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鬘经》白话佛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胜鬘经》白话佛经.doc(7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胜鬘经白话文1 如来真实义功德章译文这部经是我听释迦牟尼佛亲口这样说的:那时候,释迦佛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波斯匿王和王妃末利夫人信仰教法为时不久,一日互相谈着:胜鬘夫人是我们的女儿,她聪明智慧生性颖利,通达灵敏容易悟解。如让她见到佛陀,亲自听受佛陀教导,她一定能很快理解佛法义理,从心里领受崇信不疑。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派人送信给她,启发她修佛道的心意。末利夫人说道:现在正是时候。于是波斯匿王与末利夫人给胜鬘写信,概略地写上赞颂释迦如来无上功德的话。写完后,立即唤来内宫名叫旃提罗的侍从,命令他派人带信到无斗国。信使一行进入无斗国宫殿,恭敬地将信送给胜鬘夫人。胜鬘夫人非常欢喜,行五体投
2、地的大礼恭敬受信,阅读背诵,领会忆悟,产生不可思议的依佛心念,感动地对旃提罗念起了颂诗:我听到了佛陀的音声,那是世上从未听说过的,佛陀说的绝对真实的法义,我要恭恭敬敬供养!我唯一敬仰的佛世尊啊!您无时无处不在世上显现,也应该大发慈悲怜悯我,一定要让我能够见到您。正当我心里念着想见您时,佛陀啊!顿时在空中显现,大放光明普天净洁耀眼,显示着无比的胜妙身相。我和我的亲眷随从,一个个向您行五体投地大礼,并都以清净心,赞叹佛真实的功德。如来啊!您那胜妙的形相,人世间没有谁能与您相等,真是无可比拟、不可思议,所以我今天向您敬礼。如来啊!您的形相胜妙无尽,您的智慧也胜妙无尽,一切佛法永远聚在您身上,所以我毫
3、不犹豫地归依您。您已降伏恶的心念,以及他们身体所做的四种过恶,已离去身心的一切过患,而到达佛境,所以我要向您持法至上的如来敬礼。您了知一切,生一切智慧,身具有无量智,无烦恼通达无碍,摄取保持一切妙法,所以今天我向您敬礼。敬礼超越称量的如来,敬礼无可譬喻的如来,敬礼佛法无边的如来,敬礼难以思议的如来!请发悲怜用佛光照我,用佛力护我,使我心里的法种快快萌芽增长,不管是现世还是来世,佛啊!愿您常常摄救教化我。我归依您门下依法修行很久了,远在前世我就开始觉悟,今世我又受到您的摄救教化,来世我还是归依您的门下。我已经努力依佛法修下功德,在现世当下,在有生之年,我以如是众多的功德善根,惟有祈愿佛来摄救教化
4、我! 原典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信法未久,共相谓言:胜鬘夫人是我之女,聪慧利根,通敏易悟。若见佛者,必速解法,心得无疑。宜时遣信,发其道意。夫人白言:今正是时。王及夫人与胜鬘书,略赞如来无量功德。即遣内人名旃提罗,使人奉书至阿踰阇国,入其宫内,敬授胜鬘。胜鬘得书,欢喜顶受。读诵受持,生希有心,向旃提罗而说偈言:我闻佛音声,世所未曾有,所言真实者,应当修供养!仰惟佛世尊,普为世间出,亦应垂哀愍,必令我得见。即生此念时,佛于空中现,普放净光明,显示无比身。胜蔓及眷属,头面接足礼,咸以清净心,叹佛实功德。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今敬礼。如来色
5、无尽,智慧亦复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降伏心过恶,及与身四种,已到难伏地,是故礼法王(21)。知一切尔炎(22),智慧身自在,摄持一切法,是故今敬礼。敬礼过称量,敬礼无譬类,敬礼无边法,敬礼难思议!哀愍覆护我,今法种(23)增长,此世及后生,愿佛常摄受。我久安立汝(24),前世已开觉,今复摄受汝,未来生亦然。我已作功德,现在及余世,如是众善本,惟愿见摄受!注释 如是我闻:释迦牟尼示寂之后,佛教徒唯恐佛陀的遗教被忘却、曲解,曾几度举行盛大集会,公推最熟悉释迦牟尼教义的弟子当众诵出亲自听佛陀所说的经、律,由众弟子审定,佛教史上称此类盛会为结集。如是我闻便是在结集时诵经人诵经时听说的起语,其中的
6、我即诵经人自指。后世的佛弟子为弘扬佛法、发展佛教文化,也在经文开始写上如是我闻,胜鬘经就属于这一类。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舍卫国是古代印度城市国家的拘萨罗国(kosala)首都舍卫城(Suvatthi),后来以舍卫为号。释迦牟尼修成佛道后的第五年,舍卫国就大礼请他到本国传道弘法,舍卫国是释迦牟尼居留时间最长、教化影响最深的地方之一。释尊在一生传道活动中,曾得到不少信徒赠送的精美屋舍、园林作为弘法活动的中心,祇树给孤独园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座。祇树给孤独园又叫祇园精舍(JetavanaAnathapindikassa Arama)。在舍卫城里有一位长者名叫须达多(Sudatta),须达多的梵语义为善
7、给、赈济依靠,漠译佛经习惯写成给孤独。给孤独长者是位虔诚的佛教信徒,他从祇陀太子那里买下了园林为佛建立了宏伟的精舍。祇陀太子也崇信佛教,留下树林供奉佛,于是这座精舍就被命名为祇树给孤独园。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波斯匿王(Prasenajit)是舍卫国王。波斯匿梵语义为和悦、月光,所以波斯匿王在有的经中又称月光王。末利夫人(Malika)是波斯匿王的第二位夫人。末利,也就是茉莉花的茉莉。末利的梵语义为鬘,即美发。末利夫人原是一位婆罗门的婢女,名叫黄头,常年看守茉莉园。一天,如来进城化缘乞食,黄头见到佛相好,顿时生起信佛的心,并施送食物给佛,还发誓要摆脱婢女地位成为国王夫人,后来黄头果然如愿。由于黄
8、头夫人过去看守茉莉园时,常常摘花结成美丽的发饰,被王号为末利夫人,又译为胜鬘夫人。胜鬘夫人:是末利夫人生的女儿,梵语为尸利摩罗(Malyasr),义为胜鬘,其实与她的母亲同名。无量功德:佛家功德的含义很广,凡是能体现佛及佛法的崇高、美好的心性、相状、功力、境界都称为功德。佛家认为修行才能获得功德,但只有佛和修行到入佛境界的人所获得的功德才算是无量的。内人名旃提罗:宫内下人名叫阉人。旃提罗(Sandila)梵语义为阉人,即被断去阳器的人。内人旃提罗相当于我国古代宫里太监。阿踰阇国:Ayodhya 又译作阿输阇国,为舍卫国的附属国,胜鬘夫人嫁给了阿踰阇国王。阿踰阇梵语义为不可战、无斗。顶受:行顶礼
9、接受。顶礼,五体投地的最尊敬的礼仪。希有心:即希有难得的心想。佛家认为佛及佛道是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常褒美它为希有,希有成为佛家专门形容佛及佛法的词。所言真实者:佛家所说的真实是讲绝对的真理,而绝对真理的标准是能断绝迷情、虚妄。供养: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盖初期教团所受之供养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为主,称为四事供养。所行之供养除财供养外,尚有法供养、礼拜等精神之崇敬态度亦称供养。世尊:佛有十种名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
10、、佛。而世尊是十号的总称,意即三界独崇,世所共尊。或称释迦牟尼佛为释尊。普为世间出:佛家讲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应身(化身),应身说一佛出世,则百亿世界中有百亿佛同时出现,佛无处不在地教化护念众生。普为世间出,意即无时无处不在世间出现。眷属:佛经中的眷属不仅意指亲属,还包括侍从、弟子。此处主要指内亲和侍从。头面接足礼:五体投地的顶礼,行礼的人以自己身体的最尊的头面接近被敬的人身体最卑的足,以表示行礼人最崇的敬意。色身:佛家所说的色约相当于常人说的物质,色身即有形质的身相。不思议:也作不可思议,形容佛及佛法、佛功德高、深、妙,常人无可思议。佛家常用否定式语表述佛及佛法的高、深、妙、胜,如无等等
11、、不可言说、无比、无尽、无上等。归依:也作皈依,意即身、心归向。佛家常说的三归依,即归依佛、法、僧。四种:指身行杀、盗、淫、妄的四种过恶。难伏地:佛地的异名,佛家说修行已到了入佛的境界,外来的任何强力再也不能降伏他了,因为他已具有生不能生、老不能老、病不能病、死不能死的无上法力。(21)法王:此处指如来。如来具最胜法,聚一切法,住法自由自在,所以称法王。王, 至高无上。佛教人士中的圣贤地位最高者也称法王。(22)尔炎:Jneya 又作尔焰,梵语义为所知、应知或智母、智境。佛号正遍知也就是尔炎境。(23)法种:佛家认为人本性具有法种,能像种子生发一样生长佛法功德。种子,作为因体,有生发出诸法的功
12、能。(24)安立汝:初始建立为安,终于形成为立,汝指佛,安立佛意即归依佛门循依佛法。译文这时,胜鬘夫人和全体随从都向佛行五体投地的大礼,佛即刻在众人中为胜鬘夫人作授记:你赞叹我为真实的功德,凭着你这赞叹佛的功德善根,应当在无量无数的阿僧祇劫,在所有的天人中,做自在王。将来,你在所有居住传法的地方,都能经常见到我的法相,那时你当面赞叹我的真实功德,和现在没有两样。你还应当供养无量无数的佛,经过二万无量数劫,你就会成为佛,名号是普光如来、应供、正遍知。你那时所住的清净国土中,不再有因轮回堕入的受苦处所, 以及老化、病痛、衰竭、烦恼等不能切合自己心意、不能使自己愉悦、自在的苦;也不存在不善的、轮回堕
13、入的受苦处所这一类名称。那佛国众生身体的妙相、体力充沛、极长的寿命、色声香味触无不具备,全都给人带来快乐,胜过欲界的他化自在天等六天的天人众。那佛国的众生,无例外地都修习大乘教法。所有修习善性的众生,都随愿集到那里。当胜鬘夫人得到佛所作的授记的时候,无数的众生各天众以及人都愿意化生到那佛国。世尊对他们都作了授记,说他们都将离开原地往生到那里。原典尔时,胜鬘及诸眷属头面礼佛,佛于众中即为授记:汝叹如来真实功德,以此善根,当于无量阿僧祇劫天人之中,为自在王。一切生处,常得见我,现前赞叹,如今无异。当复供养无量阿僧祇佛,过二万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应、正遍知。彼佛国土,无诸恶趣,老、病、衰
14、、恼、不适意苦,亦无不善、恶业道名。彼国众生色、力、寿、命、五欲众具,皆悉快乐,胜于他化自在诸天。彼诸众生,纯一大乘。诸有修习善根众生,皆集于彼。胜鬘夫人得授记时,无量众生诸天及人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注释授记:梵语和伽罗(Vyakarana)的意译,指佛对心依佛门的众生授予将来成佛的果,并分别记住。其实就是预言弟子在多少劫后,在哪一国土成佛,寿命如何等。阿僧祇:Asamkhya 一种义为无尽数,一种义为大众,此处用第一义。劫:Kalp 梵语音译劫簸的略语,原意为极久远的时节,是佛家宇宙观中的大时,与佛家小时的一念、刹那相对。据古老的印度神话,梵天的一个白天是一个劫,约等于人间的四十三
15、亿二千万年(一说四百三十二万年);劫后有劫火现出烧毁一切,然后又重创一切,所以劫又引申为灾难,汉译取用劫字也有意译意味。佛家构拟自己宇宙观时,吸取了古老的神话中的时间观。佛家说世界有从生成到坏灭的过程,即成(生成)、住(安住)、坏(毁坏)、空(空虚),然后再生成,重复这一过程。每一从成到坏的过程为一大劫,约一百二十八亿年;成、住、坏、空各有三十二亿年为一中劫;每一中劫又都分为二十小劫。佛家将诸佛的出世时间都设定了具体的劫时,佛出世劫数的劫往往是以小劫为单位的。天:佛家所讲的天与常人所讲的天空不一样。佛家所谓天,首先是指特定众生,即因修佛道或福报高于一般人的众生,所以天又名天人、天众。其次指天众
16、所居处,即从须弥山脚上升一万由旬(Yojana 约四十里)住有坚手天, 又升一万由旬为持华鬘天,又升一万由旬为常放逸天,此三天绕山环列;又升一万由旬至山半,有四天王天依山四面住;又升四万二千由旬至须弥山顶忉利三十三天;再往上升则是空居诸天,皆依云居住。天众是按修行果位由低到高依次安住的。自在王:指胜鬘夫人未来因地所得的果报。胜鬘夫人还要经长期的修行才能成佛;于此无量阿僧祇劫中,都是在天人中为自在王的。普光如来:即胜鬘夫人将来成佛时之佛号。因胜鬘见佛时,佛于空中现,普放净光明;她即由此见佛赞佛,增长成熟功德善根,故成佛时,名为普光。应、正遍知:应即应供的略语,应供与正遍知分别为佛的第二号、第三号
17、。应供意即断绝一切恶,应该受一切世间人天的供养,又义称得上众生所种的福田,梵语为阿罗诃Arhat。正遍知是梵语三藐三佛陀(Samyaksambuddha)的意译,意即正遍知一切法,又译为正觉,其实就是全知全觉的意思。佛国土:梵语佛统差恒罗(Buddhaksetra)的意译,又译为佛刹、佛土、佛国、净土等。此处国土不是指通常义的国家疆域,而是指诸佛为教主所教化的界域。恶趣:指众生因作恶而落处的受苦住所,趣即所往。作恶最多的被落入地狱,其中的苦况集中了人世间的一切惩罚和灾难;按作恶递减,所落的恶趣依次为饿鬼、畜生。以上为三恶趣,又有四恶趣的说法,在三恶上加阿修罗,又有五恶趣的说法,在三恶上加上人天
18、。不适意:佛籍中又作适莫,意即不合自己心意、不能使自己悦心快意。佛家所讲的适意不是通常说的切合情欲,而是意指超脱六趣生死、情欲烦恼以后,去来进止,不受情欲羁绊,得以随意自在。色:梵语阿迦色(Agham)的音译略语,意相当于指一切有形物质,此处指构成人身的有形肉体或人的具体形相。力:梵语么攞(Bala)的意译,即有用的能力。寿、命:佛籍中有的寿与命同义,有的寿与命连用,有的寿与命异义。此处寿与命意义不同。按佛家一般说法,要么超脱生死为佛,要么坠入六道中轮回受苦, 凡轮回一期由生至死的期限即称为寿,梵语为你尾单(Jivita);支持或决定人一期中烟与识(约相当于人生中的遭际和精神总趋势)的本元即命
19、运,称为命,梵语为尾戍单(Jivita)。五欲:又称五境、五尘,即色、声、香、味、触。五欲的色只指眼睛所对的形相,舆前面提到的色概念不同。触指身触感觉所识别的对象,有坚、湿、暖、动、滑、涩、重、轻、冷、饥、渴十一种。色、声、香、味的对象佛家都有细致的分析,此处不详介绍。另外也有指财欲、色欲、名欲、饮食欲、睡眠欲等五种。他化自在诸天:指以他化自在天为代表或为首的欲界诸天,一般指欲界六天。坚手天、华鬘天、常放逸天为夜叉、鬼神所居。从四天王天至他化自在天共六天,为天人居,与下界的众生一样有情欲、食欲,所以称欲界六天。四天王天,俗称四人金刚,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此
20、天人身长半里,衣重半两,寿五百岁,一日相当于人间五十年。忉利天共三十三天,居中帝释天,其王城宫殿由黄金诸宝构成,此天人身长一里,衣重六铢,寿一千岁,一日相当于人间一百年。夜摩天在忉利天上八万由旬处,此天光明灿烂,不分昼夜,其人身长一里半,衣重三铢,寿二千岁,一日相当于人间二百年。兜率天在夜摩天上十六万由旬处,此天人通体光明,照耀世界,此天人身长二里,衣重二铢,寿四千岁,一日相当于人间四百年。化自乐天在兜率天上三十二万由旬处,此天可以将自己意愿变化为现实乐事,其人身长二里半,衣重一铢,寿八千岁,一日相当于人间八百年。他化自在天在化自乐天上六十四万由旬处,是欲界最高的居住处,此天与化自乐天同为乐天
21、,但得乐方式相反,化自乐天是自己变化出乐具满足自己娱乐,而此天则下天去自由变化取他人变化的乐事满足自己娱乐,所以佛家又有说他是害正法之魔王。此天人身长三里,衣重仅半铢,寿长一万六千岁,一日相当于人间一千六百年。此天为整个欲界的主,所以经文特举他化自在天为欲界诸天代表。纯一大乘:佛家称能引导人达到涅槃成佛的彼岸的教法为乘,乘的梵语是衍那(Yana),意即车乘或道路。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乘、小乘的教派。大乘教派兴起后,贬抑原来的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为小乘,不过这个小字部派佛教是从未承认的。然而大乘相对于小乘确有体现大的特征,小乘只强调一佛,而大乘强调多佛进而高扬一切众生皆能成佛;大乘热心菩萨修行
22、,矢志献身于普济众生的宗教实践,从而达到彻底觉悟,而小乘则潜心于修戒定慧、八正道,侧重于智慧、精神修持,追求个人解脱;大乘向往理想的净土、佛国,而小乘则看重个人的灰身灭智。往生:离开原居的世间往(即去)理想的佛国净土为往,变化生活在所去的佛国净土地为生。2十受章这时,胜鬘夫人听完了佛作的授记,恭敬地站着,接受佛讲授的十种佛法。(鬘夫人听完佛讲授的十种佛法后,发誓说:)世尊!我从今天起奉行,甚至到彻底觉悟的时候也不变,对接受的戒律不生违犯的心念。世尊!我从今天起奉行,甚至到彻底觉悟的时候也不变,对修行有成的各位尊敬的长辈不生傲慢的心念。世尊!我从今天起奉行,甚至到彻底觉悟的时候也不变,对所有的众
23、生不生怨恨、忿怒的心念。世尊!我从今天起奉行,甚至到彻底觉悟的时候也不变,对别人美妙的身体和拥有的各种物品不生嫉妒的心念。世尊!我从今天起奉行,甚至到彻底觉悟的时候也不变,对于佛法及世间学术技能皆不遗余力救助,决不生悭吝的心念。世尊!我从今天起奉行,甚至到彻底觉悟的时候也不变,不为私利积蓄财物。所有积蓄的财物,都用来接济贫苦的众生。世尊!我从今天起奉行,甚至到彻底觉悟的时候也不变,不怀私心,施行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法摄救教化众生;为了一切众生,用不贪爱染污的心、不满足已成的心、无挂碍、执着的心摄救教化众生。世尊!我从今天起奉行,甚至到彻底觉悟的时候也不变,如果见到处在孤独、拘禁、疾病等种种
24、灾难、困苦中的人们,定要自始至终努力不懈,使他们身心得到安稳,不生烦恼,然后用佛法义理教化他们觉悟,使他们脱离各种苦,然后才舍离。世尊!我从今天起奉行,甚至到彻底觉悟的时候也不变,如果见到施行渔猎捕杀动物,畜养猪、羊、鸡、狗等等非善的恶律仪和各种违犯戒条的人,我要自始至终努力不懈地摄救教化他们,不达目的决不放弃。当我获得佛法能力的时候,无论在哪里见到这类人,当用强力迫使屈服的就用强力迫使他们屈服,当用佛法摄救教化的就用佛法摄救教化他们。什么缘故?因为施行强力迫伏、摄救教化二法,能使佛法永世长存。佛法永世长存,天人就会充满,恶道受苦的众生就会减少,人们才能紧紧跟随如来所传播的佛法修成正果。因为我
25、懂得这一切有利众生,所以我决心施行救摄教化的法事永不停息。世尊!我从今天起奉行,甚至到彻底觉悟的时候也不变,所接受的真正佛法,始终不忘掉。什么缘故?因为忘掉了真正的佛法,就忘掉了普度众生的大乘宗旨。忘掉了普度众生的大乘宗旨,就忘掉了由生死此岸度到涅槃彼岸的根本法门。忘掉由生死此岸度到涅槃彼岸的根本法门,就是不想奉行普度众生的大乘教旨。如果菩萨不决心奉行普度众生的大乘教旨,就不可能得摄受真正的佛法。只想随着自己乐意的教法行事,是永远不能超越凡夫地入佛道的。原典十受章第二尔时,胜鬘闻受记已,恭敬而立,受十大受。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所受戒,不起犯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尊长不起慢心。世
26、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众生不起恚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内外法不起悭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巳受畜财物。凡有所受,悉为成熟贫苦众生。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巳行四摄法。为一切众生故,以不爱染心、无厌足心、无挂碍心,摄受众生。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种种戹难困苦众生,终不暂舍,必欲安隐,以义饶益,令脱众苦,然后乃舍。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捕、养众恶律仪及诸犯戒,终不弃舍。我得力时,于彼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摄受故,令法久住。法久住者,天人充满,恶道减少
27、,能于如来所转*轮而得随转。见是利故,救摄不舍。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摄受正法(21),终不忘失。何以故?忘失法者,则忘大乘。忘大乘者,则忘波罗蜜(22)。忘波罗蜜者,则不欲大乘。若菩萨(23)不决定大乘者,则不能得摄受正法;欲随所乐入,永不堪任越凡夫(24)地(25)。注释十受:指胜鬘夫人闻佛为她受记以后,她就恭敬的立在佛前,发愿受十大受。十大受,即约三聚戒(愿断一切恶、愿度一切众生、愿成熟一切佛法)为三类:前五是摄律仪戒,后四是摄众生戒,后一是摄正法戒。菩提:Bodhi 有三种义,作动词,即彻底觉悟;作名词,即彻底觉悟的境界;也作名词,即诸佛道、道之极者或无上道,也就是觉悟的智慧和途径,
28、这一义佛家径直译为道。戒:梵语为尸罗(Sila),即佛或佛家教团根据佛道的标准所拟定的防止作恶、行非、悖离佛道的禁条及有关的佛法义理,通常指禁条或戒条,如五戒、八戒,有多至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的。慢:傲慢,恃己所长,傲然凌人。大乘瑜伽行派将宇宙万有法划分为百法,慢被列为心所法中的六种根本烦恼法之一。恚:怨恨、忿怒。佛家将恚又表述为瞋,并把贪、瞋、痴称为三毒。瞋恚被列为心所法中六种根本烦恼之一。嫉:嫉妒,不能忍受他人比自己优而产生的慢戚、忿恨心理状态。嫉被列入百法中的心所法里的诸随烦恼之一。内外法:可作二种说法:内法,指自己的身体;外法,指身外的饮食衣物等。内法,指佛法说;外法,指世间学术技能说。
29、菩萨所通达的一切法,都是为了一切众生。悭:迷恋财物不肯施舍的吝啬心理,被列入百法的心所法中的诸随烦恼之一。此处特指已获得佛法都舍不得施教于别人。巳:当作己。成熟:成果,引申为成富,此处作使动词,意即使贫苦众生成富。巳:当作己。四摄法:是佛家引导教化众生归依佛门的四种方式,梵语为Catuh-sangraha-vestu。为布施摄,施惠财物或传授佛法来满足众生对物质和精神的某种需求,使众生对佛家产生亲爱的感情,进而接受佛教道义;为爱语摄,按众生各不相同的具体情况和本性条件,以对象能接受和乐听的言语给以劝慰喻示,使众生对佛家产生亲爱的感情,进而接受佛教道义;为利行摄,以种种善行利益众生,使众生对佛家
30、产生亲爱的感情,进而接受佛教道义;为同事摄,按众生对象的不同本性和需要,分别显现(或参与)其中,同甘苦共患难,使众生对佛家产生亲爱的感情进而接受佛教道义。爱染:属于贪欲的烦恼,由于贪爱财物、女人等,污染了心识,引生执取谋得的欲念。厌足:满足。不厌足特指对济渡教化众生的菩萨行努力不懈,不产生满足已有成就的心念。挂碍:牵挂阻碍,挂字通(左纟右圭)或掛。戹难:灾难,戹通厄,音饿。安隐:同安稳,意指身心安稳泰然,与世无争,不受诱惑,不生烦恼。隐同稳。捕、养众恶律仪:佛家称按善恶标准所拟定的思想行为律条准则为律仪,善律仪可以防遏恶,恶律仪防遏善。佛家认为亲近屠夫,畜养猪、羊、鸡、狗、渔猎捕杀动物,都是非
31、善的恶律仪。折伏:佛家说折伏与摄受是相对的,折伏对恶人而言,摄受对善人而言。*轮:Dharma-Cakra 的意译,又译为正法之轮、梵轮。古印度人习称能平息诸小国纷争而成为全印度最高统治者的国君为转轮宝王。转轮是古印度的一种有效破敌兵器,后引喻为降伏人的法宝。把国君褒称为转轮宝王所向无敌,反映了古印度人向往统一、天下太平。后来佛家以转轮譬喻释迦牟尼所证的原始佛法,进而比喻整体佛教所弘扬的佛法,把佛法比作轮含义有:是有如轮宝摧灭一切邪恶、疑悔、灾害;是有如车轮滚滚不断传播。(21)摄受正法:即指为正法而学习、修行、悟证,都名为摄受正法。摄受,指听闻、摄持而领受、记忆在心,并精勤修行、证悟而实现正
32、法。正法,即真如、法性、实相,这是不偏不邪的究竟法,所以名正法。(22)波罗蜜:又作波罗蜜多(Paramita),直译为彼岸到,习惯译为到彼岸。波罗(Para)即彼岸,蜜多(mita)即到。又意译为度、度无极、究竟等。其实就是佛家指称将来生由生死此岸度到涅槃彼岸的法门。(23)菩萨:梵语菩萨表示法很多,最完全的称法为摩诃菩提质帝萨埵(Mahabod-hicittasattva)。摩诃(Maha)即大;菩提(Badhi)前面已释;质帝(Citta)即心、心灵、思想;萨埵(Sattva),为有情或众生,原意为本身、本体。梵语其它几种表示法摩诃质帝萨埵、摩诃萨埵、菩提萨埵、萨埵,都是摩诃菩提质帝萨埵
33、的简化,菩萨又是菩提萨埵的简化。摩诃菩提质帝萨埵直译应为胜大的具足无上道心的众生,或意译为大道心众生、道众生、求无上道的大心人、求大觉大道的人、大觉有情、觉有,或意译为开士、始士、大士、高士等。大乘干脆称为求佛道的大乘众或求佛道的众生,本经此处的用法即此义。(24)凡夫:佛家将不能断离尘世污染、证知佛法义理的人称为凡夫,与断离尘世污染、修行佛道达到入佛果位的圣人相对。(25)地:此处地不是指大地,而是指人所处的境界,佛家是以佛法标准来划分人的境界的。译文我见到过现世这样的无数的严重罪过、灾难,又知道了将来摄受正法的大菩萨,会获得无量的成就功德,所以我要接受佛亲自传授的十大佛法。无上的法王世尊现
34、在就为我证明,也惟有佛世尊才能现前证知,证知我确能受戒而持行。可是广大的未脱情欲的众生善性微弱,听说受此十大戒,或者会起疑惑,认为这十大受是极难究竟成办,所以这疑惑的众生,也许会因此而在生死中轮回不息,又常起种种非义的不饶益事,所以身心得不到安乐。为了使那些善根薄弱的众生安乐,我才当着佛的面发诚实的十大弘誓。如果我接受世尊所传授的十大佛法,能实践我所发的誓言中的作为,为了印证这十大誓愿,在众人之前空中应当落下五彩缤纷的奇香妙花,天上应当传送着美妙动听、精湛感人的佛音。胜鬘夫人在佛陀面前说完这些话,顿时在空中落下五彩缤纷的奇香妙花,天上传送着美妙动听、精湛感人的佛音:如此如此,一切都像你所说的,
35、完全真实,没有差异。众人亲眼看见天落妙花,亲耳听到天传佛音,所有聚会者心里对佛法的疑惑都消除了,无比欢喜地雀跃不已,都向佛发誓言:我们永远同胜鬘夫人一起修习,和她一道实践她在十大誓中所许下的诺言。世尊全都作下授记,让所有的人将来都实现所发的誓愿。原典我见如是无量大过,又见未来摄受正法,菩萨摩诃萨无量福利,故受此大受。法主世尊现为我证,惟佛世尊现前证知。而诸众生善根微薄,或起疑网,以十大受极难度故,彼或长夜非义饶益,不得安、乐。为安彼故,今于佛前说诚实誓。我受此十大受如说行者,以此誓故,于大众中,当雨天华,出天妙音。话是语时,于虚空中雨众天华,出妙声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真实无异。彼见妙华及闻
36、音声,一切众会疑惑悉除,喜跃无量而发愿言:恒与胜鬘常共俱会,同其所行。世尊悉记一切大众如其所愿。注释未来:佛家所说的未来,不单纯意指时间,而是意指应当到来实现的,现在还没有到来实现,所以未来在佛籍中又写作当来。菩萨摩诃萨:菩萨中的大菩萨。一般有二义,一是特指菩萨中果位极高接近佛位的菩萨,如称普贤菩萨摩诃萨;一是泛指一切虔诚修佛的人。菩萨摩诃萨一般用法与菩萨、大菩萨相同。摩诃萨即摩诃菩提萨埵的简化。无量福利:又作福德。佛家所说的福利,不是意指普通人的生活利益,而是上求佛道的修行人达到入佛的果位后所获得的彻底觉悟、清净涅槃、超脱凡俗、游戏神通、断绝烦恼、跳出恶道、法喜禅悦、随缘任运等等福利。无量福
37、利,指入佛所获得的福利无可衡量,非一般人所获得的生活福利可比。法主:同法王,指如来或佛。证:指证明、证知。指世尊证知胜鬘夫人确能受戒而持行。疑网:对佛法的信仰不专不坚,心念中产生的疑惑像网一样束缚着人,使人难入佛道门径。安、乐:安即安稳,不受诱惑,不生烦恼;乐,即断离烦恼自在乐法。如说行者:当为如所说行者。行,即身、口、意的造作,其实多指宗教实践。说行者,即胜鬘夫人前面所说的如何作为的话。如说行者即要实践自己所说的如何作为的话,决不食言。雨天华:雨天华又常写作雨诸天华。天华,天上的各种奇香妙好的花,佛家往往列举白华、大白华、赤华、大赤华等四种。古代华字通花。天妙音:天上发出的美妙动人的声音。妙
38、音,又作妙音声,有两种概念,是由伎乐演奏出的美妙音乐;是特指佛或大菩萨说法的话音美妙动人、话义精湛服人,这一义有时表述为妙声言。雨天华、出天妙音都是祥瑞。2十受章这时,胜鬘夫人听完了佛作的授记,恭敬地站着,接受佛讲授的十种佛法。(鬘夫人听完佛讲授的十种佛法后,发誓说:)世尊!我从今天起奉行,甚至到彻底觉悟的时候也不变,对接受的戒律不生违犯的心念。世尊!我从今天起奉行,甚至到彻底觉悟的时候也不变,对修行有成的各位尊敬的长辈不生傲慢的心念。世尊!我从今天起奉行,甚至到彻底觉悟的时候也不变,对所有的众生不生怨恨、忿怒的心念。世尊!我从今天起奉行,甚至到彻底觉悟的时候也不变,对别人美妙的身体和拥有的各
39、种物品不生嫉妒的心念。世尊!我从今天起奉行,甚至到彻底觉悟的时候也不变,对于佛法及世间学术技能皆不遗余力救助,决不生悭吝的心念。世尊!我从今天起奉行,甚至到彻底觉悟的时候也不变,不为私利积蓄财物。所有积蓄的财物,都用来接济贫苦的众生。世尊!我从今天起奉行,甚至到彻底觉悟的时候也不变,不怀私心,施行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法摄救教化众生;为了一切众生,用不贪爱染污的心、不满足已成的心、无挂碍、执着的心摄救教化众生。世尊!我从今天起奉行,甚至到彻底觉悟的时候也不变,如果见到处在孤独、拘禁、疾病等种种灾难、困苦中的人们,定要自始至终努力不懈,使他们身心得到安稳,不生烦恼,然后用佛法义理教化他们觉悟,
40、使他们脱离各种苦,然后才舍离。世尊!我从今天起奉行,甚至到彻底觉悟的时候也不变,如果见到施行渔猎捕杀动物,畜养猪、羊、鸡、狗等等非善的恶律仪和各种违犯戒条的人,我要自始至终努力不懈地摄救教化他们,不达目的决不放弃。当我获得佛法能力的时候,无论在哪里见到这类人,当用强力迫使屈服的就用强力迫使他们屈服,当用佛法摄救教化的就用佛法摄救教化他们。什么缘故?因为施行强力迫伏、摄救教化二法,能使佛法永世长存。佛法永世长存,天人就会充满,恶道受苦的众生就会减少,人们才能紧紧跟随如来所传播的佛法修成正果。因为我懂得这一切有利众生,所以我决心施行救摄教化的法事永不停息。世尊!我从今天起奉行,甚至到彻底觉悟的时候
41、也不变,所接受的真正佛法,始终不忘掉。什么缘故?因为忘掉了真正的佛法,就忘掉了普度众生的大乘宗旨。忘掉了普度众生的大乘宗旨,就忘掉了由生死此岸度到涅槃彼岸的根本法门。忘掉由生死此岸度到涅槃彼岸的根本法门,就是不想奉行普度众生的大乘教旨。如果菩萨不决心奉行普度众生的大乘教旨,就不可能得摄受真正的佛法。只想随着自己乐意的教法行事,是永远不能超越凡夫地入佛道的。原典十受章第二尔时,胜鬘闻受记已,恭敬而立,受十大受。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所受戒,不起犯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尊长不起慢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众生不起恚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世尊!我从
42、今日乃至菩提,于内外法不起悭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巳受畜财物。凡有所受,悉为成熟贫苦众生。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巳行四摄法。为一切众生故,以不爱染心、无厌足心、无挂碍心,摄受众生。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种种戹难困苦众生,终不暂舍,必欲安隐,以义饶益,令脱众苦,然后乃舍。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捕、养众恶律仪及诸犯戒,终不弃舍。我得力时,于彼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摄受故,令法久住。法久住者,天人充满,恶道减少,能于如来所转*轮而得随转。见是利故,救摄不舍。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摄受正法(21),终不忘失。
43、何以故?忘失法者,则忘大乘。忘大乘者,则忘波罗蜜(22)。忘波罗蜜者,则不欲大乘。若菩萨(23)不决定大乘者,则不能得摄受正法;欲随所乐入,永不堪任越凡夫(24)地(25)。注释十受:指胜鬘夫人闻佛为她受记以后,她就恭敬的立在佛前,发愿受十大受。十大受,即约三聚戒(愿断一切恶、愿度一切众生、愿成熟一切佛法)为三类:前五是摄律仪戒,后四是摄众生戒,后一是摄正法戒。菩提:Bodhi 有三种义,作动词,即彻底觉悟;作名词,即彻底觉悟的境界;也作名词,即诸佛道、道之极者或无上道,也就是觉悟的智慧和途径,这一义佛家径直译为道。戒:梵语为尸罗(Sila),即佛或佛家教团根据佛道的标准所拟定的防止作恶、行非
44、、悖离佛道的禁条及有关的佛法义理,通常指禁条或戒条,如五戒、八戒,有多至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的。慢:傲慢,恃己所长,傲然凌人。大乘瑜伽行派将宇宙万有法划分为百法,慢被列为心所法中的六种根本烦恼法之一。恚:怨恨、忿怒。佛家将恚又表述为瞋,并把贪、瞋、痴称为三毒。瞋恚被列为心所法中六种根本烦恼之一。嫉:嫉妒,不能忍受他人比自己优而产生的慢戚、忿恨心理状态。嫉被列入百法中的心所法里的诸随烦恼之一。内外法:可作二种说法:内法,指自己的身体;外法,指身外的饮食衣物等。内法,指佛法说;外法,指世间学术技能说。菩萨所通达的一切法,都是为了一切众生。悭:迷恋财物不肯施舍的吝啬心理,被列入百法的心所法中的诸随烦恼
45、之一。此处特指已获得佛法都舍不得施教于别人。巳:当作己。成熟:成果,引申为成富,此处作使动词,意即使贫苦众生成富。巳:当作己。四摄法:是佛家引导教化众生归依佛门的四种方式,梵语为Catuh-sangraha-vestu。为布施摄,施惠财物或传授佛法来满足众生对物质和精神的某种需求,使众生对佛家产生亲爱的感情,进而接受佛教道义;为爱语摄,按众生各不相同的具体情况和本性条件,以对象能接受和乐听的言语给以劝慰喻示,使众生对佛家产生亲爱的感情,进而接受佛教道义;为利行摄,以种种善行利益众生,使众生对佛家产生亲爱的感情,进而接受佛教道义;为同事摄,按众生对象的不同本性和需要,分别显现(或参与)其中,同甘苦共患难,使众生对佛家产生亲爱的感情进而接受佛教道义。爱染:属于贪欲的烦恼,由于贪爱财物、女人等,污染了心识,引生执取谋得的欲念。厌足:满足。不厌足特指对济渡教化众生的菩萨行努力不懈,不产生满足已有成就的心念。挂碍:牵挂阻碍,挂字通(左纟右圭)或掛。戹难:灾难,戹通厄,音饿。安隐:同安稳,意指身心安稳泰然,与世无争,不受诱惑,不生烦恼。隐同稳。捕、养众恶律仪:佛家称按善恶标准所拟定的思想行为律条准则为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