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及制度绩效评估-精品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治理及制度绩效评估-精品文档 (2).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乡村治理及制度绩效评估摘要治理是多元主体对乡村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协同共治的经过。乡村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治理方式的协同性、治理内容的公共性、治理目的的综合性,最终目的就是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乡村治理的制度绩效评估,一要衡量现行政策与体制是不是使农民减负增收;二要衡量乡村社会的公平分配状况;三要衡量农民公共介入水平及其权威认同;四要分析乡村社会秩序能否知足村民安身立命的要求。关键词:乡村治理;制度绩效;评估研究村民选举、村民自治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推动了我国乡村民主治理的发展和进步。对这种发展与进步的评估,也就是对现代中国乡村治理的制度绩效的衡量。治理的制度绩效研究,不仅能为乡村治理提供新的理论
2、视野,而且有助于提高乡村治理的能力和实效。怎样评价村民选举、村民自治的制度效应问题,是一个全新的学术课题。一、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近几年来,一批国内学者对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乡村治理的研究到达了相当的水平:一是扩展了研究的“面;二是深化了研究的“点;三是细化了研究的详细内容。由此出现了一批有见地的研究成果。例如,通过对“岳村政治史的考察,于建嵘揭示了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构造的变迁经过,就是一个在当代化的背景下,由国家主导的乡村社会的制度变革经过。随着国家对乡村经济依靠程度的减弱,乡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行政权利逐步撤离乡村,乡村社会将最终完成从身份到契约的过渡,实现从传统的专制家族社会向当代民主的个
3、体社会的转型1(p425-426)。吴毅在双村研究中,提供了一个分析农村治理构造变迁的理论视野,那就是村治变迁是当代性、国家和地方性知识这三种逻辑互动的产物。吴毅提出了一个深邃的观点:非集体化的农村改革,使得革命全能主义退潮,这种退潮又使得当代化、国家和村庄地方知识这三种逻辑之间得以在20世纪余下的时间里重新安排他们之间的构造化关系2(p24-25)。项继权系统研究了集体经济发达农村的村级组织形式,深化分析了产权制度变革对乡村治理的影响3(p366-369)。肖唐镖、丘新有、唐晓腾等学者所进行的村治与宗族关系的调查研究,刻画了以宗族文化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与以村民选举为标志的当代制度的困难磨合4(
4、p81-85)。针对乡村治理层次间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徐勇提出并论证了“县政、乡派和村治的乡村治理构造的重建方案5。针对宗族存在的客观性及其对乡村治理影响的现实性,肖唐镖提出了通过规范宗族而发挥宗族对乡村治理的积极作用的政策建议6(p10-15)。詹成付在评估今后村民自治基本走向的时候指出,村民自治将朝着程序化、规范化、详细化,制度机制配套化、一体化,自治形式多样化和保障机制强化等方向发展7(p16-19)。这不仅是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对乡村治理的一种瞻望。上述研究成果及研究视野的拓展,既反映了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发展,也涉及到了乡村治理的制度绩效评估问题。然而,这些研究都没有涉
5、及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即怎样全面、系统、客观地认识和评估村民自治制度建设所推动的乡村治理绩效。这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明确界定“治理的含义,还要制定一套可操作的评估指标。怎样界定“治理(governance)及其制度绩效?国内有的学者强调以公民社会为基础的善治构造8(p195);有的强调治理经过中的合作主义9;还有的强调治理主体的网络构造10。综合来看,“治理就是多元主体对公共事务或共同事务进行协同管理的体制、经过与效果。治理当然具有构造的特征,这种特征一是治理主体的多元性,二是治理方式的协同性,三是治理内容的公共性,四是治理目的的实效性。所谓社区管理中的合作主义(社区主义)、公私伙伴、“齐抓共管等等
6、,都能够在这个概念中获得阐述。而就目的价值来看,治理的基本取向有四,一是经济增长及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二是分配的平等或公正;三是以有序介入为基础的秩序问题;四是以自主选择为前提的公共介入。“乡村治理的内涵不仅限定了地域,而且明确了治理主体的构成及其特征。所谓乡村治理,就是性质不同的各种组织,包括乡镇的党委政府、“七站八所、扶贫队、工青妇等政府及其附属机构,村里的党支部、村委会、团支部、妇女会、各种协会等村级组织,民间的红白喜事会、慈善救济会、宗亲会等民间群体及组织,通过一定的制度机制共同把乡下的公共事务管理好。“乡村治理的制度,是一种制度化的治理构造。这种治理构造的基本要素,一是权利在乡与村两
7、个层级的纵向与横向配置,即乡村权利构造;二是制度规范,也就是分别约束乡级组织和村级组织的那些法律、法规和自定的规章制度等;三是政策与制度的结合情况。政策与制度的结合,其实就是治理的动态经过,是政策通过一定的制度框架或制度平台得以施行的经过。我们进行制度绩效评估,也就需要对“公共政策及其运行的“制度平台进行综合的评估分析。假如我们把制度变量与政策变量进行穿插分析,就能得到制度绩效的分类框架。由这个分析框架,能够区分出制度绩效的四种评估类型(idealtypes):图1显示出,绩效最优的A类型知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善治构造,二是政策合理。B、C、D三种构造都是绩效差的情形。这个分析框架的意义在于,
8、导致治理绩效差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可能出现的情况分别是,政策不合理导致的绩效差;构造不合理导致的绩效差;政策和构造都不合理所导致的绩效缺损。那么,我们又要根据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政策的合理性及治理构造的好坏呢?在笔者的理论框架中,评估政策合理性的指标主要同经济增长、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应、公平分配等变量有关;而评估治理构造好坏指标主要同公共介入的水平及制度化程度、社会秩序以及村民的认同性服从程度等方面有直接的关系。我们的案例研究,就是在这个理论框架下所进行的分析研究。在本项研究中,我们所指的制度主要是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乡村治理制度。我们所讲的制度评估,是对乡村治理制度建设及其实践所产生的实际社会
9、效应的综合评价。由于治理目前的多重取向和治理行为的综合性,这一制度绩效评估的内容体系也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社会分配、公共介入及社会秩序四个基本方面。二、制度绩效的实证研究:高坝村观察高坝村处于四川北部山区,是一个比拟闭塞的贫困村落。本村共790余人,200来户,分布在8个村民小组。这些村民小组就是时期的生产队。该村可耕种土地面积和林地面积极广(人均可多达十余亩),长期以农业生产为主,并主要从事粮食作物生产。2000年,高坝村进行了村委会换届直选,换届选举后,高坝村现任领导班子由村支部(3人)与村委会(5人)组成,任职已两年多。2002年7月,课题组成
10、员在高坝村进行了为期20天的调查,分别访问了乡干部、在任和离任村干部、村民群众,并对100个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高坝村只是笔者诸多案例中的一个。我们对高坝这个案例分析,属于典型的学理性案例分析的方法论范畴11(p179)。正是通过这一案例的研究,来发展制度绩效分析的实证方法,揭示制度绩效评估的社会蕴涵。(一)经济增长1.扶贫行动中的政府角色治理的经济政策目的,归根到底就是通过经济增长来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为了促进这个目的的实现,乡政府从2001年开场加大了扶贫力度。扶贫款项主要用于乡村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有一个去向就是给农户优惠贷款。在高坝村,农民得到的扶贫贷款,主要投资于发展
11、专业化的种植和养殖,以专业户的形式统一组织。高坝村是本县扶贫工作示范村,全村共有养鸡专业户和养猪专业户各20余户,其中鸡猪共养大户4户。同时,在土地条件较好的生产队统一种植蔬菜,由政府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从农户收入方面来看,绝大多数农户的收入比上一年度均有所增加,其增加值在1001000元之间不等,但各户增收的差距很大。由于土地收益较差,绝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规模和时间都有所增加。同时,农户支出方面除了各项税款和农业投入外,也有相当比例用于家用设备等消费品购置。从集体收入来看,该村目前没有公共产业,而且也没有公共积累,集体经济没有收入。有外来承包,但多与私人发生关系,集体没有预留土地,因而
12、也就无法介入投资。对于高坝这样的资源贫乏型农村来讲,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一是依靠政府扶贫政策与措施,通过改善交通、发展专业种植和养殖而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对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采取鼓励性的政策,以减少农村的隐性失业。在高坝这种资源贫乏的村子,农民增收与政府的扶贫政策关系密切,而与村民选举、村民自治关系不直接。因而,村民自治与农村经济当代化的关系值得重新评估。2.农民的消费支付能力:增长与增收的综合衡量经济发展的一般意义,对于农村社区来讲就是经济增长;对于农民家庭来讲就是增收。增长与增收是乡村治理的经济目的。增长与增收这两个指标能够比拟客观地衡量出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假如我们不分析农民家庭的支出构造
13、,就不能仅仅从增长与增收指标来断定农民家庭经济生活的质量。调查显示,高坝村的农民家庭年年都在增收,但村民普遍反映家庭生活质量并没有多少改善。因而,衡量经济增长的时候,必须考虑成本投入;衡量增收的时候,必须把农民的支出考虑进来。农民家庭增收的衡量,不仅要考虑家庭的实际收入,还要计算家庭的实际支出。在高坝村,农民收入是以户为单位来计算的,落实到个人的头上,就是把一户总收入除以家庭总人口。而对农民家庭经济生活的评估,更要注意衡量农民家庭的实际消费能力或购买力。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土地收入、经营性收入、劳务收入,还有一些如馈赠、救济等不可预测性的收入。农民的消费预期是以可预测性收入为根据的。当某种收入
14、来源是不可预测的,那么,在家庭支出计划中就不能把这种收入列进来。例如,当外出农民处于劳动力市场边缘的时候,其务工收入是特别不稳定的。而且,对于那些技能相当缺乏的一般劳动力来讲,外出农民所从事工作大多具有临时性、季节性和低保障性。因而,非预测性的收入一般都不能列入家庭的消费计划之中。因而,这类收入对家庭经济生活的改善是难以预期的。对于开放程度低的村落而言,农民家庭可预期收入来源仍然是土地经营。尽管土地收入不高,但因具有长期稳定性而发挥了基本生活保障的作用。而开放程度高的农村,农民增收的时机增加了,收入的可预测性随之提高,有助于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农民的消费能力是衡量农村富有程度或实际生活质量的一
15、个综合性指标。在消费剩余有限的情况下,农民的消费能力与经济增长是呈正相关的。农民的消费能力=经济收入农民负担。这一指标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它同时反映了农民最关心的两个方面:增收与减负。当农民收入处于低水平的时候,减负与增收是联动的;但农民收入到达一定水平的时候,减负所产生的边际效应就弱化,也就是讲“减负与“增收没有必然的联络。在农村经济尚处于低水平的阶段,农民的实际支付能力能够成为考察乡村治理经济绩效的综合性指标。3.经济发展的双因子:作为保障因子的民主与作为鼓励因子的自治经济与民主是有联络的,但不是简单线性关系。观察高坝村,我们发现,村民的收入增长率极低,差不多处于半停滞状态。农村经济资源的开
16、发进展缓慢,农民感到增收的难度加大,由于土地投入成本呈递增趋势。我们还发现,高坝村的大多数村民以为,基层民主的开展,并没有带来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与减负都没有通过村民自治而落到实处。倒是自上而下推行的扶贫政策,发挥了有限的经济改善作用。那么,民主制度与经济发展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我们的经历观察表明,固然民主不是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或鼓励因子,却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保障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奉献,制度能够提供两个方面的机制:保障机制与鼓励机制。经济增长离不开这两大机制的共同作用。这两大机制的意义各有不同,前者是前提基础,没有保障机制,经济增长就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经济甚至有倒退的可能;但是,即便
17、有了保障机制,经济增长却未必就一定会实现。后者是动力,是经济增长的触点,也就是讲,有了鼓励机制,经济增长就能够实现;而没有鼓励机制,虽然不能实现经济增长,但也不至于导致经济倒退。根据村民自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作用,我们能够分别将民主与自治对应于保障机制与鼓励机制。在乡村治理经过中,民主是必要前提,假如经济缺乏民主制度的保障,农村社会及经济生活就可能遭到不良因素的干扰。旅美中国学者史天健揭示出,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选举的民主程度是一种曲线相关关系(ShiTianjian,1999),民主选举并不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由于经济发展与民主发展的因果关系还不确定。与农民经济自主相适应的村民自我管理
18、,是经济增长的鼓励因子。农民自由地根据生产生活的客观条件和各家各户的愿望,自主选择最合适当地的经济发展途径,是村民自治的本来意义。而且,政府那些刺激农民增收的政策行动(例如扶贫工作)也要合适农村实际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以土地产出为主的农村经济主要是分散的家庭经营,这种分散经营的经济效益不容乐观。高坝村的村长对本村的农作物种植作了一个大致的成本收益分析,以土豆(该村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为例,种植100公斤土豆种子,其相关的投入特别可观,几乎一斤种子需要一斤化肥,此外还包括其他农肥以及农药等。假如气候条件适宜,100公斤种子能够收500公斤土豆,将这些土豆全部折算成市场价格,减去种子和化
19、肥等成本,最终收入也不过100元,这就是全部的劳动投入所得。村长以为,假如能够联合经营,统一购销降低成本,并投入一定的加工设备,将土豆进行半成品加工,其最终所得能够增加510倍。但事实上,农户联合经营条件根本不具备,启动资金、生产设备与加工技术都成问题。假如政府筹集的有限扶贫款项,能够通过村民自治组织来自主安排,成效就会大不一样。(二)分配与公平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村庄,村民之间的收入差异一般都处于较低水平,收入差异不大。近几年来,随着外出打工、包工人数的不断增加,个别家庭增收迅速,贫富差距由此出现。在高坝村,村里的集体经济已经瓦解,集体经营收入很少,原有的公积金早也名存实亡,村级组织根本没
20、有调节分配的能力。然而,去年开场施行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调节了村民的收入分配。扶贫政策所扶持的种植养殖专业户经营方式,也使农户收入构造发生了变化。因而在高坝村,对社会分配公平的评估,其实是对政府政策调节农民收入分配状况评估。由此可见,政府的政策及其施行状况对农民家庭收入具有直接的调节作用。1.社会分配的层次差异分配的公平性反映出不同阶层、不同家庭收入的差异水平。因而,人们对分配的公平感受总是同收入的比拟分不开的。这种比拟主要发生在如下几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村民与村民之间。这一层次属于社会初次分配范畴,主要是村民家庭收入差异的问题。这就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收入总量的差异,另一个是收入
21、来源的差异,而且收入来源构造的变化对农村家庭经济有比拟大影响。就高坝村的收入情况来看,收入总量与收入来源就很有关系。高收入家庭一般是以季节性外出打工和经营性收入为主,而低收入家庭主要依靠土地耕种和不固定的短工收入。但总的来看,本村村民之间的收入差异在总量和来源的差距都不大,这也是欠发达农村的一般特征。能够讲,村民自治对贫困农村的分配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第二个层面:村民与集体之间。由于高坝村不存在集体产业,集体收入来源几乎为零,因而不存在集体福利分配的问题。而且税改施行以后,以前的公共积累并入农税由乡政府统一征收,集体这一级不具有实际意义。值得一提的是集体债务问题,高坝村尚有上万元的集体债务,由
22、于众多历史遗留问题的干扰,这笔债务怎样分摊,仍未明确。假设这样的债务要分摊到每个村民的头上,就要分清债务责任以及村民分摊的合理份额问题。而目前的村民自治制度也没有提供解决这类问题的制度措施。第三个层面:农民与政府。这主要涉及农税政策问题。农业税是政府对农村经济进行再分配的重要杠杆,也是影响农民增收与减负的关键环节。在高坝村,就目前农税改革的进展来看,“费改税后的农税负担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据调查,有的农户与农税改革前相比,反而多缴纳十几到二十元不等的税款,而乡镇及村级干部又难以提供合理的解释。据乡政府干部介绍,他们也是综合近几年的上缴任务,根据上级规定的计税方式,将税款额度分配到各村,再由各村
23、按比例分派到各家各户。言下之意,税款的征收,既没有征得农民的讨论和同意,也没有硬性的法律规范,尤其是税额的大小比例方面的规定,法律根据显得缺乏(乡政府出示给村民的仅仅是一份区政府颁发的文件)。农税直接关系到村民的亲身利益和经济负担,却在村民自治推行经过中处于另外一种与自治原则明显相背离的状态,无疑对农村的民主治理不利。第四个层面:农产品与工业产品之间。这一层面主要是农产品与工业品的公平交易问题。从外表来看,这似乎是纯经济关系问题。事实上,由于长期以来“以农补工的政策导向,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深入影响着城乡之间的社会公平分配。直到如今,中国仍然是一个城市主导的城乡二元化构造,这种社会构造使得农民在
24、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尽管政府出台政策要求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但农产品与工业品在交易中的不平等现象不是一个粮食政策就能解决的问题。此外,农民在交易经过中总是以弱势的个体身份出现,在价格会谈上气力很弱。现行的乡村治理的制度设计还没有考虑怎样提高农民市场竞争力的问题。2.农村公共产品的供应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应方式、水平是衡量乡村治理绩效的重要指标。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基本内容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九年制义务教育、农村社会救济(五保户制度)、科技支农、农村治安、村民纠纷调解等公共服务。在高坝村,农村公共产品主要是乡村公路建设与电网改造工程。由于这些工程主要由乡政府主持,各种款项的划拨都由
25、乡政府主持,乡政府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也就是讲,在这些公共产品的供应经过中,村民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此外,政府扶贫计划项目也都由政府支配,村民的意见既缺乏自下而上的表达渠道,也难以对政府的政策行为产生实际的影响。农村公共物品的供应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的。由于农民的介入程度低,主动支持不够,由此可能导致两种现象,一是政府费力不讨好,农民得了实惠仍然怀疑干部以权谋私;二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一定是农民最急需的东西。在高坝村,县乡政府扶贫帮困使农民受益,尤其是扶贫贷款的下发,使一些农户增加了收入,生活有改善,但扶贫项目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村干部反映,村民一般都是家庭为单位进行个体经营,扶贫项
26、目难以获得规模效应,而且面临一家一户的分散情况,有关部分的技术指导也存在难度。而村民反映,他们的致富项目并没有稳定的预期效益,养鸡、养猪、种菜的风险都很大。由于病虫害防治、植保、种子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低,个体农民难以承受生产及流通领域的风险。十分是受通货紧缩的形势影响,蔬菜、水果、肉食、禽蛋等农副产品的市场持续低迷,冷藏仓储等社会化服务设施缺乏,导致农村增产不增收的困难局面。在高坝村,蔬菜专业户的菜地里烂掉了很多大白菜。其他农村也面临类似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这就表明,在农村产业构造调整的经过中,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农民都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营销服务。(三)公共介入与公民文化1.农民的介
27、入热情靠什么来激发高坝村自2000年开场实行村委会直选,推行村务公开。在最初的一年里,农民对村民自治制度推行的积极性很高,尤其是在初次直选的鼓励下,村民对介入村组会议以及各项集体事务的民主商议活动都相当热情。但一年之后,村民的热情逐步减退,尤其是召开村组会议,很多村民溜之大吉。村里的其他公共事务,村民的介入热情明显降低。村里想开个会,村组干部都得跑上跑下去发动,但仍来不了几个人。调查发现,村民的公共介入的热情之所以冷了下来,主要原因是村民以为村里开会讨论的很多事情跟他们的亲身利益没什么关系,而且很多会议讨论是决而不行,不见实效。有村民讲,村里开会老是扯皮,不仅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反而容易伤和
28、气。而村干部也在叫苦连天。按规定,有些事必须召开村民会议才能定,但村民的公共介入热情低,会难开成,上级布置下来的任务也就很难贯彻落实下去。而且,村民对村干部的要求比以前“苛刻得多。在农民心目中,村干部的权威大大下降,与村干部顶牛的事情如家常便饭一样平常。这个村的老百姓,喜欢议论政府的事情,也关心政府的政策动向,对村务和干部的议论与评价更多,但他们又不愿意在公共事务方面投入过多的精神、时间和物资。议论的多,行动的少;批评的多,支持的少。那么,靠什么来激发村民的公共介入热情?这真是让人头痛的事情。2.村民政治行为的构造性特征:强关注与弱行动在高坝村,村民的政治行为具有矛盾性:一方面对公共事务的关注
29、程度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对公共事务的介入程度却在减弱。在研究和分析村民政治心理和治理绩效方面,这一矛盾值得关注。村民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介入,同村民与公共事务的利益关联度相关。外表看来,村民对公共事务的关注程度增加讲明其利益关联度增大,而村民对公共事务介入程度的减弱似乎又预示着其关联度的减小。但事实上,只要在参加对公共事务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比拟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并不矛盾。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与预期收益直接相联络,对公共事务的介入和实际收益直接相联络。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村民对公共事务关注程度增加,显示了其利益关联度在增大,村民对政治行为的收益预期也会较高,因而有介入公共事务的主观动机。可是,当村民在
30、公共介入的经过中,发现其实际收益并不能到达预期目的,出于理性的考虑,就会相应地减少对公共事务的时间投入,导致介入程度的下降。由此导致了村民强关注-弱行动的政治行为特征。3.村民议事会议的“规模难题和少数人权利的问题基层民主与村民自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集体议事。实现这种议事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村组会议,二是村民代表会议。前者仍然会存在“规模难题,而后者的本质代表性却又不能令村民完全信赖。尤其是一些义务性事务,通常是政府下任务,村干部来推行,村民来完成。而对于任务本身能否符合国家法律和中央的政策,任务完成的时限能否合理等方面,村民一般都没有发言权,至多是在村组范围内就怎样完成任务发表一些意见。这
31、就大大降低了集体议事的实际意义。这是村民议事会“规模难题的原因之一。对于村组内部事务,尤其是涉及每个详细个体的利益时,集体决策往往会导致村民权利与义务的脱节。集体决策难以客观公允地保护个体利益尤其是某些少数派的利益。以高坝村的集体决策为例,某次会议需要决定两件事情,一是扶贫物资和款项的分配问题,二是乡村公路修建义务的分配问题。两件事情的焦点都集中在分配标准的选取上,也是矛盾冲突的交汇点。大致标准有:按户头分配,按劳动力分配,按土地人口分配,按实际人口分配。对于前一问题上,多数人主张按土地人口分配,而土地人口较少的农户则要求按实际人口分配;在后一问题上,多数人主张按户头分配,而劳动力较少的农户则
32、要求按劳动力多少分配。双方都能够罗列足够的理由,但由于多数原则,少数派的意愿根本无法实现、少数人的正当权利也就得不到尊重。而民主决策制度似乎很难同时解决“规模难题与“少数人受损的问题。这也是在制度绩效评估上碰到的难题。(四)社会秩序与农村稳定高坝村仍然是一个以姓氏宗族为主要联合方式的村庄,主要存在李刘两大姓氏。但姓氏的分布在每个小组都相对集中,而且由于村内的公共建设项目几乎不存在,也就不存在围绕利益分配而出现的宗族派系斗争。本村近几年的治安状况良好,村内纠纷明显减少,村民之间的直接矛盾冲突呈下降趋势。而且,村民对乡村两级干部虽有不满情绪,但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冲突,因而该村很少发生上访告状的事情。
33、值得一提的是,年轻一代的崛起,大量人口的外出打工,使该村的宗族影响日渐衰微,村庄社会秩序的维持主要靠正式组织气力的调停。1.社会稳定的指标分析衡量农村社会的稳定程度,需要选取恰当的、可观测的指标。在对高坝村的深化调查中,我们发现乡村社会的稳定情况相当复杂,除了常规的指标如暴力事件、犯罪率等内容外,另外一些隐形的因素也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气力。因而,简单的量化标准并不能真正讲明农村社会的稳定情况,尤其是不能单凭农村社会纠纷、暴力乃至违法犯罪事件的多少来衡量,必须考虑到很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如不满情绪的增加,政治认同的弱化,集体安全(治安)的弱化,机密组织的兴起等等。鉴于此,我们将这些因
34、素划分为两个层次:显性层次与隐性层次。显性层次主要如农村社会纠纷事件、治安状况、刑事犯罪率等;隐性层次即那些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只要将这两个层次的内容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讲明农村社会的稳定程度。即便显性层次的指标所反映的稳定程度较高,但假如隐性层次的指标所反映的稳定程度较低时,我们便不能以为这样的农村社会是稳定的。只要当两个指标所反映的情况一致时才有效。2.乡村社会稳定性与整合度分析考察农村社会的稳定,还必须与乡村社会的整合程度结合起来。社会整合度是指村庄内部的人际沟通、社会信任和互助的程度。社会整合度越高,村庄社会的秩序稳定性越强;而村庄的社会秩序越好,越能促进村民之间的互惠互信和社会
35、交往。运用双变量穿插分析方法,能够将乡村社会秩序分为四种类型:高整合度高稳定型、低整合度高稳定型、高整合度低稳定型和低整合度低稳定型。当乡村社会整合程度较低时,即使社会稳定程度很高,我们也不能将这样的社会状况视为乡村治理的良性秩序环境,不能单纯地根据稳定程度来衡量制度绩效。因而,能够将具有高整合度的稳定视为积极型稳定,而将低整合度的稳定视为消极型稳定。只要高整合度高稳定型的社会状态才是良性的,乡村治理制度绩效应该以积极型稳定为追求目的,而这种积极稳定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3.政治认同与社会稳定政治认同是社会稳定的文化心理基础。村民的政治认同主要表现为对政府政策、政府行为、基层干部的态度、情感和议
36、论等心理倾向。在政治认同缺乏的情况下,即便合法的强迫也能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但这种稳定往往是脆弱的。一旦社会不稳定因素积累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就有可能引发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由认同对象的构造性特征所决定,村民的政治认同也是构造性的。表1显示了村民政治认同的复杂构造。在进行这种政治认同评估的时候,就要详细考察认同的构造特征及其政治经济根源。在高坝村,分布在A构造和H构造的村民都是少数。大部分村民的政治认同构造属于B、C构造。具有B构造的村民,对乡镇干部的认同不高,是由于乡里的扶贫措施没有给他们带来直接的利益。C构造的村民以为在农民增收、减负等实际问题上村干部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而政府的扶贫支农政策带有
37、实惠。由此我们看到,政府扶贫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际效用是非平衡的,由此导致农民态度构造的多样性。因而,要提高农民对中央政策以及贯彻执行这些政策的基层干部的政治认同,最关键的是这些政策必须体现和维护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在高坝村调查期间,村民政治认同的“流失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考察认同的“流失问题,一是要注意流失的方向,二是流失的程度。农民对正式体制认同的降低,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没有认同了,而是认同于体制外的事物例如民间机密组织等等。假如把这种认同界定为“负认同,那么“负认同的提高意味着“正认同的减少。这种负认同的加强倾向表明,村民自治并没有有效地将村民组织起来,未能有效吸纳村民介入公共事务和提高村
38、民的政治归属感。在高坝村,我们发现部分农民开场对宗教性和宗派性的机密组织发生兴趣。例如,当地的一个民间机密组织“基督门徒会,通过会员间的互惠互助、精神及门规控制,吸引农民介入,扩张势力范围,进而分流农民的政治认同。这些负认同的因素,是农村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潜在因素。怎样消除这些潜在因素,也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任务。结论作为乡村治理制度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促进了中国乡村治理构造的转型和治理能力的加强。从1988年算起,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实践走过了15年的历程。如今,该是对这种制度所导致乡村治理构造的变化和成效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评估的时候了。学术界对村民选举、村民自治效应的评价性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
39、这种研究是地方治理研究的组成部分。对于地方治理的学术研究,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很大的进展。一批新的研究成果,开场从地方治理的视野重新审视我国村民自治制度建设的基本经历和面临的挑战。学者们对中国乡村基层民主化的期盼照旧;对乡村社会的全面进步更是热情有加。而乡村治理的制度绩效,不仅需要衡量民主制度的进步,也要衡量和评估这种民主进步所推动的乡村社会全面发展的程度。乡村治理是多元主体对乡村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协同共治的经过。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治理方式的协同性、治理内容的公共性,体如今目的上就是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三个代表主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针,为乡村治理制度绩效的评估研究提供了原则性
40、指导。详细地讲,以“三个代表的精神贯彻之,就要全面详细地衡量现行的政策、现行的体制是不是使农民在经济增长中增加了收入,减轻了负担;就要详细衡量一个乡镇、一个村庄的社会财富、社会时机的公平分配状况;就要衡量农民介入社区公共事务的热情高低以及政治认同的实际构造;就要分析乡村的社会秩序能否合适农民群众安身立命的要求;就要去评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否朝着公民文化的方向发展。高坝村观察的意义主要是方法论上的。高坝村所提供的只是一个案例分析,表明了我们的理论框架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进一步讲,一种假设能否被接受为理论,不是取决于逻辑假设的本身完美,而是取决这个假设在经受实践检验后的解释效力。而要提高理论假设的解释效力和经受实践检验的能力,就必须把我们的理论假设详细化为在实证研究中能够观察、测度的指标,只要凭借这样的指标体系,才有可能到达全面、系统、客观地分析与评估乡村治理的发展进步的研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