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探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探究一、现有课程设置和教学存在的问题1.培养内容单一化。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具备农业资源管理与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土壤改进、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的高素质农业科学技术人才,但现有的培养内容及课程设置主要还是注重对植物营养和土壤学方面的知识培养,其相关课程占专业核心课总学分的100%,对于资源管理、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相关课程的知识涉及较少,资源管理利用相关课程只开设了土壤调查与制图一门,占专业选修课总学分的7%,环境类相关课程占专业选修课总学分的32。学生缺少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关理论和技术,十分是对专业相关的农业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管理等课程的开设更是较少,然
2、而管理的思想又是本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2.缺少专业认识相关介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相关课程设置主要是由任课教师和相关教授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进行设置,学生对于课程及专业认识较为浅薄,不了解课程设置的目的及各门课程的相关性,只是机械化被动地接收教师所介绍的内容,对在同一学年十分是低年级开设的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和必要性缺乏认识,致使学到的知识支离破碎,相互之间没有很好地构成完好的知识体系。3.实践动手能力弱。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不仅应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本专业在教学经过中过于侧重基本理论知识的教授,而缺乏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固然培养方案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也有2
3、7.5学分,但由于遭到实践场所、实践经费和师资气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却不尽人意,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只知道“为什么,而不知道该“怎么做,甚至连最基本的知识也因缺少实践而不稳固。4.忽视学生个性培养。核心课程的开设,是培养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保证,而选修课的开设,是学生个性和情趣培养的重要手段。目前的选修课实际是必修选修课,学生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地接受所开设的选修课程。一方面,所开设的课程有限,学生必须全部选修,失去“选修含义;另一方面,学生没有自主选择权,不能根据本身实际需求合理选择课程。另外,高考录取学生,只是通过单一的分数进行录取,进入大学后对于学生个人在智力和兴趣方面的
4、差异没有足够的重视。有的学生对应用工作感兴趣,愿意服务社会,有的学生更喜欢进行学术研究。喜欢学术研究,有进一步深造打算的学生会更努力地学习,而喜欢社会工作的学生却没有实践能力评定机制,成绩也不理想。在现有的培养机制下,缺乏适应“学术型学生和“实践应用型学生差异性的培养。学校是给学生提供锻炼时机的场所,应该实行个性化培养方案,探究推行“学术型和“实践应用型相结合的培养形式。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改革,对教育资源的重新利用和分配,开发和引导学生,使其能独立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发现本身缺乏,完善本人,发展自我。教育部于1998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
5、绍),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土壤与农业化学部分、农业环境保护部分、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部分以及农业气象合并为农业资源与环境090403,从属于环境生态类。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一个穿插性、多学科结合的学科,涉及到土壤、水分、气候、土地资源和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对于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改革应该在教育部公布的基本框架下,根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改革。首先我们不应该只是仅仅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应通过课程的教育让学生获得基本社会适应能力和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其次,农业资源与环境是一门实用型和技术型相结合的具有综合性和基本性的专业学科,作为农林类
6、高校,我们不仅要为农林发展提供专业型人才,还要培养能知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二、环境评价为例的教学改革措施本文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以环境评价课程为案例,该课程教学改革,使学生进一步稳固和把握了本课程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强调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培养了其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污染源调查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的能力,把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编写技能,及环境背景调查,污染源调查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并对本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63位学生进行了改革效果问卷调查问卷发放63份,有效问卷60份,表1显示,16.
7、7%的学生以为该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45%的学生以为该课程对专业学习重要,只要15%和0.3%的学生以为不太重要或不重要。在对环境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调查中,其不满意率仅为1.7%,超过90.0%的学生对环境评价课程的教学质量感到非常满意或满意或比拟满意。因而,环境评价课程改革效果的探析,能够为探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教学。学生不应该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在教学经过中,通过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要养成基本的学科素养,提高认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明确了老师在课堂中的地位,教师不再作为课堂的主角,满堂灌输知识,而是积
8、极配合学生去探索知识,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通过老师的教学,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客观认识,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在环境评价课程改革教学经过中,学生对于课堂互动性的总体满意度较高,18.3%的学生对课程互动性非常满意,43.3%的学生感到满意,而有6.7%和3.4%的学生对其互动性不太满意和不满意。与此同时,在对学生关于课堂内容理解的调查,只要8.3%的学生能够完全的理解,大部分理解的比例为38.3%,基本能理解的43.3%,少部分理解和不理解的占到10.1%。为了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提高与学生的互动,老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十分是那些对课堂互动性不满意以及对课堂知识没有全部
9、或大部分理解的学生之间的沟通,积极帮助他们融入教学课堂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2.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实践。对于课堂知识的教授,老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基本了解,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该课程,应该学什么,以及怎样学。在被访的学生中,13.3%的同学能经常地从课堂教学中遭到启发,75.0%的学生能在偶然或个别时候在课堂上遭到启发,11.7%的学生基本没有从教学经过中遭到启发。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老师应该将相关课程融合在一起教学,另一方面借鉴先进的经历,十分是中西方在该学科有价值的理论,让学生能够在多元文化中明晰辨别,考虑问题,为今后继续研究或社会实践提供多元思想保证和时机。同时,练习作业作为
10、课堂教学延伸的一部分,能够提高学生理解课堂内容,提高理论知识实践运用能力,针对环境评价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学生们普遍以为做习题练习已经不能知足其需求,如图1所示,只要5%的学生以为通过做习题是较合理的;实物模拟25.0%、案例分析33.3%以及调研24.2%等综合实践能力强的练习类型更是遭到学生的偏爱。因而,要针对不同学科的背景和特点,综合考虑分析适宜的作业类型,选择更能锻炼学生能力的作业。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是严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而且能够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是理论联络实际的重要环节。因而在教学改革经过中,要注重与社会需求的内、外在联络,
11、以学生为基本点,以自我需求为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供多平台的实习时机,培养学生把握利用现有相关资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受访学生的了解,95.0%的学生对(环境评价)的课程实习区域环境主要污染物调查持肯定态度,其中,10的同学非常满意,58.3的同学满意,26.7%同学感觉还能够,仅有5.0%的学生对实习效果不满意。如图3,然而在对学生关于环境评价课程哪方面还需要改良的调查中,有52.0%的学生以为,其实习的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因而,在课程改革施行经过,很大一方面需要加强实习实践平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能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时机。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培养相结合,不断加强和培养学生的知
12、识运用和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集中精神进行科学研究和朴质肯干的勤奋刻苦的精神。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实验操作与资源调查规划是其基本的专业技能,进行课程的改革要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改良。学习是一个循环渐进的经过,为更好地把握知识,老师的课堂讲解首先是引导学生建立基本的逻辑构造,其次在后续的教学中应该对这个逻辑构造进行不断地知识和概念的补充,从易到难,渐进地教学,并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在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调查中,课程的教学方式的改良也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图3示,43.0%的学生以为其教
13、学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进一步调查发现学生更喜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除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老师教授占20.0%,学生还希望通过学生讨论22.0%、网络教学15.0%、学生专题报告16.0%、案例教学25.0%、其他的方式2.0%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本人对知识的理解,从多角度获取知识。多种方式结合的教学形式,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探究多种方式联合教学,能够考虑到不同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让学生根据本人学习习惯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因而,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良,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入教学改革,知足不同学生对知识接受方式和程度差异。4.考核机制的转变。从某种意义
14、上讲,大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对于所学的知识不应以能否记得为考核标准,传统的考核方式中,对课堂上学习经过的考核不太重视,期末考试考核占有较大比例,这样的考核会让学生只注重期末临时的温习,突击温习,死记硬背,失去学习的意义。如图4,学生对于环境评价课程的考核方式各持不同意见:闭卷考试14.3%,开卷考试23.3%,提交论文10.0%,案例分析11.0%,平常成绩结合考勤17.0%,综合考核21.4%等都是学生普遍接受的考核方式。因而,在立足于学生基础上,实行多元化的考核形式,期末考试可作为其课程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计入。将考核形式由书面考核转变为书面文字表达与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运
15、用为标准,在课程结束后,通过考察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总结所学知识,到达综合考察学生的目的。三、结言2l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作为教育构造中的高层次教育,遭到的影响更明显、更突出,呈现出国际化、当代化、个性化以及多元化的特征,这就是知识经济推动下对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教育已经过精英教育逐步发展到如今的群众化教育,怎样能在普及群众化教学的经过中,探索出一条具有农林类高校特色,合适培养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生多学科意识的教育形式。因而,以上环境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不仅从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考核
16、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而且更重要的是应进行学生和老师角色的转变,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老师作为指导者,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的改革,能够在现有环境评价等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在个性培养上的差异,推进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改革的习进程。怎样多方面地考虑学生因素,使得改革更具难度和主观性。我们无法探索符合所有学生的培养形式,只要符合绝大多数学生需要,保证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才,同时也要创造让优秀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时机。推进“基础+模块的教学形式,不仅对所有学生要加强基础教育,拓宽其知识,还要根据学生今后发展的方向弹性计划,因人施教,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只要有了体制的保障,师资的支持,才能让学生在合适本人的环境下渐渐地进行熏陶和转变,自我探索,自我认识,自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