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精品文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职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从管理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角度,讨论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专业应用;教学改革管理学原理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其培养的是管理工作方面的意识、理念,使学生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而,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工作要适应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的特点,十分是要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实际情况,将基本管理理论的学习与详细实际管理工作要求严密结合,进而确保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的的实现。一、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存在下面问题。一
2、对课程教学的认识程度与实践需要不相符。管理学原理课程是综合性学科,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的必要手段。其“计划、组织、领导、沟通、控制等五大职能,对所有的专业技能的详细实践都适用。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各院校固然在思想认识上要求必须开设该门课程,但是在详细教学中却没有予以重视。比方,将该门课列为公共基础课,课时不多,没有专门的实践课,详细教学比拟随意,没有统一的对老师、学生的考核要求,没有和其他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相结合等。二师资普遍缺乏实践管理经历。高职院校大多由各地方中职学校整合升级而成,或新筹备成立,办学时间均不长。管理学课程教学基本上是临时安排非管理专业的文科类老师、各本科院校毕业生授课,
3、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均无企事业单位管理实践经历。没有实践管理的认识、体会、总结,课程授课停留在课本的理论讲授、事例的苍白援引上,整个课程失去了富有生命力的情感支撑。三教学内容与地方企事业管理的实际要求有较大差距。当前,高职院校使用的是全国统一的本科院校的管理学教材,理论性过强,缺乏实践操作性,与高职学生的工作实际和岗位需求有较大距离,合适高职院校教学实践需要的教材,十分是合适高职院校需要的特定经济发展地区的教材不多。教学内容没有能更好地体现当地或本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管理形态。四教学方法难以摆脱固有形式。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比拟薄弱,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强。而管理学原理课程侧重在概念、定义、原理等
4、理论层面,实践操作的因素少。同时,在详细教学中,大多数老师往往按教材的安排上课,只求完成全部教材内容的授课任务,与专业结合不够。教学中使用项目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时,仍然以“讲为主,没有能体现学生“学与做的主体地位。而且该门课程课时数相对较少,学生只能在面上粗浅地了解一般性的教材内容,教学效果难以实现。五实践教学工作比拟薄弱。管理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前该门课程的教学仍以课堂授课为主,难以专门建立适应本门课程教学实践要求的实训室基地。二、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管理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同时从某种程度来讲,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对于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
5、养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将其详细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性,是该门课程的难点。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必须立足两个基础:一是学生本身素质的基础,二是学生所在专业的实践应用基础。只要将知识的学习与管理经过严密结合,构成学用合一的环境,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构成以专业为基础的管理学教学理念与管理机制。详细如下:1.要准确定位管理学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经过中的作用。经过学习,培养、提高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其他技能型学徒的区别所在。管理学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专业技能的学习,同时能够了解企业的管理架构以及运作的机制、本专业岗位在企业生产运行中的作用,为本人更好地
6、理解并完成企业生产目的打好基础,进而能够进一步明确将来本人在企业中的发展方向,为逐步晋级创造条件。因而,老师一定要准确定位管理学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在详细的实践教学工作中,要合理、科学制订好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管理学课程的培养目的,将管理学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相结合,同时安排,同步授课。2.建立管理学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互相浸透的管理机制。首先,建立管理学课程授课老师介入专业人才教学教研的机制,介入专业教学团队及其教研活动、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为将管理学课程与专业技能的学习相结合打好基础。二是建立管理学课程的教案预审核机制和听课检查机制,重点审核教案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度、课堂
7、授课与专业课程的配合度。三是建立专业课老师介入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工作机制,管理学课程教学要充分吸纳专业课老师的意见,确保管理学课程教学与专业技能教学的严密结合。3.要提升相对固定的管理学师资队伍能力。首先要培养相对固定的管理学授课老师团队,做好相关老师向管理学课程方向的转型、培训、考核工作,切实改变临时抓差授课的局面。其次,建立管理学老师到一线管理岗位实践锻炼机制。规定管理学老师必须到本校的职能管理部门、校外的相关企事业单位接受一定的行政、生产管理任务。详细施行时,带着相关课题或详细的工作目的,比方要运用管理学的知识促进所在部门提高工作效率等,确保老师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
8、效果。二编写针对专业需求的管理学课程校本教材。编写切合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管理学教材,一方面能进一步丰富增加老师的管理学知识,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并能使之将管理学教学目的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相结合,教学工作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能突出本专业特点,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能得到保障。校本教材的编写,要做到:一是专业的针对性,比方针对物流专业的管理学教材、针对汽车营销专业的管理学教材等。二是学习的形象性。抽象理论以案例形象化,广泛引入专业案例来诠释管理的普遍理论,易于学生理解和使用。三是案例的地域性。教材引用的案例以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事业单位为主,学生在实习前就通过管理学基本了解相关
9、企业的管理形式。四是编写人员的广泛性。广泛吸收企事业单位、更高次高职院校以及本校相关专业人员参加到校本教材的编写、审核、评价、修订等工作。五是重点突出管理学的实践性,十分是在设计相应问题让学生能够进行符合其专业实际的实践操作。高职院校在组织管理学教材编写工作起步之时会比拟困难,但是经过三至五年的教材编写以及反复的修订、完善,高职院校管理学师资的整体能力水平肯定会得到大幅度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必定能得到大幅度改变。三遵从人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人们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是从认识现象到认识事物的普遍本质、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就更需要先从学生对管理现象的感性
10、认识开场,着手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工作。1.重构课堂授课内容顺序。一是重构授课内容顺序。以管理的载体“组织为切入点,首先讲授,然后是“领导、“沟通、“计划、“控制,最后是“管理的升华。二是从现象引出管理工作的规律。如笔者对2013年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开展教学时,使用了2012年丰田汽车全球召回740万辆汽车的案例,让学生根据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组织、控制等角度去分析此一事件,领会管理学的普遍理论知识。三是对概念、定义、发展史等方面要侧重于理解,淡化机械的背诵。2.抓好关键知识点,创设情境,以点带面,综合运用各类教学方法。运用项目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已成为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的
11、基本常态。运用各类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关键知识点,并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各类设计要贴合学生的理解层次,通过创设情境式,以点带面,帮助学生领会管理学知识在详细实践中的运用。比方,笔者在2011年以物流专业的班做教学尝试。在“组织职能这个部分的教学前,先概括点讲管理的要点。然后,让同学们组建一个“物流公司的组织作为管理载体,以学生们对物流管理工作的初步理解,然后设置总经理等领导岗位、收件部等中层部门,进行“组织机构的设计;由班上的同学担任相应的岗位职务,开展“人员配备,然后围绕这家“物流公司,虚构各类物流业务,进行“组织机构的运行,进而构建出了“物流公司的管理情景。在备课时,笔者针对管理幅度与层
12、次等关键问题,准备了相当丰富的案例,在详细施行经过时,逐一激发同学们去拓展学习的知识点和面。从尝试的情况看,学生的兴趣点很高,教学效果还是比拟明显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应用赏识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发表本人的见解,注意呵护他们合理的思想萌芽,提升其认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兵无常势,管无常法,这也是管理学强大的实践性精华所在。四构建与本专业技能学习相融通的管理学实践教学形式。管理学的实践性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必须以详细的管理事务来体现。因而,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就必须与专业技能的学习、学生班级管理等日常工作相融通,解决学生的实际管理操作技能的培养这个管理学课程难点问题。1.老师要擅长将管理学抽象
13、的理论知识详细化为可实践的技能。老师要擅长将管理学理论知识详细化、可实践化。比方计划能力的实践教学,就要求学生能列出整个组织架构、部门的职责,召开会议开展商讨沟通、比拟本计划与当前的本行业的异同与新旧、构成决策的支撑材料,然后构成纸质的计划方案。这样进行详细操作的实训后,管理学的知识点才转化为学生的基本技能。2.将管理学课程的基本技能实践教学与专业技能教学相结合。管理学课程要开展实践教学,必然要依附一定的载体才能施行。管理学课程能够利用已建立的会计实训室、物流实训室等专业技能实训室开展管理学的基本技能实训工作。一是与校内的技能实训相结合。如物流专业的实训,老师作为管理者,公布工作目的企业愿景后
14、,由学生作为被管理者,根据工作目的,根据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制订工作计划、配备人员,做好沟通等,然后开展实训。二是与企业顶岗实习的技能实习相结合。以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事业单位设立实践教学基地,以所在专业的某一项技能实践学习为基础,通过以管理学知识对专业技能的实训进行管理,以此开展管理学的实践活动。比方,学生到企业后,在担负相关岗位的详细工作任务的同时,要介入相关部门、车间、工段、班组的生产计划的制订、人员以及生产任务安排、管理控制经过等工作,对工作中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等,以此检验管理学课程的综合学习效果。3.以班级作为一个组织体系,开展管理学的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建立班级的组织体系,讨论制订班级的每
15、学期、学年,甚至三年的计划,提出班级评选自治区优秀班集体、“双证率的目的等组织愿景等,解决班级评优的选拔等问题。学期末组织该班级结合管理学的详细技能进行总结、评析,提升管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五改革管理学课程的考核工作。管理学课程的考核,要与学生所学专业技能深度结合,改变原来单一的笔试考核管理学书本理论知识的方式,参加讲、做等考核方式,着重考核学生管理学基本技能的把握程度。以物流专业为例,考核前,能够预先拟出如“快递件的损坏和丢失等若干个问题,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或本人根据情况另行拟定,然后运用管理学的知识,从计划、控制等多个方面和管理者、被管理者多角度进行分析,构成一个纸质的方案;老师批阅方案
16、后,由学生以课件展示等进行约五分钟的演讲。老师要制订出一定的评价标准,比方点出学生在方案、演讲中运用到管理学技能点的多寡,作为计分的标准;组织学生以若干小组、优秀方案评选等办法,对方案进行评价,以考核学生基本技能的运用程度。开展实践性的考核方式要注意:一是不要求全面地运用,只考核学生能有意识地运用管理学的若干个知识点或若干个技能;二是不设置标准答案,鼓励学生自主考虑;三是不在概念、定义、管理意义等方面纠缠,重在技能的理解和运用;四是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要区别对待不同素质的学生;五是沿承平常成绩、考核成绩各占一定比例的做法。实践表明,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升了高职院校的师资教学水平,创新了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形式,推进了校企的深度合作,提高了技能型人才的整体素质。但是,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亟待通过教学改革而加以健全完善。管理学课程老师应当在其教学之中愈加灵敏地应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就如何进一步提升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成效进行深化研究,并在探索经过中不断加以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