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企业介入工学交替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行业企业介入工学交替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医药行业企业介入工学交替分析一、调研数据及分析一工学交替的运行情况1.在介入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教学工作方面,企业最担忧的是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益,占61.5%;其次是学生管理和学生安全,分别占53.8%和46.2%;最后才是实习劳动报酬和设备损耗,分别占30.8%和23%。2.在工学交替持续时间方面,46.2%的企业以为三个月较为适宜;30.8%的企业以为半年以上适宜,只要15.3%和7.7%的企业以为两个月和一个月较为适宜。3.企业对实习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素质要求方面,所有企业均选择所读的专业要与企业提供的岗位有一定的关联,且实际工作中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在要务实习生注重的素质方面,沟通能
2、力、学习能力和吃苦耐劳的选择都是100%,其次是团队合作能力占77%,专业知识占64%,创新能力占23%。4.在工学交替“工的环节中,有一半的被调查企业愿意高职院校派老师进驻企业,有一半不愿意;在愿意学校派驻老师的企业中,希望学院老师介入的形式有:介入实习学生管理,占30.8%;介入对实习学生的共同培训和指导,占23%;介入共同制定考核项目、考核标准、考核方式,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方式,占30.8%;介入企业技术创新及产品开发,占15%;岗位实践锻炼占7.7%。另外,在工学交替企业实习经过中,企业用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提高技能水平的措施有:加大实践考核力度,占30.8%;实行实习生轮岗制
3、度,全面提高其技能水平,占38.5%;加大培训力度,占38.5%;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介入工学交替实习生在学校的课程学习经过,占30.8%。5.在工学交替“学的环节中,73.2%的企业愿意派技术能手介入专业教学或专业建设,26.8%的企业选择不愿意。在愿意派技术能手介入专业教学或专业建设的企业中,希望技术能手的介入方式排序依次为:来校讲座、介入集中实训指导、担任兼职老师/来校讲课、介入课程建设、介入教材建设。二工学交替施行的满意度情况1.在高职院校实习学生的工作综合表现方面,有11.1%的企业以为高职院校实习学生的工作综合表现很好,66.7%的企业以为高职院校实习学生的工作综合表现较
4、好,22.2%的企业以为高职院校实习学生的工作综合表现一般。2.在高职院校实习学生的工作态度方面,有77.8%以为较好,有22.2%以为一般;在学生的工作纪律方面,88.9%的企业以为较好,11.1%的企业以为一般。3.企业对工学交替实习学生素质及能力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4.企业以为,施行工学交替后,高职院校实习学生进步最大的三项为实际操作、团队精神和学习能力;无多大进步的三项分别是计算机能力、英语能力和理论知识。5.在所有被调研的企业中,以为与以往招收的实习学生相比,施行工学交替教学形式的实习学生整体质量明显优秀的占40%,比拟优秀的占60%;所有被调研企业均愿意长期与高职院校进行工学交替
5、实习的相关合作;40%的企业非常愿意聘用在学期间进行过工学交替实习的高职毕业生,60%的企业表示愿意。二、调研结论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与实地访谈的情况,能够得出下面结论。一工学交替的政策扶持不够,企业积极性有待提高超过60%的被调查企业在介入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经过中没有得到政府支持和没有享受过税收优惠和经济鼓励。这讲明在政策引导方面,没有建立起社会层面的鼓励机制,缺乏有效政策支持和长效合作机制,法律法规不健全,校企合作缺乏有效、便捷的服务平台做依托,企业难以承受学生实习的安全风险,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付出难以得到补偿。企业介入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只能是自发需求或者在高职院校的带动
6、下被动的介入。据调查,制约企业介入工学交替的因素排在前两位的依次是:缺乏合作机制占69.2%;缺乏系统保障机制占53.8%。这讲明企业在介入工学交替运行时,更为关注的是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能够构建校企合作保障、鼓励、合作机制,保证工学交替的运行和施行。另外,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企业以为工学交替的“工就是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让学生去从事一些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简单劳动。企业对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要求企业给予学生合理报酬也是非常困难的。这主要是由于大多数工学交替学生没有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学生不具备顶岗实习的能力,只能进行一些低层次的跟岗实习,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还会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增加企业的生
7、产成本,扰乱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二医药行业企业介入工学交替的运行经过中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提高其有效性校企合作在现阶段基本上呈现校“热企“冷的态势。校企合作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及学生就业的作用不言而喻,高职院校均积极推动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企业“冷的原因首先是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意义不甚明晰,甚至部分医药企业存有认识误区,以为培养学生是学校和政府的事情,与本人没有关系;学生出了校门进了企业后的成长才是企业的事情;介入高职学生的培养会增加企业的负担,扰乱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尤其是医药生产企业,有GMP规范要求,大量学生进入干净生产车间,会对医药企业造成不良影响。其次,除了一些医药外企由于推广本身
8、公司理念和价值观介入高职院校的工学交替合作外,很多国有、民营的医药企业介入高职院校推动的工学交替教学形式,最主要的还是高职院校能为其提供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一线操作人员。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和监管严格,医药企业愈加注重本身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水平的提高。而高职院校除了提供毕业生外,在师资、科研等方面气力薄弱,很少能为这些医药企业提供其真正需求的东西,难以为企业培训员工和提供技术支持,缺乏全方位的合作机制。另外,在工学交替运行经过中,医药企业很难长时间、全面地介入专业建设或教学,企业固然能够接收学校的专业老师下企业实践,但由于技术和商业信息的保密问题,一般并不情愿学校老师深化企业。最终造成学校和
9、企业不能共同指导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监管和指导不到位,直接把学生推给企业,缺乏全面的工学交替的衔接和统筹,使学生的培养质量参差不齐。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一些企业对工学交替持不积极的态度,这也为我们推广工学交替的教学形式带来了不少困难。三医药行业企业急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工学交替的教学形式持欢迎和肯定的态度医药行业企业介入工学交替经过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但在已经介入了工学交替运行的企业中进行满意度调查显示,施行工学交替后,高职院校实习学生实际操作、团队精神和学习能力的进步最大。40%的企业以为与以往招收的实习学生相比,施行工学交替教学形式的实习学生整体质量明显优秀,所有介入调研的企
10、业均愿意长期与高职院校进行工学交替实习的相关合作,愿意聘用在学期间进行过工学交替实习的高职毕业生。这讲明,企业对医药行业紧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现状是特别清楚的,愿意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情况下提供工学交替实习时机,并且愿意优先录用进行过工学交替实习的学生,尤其是在本企业实习过的毕业生。三、对策与建议一政府层面建立鼓励保障机制要解决企业有效介入工学交替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势必要建立长期、稳定、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关键是要充分调动校企双方,十分是企业介入的积极性。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优势,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义务,并强力推进行业积极介入职业教育;通过政策鼓励和税收优惠
11、,激发企业介入校企合作的热情;建立政府牵头、行业与协会介入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规,明晰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权利、义务及互相关系,并积极扶植和发展校企合作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解除企业对学生安全、学生管理和企业利益保障等后顾之忧。二是从长远看,构建当代职业教育体系,构成校企双方良性循环的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层次矛盾。学习和汲取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的国家的经历,比方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职教体系等,最终构成合适我国国情的当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工学矛盾。二高职院校应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水平1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是提高企业介入工学交替
12、运行机制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是适应市场进行课程改革的有效举措。高职院校和企业人员共同在对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对应的岗位职业技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其中不同的能力目的归结为不同的模块,合理组合教学模块。通过工学交替、现场教学等教学形式,完成不同模块的教学工作,使学生把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最终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的。活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打破学科体系,以企业对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期望为本,以岗位群为基础,利于不同医药企业、不同岗位选择切入工学交替运行机制的机会,最终保证医药企业介入工学交替机制的有效性。2建立与工学交替教学形式相配套、相适应的弹性学分制教学管理形式开展校企合作、工学
13、交替,必须安排好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环节。安排好这些环节的关键是时间安排问题,要恰到好处地合理安排时间,就必须考虑到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和学校课程学习的安排,而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是随着整个行业、企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遭到企业生产不固定、提供的岗位不固定的影响。在施行工学交替教学形式经过中,由于学校和企业对工学交替有着截然不同的利益诉求,在工学交替时间和岗位轮换以及管理方面均产生了错位需求。并且,在校课程学习和企业岗位实习轮换经过中,传统的教学管理形式不能适应人才培养要求,因而,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与工学交替教学形式相配套、相适应的弹性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形式。3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构成企业介入的职业素养
14、评价体系职业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全方位的教育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以期在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从学生到从业者的角色转变,在工作中发挥个人潜力,不断进步,真正把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落实到实处。职业素养的内容不仅是更衣、卫生、清场等内容,还包括职业道德、能力素质、文化素质等多方面内容,构建职业素养课程模块,应将文化素质类课程、专业教育类课程和职业道德类课程有效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构成内容全面的职业素养教育。在传统的老师评价学生的基础上,应让企业也介入到学生评价中,将企业岗位用人标准引入评价标准,同时兼顾构成性评级和终结性评价。4加强工学交替的企业实习管理学生的实习管理和指导不能有效落
15、到实处,这就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学校要重视学生工学交替的企业实习管理工作,设立驻厂老师,联合企业共同管理学生,严格落实学生实习管理制度,把学生实习期间校企双方综合考核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根据。5加强“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严格落实老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制度高职院校为企业培养人才,但老师并不真正了解企业,对企业的了解多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所以,很多时候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空洞而苍白。老师必须到企业去学习、调研、见习,必须根据本身专业特长,深化生产一线,介入现场技术问题研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教学积累丰富的实践经历。亲身体验企业的管理和文化气氛,收集与专业教学有关的项目任务
16、,考虑与课程教学改革有关的问题,对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建议,进而密切校企关系,为今后学生下企业工学交替实习与深度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打下良好基础。三高职院校可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行业发展基础好的地区,高职院校与相关行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专业共建,能够保证工学交替运行机制的有效性。但是,受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以及企业本身经营、生产状况的影响,工学交替运行机制的可持续性也存在一定问题。在一些行业发展基础差的地区,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工学交替运行机制就难上加难了。针对这一点,高职院校能够与相关企业洽商深度合作,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鼓励高职老师介入科研和技术开发,进而彻底解决工学矛盾,有效保证工学交替运行机制的良性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