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_.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_.docx(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_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第一章科学入门姓名:一、科学在我们身边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巧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观察、实验、考虑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进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二、实验和观察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
2、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处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响容器,能够加热,用处特别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0,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天安然平静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酒精灯的火焰有
3、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响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外表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试剂瓶:用来盛放试剂,打开后瓶盖应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胶头滴管: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用它往试管中滴液体时,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场。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拟
4、、分析,正确地描绘、记录实验现象。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定。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定,我们能够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拟的经过。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适宜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1、长度的测量。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把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l千米km=1000米m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
5、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观察: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考虑: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找一明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下图,但读数时要注意*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考虑: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如何?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读正确:先
6、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了解测量所能到达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根据实际测量的要求和测量对象,会选择合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了解卷尺、皮尺的用处。知道指距、步长能够粗略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可以以用来测距。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
7、,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二周长X圈数。如:测量操场的周长。*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2、体积的测量。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3,还有较小的体积单位,如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等。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立方米103
8、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1升l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对于一些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立方体、长方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能够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假如是测量液体体积,可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测量。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1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2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3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俯视时,读数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小石块,则可利用量筒和量杯间接测量。水物水物VVV3、面积的测量。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与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一样,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
9、量有割补法、方格法等。方格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面积:1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2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3面积每一方格的面积总的方格数。四、温度的测量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人为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在O和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l。通常我们以为冷的物体温度低,热的物体温度高。但是光凭感觉来判定物体的温度高低容易发生错误,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物体温度的高低,这时需要借助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上面有刻度,内径很细,
10、但粗细均匀。下有一个玻璃泡,装有液体。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在使用液体温度计时,要注意下面几点:1测量前,选择适宜的温度计。切勿超过它的量程。2测量时,手握在温度计的上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能碰到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人被测液体后,不能立即读数,待液柱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4记录时,数据后面要写上单位。体温计是一类特殊的温度计。测量范围从3542。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当温度有微小变化时,水银柱的高度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管径中间有一段十分细的弯曲,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中的水银会
11、断开,所以它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使用体温计后,要将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才能把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先进的测温仪器和方法也不断出现。如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色带温度计、光测温度计在SARS期间发挥宏大的作用、辐射温度计、卫星的遥感测温、光谱分析等。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第二章观察生物第一节生物和非生物1.蜗牛的身体构造包括眼、口、足、壳、触角;它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觉,没有听觉。2.自然界的物体根据有无生命,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生命特征有能呼吸、能生长、能繁衍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响、能遗传和变异
12、、能进化等。3.动物和植物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第二节细胞1.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的。细胞学讲又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来的,细胞学讲的基本内容是: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构造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2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基本构造包括: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另还具有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隔开,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保护细胞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构造相比,一般还多了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其作用主要是保护和支持细胞,植物细胞一般具有一定的形状。叶绿体:内含叶绿
13、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里面的液体叫细胞液内含有味道、气味相关的各种物质3写出显微镜的各个构造:1镜座2镜臂3倾斜关节4载物台5压片夹6遮光器7反光镜8镜筒和物镜转换器9粗准焦螺旋10细准焦螺旋11目镜和物镜4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5使用显微镜要注意的问题:1假如从目镜看到要观察的物体在左上边,要移动到中间,载玻片该往左上边移。2向内旋转粗准焦螺旋,物镜会快速上升;向久旋转细准焦螺旋,物镜会渐渐下降。一般先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明晰。3要使观察的视野最亮,能够把遮光器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且用反光镜的凹透镜观察。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14、。5显微镜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它的视野会变暗,细胞数目会变少,细胞的体积会变大,细胞构造会变得更明晰。6、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将洋葱表皮展开后盖上盖玻片,不能留有气泡,最后滴上红墨水染色。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发现1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讲明洋葱表皮撕的太厚或没有在载玻片上展平,2视野中发现黑色圆圈,讲明装片中气泡过多,应该重新盖盖玻片或重新制作装片。7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滴一滴生理盐水,做成装片后最后用亚甲基蓝染色。8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第三节生物体的构造层次1、人体与很多生物一样,都来自一个
15、细胞受精卵,人体复杂的构造是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2、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3、细胞生长的结果是使细胞的体积增大。4、细胞分化是指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发生变化,结果是构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经过。5、用橡皮泥分裂来模拟受精卵分裂的方法是模拟实验法。用图来表示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方法是模型法。67、皮肤由外到内分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皮肤是人体内的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构成皮肤的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皮肤的血管和神经分布在真皮内,假如损伤皮肤导致出血或感觉疼痛,则必须是伤到了真皮。8、器官是由很多种组织按一定次
16、序组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的构造。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9、系统是功能相近的器官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能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的构造。人体的八大系统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10、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其中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其中唾液腺分泌唾液;胃分泌胃液;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肠腺分泌肠液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11、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构成人体的构造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构成植物体的构造层
17、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第四节常见的动物1、分类是一种把某些特征类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科学方法。2、关于生物分类的三个观点:分类必须有明确的标准、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分类能够逐级进行。3、对生物的科学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根据进行分类的,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对生物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二歧分类法。3、生物的分类等级越高级,生物之间的一样点就越少;生物的分类等级越低,生物之间的一样点就越多。4、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
18、基础知识汇总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两栖动物最主要的特征是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哺乳动物最主要的特征是胎生、哺乳。五大类脊椎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鸟类和哺乳类,体温不恒定的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五大类脊椎动物中,只要哺乳类是胎生的,其它四类都是卵生的。6、无脊椎动物包括:举一代表动物;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线形动物,如蛔虫;节肢动物,如蝴蝶;环节动物,如蚯蚓;扁形动物,如涡虫;腔肠动物,如水母;棘皮动物,如海星;软体动物,如蛤。7、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它是动物成员中最多的家族,其身体构造特点是:体内没有骨骼,而在体表有一层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
19、。第五节常见的植物1、植物根据能否产生种子,可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五类植物是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其中只要藻类有可能是单细胞植物,它不可能由任何器官;其它四类植物一定是多细胞植物,而且都是一定的器官。3被子植物是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裸子植物分布很广,其中大多数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抗寒能力强;蕨类植物生活在树林、田野、河流或湖泊边的阴湿环境中;苔藓植物生活在树干、墙头或其他潮湿的环境中;藻类植物生活在池塘和海洋水环境中。第六节特种的多样性1生物体一般由细胞构成,根据构成生物体细胞的多少,可将生物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2单细胞生物的特点是:个体微
20、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完成。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衣藻、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各种细菌。3衣藻属于植物,由于它体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4草履虫、变形虫属于动物,例如:草履虫,体内没有叶绿体,它靠口沟摄取食物,靠食物泡消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化食物,用肛胞排出食物残渣,用伸缩泡排出废物,靠纤毛的摆动而运动。5酵母菌属于真菌。6绝大多数的动物和植物都是多细胞生物,动物中只要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其它的无脊椎动物和所有的脊椎动物,一定是多细胞动物。所以草履虫、变形虫可以讲属于原生动物。7大多数生物灭绝的原因是由于丧失了栖息地,其中人类的砍伐森林、
21、开荒和排放垃圾等活动都会使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8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十分是为了保护珍稀动物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这样的地区叫做自然保护区;如我国广东省的鼎湖山,吉林省的长白山,四川的卧龙山,贵州省的梵净山。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构造1经过当代科技测量知道,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半径是6357千米,即赤道半径比两极半径长21千米,仅差0.33%,所以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2证实地球是球体的现象、事例有: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环球航行、月食、登高望远、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等。注意:日食只能证实月球是圆的。
22、3“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移动的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该实验不能证实地球是球体。4地球的内部构造从外到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地幔:17千米2900千米;地核:2900千米下面,可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外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地核呈固态。5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第二节地球仪和地图1地球仪是表示地球和地球外表地理状况的模型。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外表的地理事物缩小后表如今平面上的图形。2经线和纬线:1经线是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2赤道是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
23、经线垂直的线。纬线是与赤道平等的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除两极点外都是圆,长度不同,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步缩短,在两极成一点。3怎样区分不同的经线和不同的纬线?方法:给经线和纬线标定度数,这就是经度和纬度。中、低、高纬度的分界030,3060,6090。赤道的纬度为00,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越往北纬度越高,越往南纬度越高,南极点和北极点的纬度为900。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比拟不同经线的经度能够发现,在东经部分,往东经度数不断升高;而在西经部分,往西经度数不断升高。4讲述意义: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分界限0纬线也叫赤道:南北纬分界限,南北
24、半球分界限20W,160E经线:东西半球分界限20W以东,160E经线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经线以东为西半球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他此时的位置是200W300S3.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地图的含义: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外表的地理事物缩小后表如今平面上的图形。2比例尺: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我们通常把小于或等于11000000的比例尺叫小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100000的比例尺叫大比例尺。讲出比例尺的含义:11000000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00000厘米10千米。比例尺常有线段式、数字式、
25、文字式三种表现方式。地图的比例尺大小不同,地图的适用性质也不同。一般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描绘的内容也比拟具体;而小比例尺地图则反之。3方向:地图上方向常用三种表示方法: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其中准确度最高的是经纬网定向法,最常用的是一般定向法。在一般定向法中,地图上的方向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图例:用来表示河流、城市等各种各样的地球事物。注记:地图上用来讲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5地图的类型:政区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等。第三节组成地壳的岩石1识别岩石通常能够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和组成岩石物质的特性。2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
26、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岩石的应用:1优质建筑材料;2工艺品材料;3构成各种矿产资源第四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1地壳自构成以来,其构造和外表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2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剧烈、很迅速,有时则进行得特别缓慢,难以被人们发觉。3地壳变动的证据:意大利那不勒斯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断层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褶皱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喜马拉雅山区的海洋生物化石;火山喷发;地震。4引起地壳变动的宏大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5火山和地震:地球内部能量强烈
27、释放的形式,也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6火山(1)构造:由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三部分组成。(2)喷发物:气态水蒸气、二氧化硫等,以水蒸气为主、液态熔岩流和固态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弹。(3)分类:按活动情况可分为活火山、死活山、休眠火山。(4)分布: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5)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好处:火山灰和火山尘可为农田提供无机肥料,并且火山口可富集大量的矿产,如硫矿等。同时火山口构成的火山湖,湖水在医疗卫生方面有较大价值。危害:毁坏交通,埋没农田,引起火灾,甚至危及人类生命。6地震:是由于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
28、的震动现象。造成极大毁坏的地震只占地震中的少数(1)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如下图震源: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震中:震源正对着地面上的地方。震中距:地面上任意一点到震中的距离。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2)分布: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3)地震发生的前兆:马不进圈、井水喷涌、异常屡现、出现地光(4)防震自救的措施。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要慌乱,要冷静、快速地离开房屋,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下等。第五节泥石流1泥石流是指在山区由于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2泥石流构成的原因:1自然原因:
29、山区十分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聚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懈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构成了大量的流水。地震过后,坡面上的碎屑物受震动而变松动,容易构成泥石流。2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如改变地面形态和土层构造,或改变地面植被的状况。3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历时短的特点,经常与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4泥石流的危害:冲毁公路、铁路、水电站等设施,摧毁矿山,掩埋良田,堵塞河流,毁坏房屋建筑。5泥石流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当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
30、基础知识汇总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6泥石流的防御措施: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植树造林;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等措施都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或降低危害程度。第六节地球外表的板块1大陆漂移讲。1提出者:魏格纳2主要根据:大西洋两岸轮廓可拼性;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照应;十分是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有亲缘关系。3主要内容:地球上的陆地在2亿年前还是相互相连的一个整体,后来,由于遭到力的作用,才不断分离并漂移到如今的位置。缺点:没有对大陆漂移
31、理论的动力;做出科学的解释。2海底扩张讲。1提出者:赫斯和迪茨2主要根据: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3主要内容:在大洋中部构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海底扩张讲支持了大陆漂移讲,解决了大陆漂移讲的动力问题。3板块构造学讲1创立的基础是大陆漂移学讲和海底扩张讲2主要内容: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宏大的山脉分割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互相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3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板块的碰撞构成了宏大的山脉,板块的张裂构成了裂谷和海洋
32、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4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4板块与地壳活动:板块内部,地壳比拟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拟活跃。4板块运动。(1)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地区:裂谷或海洋(例证:大西洋、东非大裂谷)。(2)板块相撞(消亡边界)地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陆板块边缘受挤压隆起为岛弧或海岸山脉(例证:太平洋西部的岛弧链、美洲西部的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构成海沟(例证:马里亚纳海沟)。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构成宏大的褶皱山系(例证: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一基础梳理1海拔和相对高度。如下图海拔:地面上某
33、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图中甲地的海拔为1500米,乙地的海拔为500米。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图中甲相对于乙的高度为1000米。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地形图: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用来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形。可参见上图(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一样。(2)等高线密集处表示陡坡。(3)等高线稀疏处表示缓坡。(4)等高线重叠处表示悬崖。(5)等高线内部呈很小的封闭曲线,并且由外向内海拔增高,表示山峰;其中内部很小的封闭曲线表示山顶。(6)两个山顶之
34、间的部位为鞍部(即等高线突出的部位相对称的地方)。(7)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山谷:水向中部集中山谷中能发育成河流。(8)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山脊水向两侧分流)。简单理解:等高线朝向山顶凸出的为山谷;等高线背向山顶凸出的为山脊。地形图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对应关系见下列图:4地形的变化。(1)内力作用:能量;于地球内部的热量,它能使地表起伏加大,具有阶段性。地壳运动:褶皱一隆起一高山或高原断层一凹陷一盆地或低地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能在短时间内使局部地形发生急剧变化(2)外力作用:能量;于太阳能,它能使地表趋于平坦,具有广泛性和持续性。表现形式:风、流水、
35、波浪、冰川作用,侵蚀高山削低搬运堆积低谷填平流水作用: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溶洞、平原、三角洲。风力作用:沙漠、风蚀城堡冰川作用:角峰、冰斗谷(3)地形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讲,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1节物质的构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但也有很多物质是由原子或离子等微粒构成的。分子特别很小用电子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见较大的分子。2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1物体都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有空隙;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称为热运动;3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3酒精和水混合实验:现象:
36、混合后的总体积分小。结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解释:当两者混合时,不同分子互相进入到分子的空隙中注:若同种物质混合,如100mL水与100mL混合,则总体积不变。芝麻与黄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的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它并不能证实分子间有间隙。4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而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讲明了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很大,而液体和固体中分子间的间隙较小。5扩散:两种不同物质的分子互相进入到分子的空隙中的现象。扩散现象证实了:一是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二是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之中。闻到花香是香味分子扩散造成的,可证实分子在热运动,但飞舞的雪花、飘扬的灰尘、掉落的树叶等都是物体,它们本身不是分子,因此这些现象都
37、不是扩散现象,都不能证实分子热运动。6比拟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空隙的大小水例外和扩散速度的快慢:气液固,即:气体扩散大于液体扩散大于固体扩散。7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就越快。8观察较大物质分子的器材是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仪是普通光学显微镜。9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这讲明冰中水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液态水中的要大。10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11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一长段时间后,发现它们结合在一起了,这就是扩散现象,它既讲明了固体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隙,也讲明了固体分子
38、也在热运动。12物体难以被压缩讲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物体难对被拉断讲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其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距离增加时斥力和引力同时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多,故表现出很强的引力;当距离减小时斥和引力同时增加,但斥力增加得多,故表现出很强的斥力。13两个铅柱被粘合在一起很难被拉开,证实了分子间存在引力。第2节质量的测量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所含的物质越多,其质量就大。判定某物体的质量能否发生变化的方法:看其含有的物质多少能否发生变化。假如含有的物质增加其质量增大,假如含有的物质基础减少则其质量减小。2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
39、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3国际上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kg。还有一些常用单位:吨、克、毫克。1吨1000千克,I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常用的质量单位和中国传统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千克1公斤1斤500克1两50克4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案秤等。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而是测力工具实验室中常用天平来测量质量,其中常用的有托盘天安然平静物理天平。5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1是分度盘2是指针3是托盘4是平衡螺母5是横梁6是横梁标尺7是底座8是游码6使用托盘天平常要注意下面事项:1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调平:将游码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
40、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考虑:当指针偏转时,应怎样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偏左,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指针偏右,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3称量:砝码和物体的放置要求:左物右码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等砝码加到指针离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不多时在中央刻度线左边,应向右移动游码此时不能移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再次平衡。考虑:假如在测量5克食盐的质量,在称量经过中怎样调节天平平衡?在左盘中增减食盐使天平重新平衡。假如在测量一小包食盐的质量时,在称量经过中怎样调节天平平
41、衡?在右盘中增减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4整理器材: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移回“0刻度线处。考虑:假如物体和砝码放置的位置反了,这时如何求得物体的实际质量?将上述公式变为左盘砝码总质量右盘物体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求解。即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实际上,托盘天平有关读数的一个真正的等式是:m左=m右+m游前面正确称量与位置放反的称量其实都符合这个等式另请注意:不能用手去触摸天平托盘和砝码砝码用镊子拿取,轻拿轻放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有腐蚀性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上大小、质量相等的两张
42、纸或两个玻璃器皿。使用前要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称量范围。天平游码在读数时,要看游码左边所对的刻度值。第3节物质的密度一、密度的概念1.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计算公式:体积质量密度=Vm=与m、V无关,可变形为Vm=和mV=公式中表示密度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对公式的理解同种物质一定,m与V成正比。即:当一样时,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体积越大,密度越小或密度越小,体积越大。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密度越大,质量也越大。3.密度的单位。国际主单位是千克米3,常用单位是克厘米3,两个单位的关系为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43、或1千克米30.001克厘米3。水的密度l.0103千克米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所表示的意义为1米3水的质量为1000千克。单位换算:103千克/米31克/厘米31千克/分米31吨/米31吨t=103千克kg;1千克=103克;1克=103毫克1米3(m3)=103分米3(dm3)【升L】;1分米3(dm3)【升(L)】=103厘米3(cm3)【毫升(ml)】4.对于同一种物质,密度有一定的数值,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跟该物质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只要温度及压强等不变,其密度值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但要注意气体的密度是比拟容易改
44、变的:如一钢瓶氧气(内全为气态)用去一半,则剩余氧气的密度为原来的一半。由于当钢瓶中的氧气被用去一半时,其体积不变5.对于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不同物质间密度大小的比拟方法有两种:即当体积一样时,质量大的物质密度大;当质量一样时,体积小的物质密度大。二、常见物质的密度表1.密度表中,除水蒸气外,其他气体都是在0、1标准大气压下所测定的数值。2.从表中能够知道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的差异。一般地讲,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相差不是很大,气体比它们小1000倍左右。三、密度知识的应用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m/V能够:已知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出第三个量。4.判定物体能否空心,详细方法有三种:先假定物体是实心的,
45、通过计算。其中通过比拟体积的方法最好,既直观,又便于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物V实。在用计算方法解决上述实际问题中,都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匹配。四、测定密度的实验经过1测量原理:m/v2测量步骤:1小石块密度的测量。调节天平平衡,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选择适宜量筒,将小石块用细线绑住,往量筒倒人适量水,读出水的体积V1,然后小心将小石块浸入量筒中的水中(全部浸没),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2;计算石12VVm-2盐水密度的测量。先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将盐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体积为V;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m2;(4)计算盐水=Vmm21-。注:假如不注意实验步骤,则很容易出现偏大或偏小的结果。第4节物质的比热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1热传递规律:热能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直至温度相关时结束。