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电针疗法对中风恢复期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刺电针疗法对中风恢复期的影响.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刺电针疗法对中风恢复期的影响(当代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三期1临床资料11纳入标准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并伴有患肢足内翻,自主意识,病程在六个月内的初次中风患者。患侧下肢肌力达2级或以上,下肢Brunnstrom分期II期以上。年龄在40岁至80岁之问。患者愿意接受和坚持针灸治疗。12排除标准短暂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者。屡次中风有肢体及认知功能障碍残留者,或有意识、精神、智能障碍病史的患者。中风合并骨关节病;合并帕金森综合征或癫痫者;合并有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者。血压过高者(180/120mmHg)暂不宜。年龄40岁或80岁;妊娠妇女或哺乳期妇女。13脱落标准自然失访者发生严重并发症或
2、有其他夹杂症等,不能完成治疗者。2病情分析30例患者中,属风痰瘀阻型者7例,占2333%;气虚络瘀者13例,占4333%;肝肾亏虚者10例,占3333%。3治疗方法31电针治疗311选穴主穴:申脉、照海,辅穴: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丘墟、昆仑、太溪、三阴交。312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取患侧肢体穴位,针具、穴位均采用常规消毒,选用30号152寸不锈钢毫针。针刺方法:位置相对的申脉、照海穴均直刺进针,申脉穴行捻转补法,照海穴行捻转泻法,以局部酸麻胀感并向足背放射为度;辅助以直刺阴陵泉穴行提插捻转泻法,直刺阳陵泉穴行提插捻转补法,直刺足三里行提插捻转补法,直刺丘墟、昆仑、太溪、三阴交行捻转提插平补
3、平泻,均以局部麻电感并向下肢放射为度。针刺得气后,加G6805电针治疗仪,两组电极分别连接申脉、昆仑、足三里、阳陵泉,采用疏密波,电针强度以明显有足背屈动作及患者耐受程度而定,留针30min,1次/d,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4疗效标准疗效断定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痊愈:足内翻体征完全消失。好转:足内翻程度减轻(足底与下肢夹角增加15以上),行走较前平稳。无效:足内翻情况无明显好转。5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18例,占总数的6000%;显效8例,占2667%;好转4例,占1333%;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6典型病例郭某某,男,50岁,离退休人员,患者三月前无明显
4、诱因忽然出现行动缓慢、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当时意识清楚,无头晕头痛,无肢体活动障碍,家人立即送往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查头颅CT示:腔隙性脑梗塞。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对症处理,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后逐步出现右半身活动障碍,右下肢出现足内翻现象,遂于2012年10月14日就诊于陕西省中医医院,查体:患者神志清,精神可,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右半身活动不利并伴有足内翻,右下肢肌力2级,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滑。中医诊断:中风一中经络(气虚络瘀型)。按以上电针疗法治疗2个疗程后,足内翻现象好转,患者及家属对此疗法充满自信心,继续坚持治疗2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患者生活已基本能自理,足内翻现象基
5、本消失。为稳固疗效患者及家属要求继续治疗一个疗程后出院。出院后三个月内随访未再出现足内翻现象。7讨论71病因分析有关中风的病因,各个医家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如(十二经脉络支别篇)讲:“手太阴肺之脉,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此文即指风从肺合皮毛而入的外感中风。李东垣则强调正气自虚而虚风内动,他的内伤学讲以为中风是由于:“元气缺乏而心火独盛。朱丹溪却强调痰的作用,他以为:“中风大卒主血虚有痰“半身不遂,大卒多痰。当代医学所言中风已与古代大为不同,今之中风是综合内经中的大厥、薄厥、煎厥,金匮的中风,以及后世的类中风(风癔、风痱、卒中等不同名称)为一体的。可见,如今所讲的中风完全排除了外风
6、的症候,只代表内风所引起的大部分疾患。病因机制在于阴阳失调,阴陷于下,阳亢于上,水不涵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痰热夹杂,蒙蔽清窍,窜扰经隧。其关键是内风妄动。72方义分析奇经八脉在经络系统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十二经脉、经别、络脉起广泛的联络作用,阴阳跷脉均为奇经,(难经)称之为“阴络和“阳络,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讲:“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阴阳跷脉同用可起到调节全身阴阳气血的作用。申脉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之八脉交会穴,通阳跷,太阳为巨阳,走行在人体身后,当代医学以为申脉穴具有补阳益气,疏导水湿的作用,能够伸展络脉,能够快速调动人体阳气,进而到达肢体阴阳平衡的目的。照海穴是足少阴
7、肾经之八脉交会穴,通阴跷,(针灸甲乙经)言“偏枯不能行,大风默默,不知所痛,视如见星,溺黄小腹热,咽乾,照海主之。从位置而言,申脉、照海一个在外侧一个在内侧,位置相对,方便操作;从功能上讲,申脉、照海又能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因而以申脉、照海为主穴,再配合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阴等经腧穴就能够调节足部阴阳平衡进而到达治疗足内翻的目的。73结果分析针刺具有双向调控作用,采用阴阳经对剌法,不仅能加强穴位刺激量,使针感易于传导扩散,而且能从两方面调节患肢的肌张力,一方面降低痉挛侧肌张力使肌肉松弛;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弛缓侧肌张力,使肌肉收缩,进而加强足部的稳定性,提高患者对踝关节的控制能力,纠正足内翻状态。
8、综观本组治疗结果,在病程小于6个月的中风后足内翻患者用电针刺激申脉、照海以及其他配穴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讲明电针是治疗中风恢复期足内翻行之有效的方法。8体会中风病重在预防,如年逾四十,经常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偶有发作性语言不利、肢体痿软无力者,多为中风前兆,应加强防治。若中风后出现足内翻现象,应注重对此患者的护理工作,良肢位的摆放是护理经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尽量减少仰卧位的时间,该体位会增加骶尾部、足跟和外踝等处发生褥疮的危险性,可多采取健侧卧位或者患侧卧位。良肢位摆放时,可针对患侧的足内翻现象使用托足板,防止足内翻加重。对于恢复期的患者不仅要做好治疗更重要的
9、是康复训练,当代康复理论以为脑中风后中枢神经系统在构造上或功能上具有重新组织能力或可塑性。卒中后大脑皮层功能的重组能够通过神经细胞突触再生来实现。新突触的产生及对神经冲动传导阈的降低都依靠于外界各种刺激信息的不断输入和强化。利用针灸、康复训练或者运动疗法,使有关神经细胞的轴突发芽构成新的突触,建立接近于正常功能的新神经环路网络突触链,实现中枢神经的功能重组,抑制常的低级中枢控制运动,使低级中枢神经细胞的突触链处于受抑制的高阈值状。这种形式的建立对患者提高踝关节的控制能力,进而改善足内翻的症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固然目前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于中风恢复期的治疗已经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有效率,但是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却应该继续学习,拓展我们的知识面,争取走存科技的前沿,了解并学习各个名医对本病的临床治疗,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将针灸疗法有效地融合在其他各个疗法当中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减轻患者的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