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划导向下的示范村建设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规划导向下的示范村建设 (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产业规划导向下的示范村建设摘要:通过对兰考县徐场村现状的调研分析,对该村发展规划的方案进行了讨论,从产业规划和村庄发展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出了规划的最优方案,为村庄建设的详细施行提供基础。同时,针对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通过对规划方案的具体分析,总结出在新农村规划设计中,应把产业规划发展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重点放在村庄产业构造布局、创新村庄特色产业、生态观光农业和乡村相貌的改善上。关键词:乡村规划;产业规划;设计;规划建设乡村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社会经济文化物质实体。传统的生活状态、自发的社会组织、朴素的价值观念、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无法复制的历史变迁等都表
2、如今乡村空间组织形式和文化表征经过中,使“一组组家庭分布在一个空旷的荒野上,1显示出特定的含义。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城镇化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到2016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到达57.4%,2但仍有7亿多人口生活在农村。乡村的将来怎样发展将直接关系着这部分人的幸福生活,关系这部分人的去留问题,但由于历史的种种因素,城市和乡村“二元构造的存在及“重城轻乡的思想使乡村规划建设一直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3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的经过中,“大建设加“大毁坏的混乱城市化4-5已经给乡村文脉的传承、保护和人居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毁坏。6在新型农村发展建设经过中,产业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是互相依存、互相
3、制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产业规划决定村庄的将来发展方向和进步空间,而建设规划决定了村庄的空间形态的科学化制定,7健康的景观格局是维持村庄产业发展及人文精神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条件。8在规划建设经过中,规划者应把产业发展和建设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发展经济的同时着眼于打造一个不同于城市的外围生态景观相貌。9近年来,随着农村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势所趋,只要通过对农村建设的科学管理,引导和控制农村建设,才能保证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平均天天约有20个行政村消失,10应该怎样对待那些即将消失的乡村,能否把传统乡村空间实践与村民社会组织完美融入制
4、度化的乡村规划中;如何建设保留下来的乡村,使乡村规划实践主体与传统的空间建构主体有机统一,科学合理地传承乡村社会历史文化和地域空间特征,这是历史赋予规划实践者的一个重要责任。2项目大概情况徐场村位于河南省兰考县固阳镇西南角,距离兰考县城17.5km。该村从1985年开场生产民族乐器,目前,乐器生产企业已发展到52家,民族乐器产品主要有古筝、古琴、琵琶,并构成了一条比拟完好的产业链,年产各类乐器52440台,年产值达9500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徐场村村域范围内总用地2.8km2,全村耕地320亩,主要分布在村落四周。该村地形平坦,无集体建设用地,目前正在申报中。2.1发展优势在中央、省、市全
5、面推动特色示范村建设进程中,徐场村作为河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的示范村,获得了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鼎力支持,能得到优先发展的机遇,发展优势主要体如今下面几个方面:1产业优势:古典民族乐器制作产业成为其显著的特色,也是整个兰考县民族乐器产业发展的核心。2徐场示范村村民和村支两委强烈要求发展和积极介入建设的意识。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东郑公路和日南高速贯穿示范村北部,南接兰考县城,距县城约17.5km,距东明黄河森林公园约7km。3水资源较为丰富:距离黄河11.8km,黄河水为示范村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水资源,水利设施条件较好。同时地下水水质良好,储量丰富。4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资源和纯朴的民风、
6、民情,古琴加工制作手艺出名全国。2.2示范村整体风貌村庄肌理良好。村庄空间呈南北长,东西窄形态,四周环绕农田。道路贯穿村舍与广场,路面干净整洁,绿植覆盖率较高。空间布局紧凑。村舍依路而建,房屋以当代风格为主,自然村则较好的保留了传统风貌。屋青砖青瓦和红砖红瓦房、当代平房、别墅错落有致,无大体量建筑。2.3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1产业构造特色欠鲜明,乐器制作作坊过于分散,不利于规模集约化发展,同时村庄古典乐器产业操作不规范,大多数家庭作坊没有专用操作间,木材加工经过中产生噪音和锯末扬尘,对寓居环境造成较大污染。2村落传统风貌缺乏,建筑多为90年代的砖混构造房屋,造型单调缺乏特色。个别房屋空置,年久失
7、修,星星点点的蓝色铁板房,突兀地出如今民居中,与村落环境显得格格不入。村民住宅设施大多数比拟简单、适用,宅基地占地较多,土地浪费现象严重。3公共服务设施有待提升。道路雨水污水排放设施不完善;电力设施相对滞后,村民扩大生产后电力线网无法及时跟进,出现私自拉接电线,既不美观也不安全。垃圾无分类收集处理。4公共空间以杂植为主,缺失文化活动场所和文化符号,路灯等街头小品及附属构筑物,设计粗陋,缺乏美学效果。3总体规划设计3.1对接上位规划根据(河南省兰考县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2015-2030),堌阳镇规划定位为兰考县副中心,是兰考县两个中心镇之一。范场行政村行政村职引导方向为工业型,被列入历史文化特色
8、村。主导产业以泡桐产业链,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板材加工产业链下游发展,规范堌阳民族乐器产业发展。3.2产业发展定位与目的根据徐场村在生态环境和民族乐器产业气氛方面的优势,同时又考虑到其他方面的限制,将徐场村定位为兰考县特色村庄中的“中国古琴古筝手工作坊式特色产业村庄,以古琴和古筝作坊体验为主导产品的“中国民族古乐器文化体验基地,规划目的把徐场村建设成为聚焦古典乐器制作,放眼中国、专注古典,兼顾历史经典与创意产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休闲度假功能的主题小村庄。1树立文化品牌,打造高品质古琴古筝手工作坊部落构建并强化徐场村“琴有独钟的古琴古筝手工作坊村落形象,提炼家庭式古典乐器制作的文化元素,建立徐
9、场村人琴合一的价值认同,多角度保留保护现有村庄古乐器制造的乡土风俗和文化本底,打造享誉世界的古琴古筝手工琴坊部落。引进国际知名古琴古筝演奏家和受益人落户村落,加强古乐器的创新研发。2打破单一业态,创立中国民族古乐器文化体验基地围绕古琴古筝手工作坊制造产业,创立我国古乐器文化博览、演艺、制作、培训等体验基地,传播古琴古筝文化符号,打破徐场村原有单一制琴和板材供给的业态,丰富和延伸古琴古筝产业链条,增设会展、观光、体验、培训等当代服务业态。3提升村容村貌,建设最具吸引力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基于对现有村庄肌理的保护,优化空间构造,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空间,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村庄空间治理,更新
10、提升整体村容村貌,加强村民的集体意识。开展详细的文化活动设计展示和村庄环境改造行动策划,使村民真正介入到村庄发展经过中,并逐步构成村民与发展动力之间的互动。通过民族乐器文化体验活动、古乐器制作手工艺体验等,实现乡土教育功能,培育乡村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3.3四村联动发展规划范场行政村村域包括四个自然村,分别是范场村自然村,徐场村自然村,周场村自然村,李新庄村自然村,目前,规划在建行政村村委会,位于四个村庄的中心,包括电商平台、卫生室、活动室、便利店、文体广场、公共厕所等公共服务中心与一体。范场行政村规划构造为“一心,两核,五组团。其中“一心指公共服务中心,承载区域行政、文化、教育、医疗、养老
11、和电子商务等公共服务功能。“两核即会展休闲核与金融商贸核,会展休闲核承载古乐器展销、体验以及休闲等功能,为徐场村古乐器产业的发展提供公共服务支撑;金融商贸核位规划提供金融、商贸、特色餐饮等商业服务功能,旨在促进范场行政村的金融商贸发展。产业组团和范场寓居生活组团,周场寓居生活组团,李新庄寓居生活组团三个生活寓居组团。综合服务组团包含公共服务中心,会展休闲核与金融商贸核三部分,承载了范场行政村村域的生产、生活和金融商贸等综合服务功能;徐场特色产业组团以徐场村为核心,主要发展古典民族乐器的加工制造与销售;其他三个生活寓居组团,主要作为村民生活寓居区图1。3.4四村道路交通的联动规划道路规划是新农村
12、进行控制性具体规划的重点。道路建设应首先具有当地特色的、与现实情况和将来发展相适应的道路网规划,示范农村道路建设规划要将新农村建设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使新农村对内有合理的路网,对外有与城市相连接的便捷的交通,逐步减少城乡差异,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并保证道路建设能够符合新农村生态发展、经济生活的基本要求。111路网构造的规划。规划将闫坝公路和堌仪公路升级为县道,道路红线宽度为20m,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规划将现状村村通道路升级为乡道,道路红线宽度为14m,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将村内小路升级为村道,并将其进行拓宽,道路红线宽度规划为10m;过村庄段考虑到村庄内房屋建筑间距,为减少拆迁量,将红线
13、宽度调整为5-8m。新的规划道路体系将四个自然村贯穿联动,有机结合,加强了村与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2部分道路硬化与原有道路的疏通。将现有土路进行道路硬化,使徐场村村庄道路100%道路硬化;尽量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疏通原有村级支路,以构成完好的路网系统。3道路两侧路面治理。将现状道路路面两侧的障碍物进行清理,以拓宽现有道路路面的实际利用宽度,以改善村内交通环境。3.5公共服务设施的联动规划为加快各组团融合发展,提高徐场村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融合是各个组团融合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应当树立整体发展理念,推进理念融合,加强统筹协调,推进规划融合,联建分享设施,推进布局融合,以公共卫生
14、、文化教育设施、体育设施为重点,加强服务设施的联动建设。4徐场村整体规划4.1基本原则与规划内容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基本农田为前提,提出村庄空间规划管制措施。以产业发展预测人口及用地规模,控制村庄建设用地总量。以落实产业需求为核心,充分落实精品产业、文化展示、生态体验等产业对空间的功能要求。村域层面落实支撑产业发展和村庄提升性要求的各类基础设施。4.2徐场村空间构造规划通过对村庄的寓居、各类产业的分区布局,在村庄整体空间上构成了“一轴、多组团的空间布局构造。“一轴,指古乐器产业旅游发展轴。“多组团,指当代农业组团、古乐器制造组团、会展休闲组团、商业贸易组团寓居生活组团等5个组团图2。4.3徐场村产
15、业布局规划徐场村域产业规划主要分为9大片区。分别为北部的观光农业种植区,西北部的高效农业种植区,中部的古乐器制造区,南部的寓居生活区,东部的古乐器展销区、古乐器体验区、公共服务区、金融商贸区和特色餐饮区。观光农业种植区,以千亩桐林和观赏性农作物种植为主,吸引游客游览观光,了解桐木有声的材料特性,介绍徐场村是全国乐器板材市场的最大供货基地。高效农业种植区,以种植有机果蔬和农作物为主,是游客采摘和种植的体验区。古乐器制造区,主要位于徐场村北部,是古琴古筝手工作坊集群区,入户观光手工作坊制作经过。寓居生活区,主要位于南部,村内一层老宅寓居集中区域,吸引游客欣赏北方地区的民居建筑风貌图3。4.4村庄建
16、筑规划村庄建筑整体色彩应以灰色为主,红色建筑屋顶、少量彩钢瓦和蓝色厂房、简易彩钢瓦房相间其中的风貌。以中原地区郑州、开封地区的传统村落如海上桥、方鼎、朱仙镇等村落风貌来看,结合徐场村的特色,平衡整体村庄的色彩,获得村落建筑色彩体系,以70%的灰瓦青砖为材料,20%白灰墙和10%木构门窗作为点缀。除了对徐场整体风貌进行整治和再造,对于村民将来自行加建房屋进行严格的色彩控制,以构成“青瓦为主、灰墙白墙为辅的建筑整体风貌。4.5村落文脉规划设计创新与发展徐场村民族乐器制作品牌,提升乐器品牌知名度,提升其乐器文化符号,传播制作古琴、古筝等民族乐器的文化形象,凸显徐场村民族古典乐器和音乐文化的深度与内涵
17、、艺术表现力、审美价值以及乐器产品的形式,打造国家民族乐器生产基地。传播民族乐器手工制作的文化符号提升作坊主的创新技能和音乐素养,传统民族乐器教育走进本土中小课堂,承办多种新式的古典民乐活动。4.6公共空间规划1文化广场。保留原有广场功能布局,改善地面铺装,控制周边居民住宅的建筑风貌。增加古琴文化介绍,增加浮雕文化墙。以提升文化场所精神内涵。2街角公园。在原有规模和形态上,增加亭子,座椅和重新铺装地面,以知足居民的休闲娱乐。控制周边建筑的风貌,在民宅外墙处种植常绿灌木。道路东侧的民宅入口处进行绿化,与街角公园和谐照应,有机统一。3停车场公共景观空间。从风水的角度上重新设计,创立游人停留空间,做
18、到动与静的分离。优化道路与景观的关系,让游人能够在照壁前留影且避免游人对道路和车辆造成干扰。4竹林公园。坚持低影响开发理念,利用原有的垃圾燃烧坑改建为生态景观污水处理系统。基于原有的树林,对其改造绿化,种植竹子,增置竹林七贤抚琴为主题的雕塑,丰富文化内涵,构建居民和游客的休闲游憩场所。4.7道路美化村内主要道路的排水设施上通过加种绿植的方式进行美化。庭院中的墙背景采用传统景框形式借景、透景。打通部分围墙,以建成通透式围墙设计,对于封闭墙面,能够采用彩绘的方式进行美化,增加文化艺术内容,绘制内容能够是中国传统乐器的各种形式与简介和传统经典诗歌。4.8低影响开发建设乡村建设应坚持低影响开发建设理念
19、,将海绵城市建设措施用于乡村建设,转变思想,改变用水方式,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创立系统性的乡村水系空间网络格局,提升加工制作车间环保意识,作坊应配备废水处理装置,设置标准喷漆房加废水废气处理装置,与此同时,当地政府部门要起到引导和1-四村联动发展构造图2-村域空间构造规划图图图3-村域产业布局规划图催促的作用,创新乡村环保的工作机制,促进生态人居环境的建设。通过对徐场示范村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分析,总结出在施行新农村规划建设经过中,应着眼于村庄规划建设的各个方面,注重村庄规划与产业规划的有机结合,创新发展本村产业特色,因地制宜,解决好功能配置,总体布局,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筑风貌和生态景观等
20、问题,从根本上改善村庄相貌。加快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促进乡村产业经济持续的增长,摒弃城乡二元构造,重视顶层设计和村民的积极介入。在这一经过中,乡村产业规划和生态空间格局是乡村建设治理的中心和重点,应深化了解村民的需求,以村民视角,结合规划专业知识,协调好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乡村优美如画的自然环境的诗意写照,做好示范农村规划建设是我国面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提高农村生活环境质量和精神文化品质的重要手段,是发展乡村经济与文脉的传承、发展和保护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历史性任务,这个经过中涉及了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总的来讲,就是一场综合、全面、艰巨的社会变革。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