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微生物学教学的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讨论微生物学教学的改革.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讨论微生物学教学的改革摘要:文章从“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运用了提问式、研讨式、对分课堂及结合科研的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行了深化的讨论。同时改革考核方式,以体现学生自主性学习素质的提高。关键词:微生物学;教学方法;考核方式随着科学技术与研究手段的发展进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把握基本的知识技能,更要具备把握时代的脉搏及知识创新的能力,而现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拟强,加上知识更新速度比拟快,所以传统的教学形式已不能知足大学生的知识需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形式,进行创新性人才培养教育。微生物学是高校生物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比拟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2、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对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也有着宏大的推动作用1。因而,我们要把握时代的需求,加强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这对培养具有积极考虑、开拓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适应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立足于我院的普通高校“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加强微生物学的课堂教学、课后学习及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积极改革与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自主地分析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1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我们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紧跟时代的潮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3、,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这对老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但要积极提高本身的道德情操、完善本人的人格,而且还要注重知识的更新,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结合我校“德才兼备,止于至善的培养目的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培养,与学生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共同探索知识的师生关系,同时积极尝试以“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把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注重大学与产业部门的合作、强调学术实践对人才成长的重要性2。1.2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充分利用电脑、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密切注意微生物学方面的前沿动态,在教学经过中根据实际情况更改授课内容
4、。十分是在讲授微生物学绪论课程时,通过黑死病、天花、黄热病、艾滋病、狂犬病、SARS事件、啤酒酿造、污水处理、赤潮等历史事件和生活实例的介绍,让学生感遭到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通过具体介绍列文虎克、巴斯德、科赫等微生物学先驱者的感人事迹及其重大奉献,让学生认识微生物学建立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微生物个体微小,其貌不显,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补充微生物显微照片的同时,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如百度、小木虫、丁香园、生物谷、Glgoo学术、NCBI、Springer、中国知网等网站和数据库,查找一些微生物学资料,撰写论文制作成PPT,并进行学习沟通,锻炼学生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4,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沟通的经过中,学生将发现的一些好的网站共享给大家。根据学院的情况,每年进行对大纲的补充修订,及时查阅补充一些微生物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可结合以往和当前的社会生活中的事件,展开讨论一些与微生物相关的知识。2改良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1提问式教学围绕课堂教学和学科研究进展等相关内容,提出让学生考虑和感兴趣的问题: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哪些微生物,对你的影响怎样?讲科赫法则时,可在中文的基础上涉及到外文内容,再延伸到“生态科赫法则5。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拓展,鼓励学生们初步阅读相关的文献。讲解生态学知识时,可结合有关肠道微生物研究的话题,考虑微生物是怎样影响人体型
6、胖瘦或寿命长短的,乱用抗生素对肠道菌群有什么影响,非抗生素药物呢?学习配制培养基时,提出微生物能够利用有毒物质如甲醛,苯酚等生长的相关问题。环境遭到污染,最先受影响的是哪类生物呢?什么是未培养微生物,可用哪些方法进行部分的分离呢?通过上述类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的查阅相关的资料。此外,本次上课前巧妙的提问前面学过的知识和相关的内容,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把握情况,起到温习和稳固的作用,同时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相关问题。2.2研讨式教学理论教学教授给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系统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6
7、。理论教学在本科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满堂灌式教学不仅让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昏昏欲睡,主要还是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忽视了学生的主管能动性,效果也差强人意。研讨式教学可克制以上弊端,为培养研究型创新人才提供了新的教学形式7。在讲解完每章内容后,要求学生根据提问式教学中罗列的问题,或者根据本人的兴趣喜好,课后查阅相关文献,准备材料并进行演讲,其他同学积极发表本人的看法,然后随机抽选几位同学进行评论,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点评,并作为平常成绩的主要来源。例如有学生对肠道菌群比拟感兴趣,笔者指导他查阅“热心肠研究院5。然后选择一个本人感兴趣的方面,查阅相关的中外文文献,不懂的问题积极向同
8、学或者教师请教,然后在课堂上讲述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课堂气氛较好,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着积极的作用。2.3对分课堂教学张学新根据国内大学课堂的现状,运用心理学规律提出了“对分课堂教学法8。核心理念是留一半多课堂时间给学生讨论沟通,重点在于课堂的讨论,关键在于让学生对知识充分的消化吸收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讨论,“对分课堂在国内遭到广泛的关注。刘明秋9将其运用在微生物学教学中,他主要通过讲授章节重点内容,学生课后阅读材料,写出作业列出最大收获的内容,不懂的问题,懂了的问题,相互沟通讨论,上交作业。这种教学方法是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化的理解,同时互相共享体验与智慧,锻炼合作能力,给传统
9、课堂注入了新活力。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引入这种方法,例如,在讲授完绪论中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的资料,展开讨论微生物的利与弊;考虑为什么当时有些学者重复“曲颈瓶实验时失败了?学习完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后,进行对分课堂教学,讨论怎样分离部分未培养微生物,能否利用地沟油生产抗生素等;讲授完微生物传染与免疫的主要内容后,讨论“八达岭老虎伤人事件与“蚊子叮人相比,哪个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更大?乙肝疫苗参加啤酒的可行性等问题,学生充分沟通之后整理好作业并上交。让学生在讨论中把握现有的知识,学会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或通过自主学习去解决实际问题。2.4结合科研授课教材的更新速度很难跟上知识的更新速度,所以在教学中可穿插一些学科前沿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放线菌时,引入一株菌落形态类似细菌的链霉菌10的内容;在介绍培养基的配制时,认识未培养微生物的分离方法11,并结合本人分离假单胞菌12的方法加以讲解,同时鼓励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