼓励和引导不同形式的组织和个人成立防治专业公司、森林医院等,开展承包防治、技术咨询等业务,构成多元化、专业化、市场化的防治格局。各级防治检疫机构要加速职能转变,加强社会化防治组织的监管和服务,探索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防治组织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制度,规范防治生产作业,保证生态安全,保障防治市场的公平、公正和有序竞争。进一步完善联防联动机制,不同行政地区和部门间要及时沟通情况,协调解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整体防治成效。引导农户本着自愿原则,建立联户合作防治、组内或村内统一防治的防治联合体、应急处置联合队,实行联防联治、群防群治。建立重大责任事故追查和林业生物灾祸有奖举报制度,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公众介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