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经》白话佛经.doc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875483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那先比丘经》白话佛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那先比丘经》白话佛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那先比丘经》白话佛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那先比丘经》白话佛经.doc(5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那先比丘经白话文题解那先比丘经,又叫弥兰陀王问经,梵文写作(Milindapanha) 。该经主要记载了部派佛教後期公元前二世纪中叶传说中的佛教大师那先(Nagasena)与统治北印度的希腊王弥兰陀说经论道之事。该经实际上反映了印度佛教文化与希腊文明的初次对话,是印希文明交流史上重要的历史典籍。汉译为那先比丘经,不如南传佛教命名为弥兰陀王问经准确。那先比丘经的时代及汉译时代那先比丘经大约为公元前一世纪前後的作品,它属於佛教三藏经典之外的非经典的古典佛教作品。对於这部非经典的经典作品来说,其最初究竟是用何种语言写成的?佛教学术史界的看法并不一致。归结起来,大致有三种说法:即巴利文说;梵语或混和

2、梵语说;翻译说。印度哲学史家德恰托巴底亚耶在印度哲学一书中提到,那先比丘经是用巴利语写成的。中国佛教研究专家方广铝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中提到,那先比丘经有梵语与混合梵语之说。英国佛教史专家渥德尔在印度佛教史一书中提到,那先比丘经是在公元前一世纪初在印度译出写定的。除此三种比较明确的说法之外,还有一种比较含糊的说法,如日本学者水谷幸正认为,那先比丘经在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就在印度河上游流行了,然後被移居来的希腊人所理解。但是,这一流行的版本究竟是何种语言写成的,水谷幸正先生语焉不详。这样一来,关於那先比丘经的最初语言形态问题,便是一椿未了结的公案,有待史料的进一步地发掘、证实。那先比丘经的成书

3、过程及其最初的篇幅长度,也是一个没有了结的公案。从现存的北、南两种系统版来看,汉译北本系统的东汉初年二卷本那先比丘经,只相当於七章的巴利文本的四分之一即是巴利文本的序言及前三部分。即使是三卷本的汉译本,也不及南传的弥兰陀王问经的一半。这其中的奥妙颇难决断。据有些学者研究,南传七章的巴利文弥兰陀王问经,其经文的文体并不一致,有些篇章可能是後人增添的。由於英译七章本的弥兰陀王问经没有翻成汉文,再加本人手头一时找不到英译本,故无从作比较研究。不过依我看,七章本由於定型较晚,大约为公元四世纪,距弥兰陀王的统治时代约五百多年时间,其间有一些添加成分是不足为奇的。根据小乘佛教经典的成书过程来看,大约都是由

4、短到长。那先比丘经带有极强的故事色彩,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为了追求完美,不断地在其中增添内容是可能的,这也符合非个人创作的经典作品的成熟规律。我们若能就南传七章本的内容作出详细的研究,是能从中找到佛教从小乘到大乘的发展轨迹的。北传两卷本那先比丘经虽在东汉年间传入中国,但在汉代年间的佛经译文目录上并未见到那先比丘经。因此,那先比丘经传人中国虽早,但译出时间似乎较迟。它附在东晋时代,译者亦不知何人。而且,此经在後代的著作中很少被提及,大约是此经中的思想与魏晋玄学不甚相契的缘故吧!那先比丘经除汉译本外,还有英、德、日、法等各种文字译本。而用巴利语写成的弥兰陀王问经则有僧伽罗文、泰文、罗马字母等不同文字

5、拼写本,可见此经在东西文化史上的地位。据石峻先生赐函指教,此经於上世纪由国际著名学者jWRyhs DavidS英译为The qcestiOnS of King Milinda,收入牛津大学出版的东方圣典丛书(The SaCSed bOOkS Ot the EaSt,Edited bY MaX MulleS)第三十五、三十六两卷中。因武汉大学无此丛书,故无法比较研究。那先比丘经的价值及其历史地位作为小乘佛教的非经典的古典作品那先比丘经,其宗教价值及其在佛教学术史上的地位,都是十分崇高的。从其宗教价值来看,那先比丘经主要通过文学的对话形式,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佛教的基本思想:并通过对当时雄健明智的希

6、腊王弥兰陀的折伏,显示了佛教济度世人的巨大精神力量。从经文来看,弥兰陀是一个类似柏拉图社会理想中的哲学王。他对佛教以的各种外道经典特别熟悉,并在具体的论辩过程中战胜了这些外道论师。正当他目空一切,在殿堂上大声询问还有没有人与他论辩之时,他身旁的大臣便向他推荐了那先。可以这样说,那先折服了弥兰陀王,不仅为整个被征服的希腊统治地区的印度人民寻得了心理上的平衡,而且也突显了佛教教义的战无不胜的精神力量。弥兰陀王被那先阐述的佛教胜义折伏之後,表示了对世俗王权的厌倦之情,向往佛教的湼盘境界。这实际上充分显示了佛教超度功能。一个人间至尊之王竟然对王位下感兴趣,那么世俗一般人的爱欲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还有

7、什么不能放弃的呢?超越对世间拥有的执著,是那先比丘经最为凸出的宗教价值。从传播佛教思想的角度看,那先比丘经所运用的譬喻说理方式,以及通过对比方式彰显佛教真正意旨的做法,对後来的譬喻师们说经起到了良好的影响。池田大作先生曾风趣地说那先比丘经是一部佛教入门式的教课书,则比较生动地说出了该经在传播佛教胜义方面的贡献。例如,在阐述佛教的因缘和合思想时,该经巧妙地通过对话形式,浅显易懂阐明了何为车 ,何为那先之理,从而说明万物乃是众因缘和合而成的道理,教导人们不要偏激地执著於某一殊相。在揭示佛教真正意旨时,该经作者通过比较方式,先引出弥兰陀王与野想罗的一段对话作为铺垫,然後再让那先出场,说出佛教的意旨,

8、从而在正反强烈对比中,让人深刻领悟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如在经文上卷中,作者这样写道:王问野想罗出家的目的?野想罗答道:是为了今世得福和後世得福。王又问:居家之人行忠政(正) ,学佛道 ,能得福否?野恝罗答道:可以。於是弥兰陀王便话锋一转,问道:既然如此,为何出家呢?野想罗无言以对。这就表明,如果仅把佛教看作是获得个人幸福的手段,这是一种误解,於教理不通,於教旨不符。佛教乃是教人如何摆脱尘世的苦恼,进入涅槃的超越境界,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因此,当弥兰陀王再次问那先为何出家时,那先便回答道是为了摆脱今世的痛苦,乃至後世的痛苦。痛苦的原因乃在於人有爱欲,家是爱欲滋生的温床,只有出家,才能脱离痛苦的

9、有形温床,然後不断精进,达到泯灭爱欲之心的智慧境界,从而进入涅槃境界。这样,佛教对人世间的价值判断人间是苦;佛教的宗旨救赎世人沈沦之心;佛教的超越世界泥洹境界与世俗世界对抗的张力,便在这一对比敍述中显示出来了。从学术史的角度看,那先比丘经大抵上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便是在印希文化交流史上的意义;第二便是从中窥视出早期佛教在受希腊文明影响後的细微变化,即佛教由重视经律发展到重视论的变化。这可能是由小乘到大乘佛教发展变化的契机。从文化交流史的角度看,那先比丘经比较细致地介绍了希腊与印度两文明体系的思想对话过程,以宗教艺术的形式宣布了代表当时印度思想文化高峰的佛教思想的胜利。经文虽然主要是在阐述佛教

10、思想,但由於是以对话方式阐述的,便不免要受到提问对方的问题限制。从提问的顺序来看,大约是从认识人是什么的问题出发,然後到对佛教及其教徒沙门在人世间的作用,然後再渐次涉入佛教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基本的教旨及其修行方法:并且在其中还穿插了一些自然知识。整体看来,那先比丘经带有鲜明的实证性倾向,其重点放在对什么是什么? (Whatis is something?)和某物为何是这样? (WhYis is something so that)的解释之上:佛教对世界的价值判断,佛教劝人超度及宣讲的超度方法,并没有在此经中被凸显出来。由此,我们似乎也可以明了此经为何在中国不受重视的某些原因。从文化交流的心态

11、来看,那先比丘经比较鲜明地反映了被征服地区人民的不服心理。作为一个异族统治的国王弥兰陀,他可以用武力征服这个地区,但他最终被被征服地区的精神文化所折服。那先用佛教的胜义征服了弥兰陀王,象徵了被统治地区人民精神上的胜利。同时,也通过对弥兰陀王的折服 ,显示了佛教在当时的世界性意义。可以这样说,要研究希腊文明与印度文明的交流史,它们是如何交流的,在当时达到何种程度,涉及到哪些核心思想,其间的差异性在何处?那先比丘经都是一部不可逾越的经典。从研究部派佛教後期思想向大乘佛教转化的角度看,那先比丘经也是一部不可忽视的经典作品。在那先比丘经中,佛已经外化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与匹敌的人格神了。佛教从无神

12、论开始向有神论过渡。而且印度宗教史也开始向一神论渡进。这可能表明,佛教在佛灭三百多年後,经过其弟子及教团的传播,已经渐次取得主教的地位。而且,由於受到希腊实证思想的冲击,佛教更加重视思辨的严密性和说理的经验性、从而更加注重从知识论的角度来论证佛教的价值论思想。从论说的深刻性、细密性、通达性来说,那先比丘经超过了以往旧有的有部论师学说。它在譬喻和论理两个方面,对後来的佛教学说都有影响。那先比丘经的作者及经文中的弥兰王其人那先比丘经的作者究竟是谁,学术界并没有定论。有人认为就是那先(Nagasena) ,意译为龙军;又,那先又音译为那伽犀那。关於那先其人的身世,有些学者作了考证、研究。梁启超在佛学

13、十八篇那先比丘经书一文中说道:那先确有其人。并引用梵网经述记,进一步证明其为厨宾即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人。曾著过三身论(已佚) 。阿难陀根据弥兰陀王问经一书,对那先的身世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认为那先是迦江迦罗(Kajangala) ,即中印度东部喜玛拉雅山附近的一个小镇的人,其父是婆罗门族人,名叫苏鲁达罗(Sonuttara)。那先在精通了三吠陀经以及历史等学问以後,就依罗诃长老(Rohana)研究佛经。後来又从伐陀利耶(VattaniYa)的阿沙库陀(Assagutta)学习,然後他被派往巴连弗邑专门研究佛教。最後他又到沙迦罗(Sagea)的僧法耶寺(SankheYa Monastery)

14、,在该寺中会见了弥兰陀王。依北本那先比丘经看,那先的确先後师承过两位师父,只是名字与弥兰陀王问经不同。而且似乎有宿根,其舅父楼汉是一个已得阿罗汉道的沙门。那先十五、六岁时师舅父,作小沙弥,後得四禅境界,对各种经典十分熟悉。来到想战寺(又译想禅寺) ,得二位师父,一曰频陂曰,一曰迦维曰。後因犯戒,被逐出寺门,独处山林修道,道成,回想战寺,不受欢迎,转入郡县巷道,传播佛教,声名大振。最後转入天竺舍竭国止泄坻迦寺,在此寺中,遇见前世相识的弥兰陀王。也许,关於那先的出生有些神话成分。但其中的成道经历具有很大的可信性。不过,有些学者对那先其人是持怀疑态度的,认为是传说中的人物。亦有学者说,在一切有部裏,

15、与弥兰陀王对话的乃是提地迦比丘。在我看来,无论那先否为真,但在印度部派佛教後期可能有一位佛教大师,曾与希腊人弥兰陀进行过对,并且说服了这位哲学王 ,否则,就不会在部派佛教的不同派别的经典中以及民间佛教中,流传这一故事了。在我们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此传说人物为假时,姑且相信这位佛教大师为真实的历史人物,只是要剥离加在他身上的神话光环就是了。与那先这一人物不同,弥兰陀王乃是一真实的历史人物。弥兰陀王,英文为(Menandros),布拉克里特文为(Menemdra) ,梵文为(Mmndra) ,巴利文为(Milinda) ,汉文有时译作麦南德 、美南多罗斯王 、弥邻陀王 ,皆音译也。他在位的时间大约是

16、公元前一五五前一三O年。在弥兰陀王统治印度之前,希腊军队曾於公元前三七O年入侵印度,但不久就被印度人击退。到阿育王後期,由於奢蜜多罗叛变,建立了巽伽王朝,破坏了印度的统一。在巽伽王朝(公元前一八O前一五O多年)西北部,有很多少数民族入侵、骚扰,希腊人便是其中的队伍之一。据说,奢蜜多罗为了与阿育王比名声,愿以灭佛之恶名流传後世。而弥兰陀王则以护法的名义进攻巽伽王朝,最後取得胜利。从那先比丘经的经文来看,弥兰陀五十分重视对当时印度各种教派学说进行研究,并以论辩方式驳倒各种宗派的思想。最後才碰到真正的佛教大师的。我们不知道弥兰陀王是如何驳倒印度各派宗教思想的。但从与那先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大抵上运用

17、矛盾法、实证法、类推法、分析法等手段,分别击倒其他各派思想的。但由於那先运用了辩证法、譬喻法,避实就虚,以殊相譬殊相,最终化解了弥兰陀王的凌厉的提问。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弥兰陀王是以希腊人的科学实证思惟来理解佛教教义的。这位哲学王的提问,对促进佛教论理说的发展,起到他本人也不曾预料的作用。在佛教史上,把他看作是著名的护法王,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据。注释:我的佛教观第七十页,池田大作著,潘桂明、业露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九O年四月第一版。饮冰室合集专集第十四册之六十六那先比丘经书,梁启超著,上海中华书局印行。(印度古代的几位巴利文大师),阿难陀著,见现代佛教学术丛刊(49)佛教人物史话第二十七

18、页,张曼涛主编,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国六十七年六月版。印度哲学第二一八页,印度德恰托巴底亚耶著,黄宝生、郭良鉴译,商务印书馆,一九八O年一月第一版。印度佛教史第三O四页, 英渥德尔著,王世安译,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七年四月第一版。同。经典1象王听闻佛法译文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诸多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臣、长者、一般人民以及九十六种外道的人,总共有一万多人,一日,大众都在佛座面前听佛讲经。佛心想:众人聚在我处听法,份子越来越复杂,大多数的人既欢喜讲话,身心又难以安住。佛便想要舍离众人而去,到闲僻安静处所,静坐沉思,参悟大道。佛生此念後,便立刻舍离众人而去。走到山中,来到丛树林中

19、,这些树颇有神异之气。佛坐在树下沉思,参悟大道。离树不远之处,有一群大象约五、六百头之多。其中有一位象王,看上去颇为贤德和善,能知晓何为善事何为恶事,如人一般。大象很多,大多数都围绕在象王身边。诸位小象则走到所居之地前面的水塘之中,嬉戏打闹塘水,使水变得混浊恶臭。诸位小象又走到前面水塘裏去喝水。一些在吃肥美之草,另一些在草地上奔跑践踏。我们众生的所作所为大多数都有类似的缺点(先把东西弄脏,然後自己又去吃) 。诸大象及小象搅动塘水,使之混浊恶臭,也使草地之草变脏,然而常常又在饥渴之时,去饮用浊臭之水,啃吃践踏过後之草。象王心想:我要抛开众象,走到一个僻静之处愉快一些。象王立刻抛开众象而去,转入山

20、中,来到了头罗丛树之间。当时,象王看见佛陀也坐在树下,心中大为欢喜,立刻走到佛陀之处,低头屈膝,向佛施礼,然後又退到一边而立。佛心想:我抛开众人,来到这些树丛中间;没想到象王也抛开众象,来到这些树丛之中:其中蕴涵的意义如此这般相同!佛陀於是为象王阐说经义,说佛是人间最尊贵的圣人,象王是象群中最尊贵的代表。佛说道:我心中所思与象王心中所想如此合拍,现在我就与象王一起共同在这片树林裏快乐地生活。象王倾听了经典之後,心意立刻开通,理解了佛之微妙之意。象王环视佛所住之处,随即来回从容地走动,所到之处,用鼻喷水洒地,又用鼻子卷住野草扫地,用脚踩地,以使地面平整。象王每天朝暮侍候佛陀,天天如此。原典佛在舍

21、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诸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大臣、长者、人民及事九十六种道者,几万余人,日於佛前听经。佛自念:人众日多,身不得安。佛意欲舍人众去,至闲避处,坐思念道。佛即舍人众去。入山,至蘖树闲,其树大有神。佛坐其下,思念道。去树不远,有群象五六百头。中有象王贤善,知善恶之事,譬如人状。象辈众,多周匝象王边。诸小象走居前水中,走戏,托捞水,令浊恶。诸小象复走居前食。瞰美草,走戏蹈践其上。我众大多患是。诸象及小象子托捞水,令浊恶,令草不净,而反常饥饮浊恶水,食足践之草。象王自念:我欲弃是诸象,去至一避处快耶。象王即弃诺象而去,转行人山,到头罗蒙树闲。象王见佛坐树下,心大欢喜,即前

22、到佛所,伍头屈睐,为佛作礼,却在一面住。佛自念:我弃众人,来在是树闲;象王亦弃众象,来到是树闲;其义这同!佛为象王说经,言佛於人中寂尊,象王於象中寂尊。佛言:我心与象王心这相中,今我与象王俱乐是树闲。象王听经,心意即开,解知佛意。象王即视佛所,仿佯经行处,以鼻取水洒地,以鼻捞草扫地,以足蹈地令平好。象王日朝暮承事佛如是。注释舍卫国:地名,即舍卫城,在今印度西北部拉普的河南岸。只树给孤独园:又称只园精舍 。给孤独相传是舍卫城裏的一个富商,因好施舍孤独之人而得此名。他皈依释迦之後,购买了只陀太子的花园赠送给释迦。但只陀太子只卖地面不卖园中之树,而树赠送给释迦,故称只树给孤独园 。後泛指佛教圣地。优

23、婆塞:即指在家奉持佛法的男子。优婆夷:即指在家奉持佛法的女子。蘖树:即丛树。叶,音cong,丛的异体字。周匝:在周围环绕成一圈。托捞:别本那先比丘经作挠捞,即搅动之意。案:别本那先比丘经後缩别本 。噉美草:依别本 ,此句前後有漏译之处,且语次颇杂。参见附录别本卷上。嗷,吃也。患是:即有此缺陷。指人像众小象一样,既吃被搅浊的水而不知可恶,又以被践踏过的脏草为美食。这裏足借群象生活喻人世间饮食不乾净。快:轻松愉快。头罗:别本译作校罗 。不知何树。伍头屈睐:即低头屈膝。伍,低之异体字;脉,膝之异体字。寂:最之异体字。这相中:即这么合拍之意。中,符合、合拍之意。这,按文意应写著适,恰恰之意。是:这也,

24、指示代词。仿佯:即彷徉,原意游荡、徘徊貌。此处作从容来回走动之意。蹈地:踏地、踩地。日:每天,名词作副词用。承事:即侍奉。 2象王听阿罗汉诵经译文过了很久之後,佛陀涅槃了。象王却不知佛陀到何处去了,仍然每天来到头罗树林,为之周旋而走。到处寻找佛陀不得,便啼哭泪流,忧愁不乐,以至不能饮食。当时,国中正好有座佛寺庙舍建在山上,其寺名叫迦罗洹寺。寺中有五百名沙门常常居住在其中,这些沙门都证得了阿罗汉道。他们经常在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等六斋日时,诵读经书,直到天亮。当时,象王也在山上,正好住在某寺之中。象王知道有六天时间诵读经书。等到诵经之日,必定走到寺中,倾听众僧诵经

25、。众位沙门知道象王心想听经,每次诵读经书之时,一定等候象王来到,然後才开始诵读经文。象王倾听经文直至天亮,既不瞌睡也不卧下,不动下摇。原典佛久後般泥洹去。象王不知佛所在,为周旋行。求索佛不得,便啼垂泪,愁忧不乐,不能食饮。时国中有佛寺舍在山上,名加罗洹寺。中有五百沙门常止其中,皆以得阿罗汉道,常以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常以是日诵经,至明。时象王亦在山上,止於寺中。象王知有六日诵经。至其日,当行人寺中,听经。诺沙门知象王意听经,欲诵经时,须象王来,乃诵经。象王听经至明,不睡不卧,不动不摇。注释:以:通已字。阿罗汉道:即指小乘佛教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它消灭了一切烦

26、恼而进入了涅槃境界,是小乘佛教声闻四果中之第四果。3象王转生人道译文由於象王多次倾听佛经、侍奉佛陀的缘故,後来象王因为年寿已高,命尽而死,死後便转生人道,作为某人之子而生於一个婆罗门的家中。後来,年龄渐渐长大,没有倾听过佛经,也没有看过一个沙门,便抛开家人而走,来到深山之中,学习异道,在山上住了下来。靠近他住的地方也有一个婆罗门的道人,与他一同住在山上,互相往来,结为知心的朋友。他们俩之中有一人心想:我若不能断绝世间忧苦、衰老、疾病,死後必然堕入地狱、畜生、饿鬼、贫穷之中。因为这个缘故,我要剃掉头发,身披袈裟,追求进入罗汉涅槃的境界。另一个人心想:我宁愿求作一国之王,获得自由自在,并且使天下人

27、民都要听随我的教化命令。像这样的发誓之後,两人分别因年寿已尽而死,後又都转生世间再次为人。其中一个先前想要做国王的人,出生在海边,成为国王的太子,名字叫做弥兰:其中一个生前想剃发做沙门、寻求罗汉涅槃之道的人,出生在天竺(印度)国,名字叫陁猎,出生时皮肤有纹,状似福田,仿佛肉披袈裟,有一头大象与之同日而生。天竺称象为那,父母便称其子为那先。原典象王数闻经、承事佛故,後象王以寿命尽死,死後便化为人,作子生婆罗门家。以後,年长大,不闻佛经,亦不见沙门,便弃家去,入深山,学异道,在山上止。近比亦有一婆罗门道人,俱在山上,相与往来,共为知识。其一人自念言:我不能於世闲悬忧苦、老、病,死後当入地狱、畜生、

28、饿鬼、贫穷中。用是故,我欲剃头须,披袈裟,欲求罗汉泥洹道。其有一人自念言:我愿欲求作国王得自在,令天下人民随我教令。如是,久後,二人各命尽,俱生世间作人。其一人前求作国王者,生於海边,为国王太子,字弥兰;其一人前世欲剃头作沙门、求罗汉泥洹者,生於天竺,字陁猎,与肉袈裟俱生其家,有一大象同日生。天竺名象为那,父母便字为那先。注释数闻:多次地听到。异道:指佛教以外的其他教派。近比:紧邻、紧挨著。比,靠近之意。知识:知心朋友。悬:吊起来,此处引申为了结。用:通因 。泥洹:即涅槃 。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已完成悟智(指菩提)之境地。自在:自由自在,无人管束。字:命名、取名。4学道证果的那先译文等到长成十

29、五、六岁时,那先有一个舅父,名字叫做楼汉,出家学道成为沙门,其人是旷世高才,世间无人能与之相比。并且已经证得阿罗汉道,能够从密封无问之中出来,也能钻进没有孔穴的器物之中,自由自在地变化,没有什么不能做到。天上天下的人民以及蠕动之类的东西,只要他心中有所思念,都能预先知晓他们从何处而来,死後又趋向何处。那先走到舅父的住处,自己申说道:我喜欢佛所阐述的大道,要求成为沙门,做舅父的弟子,能否同意让我做沙门?楼汉十分同情他的要求,立刻就让他出家做小沙弥,先受十戒。然後每天诵读经文,思惟佛经戒律,不久便证得四禅,全部知晓各部经典的精义。当时,国中有座佛教寺院,名字叫做和战寺。寺中有五百名沙门,都已证得阿

30、罗汉道。其中有第一阿罗汉,名字叫频波曰,能够知道天上天下、过去未来现在的事情。当那先年满二十之时,便已接受了大沙门的经戒,来到和战寺之中,到颊波曰住的地方来了。一日,正值十五,是僧团的布萨日,五百阿罗汉齐聚於讲堂听戒。大沙门都进去了,那先也夹杂在其中。诸沙门都坐下之後,频波曰环视坐中诸沙门,知道他们皆是阿罗汉,唯独那先还没有证得阿罗汉道。频波曰为刺激那先便说道:譬如人们择米,所有的米都是正等白米,其中有一粒黑米,人们就会立刻剔去这粒黑米,因为它是粒坏米。现在我的所坐之中,都是清净白米,唯独那先是粒黑米,尚未证得阿罗汉道啊!那先听到频波曰这般地说法,心中大为忧愁!赶紧站起来,向五百沙门施礼。出去

31、後心中想道:我不应该坐在众人之中,所有在座比丘,都已证得解脱,成就阿罗汉道,唯独我例外。这仿佛是座中众位皆是狮子,忽而其中夹杂著一条狐狸野狗一般。我从此以後,若不能证得解脱道,决不进入众人之中而坐。颊波曰早已知晓那先心意,用手慈悲地摩弄那先头顶说道:不久的将来,只要你努力,就可以证得阿罗汉道,不要忧愁。於是便挽留那先住下。那先还有一位师父,年届八、九十岁了,名字叫加维曰。众人之中有一位优婆塞,十分贤德和善,每天为加维曰大师提供斋饭。那先要为师父持鉢取饭的时候,师父命令那先口中含水,走到优婆塞家,去取回饭食。优婆塞看见那先年少端正,与一般大为不同!以往之时便很有名,很早就听说他很有智慧,胸襟广阔

32、辽远,颇有大志,能够阐发经中的大道。优婆塞看到那先前来,赶紧向他施礼,并合掌说道:供养诸位沙门斋饭已有很长时间了,下曾有一个沙门向我阐说经中大道。现在我向那先请求,但愿能向我阐述佛经,解开我心中的迷惑愚合。那先心中想道:我已接受了师父的教诫,他命令我口中含水,不许说话。我现在若是吐出口中之水,便是违背了师命,这又该怎么说呢?那先知道优婆塞也是高才有志之士,我若向他阐说经意,想必他立刻便可得道。於是那先便吐出口中之水并坐下,替优婆塞阐述经意道:人应当布施做一些福善之事,奉行佛的经律教戒,死後再转生人间,便能得到富贵之福。人若不违犯经律戒律,死後就不再堕入地狱、饿鬼、畜生道中,或贫苦穷困之中,就可

33、以生於天上享乐。优婆塞听到那先所说之经,心中大为欢喜。那先也知道优婆塞心中欢喜,便又为他阐述较深的经义:世间万事万物都必然会流逝灭亡的,没有一事是常住不变的。各种所作所为都很辛勤劳苦,万物都不能自由自在。唯有证入涅槃之道,就意谓著不再转世而生,也不衰老,没有疾病,也不会死亡,没有忧愁,也没有烦恼,唯有灭除各种恶念和招致苦的原因,才能脱离无尽的轮回,获得真如的快乐。那先说完经义之後,优婆塞即证得了第一须陁洹道,那先也因此而证得了须陁洹道。优婆塞十分欢喜,便极力给那先做出美好的饭菜。那先对优婆塞说先取饭菜放在师父的鉢中。那先吃完饭,洗脸漱口完毕,便手持饭菜而回交给师父。师父看到那先说道:你今天虽拿

34、回美好饭菜,可是你已违犯僧团的规定,以之冒犯众人,应该把你驱逐出去。那先大为忧愁,心中不乐。师父命令道:集合大众比丘。大众都集合起来了,全部坐定了。师父说道:那先不禀师教冒犯了我辈众人之约法,理应将他驱逐出去,不要再让他在众人中住下。频波曰藉经文替那先求情说道:譬如人用一支箭,射中两个目标物:那先自己得道,又使优婆塞也得道,这是十分难得之事,不应该逐出那先。师父迦维曰说道:即使一箭射中一百个目标物,总而言之都是违犯了众人之约,就得接受处罚,不能再住在此处。其他各人务必持戒,不能像那先一样;如果有人敢效法那先,为维持法纪的尊严应该如那先一样立即将之逐出僧团,不予共住。坐中众人,都沈默不语。师父命

35、令立即逐出那先。那先便虔诚地弯下腰,以头顶礼师父之脚以示忏悔。起身之後,又逼向诸位比丘僧作礼。之後便走出和战寺。进入深山之中,坐在树下,昼夜努力精进向道,不敢懈怠,最後终於证得阿罗汉道,能够飞行,自由无碍,得到了天眼通、天耳通及能徧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的他心通,也证得了宿命通和断尽三界的见思惑,不受生死的漏尽通。证得阿罗汉道之後,便又回到和战寺中,到诸位比丘居住之处,虔诚地践晦往昔之过,以期求得他们的理解。诸位比丘当即表示欢迎,并听随他本人之便。原典年十五、六,那先有舅父,字楼汉,学道作沙门,大高才,世闲无比。已得阿罗汉道,能出无闲,入无孔,自在变化,无所不作。天上天下人民及蠕动之类,心所念,皆

36、豫知之,生所从来,死趣何道。那先至舅父所,自说言:我喜佛道,欲作沙门,为舅父作弟子,宁可持我作沙门?楼汉哀之,即听作沙弥,受十戒。日诵经,思惟经戒,便得四禅,悉知诸经要。时国中有佛寺舍,名和战寺。中有五百沙门,皆得罗汉道。其中有第一罗汉,名额波日,能知天上天下、去来现在之事。那先年至二十,便受大沙门经戒,便到和战寺中,至额波日所。时五百罗汉这以十五日说大沙门戒经,在讲堂上坐。大沙门皆入,那先亦在其中。诸沙门悉坐,额波日悉视坐中诸沙门,心皆是罗汉,独那先未得罗汉。额波日言:譬若锡米,米正白,中有黑米,即剔,为不好。今我坐中,皆白清净,独那先黑,未得罗汉耳!那先闻额波日说如是,大忧愁!起,为五百沙

37、门作礼。出去自念:我不宜在是座中坐,譬若众师子中有狐狗。我从今以後,不得道,不人中坐。额波曰知那先意,以手摩那先头言:汝得罗汉道不久,莫愁忧。便止留那先。那先复有一师,年八、九十,字加维日。其中有一优婆塞,大贤善,日饰加维。那先主为师持鉢,行取饭食具,师今那先口含水行,到优婆塞家,取饰食具。优婆塞见那先年少端正,与人绝异!有名字、智慧,广远有志,能说经道。优婆塞见那先前,为作礼,叉手言:饰诸沙门日久,未曾为我说经者。今我从那先求哀,愿与我说经,解我心意。那先自念:我受师教戒,令我口含水,不得语。我今吐水者,为犯师要,如是当云何?那先知优婆塞亦高才有志,我为其说经,想即当得道。那先便吐水却坐,为

38、说经言:人当布施作福盖口,奉行佛经戒,死後生世间,得富贵。人不犯经戒者,後不复入地狱、饿鬼、畜生中,贫穷中,得生天上。优婆塞闻那先说经,心大欢喜。那先知优婆塞心欢喜,便复为说经:世闲万物皆当过去,无有常。诸所作皆憨苦,万物皆不得自在。泥洹道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不愁不恼,诸恶憨苦皆消灭。那先说经竞,优婆塞得第一须陁洹道,邪先亦得须陁洹道。优婆塞大欢喜,便极与那先作美饰具。那先语优婆塞先取饰具置师鉢中。那先铈竞,澡漱讫毕,持饰具还与师。师见言:汝今日持好饰具来,以犯众人,要当逐出汝21。那先大愁忧,不乐。师教言:曾22比丘僧。悉23会,皆坐。师言:那先犯我曹24众人要,来当25逐出,无令在众中

39、止。频波曰说经言:譬若人持一箭,射中两准26;那先自得道,亦复令优婆塞得道,不应逐出。师迦维日:政使27一箭射中百准,会为28犯众人要,不得止。余人持戒,不能如那先得道,如效那先,当用绝後29。众坐中皆默然。师教即逐出那先。那先便以头面30礼师足。起,遍为比丘僧作礼。讫竞,便出去。入深山,坐树下,昼夜精进,思惟道不解,自成31。得罗汉道,能飞行,彻视彻听,知他人心所念善恶,自知前世所更从、来生32。得罗汉道已,便来还入和战寺中,诣33诸比丘所前,头面悔过,求和解。诸比丘僧即听之。注释豫知:即预知。哀:怜悯。听:任凭、随某人之意。四禅:即第四禅天的境界,已脱离八灾患(即寻、伺、苦、乐、忧、喜、出

40、息、入息等八种能动乱禅定之灾患) ,故也称为不动地。要:精义、核心之义。这:别本译作适 。适,恰好、正逢。 别本更准确。心:心中以为,用心观照。名词动用。锡米,丽刻本作扬米,别本译作折米。当以丽刻本为准。或别本折米应写作择米,则亦可。师子:即狮子。主,丽刻本作旦,依丽本。今,丽刻本作令。依丽本。有名字、智慧:此句颇为不通,无法断句。别本译作宿知有慧,预闻有明志之名。依上下文,别本更为准确。此句下广远有志大约为预闻有明志之名意的误译。前:前来、走近。诈:即饭字。为某人供饭。名词动用。求哀:即哀求、苦苦请求之意。当云何:怎么说、怎么交待。却坐,别本作而坐。依别本。须陁洹道:指断尽三界之见惑,意为开

41、始进入圣道,可以译入流,是小乘修行所达到的四种道果之一,即声闻四果的初果。诈具:即饭菜。以犯:以之犯之省略语。之代指美饭菜。21汝:你。22会:集合、召集。23悉:全部、都。24曹:辈。25来当:来当:理应。26准:目标、靶子。27政使:即使、纵使。28会为:总之都是。29当用绝後:应该因此行为而断绝日後修行。由此见迦维日尤重教之戒律。30头面:即完全弯下腰,跪下以头脸触捱,意为极虔诚。31自成:自我修炼,证成正果。32能飞行.更从、来生等句:此句为证得阿罗汉的六种神通:神足通:指能飞行自在,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无有障碍。天耳通:能闻六道

42、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之音声。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宿命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33诣:来到。5 那先游化人间译文那先行礼完毕之後,便又辞别了和战寺。转而走到各郡县,在街曲、里巷之中,为一般人阐说佛经戒律,教导人们一心向善。在所教的人当中,有接受五戒的人,有的证得了须陁洹道;其中也有证得斯陁含道的人:其中也有证得阿那含道的人:其中甚至还有人出家作沙门,而证得阿罗汉道的人。第二忉利天的天帚释,第七天的梵天王,还有第四天的天王等等,都来到那先的住所,向他施礼,虔诚地以头顶礼那先之足,然後退到一边

43、坐下。那先便为诸天王阐说佛经要义,从此那先的声名传播四方。那先所到之处,诸天、人民、鬼神、龙等,见到那先,无不欢喜,都获得福报。那先便又转到天竺的舍竭国,住在泄垣迦寺之中。原典那先作礼讫竟,便出去。转行人诸郡县,街曲、里巷,为人说经戒,教人为善。中有受五戒者,得须陁洹道者;中有得斯陁含道者;中有得阿那含道者;中有作沙门,得罗汉道者。第二忉利天帚释,第七天王梵,第四天王,皆来到那先所,作礼,以头面著足、却坐。那先便为诸天说经,名字闻四远。那先所行处,诺天、人民、鬼神、龙,见那先,无不欢喜者,皆得其福。那先便转到天竺舍竭国,止泄坘迦寺中。注释斯陁含道:即小乘佛教声闻四果中的第二果。其从人间生於天界

44、,又从天界生於人间。由欲界九品之修惑,遂须在欲界中生死七次,即在人、天中各受七生。阿那含道:即小乘佛教声闻四果中的第三果。其断尽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後三品,而不再返至欲界受生之阶位。因其不再返至欲界受生,故称为不还。忉利天:又作三十三天,帝释天在中央,其四方各有八天,合为三十三天。此天位於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天。却坐:此处意为退到一边坐下。舍竭国:印度古国名。大唐西域记中作奢羯罗。属磔迦国旧城。束据毗播奢河,西临信度河,盖为迦湿弥罗(即罽宾)东南境内的大国。依梁启超释,见饮冰室合集专集第十四。6弥兰王论破野惒罗译文此时,有前世的旧相识一人,在海边作国王的太子,名字叫做弥兰。弥兰从小的时候就爱好读经,学

45、习外道道术,全部通晓外道道术的经典及其纲要。外道道人没有一人能够战胜他。弥兰的父亲寿终正寝之後,弥兰便立为国王。弥兰王向左右边旁的大臣问道:我国之中得道之人以及其他的人民,有谁能够与我共同辩驳论说经义吗?旁边大臣回答道:有学习佛道的人,人们称他们为沙门。这些人颇具智慧,高妙通达,能够与大王共同辩驳论说经义。他们在北方大秦国,名字叫舍竭,它乃是古代帝王之宫。该国内外都安於隐居,人民都十分和善;它的城池四周都有复道相通,各边城门都有雕梁画栋;及至其国中其他小国,都有许多高明人士。人民穿著的衣服,色彩光辉灿烂。国土因地势高处而乾燥,珍宝十分众多;四方商人做生意,在此地都用铜钱作为流通货币;五谷丰收而

46、粮价低贱,家家都有积余,人民生活乐不可言。这裏所说的弥兰王,他以正法治理国家,才华横溢且有智谋,对於政府管理之事明察通达;各种战闘之韬略,没有一样下精通;能够知晓九十六种外道道术之精义,所有疑问不能难倒他,人只要从他身边经过说些话,便能预知此人的意思及其目的。王对身边的大臣说道:这其中有明白经典要义的沙门,能与我共同驳难论说经义的人吗?王的傍臣,名字叫沾弥利望群的人,向王进言道:肯定有。有一位沙门,名字叫野想罗的人,明晓通达经义,能够与王共同驳难论说经义。弥兰王立刻便下诏命沾弥利望群动身,去请野想罗,说大王要见大师。野想罗说道:大王要想相互见面的话,很好。但王应当自己来啊!我可是不去的。沾弥利望群立即回来,如实地把这番话告诉了大王。弥兰王立刻乘车,与五百随从一道走到寺中,与野想罗会见。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佛教素材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